致良知心学吧
关注: 217 贴子: 2,407

讨论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学术思想的贴吧

  • 目录:
  • 国学
全部
  • 9
    近日,有朋友因为自己的遭遇而对鬼神之说起了困惑,通过交流,笔者发现,鬼神问题在当下社会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写就此文,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对鬼神的见解与态度,同时也通过此文,尝试对孔子思想的内在特征进行探讨与揭示。 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樊迟,即樊须,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
  • 4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这样来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够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 “事上磨”是心学致良知必行之事,只有在事上才能清晰的得见致的工夫。很多人在遇事前想的很好,理论也很有见地。但是遇事时,杂念恒生,瞻前顾后。想得良知却看不清本心。想把事情做好却事与愿违。只因为平时只求心静淡然,而不知心学是
    子非鱼 6-2
  • 44
    《大学问》是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今日开贴,欢迎指正。
  • 19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一生战功赫赫,无论平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匪乱,还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以及晚年思(恩)田(州)土瑶叛乱、断藤峡盗贼等,都显示出阳明超常的谋略机变、杀伐决断的能力。 下面让我们通过《传习录》中“薛侃除花间草”的一段对话,来了解王阳明对善恶是非的看法,并从中探究其百战百胜之所以可能的思想根源,揭开心学的力量之谜。
    扫地生 8-1
  • 1
    更多精彩,请关注本吧及精品贴:《王阳明全集》每日一译 左岸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前面三卷为《语录》,即《传习录》,是徐爱(字曰仁)在世时编辑的;接下来二十八卷为《文录》,为《别录》,为《外集》,为《续编》,都是徐爱去世后钱德洪(字洪甫)编辑的;最后七卷为《年谱》,为《世德纪》,是近期钱德洪与王畿(字汝中)一起编辑而附在后面的。 隆庆朝最后一年,即1572年,王阳明被追赠新建侯,皇帝命巡按御史奉命巡
    4-18
  • 16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雁邱词》中的这两句词,道出千古多少痴情人的心声:情啊,你到底是何物,竟让这世世代代的生民为之痴狂,生死相许! 爱情真是奇妙! 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你给他(她)怎么解释,他(她)也不懂,而经历过的人,不需要解释,自然就明白。对于爱情,多少文学作品给予描述,但所有的语言都只能指向,不能定义,虽然不能定义,却也没有人能否认它的存在。 相爱的人,一定会(要)说
  • 21
    说起心学,说起王阳明,往往在很多人的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就是“知行合一”四个字,在一般的认知中,似乎“知行合一”已经成为阳明心学的代称。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政府机关、大中专院校,乃至诸多教育机构,都将“知行合一”以各种形式置于显著位置进行宣传或展示,这四个字就像真理一样,频繁出现在各类文章,甚至百姓的口头之中。 如果问起“知行合一”的意义,一般都会将知行理解为理论与实践,合一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真的
  • 49
    今日开贴,欢迎指正。 本帖所指《王阳明全集》,其内容主要来自2011年10月12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王守仁。
  • 13
    宰我问三年之丧的典故出自《论语》阳货篇【17.21】,先来一起看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 64
    对“濠梁观鱼”中庄子和惠子的论辩,长期以来,都存在诸多误解,甚至有不少是认为惠施占了上风,而庄子是无奈的诡辩。 笔者认为持此论调者,主要原因是没有入“道”,换句话说,就是思想没有进入到认知非对象化的浑然大“道”的深度,对华夏文明最深邃的文化特征没有觉解。 先来看原文,《庄子·外篇·秋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
    扫地生 8-1
  • 381
    曾在某心学吧开帖《关于心学,你问我答》,历时数年,解答、讨论心学问题近10万条,受到吧友认可与点赞! 因种种原因,现将帖子移到此吧。 如果您在心学修习中遇到困难、产生问题进而需要交流,可随时在本帖跟帖提出,本吧团队成员( wbserver、乐观的左岸天空等)将第一时间参与到讨论当中,以期同学共进,砥砺前行!
    流墟 7-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致良知

目录: 国学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