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武术吧
关注: 124 贴子: 663

  • 目录:
  • 个人贴吧
  • 3
    峨眉白猿剑诀    (缠门二指剑诀) 金蛇坐洞整身容,力劈华山盘首封。 左拦右截刺虎势,锦鸡上岭旋腕松。 游龙戏水身步活,青龙摆尾平斩中。 金蛇出洞长身手,撤步飞燕反凌空。 白蛇吐信穿云势,金鹰扑雀倒泼风。 鹞子翻身三败步,扭转乾坤腰步功。 青龙探爪粘领去,童子送书抱怀中。 喜鹊蹬枝叶底脚,苍龙入海插步攻。 朝天一柱香满怀,皎皎玉兔巧旋风。 紫燕望月反剖腹,八仙过海竞神通。 将军脱盔崩云刺,悬崖勒马对开弓。 海底捞针
  • 0
    请问有知道比赛大概什么时候举行,或者是否有官方的联系电话可以咨询。我觉得我们这边的活动多数都是事后通报,各位是否有相关群可以知道什么时候有活动
    王耀 8-18
  • 15
    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明清“南拳北上”说 中国武术有二次重大的变革,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谓的“
  • 0
      3月6日,“两会”专题报道“部长通道”栏目里,教育部长陈宝生说:“我们祖先留下的诗词、书画、武术、中医药、戏曲等传统文化都应该全面走进学校课堂!”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同志还引用古人的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开合有度,治国良策。”   诚然,随着各级部门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我们的多项传统艺术受到了显著地重视。可是几年的实践活动下来,多地反馈的情况往往是:有些地方小学阶段非常重视,可初中阶段
    守且候 6-9
  • 1
    缠门首层功夫——练步   功家常说:“短打无路被人欺,缠丝无步被人跌”,足见练步功夫在峨眉缠闭门之重要。缠门练步功夫有內练和外练之分。   峨眉通背缠闭门外练步下功夫有练步拳技法,招式朴实,身灵步活,形态优美,风格新颖。缠丝拳艺练步法分:定身定步、随身随步、轻身轻步、舍身舍步四个层次。定身定步 :练步初级阶段练定式,步法招法严格按规定练习;起脚划弧进,落步紧拧身。随身随步 :熟练后渐入佳境,熟能生巧,
  • 6
      峨眉古风韵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白猿通背情,风韵万古流。   
    守且候 5-5
  • 4
                    武术有利提升运动技能   身体的运动素质就是指人体运动的能力。从事任何运动所进行的大部份训练都是为了增强这种能力。在拳术练习中,提高身体素质被称作“练功夫”、“增长功力”。具备了良好的素质才能使技术起作用,而技术正是为了发挥素质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现代体育运动理论中,把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分为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这些素质虽各有特色,但彼
  • 4
                  缠闭门内功基础三式   择空气清新,宁静宜人处,以视野空旷且远有绿水青山茂林为佳。开步松静站立,含胸拔背,领顶竖项,坠尾开胯,命门略后顶,脊柱督脉两旁向两侧撑开,圆裆提肛,膝委松活而含外撑内裹前顶之意劲。会阴、两腋、下颌部如各夹一小气球状,凝神会意,静息三五分钟以调动气机。   吸星培元:内视丹田,意含远山。两手心顺旋转向两侧前方而对旷野,鼻吸缓起,两手从两侧慢慢捧起身前
  • 8
    拳谚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 可见步法是技击的关键法门。 缠丝拳的第一路拳法就叫练步,有些人练了几十年缠丝拳,也不知道“练步”究竟练了哪几种步法。 谨在此分享对缠丝拳第一路练步的步法剖析,以抛砖引玉、为同道参考。 缠丝拳第一路 练 步 1、请手提气(上步、跟步) 2、退回奇门 (撤步、回步) 3、左挂挤手(左挂扣步) 4、右挂挤手 (右挂扣步) 5、沉气贯劲(马步、骑马步) 6、右挑闭左掌(横裆步、拗步) 7、左挑闭
  • 4
                    荣昌武术志      阅数千年昌州史志,素有巴族勇武雄风的荣昌先民就以“习武健身,振武惠民”之风尚享誉巴山蜀水之间。早在昌元静南之前,每有外侮来犯,或欲子弟自强,先人多在耕读之余,勉励族人勤修拳械弓马之道。   观三国武侯东征北伐,大唐韦皋西镇南守;宋朝郝仲连抗金虏,元初赵昴发战蒙军;明末从刘时俊平奢樊,清季应余栋臣反洋教;亦或二战期间几多英雄斗日顽,抗美援朝百千勇士战
  • 4
    前贤论技话通背   练缠丝拳贵在专一,专一则精熟,精熟而意味渐生,心得无穷。练功夫疏散不得,能暇一刻便练一刻。练拳须用定力,定则静,静则慧生,不但静中能静,且在动中亦能静。练拳必求心静,心静则神清,神清则气合。运动先求松静;松则灵,灵可气血畅通;静则凝,凝才劲势均整。故松静是练内家拳之要诀,习武之道无他,求其专心而已。学拳须要顽钝,不可取巧,取巧则粗心浮气,只见俏皮,难得精髓矣。时时揣摩审察,此处
  • 1
                缠丝拳——我们奔向“健康中国”的桥梁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武术来源于巴文化,它是一些列古代巴族和巴国先人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区域性体育搏击健身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素以勇猛、善战而著称。《史记》明言:巴人的军队参加周武王讨伐商(殷)纣王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
  • 0
                 大宋理学与元明清内家武术的衍生      多年的系统调研表明,受唐末宋初潼南崇龛希夷先生扶摇子陈抟老祖中期“三教合一”大一统思想的影响,至北宋盛世,经濂溪先生倡导引领,中华传统理学迅速兴起。濂溪先生周敦颐博古通今,集儒释道精髓于一生,是我国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从、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思想的开创者。濂溪先生盛年时曾经担任川东合州通判,其太极、阴阳、五行哲学对随后
  • 8
    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全新的学校师资需求   3月6日,“两会”专题报道“部长通道”栏目里,教育部长陈宝生说:“我们祖先留下的诗词、书画、武术、中医药、戏曲等传统文化都应该全面走进学校课堂!” 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同志还引用古人的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开合有度,治国良策。”   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武术蕴涵着许多丰富的内容,如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勇敢仗义、坚韧笃实、刻苦求进等。这些传统
    钱义洲 10-24
  • 1
                缠丝拳——我们奔向“健康中国”的桥梁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武术来源于巴文化,它是一些列古代巴族和巴国先人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区域性体育搏击健身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素以勇猛、善战而著称。《史记》明言:巴人的军队参加周武王讨伐商(殷)纣王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
  • 20
    《道家武术的传播是在青少年中发扬道教的重要方略》 毋容置疑,现代道学主要由“大德先贤”引领着,青少年中后继乏人。 广大青少年朋友究竟喜欢什么? 老实说,仅“少林拳”的影响就为佛门增加了数以百万计的弟子。 而道门武学文化和历史远比佛门武技悠久丰富得多,却未能真正发挥起来,实为可惜!!! 本人作为道教龙门派俗家弟子,峨眉通背缠拳代表性传承人,二十多年前就有《道门缠丝》、《道功史话》等论著,却一直没能形成足够
  • 3
    峨眉缠闭枪诀 周天潜运腾蛇启,颠提闪展空带环。 海底捞沙边缠顺,和身格挡近及远。 翻花舞袖回身撩,叠缠穿袖间高拦。 蜻蜓点水独立刺,白猿拖刀败步还。 跳转双头崩架腿,回马穿梭拦拿全。 圈手环崩虚步起,抽拉盖冒摆头旋。 翻云覆雨绕边横,拐步提拦飞脚钻。 旋腰缠闭横步扫,翻身腾跃落金钱。 翻花滴水并劈把,跳转劈击上步点。 舞花回撩紧拿闭,闪展滴水摆头穿。 鹞子翻身腾空劈,青龙献爪一指剑。 白牛转角巧摆头,翻花舞袖疾步
  • 2
    峨眉武术简介   峨眉山是峨眉武术的发源地,自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司徒玄空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批精通搏击武术和健身功夫的高人,其观研猿猴等动物并结合自身搏击体悟而原创的武技通臂拳历代逐步衍变为通背拳、通背缠拳、十二桩、武当拳、太极拳,八极拳、八卦掌、少林通臂拳、螳螂拳、猴拳、蛇拳以及川渝本土的化门、字门、杜门、会门等功夫,形成了近现代中国传统武术的主流,并无金庸大侠杜撰的所谓郭襄创派、女流为主、灭绝师
    钱义洲 7-31
  • 5
    巴渝武术与八极拳的母子情结   明朝武学大家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罗篇》中,曾提到八极拳起源于明代,并指出“巴子拳”即“八极拳”之母拳。   那么,巴子拳出自什么地方?我们来看看相关武学论著——
  • 3
    缠门无极子午单刀    01、抱刀请手   02、退回奇门 03、左挂挤手   04、右挂挤手 05、沉气贯劲   06、牵缘顶柄 07、棚手顺捶   08、旋缠右挒 09、独立侧踹   10、虚步展翅 11、棚手拗捶   12、旋缠左挒 13、独立侧踹   14、退步跨虎 15、掺手撩柄   16、回身格挡 17、乌云盖膝   18、蹬脚平抹 19、回身劈刀   20、倒柄推刀 21、拗步右撩刀  22、顺步反撩刀 23、拗步右撩刀  24、顺步反撩刀 25、回身劈刀   26、上
    钱义洲 7-15
  • 4
    缠门五行子午棍诀: (无形子乌棍) 环抱太极棍领先,金鸡独立庭中站。 金筒摇圈紧上步,白云盖顶遮苍天。 拨云见日大地暖,五花棍势上下翻。 枯树盘根就地扫,大鹏展翅入云端。 乌龙摆尾把身护,风扫梅花落一片。 劈山棍下千钧重,白鹤起舞手难攀。 野马分鬃撇左右,紫燕望月回头看。 白蟒翻身乌云卷,五行棍势变万千。 二龙戏珠点咽喉,狮子摇头威力显。 白猿献果独立势,左右车轮似风旋。 豹子跳涧猛回头,左右拦扫难近前。 猛虎绞
  • 0
               大宋理学与元明巴渝内家武术的衍生      大宋盛世,在濂溪先生倡导引领下,中华传统理学兴起。濂溪先生周敦颐博古通今,集儒释道精髓于一生,是我国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从、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思想的开创者。濂溪先生盛年时曾经担任川东合州通判,其太极、阴阳、五行哲学对随后修建的合州铜梁台二仙观有着极大的理论指导。   后濂溪先生弟子伊川先生程正叔谪居涪陵北岸,隐修期间深研
  • 10
    苏门拳又称:苏教、苏家教。 苏门拳的起源有两说: 1、明朝正德年间,河南苏裁缝来四川永川县松溉、
  • 1
                        《古镇侠踪》                   (渝西荣昌-廖正伦 著)   一、路孔河会贤摆擂 姚武师台中逞能   “僻哩叭啦!僻哩叭啦!”“轰!轰!”   震耳欲聋的火炮爆过以后,古镇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欢欣的一簇人拥着一位身材健壮,身着梅花纽扣对襟短打,全青一色武士服的中年男子,向“湖广会馆”走去。街上的人流,夹着小贩的叫卖声,也一齐往会馆方向涌去。   人群中
  • 1
    经核实吧主白猿春晓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荣昌武术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
    (转帖)峨嵋武术的运动哲理   (一)、峨嵋派拳术技艺具有浓厚的攻防搏击意识   四川人自古以来生活在地处"西僻之壤"的四川盆地,气候特殊、地形复杂,巴蜀民众勤劳勇敢,尚武善斗,素以灵巧著称。因此,凡练峨嵋派拳术必须带着深厚的攻防搏击意识(即带有强烈的敌情观念),做到与假设之敌进行模拟拼搏,精神高度集中,神思敏捷,身灵步活,拳脚生风,击法变换于瞬间,做到"有形打形,无形打影。"峨嵋派拳术技艺的深厚
  • 5
    本人是一名大学生,想业余时间练练武术跆拳道,请问荣昌哪些地方有学的啊?谢谢
  • 19
    缠丝拳是清初江西拳师黄益川避难入川后将自己所学残字门武术与峨眉道家通背缠拳技法融汇后传到民间
  • 8
    切实做好武术教学“六进”工作,积极创建全国武术之乡! 武术教学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警。
  • 11
    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明清“南拳北上”说 中国武术有二次重大的变革,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谓的“
  • 11
    “岳门拳”据说由岳飞所传,身步矮桩紧凑,近身短手制敌,手法圈圆折叠,锁拿敌方关节要害致胜,主要流传于成都、双流、温江、荣昌、眉山、郫县、三台、青城、绵阳、威远、宜宾等地。
  • 11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荣昌武术
  • 10
    隋末唐初,峨眉山吸纳了少林高僧云昙,开始在峨眉武术的基础上融入了外家拳法与功法。后来,峨眉山
  • 14
    第一次来这里,报到求支持!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