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吧
关注: 31,196 贴子: 75,795

谈音乐,聊古典,说莫扎特

  • 目录:
  • 艺术家
  • 19
    一晃眼10多年时间就过去,唯有对莫扎特的喜爱始终不渝
    osiris005 11-22
  • 0
    记得霍洛维茨弹过,旋律就是很短那个 3543-66
  • 26
    我是小白,听的古典音乐很少。今天看到有人说莫扎特钢协20,感觉和莫扎特比起来,肖邦真是抑郁的不得了
    osiris005 10-19
  • 67
    我个人觉得优点太多 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些曲子过长 容易产生旋律老化
  • 4
    大佬们,莫扎特这个名字的翻译,从进入中国,到现在是怎样的?可以和我说一下吗?
  • 9
    原来魔笛造型可以这么现代就是这夜后感觉不怎么唱的上去呢
  • 1
    莫扎特G大调第一小提琴与中提琴弦乐二重奏K.423(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G, K.423),作于1783年夏,莫扎特逃离萨尔茨堡大主教控制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自由音乐家的两年后。萨尔茨堡大主教委托米歇尔·海顿创作六首弦乐二重奏,但米歇尔·海顿写了其中四首就病倒了,据说大主教为了刺激他快些康复写出另外两首而扣留了报酬。为了帮助米歇尔·海顿,莫扎特写下了弦乐二重奏K.423和K.424,让他拿这两部作品去交差。   虽然这两部作品是莫扎特拿给
  • 5
    莫扎特降B大调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弦乐二重奏K.424(Duo For Violin And Viola In B flat, K.424),和我上次介绍的K.423出于同样的目的创作,且作于同一时期(1783年夏)。   第一乐章,开头是仿佛带有无尽愁思的柔板,随后转为谐谑与诗意并存的快板,仿佛在一个欢乐的节日里来到了萨尔茨堡的乡村。第二乐章是一个短小的慢板,时长只有三分钟,十分忧郁,富有浪漫色彩。第三乐章可以看成是这一部绝妙的二重奏的压轴大戏。这是一首精彩的变奏曲,曲
  • 15
    我爱听垂怜经、震怒之日、落泪之日、降福经、奉献经······总之,百听不厌,都喜欢听!!!
    osiris005 7-13
  • 1
    莫扎特在他25岁之前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写过17首单乐章的教堂奏鸣曲。个人认为这些曲子大部分都显得平庸,说不上难听,但也没多好听。这些曲子中我推荐的只有K.144、K.329和K.336,其中我认为可以称得上莫扎特代表作的只有K.336。   C大调第17教堂奏鸣曲K.336,作于1780年,为管风琴和弦乐而作。这首曲子整体舒缓而富有活力,管风琴和弦乐配合默契,仿佛悠闲地在萨尔茨堡的郊外散步。不知道是因为我没听懂它还是因为莫扎特故意恶心大主教,我没
    osiris005 7-7
  • 2
      我把莫扎特的序曲分为两类。第一类是k50、51、87、111、126、135、196、208、318、366、492(费加罗的婚礼)、621的序曲,它们旋律欢快,富有激情,充满古典美,但风格太相似了。第二类是k118、384、430、486、527、588、620的序曲,它们各具特色。   《解放了的贝图利亚》k118(La Betulia liberata,K.118)的序曲,像第25交响曲k183第一乐章一样充满了电闪雷鸣。   《后宫诱逃》k384(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K.384)的序曲,充满了土耳其特色,有着舞曲一
  • 1
    个人认为听莫扎特的音乐不听舞曲就像听舒伯特的音乐不听艺术歌曲一样。 有人说莫扎特在晚年为了生计写了很多舞曲而没能把写舞曲的时间用在写大部头作品上很可惜。对莫扎特本人来说,这确实很可惜;但是我认为对我们这些听众来说,这并没有多少值得可惜的。 莫扎特的德国舞曲和乡村舞曲没有一首是悲伤的,全都充满了欢乐,不但能给我们带来温暖,而且有时候还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惊喜。此外,其中有一些旋律真的无比动人。我甚至觉得
  • 10
    潜水也有几个月了,这么高雅(重口)的作品竟然无人安利,这河狸妈?那必然要分享给大家洗洗耳朵(bushi)
  • 3
    6月已经过去了几天,而7月下旬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萨堡音乐节~ 本土乐团虽然不是超重量级的存在,但每年满满的莫扎特作品演出真的是爱~
  • 6
    果然美国式的幽默完全无法抓魂
  • 0
    莫扎特降B大调嬉游曲K.137(Divertimento in B flat major, K. 137),作于1772年,是莫扎特第二部“萨尔茨堡交响曲”。第一乐章是一个忧郁的慢板,仿佛一个诗人在夜里在异国他乡的乡间漫步,沉醉于乡间的美好景色,又有着说不尽的乡愁。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都是充满活力的快板,仿佛在一个晴朗的春日里,莺歌燕语,孩子们在郊外快乐地奔跑、嬉戏。#莫扎特# #古典音乐# #弦乐# #嬉游曲#
  • 2
      莫扎特g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K.478(Piano Quartet No.1 in G Minor, K.478),完成于1785年10月16日,被誉为“想象与和谐的闪光”。   第一乐章,快板,情感悲伤压抑,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莫扎特一如既往地在这首悲伤的曲子里注入了几丝温情。   第二乐章,十分梦幻的行板。我认为舒曼《童年即景》中的那种梦幻正是继承了莫扎特这种梦幻。之前我为了描写这个乐章的意境写了一首诗,以下是其中几句:   清晨,让我们在蓝天中飞翔,   穿过
    。。o.o 6-11
  • 0
      莫扎特E大调第四钢琴三重奏k542(Piano Trio in E, K.542),作于1788年6月22日。四天之后,莫扎特又完成了伟大的降E大调第39交响曲。1788年可以说是莫扎特生前最困苦的一年,但正是在这一年里莫扎特不但写下了三大交响曲,还写下了轻松愉快的奏鸣曲k545和k547,以及钢琴三重奏k542、k548和k564。   这一部作品,如果不静下心来听,可能会觉得它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但是,只要静下心来欣赏,抛开杂念,相信大家就会感受到这部作品是有多么和
  • 9
    太恐怖了🙀莫扎特临死前的幻想竟然是最后的审判
    osiris005 5-6
  • 2
    莫扎特吧不会排斥亨德尔吧
  • 3
    将近10年前的节目册,如今再拿出来重温学习
    osiris005 5-1
  • 0
      莫扎特D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K175(Piano Concerto No. 5 in D major, K.175),作于1773年。这是莫扎特第一部完全原创的钢琴协奏曲,个人认为它也是莫扎特第一部成熟的协奏曲。第一乐章,富有激情,特别欢快,仿佛站在一艘帆船上感受大海的波涛。第二乐章,仿佛在一个月夜里,雾气弥漫,一位隐士沿着一片森林里的一条小径走回家。第三乐章,第一个版本和第一乐章相比显得更富有激情,仿佛在田野上奔跑。第三乐章的第二个版本,即D大调回旋曲K382
  • 0
      莫扎特D大调第一圆号协奏曲(Horn Concerto No.1 in D Major,K412;514),生前未完成,由学生苏斯迈尔补完。第一乐章k412,仿佛微风吹过,我们走进一片秋天的森林。森林里一片金黄,我们沿着一条铺满了金黄的落叶的小路,走向森林深处。第二乐章k514,太阳快落山了,晚霞像森林里的秋叶一样金黄,我们欢快地从森林里跑出来,最后兴尽而返。(顺便插一句,学圆号之后,一定会知道莫扎特写过真正的Romance(浪漫曲),不过那是第三和第四秋天协奏
  • 0
      莫扎特降B大调第一弦乐五重奏k174(String Quintet in B Flat Major, K.174),作于1773年。这部弦乐五重奏和莫扎特晚年另外五部弦乐五重奏相比显得不够浪漫,但已经比海顿更进一步了,因为海顿没写过弦乐五重奏。   第一乐章,仿佛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孩子们在春游。第二乐章,仿佛在一个夏夜里,晚风轻拂,知了歌唱,莫扎特在一条乡间小路上一边漫步一边沉思。第三乐章,仿佛有许多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欢快地飞舞。第四乐章,仿佛在田野
  • 9
    之前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到了1和2,现在3怎么找也买不到实体书了,非常想看3,这个漫画毒得非常可爱!
    GUSTAV_SN 4-17
  • 39
    From: "The Musicla Dialogue", author: Nikolaus Harnoncourt How puzzling the music of Mozart is! Allmotifs, parts of phrases, entir
    osiris005 4-11
  • 8
      莫扎特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K457(Piano Sonata No.14 in c minor, K.457),作于1784年,当时贝多芬14岁,莫扎特28岁。这是莫扎特第四部情感以悲伤为主的奏鸣曲(前三部是k304、k310和k312)(强调是“以悲伤为主”,因为莫扎特悲伤的奏鸣曲乐章很多很多),不是贝多芬写的!!!   如果说这一部作品幼稚,恭喜你已经成功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三位音乐家(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粉丝都得罪了!   第一乐章,多次重复的五个音定下压抑的基调。
    osiris005 4-11
  • 0
      想必很多人都没法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g小调第25交响曲K183和莫扎特联系在一起,但这确实是莫扎特的作品,而且还是他17岁时写的早期作品。我认为莫扎特是浪漫主义的先驱,浪漫主义时期到来的标志是莫扎特完成第一钢琴幻想曲K396,而浪漫主义的先声则是第25交响曲。第一乐章,就是电影《Amadeus》开头的配乐,特别带感。第二乐章,充满了莫扎特交响曲慢板特有的那种忧郁以及温暖的阳光。第三乐章,开头和结尾处忧郁悲愤,而中间部分轻
  • 0
      莫扎特降B大调弦乐三重奏夜曲K266(Trio (Nachtmusik) for two Violins and bass in B flat,K266),作于1777年,共两个乐章。第一乐章,慢板,极具歌唱性,仿佛在春天在田野上漫步,充分体现了莫扎特式浪漫。(如果我不说,肯定会有不少人以为这是门德尔松写的。)第二乐章,小步舞曲,充满生机活力,仿佛孩子们在春天欢快地嬉戏。   莫扎特原创的弦乐三重奏只有K266和K563两部,K563可以看成是升级版的K266(有六个乐章)。相比之下,K266显得无忧无虑
  • 0
      莫扎特的6首德国舞曲K509,作于1787年,是莫扎特唯一一组经常放在一起演奏的德国舞曲。也是在1787年,莫扎特写出了凄惨的a小调钢琴回旋曲k511和悲愤的g小调弦乐五重奏k516,但k509和这两部小调作品迥然不同。在k509中,充满了激情和欢乐,虽然不时也有惆怅,但惆怅终将会被激情和欢乐淹没。在高兴的时候,它可以助兴;在悲伤的时候,它可以给人带来希望与激情。在它之中,正如席勒的诗句所说的那样: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
  • 0
  • 0
      莫扎特的芭蕾音乐和哑剧配乐,只有k299c、k367和k446这几部无比美妙的作品可以完全肯定不是伪作。而芭蕾音乐《小玩物》(Les petits riens)k299b是莫扎特和其他音乐家一起完成的,莫扎特说他“总计写了12首交响曲和对舞曲”。据推断k299b中可以完全肯定有莫扎特风格、是莫扎特原作的有下面这六首。   序曲(快板)。充满了莫扎特式的轻松愉悦。   第9首(行板)和第11首(广板)。长笛的声音如同仙乐,个人认为它们属于莫扎特那些最接近
  • 3
      莫扎特e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K.304(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In e Minor, K.304),作于1778年。这一年,贝多芬八岁,舒伯特还要再过19年才出生。   第一乐章,小提琴和钢琴相辅相成,奏出毫不矫揉造作的悲伤,令人动容。第二乐章,那清纯的钢琴声,配上小提琴那婉转动听的旋律,宛如一个孩童在含泪地微笑,虽然悲伤,但也有慰籍。个人认为它和a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是莫扎特最悲伤的奏鸣曲。#古典音乐##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osiris005 3-10
  • 0
    莫扎特降B大调为弦乐四重奏而作的快板K.589a(Allegretto in B Flat Major for String Quartet, K.589a)。这首曲子轻松愉快又不失典雅。从它的编号可以看出这应该是莫扎特生命中最后三年内的作品。个人感觉它的风格和k334第三乐章那首著名的小步舞曲挺像的。
  • 7
    找了好长时间,好像很少有人提到过 不知道有那位大神分享一下
    osiris005 2-25
  • 1
      标题为“Mozart divertimento”的曲子,如果是下面没有提到的,建议如果不想深入研究就不要听。个人感觉它们和莫扎特的管乐小夜曲以及下面要提到的几部嬉游曲相比,实在太烂了。并且它们之中有不少是伪作和疑作,比如k289就不是莫扎特写的。   ————————————————————————   第10号嬉游曲k247和第11号嬉游曲k251,都有六个乐章,个人觉得它们比第1-9号和第12-16号都要好听,但远远比不上k334、522、563。   《音乐呓
  • 1
      莫扎特《共济会哀乐K.477》(Maurerische Trauermusik, K.477),作于1785年。这是一部为两位共济会成员的葬礼而作的管弦乐曲。乐曲开头是管乐间歇性的悲鸣,随后弦乐加入,奏出了悲伤的旋律,后来旋律温暖起来,振奋人心,然后又回到了悲伤之中。旋律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来回摆动,最后在光明中结束。这一部作品充分体现了莫扎特作品那种“午夜的太阳”特色。在1784年,莫扎特得了一场大病。他的生命本该在那一年结束,但他却坚持活了下来。我
    osiris005 2-18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LoveuM

目录: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