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4
-
4每个人理解的道德经都不同,是好事还是坏事?其实没有好坏,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所理解的道并不是那个本源的大道,他们的境界没有到达顶端。每个人的心境不同,世界便不同,而世界其实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物质世界只是个幻像。就像中医,因为不同,因为有差异性,才会对每个人起作用。每个人理解的道只要能安顿自己的生命,修养自己的精神,对自己起作用就已经够了。不管走哪条路,路上的风景有多不同,如果能到达顶点,那都
-
1吾闻人所以有大患者,在其有身。有身之患何谓也?在其有情,在其有思也。因物悲喜,以事怨怒,闻一言而愤恚,逢细事而伤悲者不鲜矣。知不足为怒而怒之,知不足为悲而悲之,抑之不能已,导之不能释,挂碍其心,郁悒不摅,不亦悲乎!人之有思,固非无益,然因生烦恼,多为所累。故余谓此二者,人之所以患也。昔读观堂解《红楼梦》,谓死与出世为解脱之二法,然余以为出世难为也,身出世外,心在尘中,何以为解脱?惟身死神灭而烦恼不
-
1
-
100要求:1,40岁以下。2,本科学历。3,有唯物主义哲学基础。4,非佛教徒。 讲解方式:发帖,回复。
-
2
-
2
-
1超级能源的场效应1 人类最早提出在我们周围存在超级能源,并在未来将代替化石能源的是十九世纪末《克雷姆纳预言》的先知米塔尔·塔拉比奇。 一百多年来,有极少数高人知道超级能源的存在,如:尼古拉·特斯拉、爱德华·利兹卡宁等。爱德华就是凭借自己的超能力建立起巨石珊瑚城堡的那位。 尼古拉•特斯拉和弟子卡尔等人进行了一些超级能源探索性实验,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相关研究虽获得一些成果,但并未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这些
-
81道德经是易经真正的“易传” 读懂道德经,一定能读懂易经 读懂易经,也一定能读懂道德经
-
7小感悟 第七十四章 给他人一条生路,也是给自己一条生路。把他人逼到绝境上,那就不得不与与他兑子,要互相之间都有一种从容的选择。比如不要过度劳累,把某个器官逼得罢工时,整个身体也就垮了。 第七十五章 人一天消耗的能量是比较固定的,运动多了思考就容易不集中,思考多了身体就不爱动。所以要平衡各阶级的能量,否则轻重失衡。 第七十六章 强大的柔弱,因为他胜券在握;弱小的刚强,因为他不得不拼命。鲸鱼生长那么大却以小鱼
-
1为弘扬道家文化,我最写了一本书叫《智权社会与仙道文明》,己完稿即将出版,可有打算随喜一同做些功德的?
-
0人因信而入象,入象而生执,执而成,阳极转阴而败。成也信,败也信。有信必有执,有执必有败。 观其所信就知其所执。 大道之中,无大,无信,无明。因此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这是是直观很普通的大白话,不能入妄而曲解。 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也跳不出无大、无信、无明,也是大道之中的象,文明只能转向文昧,这就是文明的极限。宇宙大爆炸理论也是处于象的层面,不是本原,大道之中皆是象。所以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就算能解开生命
-
44努力学习
-
38知不知尚, 不知知,病。 深有感触,这段话的深意是突破自身当前的认知,不再突破,止步当前,也就有问题了。 嘿嘿,纵观前后,已经多久没有突破自己当前的认知状态了呢?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
22①如果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争的话,那么就是否定了广大人民为了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那么读书写字又为了什么呢? ②如果说有能力的人利用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远超普通人的财富是争的话,那么躺平摆烂岂不是又成了不争 ③没有“争”的心,如何实现突破自己现有认知,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这种人。 ④我认为《道德经》是让学习上进的人上进的营养之源,至于“争”与“不争”只是学习者根据自身获得的多与少而给与的没有标准的定义
-
0
-
4
-
0作者圆方原创 20250119 为什么老子的《德道经》那么晦涩难懂?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整篇有几处出现了“希”,如“希言自然”、“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曰希”,最后“知我者希”这里的“希”在古汉语中是“稀”的通甲字,如果把“希”仅仅理解成“稀”少的意思,那两千多年来,老子岂不是在对空气说话?难怪《德道经》那么令人费解,黯然失色。 如果将希赋予成人的名字鸿稀,那《德道经》立刻鲜活灵动起来,元气满满。原来“知我者
-
2“道”很神秘,是宇宙万物的母亲,“道”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在我们身边发挥着作用。 那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如何去悟道呢,悟道后怎么去使用道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道是什么呢?有人会说道是规律,但是这么解释就太简单了,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道是一体两面,相当于一枚硬币,如善与恶,好与坏,对于错。很多人都把对立的彼此当成两个单独的一体来看,殊不知,这些彼此对立的其实是一个整体,就如老子所说 有无相生
-
3
-
169我想在微信上建个群,大家聊道德经。 有志同道合的请联系我。 采用邀请制或自荐制,入群之前先聊一阵子,考察一下。拒绝任何非人,也不涉及到政治问题。
-
10好心晴三部曲 壹:通明之书 一.歪风邪气 李四说:现在有人说秦桧是人才 ,我该怎么理解? 张三说:秦桧陷害忠良 ,不能算是人,人才更是无稽之谈, 它只能算个***。 岳飞是忠臣良将,在国家危难之际,千古流传的民族英雄 。 假如岳飞没有被秦桧害死,岳飞一定还会带着宋军攻打和消灭金国 。而不是岳飞被秦桧害死 ,宋朝才得以保全。 秦桧害死岳飞的主要原因有俩个,一个它本来就是个遗臭万年的玩意儿,二个它明知道岳飞是个忠臣 ,早晚得把自
-
17我怎可被困于道中。
-
107道德经中有没有关于恶性竞争 内卷的描述 ,及后续的解决办法是怎样的 《道德经》中虽无直接提及 “恶性竞争” 与 “内卷” 的词汇,但有相关思想的体现:关于恶性竞争与内卷的描述 对过度竞争的批判:《道德经》第三章提到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指出社会如果过度推崇贤能、珍视稀有之物、炫耀引发欲望的名利权情,就会导致人们为了争夺这些而产生竞争与乱象,这可视为对类似恶性竞
-
9
-
2“无为而治”的正确发音应该是“wú wèi ér zhì”,而不是“wú wéi ér zhì”。其中的“为”应该是指为了(wèi le)什么的为,而不是读作“wú wéi ér zhì”。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中的“为”字的正确发音才是“wéi”,意思是“修养,修为”。Kimi:“为了(wèi le)”是一个表示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用来说明某个行为或动作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结果。它通常用于句首或句中,连接目的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下是“为了(wèi le)”的
-
17
-
0
-
0【论道】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
0律定老子《道德经》(文字内容按《晉右軍王羲之太上玄元道德經》校定) 老子著,子言整理 子言自序 1共识 长久以来,所有用心研究《道德经》的无不认为通行王弼本《老子》的八十一章内容错乱繁杂,故对《道德经》的中心思想认知各不相同,或有认为是领导者法则,或有认为含有修仙成分,或有认为兵书者。究其原因在于始终无法窥其全貌。 2版本 通行本自不必言,其他注家版多以通行本作底本,最著名的则要数王羲之书法本。虽
-
8久病必成魔,因其心里有事就睡不着,容易伤身,必须,自己去治自己,不能,再依靠任何人。 切记,
-
0
-
0
-
33首先,十七岁接触到一本道德经,当时草草阅过一遍把道定义为规律,当初也不知道为什么稀里糊涂的读完,好像是半本,简易版,也根本不理解里面的内容,所以才发现人对于文字有种天然的习惯性与惯性。就像那些爱读小说的那样,你根本搞不懂一个大纲的扩写有什么就那么好看的,其实道理很简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有些人读道德经是根据达尔文社会性这种,有些人是儒释道,有些人偏哲学的对号入座。其实真的没有必要说别人怎样怎
-
5何为道?道是天地运行之理,还是人心变化的规律?是社会形成后自带生命力的无常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称为因果的事态变化吗?
-
3德畜之,势成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故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
1
-
42
-
6
-
27道德经要在反观
-
7我个人的理解是,道是道,德是德。德是指事物的运行动态;道是指事物运行的空间,也就是事物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所以说“不道早已”。读道德经的大前提就是对道德的定义,如何定义决定了如何解读,孰是孰非不好评判,除非老子再世才能给出正确答案,如今只能说适合自己的好用就行,如果自己的解读自己都无法用于实践,那么肯定是错了!如果谁说道德经不能用于当代社会,那么也肯定是错的!
-
39首先声明,在下今日初看道德经,之前对道家文化基本丝毫没有了解,因为最近家母年纪大了,喜欢养生,类似的中国古典文化,了解的比较多,我比较意外,拿来看了一看。 所以在下也不懂什么玄之又玄的道家语言,只能以白话提出问题。 当然,以一颗的见素抱朴的率真朴素心态,不懂就问嘛。 所以就来找专业人士了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翻阅了市面上大部分的翻译,将它翻译成了失道失德的人,终会一无所获。统治者
-
13【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 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 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④;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⑤。同于道者,道亦
-
2
-
275道与神之对决,即将拉开帷幕 每一位西方哲人的身后,都站着一个高大的影子,它就是神。 每一位东方圣贤的背后,都映着一个光亮的内核,它来自自然。 神之辉耀,曾照亮全球。 自然之觉醒,它叫做道。 道之归来,万年之绝尘。 当道之亮剑,当斩破一切灰暗。 我们的灵感来自于一草一木,我们的力量来自于日月星辰。 在挥手之间,我们已经沉睡千年。 在沉睡中无数性命得以湮灭。 历史轻然翻过,那些性命之凋零如同落叶。 但是这一切即将改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