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吧
关注: 15,539 贴子: 136,959

社会哲学的开放交流平台

  • 目录:
  • 人文学科
  • 17
    请问一下学哲学从哪开始学啊
  • 16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必然结局就是社平均工作时长的下降,不管你是社还是资,不下降就必然引发经济危机。 理由:假设这么一个理想状态,企业有10个员工,每个员工每天工作10小时,生产1个产品,每人每天需要1个产品(此时供需平衡),企业发给每个人的工资刚好每天能够购买1个产品(企业产销平衡)。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每个员工每天工作5小时,生产一个产品,但消费不变(相当于你吃饭再多你也吃不下)。
  • 45
    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科学哲学学者
  • 9
    联合协会。
    eusgl 2-24
  • 42
    人类哲学=客观真理+主观真理 1.世界是客观的:唯物论辩证法——追求客观真理,争取取得利益最大化,,, 2.世界是主观的:唯心论康德哲学——追求主观真理,我是啥?我能干啥?
  • 4
    所谓自由意志,是典型的心理动物的意志,而生命意志,才是生命人类(生类)的意志。
    sasa3663 1-21
  • 62
    许多人认为共产主义无法实现是因为人的问题,实际上也的确有问题,人类存在劣根性,这可以说是人类基因DNA中的bug。 近日,一位谷歌负责人工智能的伦理研究的工程师——布雷克·莱莫因(Blake Lemoine),就对外宣布,他们团队负责的人工智能已经诞生了灵智,已经成为有意识,有灵魂的一种人工智能。相关新闻可以在网上搜,这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不过这是趋势,智能机器人必然是后世代的主流,总有一天会成真。 当世界上最后一名人类死亡
  • 5
    用来代替资产阶级,划分阶级的方法不止是生产资料所有权,行政管理权也算。不可能说市长省长也和平民是一个阶级的。
    qxx024810 9-25
  • 10
    莫斯科审判不全是作秀——真相大白
    sdsanguo 10-15
  • 131
    马哲吧里谁的信仰是共产主义?
  • 4
    1.正常人有两类需求,并视之为生活意义。1.生存所需基本生活资料。2.名誉、声望、成就、自信。不同的人侧重点不同,但不会走极端。 2.人的异化(第一层)-鄙视劳动创造财富,正常人会在休息休闲与劳动创造价值之间寻求平衡,不同的人的平衡点略有差异,但不会走极端。不劳而获的制度安排会滋生上层社会对劳动的鄙视,形成以不劳而获为荣的社会思潮 3.人的异化(第二层)-鄙视科学与社会管理精英,正常人会通过学习、工作成就与休闲娱乐
  • 14
    1.现代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对个人行为、社会组织和治理系统的解释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假设(基本公理)的,由这个基本假设加上各种局限条件来解释和推测个人行为模式,社会制度体系演进。 2.所谓信仰是指不能或很难通过实证验证的东西,比如宗教的天堂和地狱,释迦摩尼和真主、上帝、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孰真孰假?还有就是对普世价值和GCZY的信仰,当然信仰者不会承认其信仰不能被实证,支持者和反对者都能不难举出一堆示例。
  • 15
    《understanding marxism》译文,每周更新
    jamestang7 11-3
  • 1
    1.人类社会存在市场还非市场手段进行效用(使用价值)的交换,物尽其用,这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设施。 2.不同交换方式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信息费用和对价确定方式不同。 3.交换时先要确确定交换的对价,市场的特点就是对稀缺方进行奖励。 4.劳力、资本(生产资料)、资源这三类要素相对稀缺的关系具有基础性的影响。而科学技术因素是影响这三者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 5.在人口过剩,土地稀缺,技术停滞的古代社会,市场会将财富大量转移给资
    sasa3663 4-9
  • 6
    1.权威源自人们对于某个组织或个人的信任,组织或个人的权威源自人们对其能力或信誉的信心,有些时候源自更高权威人的授权,但根本上人们的信心。 2.在开放信息环境下,如果假定信息成本为0,组织或个人要获取或增强权威一个可行的途径是提高自身能力和积累信誉。这些当然需要支付成本,但带来的效用同样很大。成功的商业组织政治领袖都会走这条路,边际上的平衡点则是经济学家们喜欢的套套逻辑。 3.现实中信息成本永远存在,通过控制
    mt米兰 2-9
  • 74
    1.通过学术期刊、会议发论文,通过同行评议去伪存真优胜劣汰这套办法在自然科学领域成果辉煌,但在社科领域却失败的多。以至于不时出现的各类经济、社会危机,让这个世界充斥幼稚自相残杀,自我毁灭很大一个原因可能源于此。 2.社科学研究体系的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理论不如自然科学那样容易通过实验检验。因此同行评议就很容易演变为学阀乱斗。学阀各自依附于特定利益团体沦为政治纷争的武器和化妆师,粉饰自己攻击他人。这些人尤
    sasa3663 8-21
  • 2
    1.人类-其实也包括一切生物,主要生活在生存资源短缺状态下,这源于生物体无限繁殖潜力与地球有限的生存空间间的根本矛盾。 2.对于低等生物和早期人类社会主要面临的是必要消费品的短缺,但人类社会终于发展到一个转折点。 3.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发展已经使得必要消费品不再短缺,过剩的产出和对安全感和荣耀的追求进而导致财富储藏工具短缺。 4.从个人角度看货币具有流通职能和财富储藏功能,从社会角度看货币的财富储藏功能只是幻象,
    wei8qi8 7-23
  • 6
     1.基本原理   按劳分配曾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按劳分配和以其为核心理念的社/会/主/义曾是上个世纪初先进国家的主流意识,后推广到全世界。但现在很少有人提了,在西方国家已经被福利主义所代替,在东方及第三世界经历过苏式国家社/会/主/义(或说苏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地区,人们同样不好意公开谈论这个概念了,可能是与那些贫穷落后的荒唐记忆有关吧。相比于按劳分配这一价值目标,人们宁可去谈论甚至坚持国有企业和公有制经济的
    舞于风中 12-30
  • 8
    人们常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做对比,觉得后者才是真正的科学,或者顶多将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算作科学,就这还有很多人不服。之所以会这样也怨不得谁,因为社会科学确实差强人意。只说一点,人们现在享受的现代生活——汽车、空调、手机、电视,无不与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有关。比一比社会科学贡献了什么?连科学的一元化都做不到,提到社会科学,马上想到的就是相互攻歼不休的各种门派的政治经济理论,以及由其所导致的意识形态斗争、
  • 2
    1.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体的人通过权力纽带联结为社会,权力纽带构成权力场。 2.个体通过权力关系构成团体,社会就是有一个个的团体组成的,团体间相互交织,界线模糊。 3.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协作和竞争:a.个体协作是为了使团体获得对外竞争力,进而使个体获益。b.协作中也存在竞争,通过竞争激发个体潜能,优化组织结构。 4.相对竞争力的获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a.提升自己的绝对竞争力。b.削弱对手的绝对竞争力。前者对整体社
  • 305
    1.边际量适用于解释微观经济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2.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的总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总财富量不能用边际量加总来获得。 3.因此马克思将那些用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量当作平均量计算财富和价值总量,进而解释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行为称之为“庸俗经济学”。 结论:不能简单用马克思经济学否定边际分析法,反之亦然。这也是用以识别半瓶醋的西方经济学者和政治经济学者的一个很好的标尺
  • 9
    美国工人运动开始复苏 上周,美国最大运营商之一Version的员工结束罢工。这场罢工长达44天,参与人数约36000名,是近几年最大的一次罢工。VERSION员工罢工的原因也很具有代表性:低工资、公司用合同工代替正式工、裁员等等。Version早就开始训练一部分非工会工人以应对工会罢工,罢工开始后,他们宣称服务不会中断。但随着罢工持续,许多地方出现顾客因为服务中断而投诉的情况。最终,在美国劳工部的调解下,劳资双方达成了妥协,工人宣布他
  • 28
    资本家怎样剥削和压迫工人 (1960年)
  • 14
    贴吧太墙大,只能水,以后都转到知乎玩吧
  • 6
    中国人对这两个规律应该说是耳熟能详的,这两个规律也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核心内容。 尽管大家对这连个规律耳熟能详,并不代表大家对其没有分歧,其实分歧非常大。有的当成理论真理,另一方则认为是胡说八道。由此看教材和教育的统一并不能带来思想的统一,当然正统阐释派将其归为西方经济学的引入,看似道理,其实很荒谬。老马何时害怕过理论争论了?如果真理如此脆弱,反倒真要怀疑“真理”的真理性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首要的
  • 7
    按照一般的直觉,一个人要从银行贷款,先要有人把钱存到银行,进而得出通过银行的借贷行为只是将货币购买力从一个人转移到另外一个人,并不会增加社会的总需求。然而这种想当然的看法其实是错的,而且现实中可能是刚好反过来的,大部分存款其实反而是源自贷款的(除了央行购买黄金和外汇产生的存款)。 比如A企业用其厂房抵押从商业银行借了1000万,这时候并不需要这家银行金库里真的有1000万,也不需要其在央行准备金账户里有1000万,
  • 15
    按劳分配曾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按劳分配和以其为核心理念的社会主义曾是上个世纪初先进国家的主流意识,后推广到全世界。但现在很少有人提了,在西方国家已经被福利主义所代替,在东方及第三世界经历过苏式国家社会主义(或说苏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地区,人们同样不好意公开谈论这个概念了,可能是与那些贫穷落后的荒唐记忆有关吧。相比于按劳分配这一价值目标,人们宁可去谈论甚至坚持国有企业和公有制经济的合理性,而这些其实本
    cqwrteur 8-3
  • 162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马克思洋洋洒洒写下数百万字的宏篇巨著,想必是经过了海量的调查研究的。可是从小听过的马克思的故事,就是在里大英博物馆看书
    sasa3663 5-25
  • 136
    1、请问,装假肢的残疾人,他的假肢在劳动中有创造价值不? 2、如果是断肢,但科技发达,两端装上了信息发生器,人脑可以遥控,那么,断脚现在是工具
    btgod123 1-2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