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吧 关注:18,153贴子:67,896

真正的易筋经来了---熊氏真传少林大易筋经(图文并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熊序 
    余家世代弓刀,以武职居官时,有将门之誉,或言祖屋使然。余十七岁春光,先伯任粤督标后营守备,请新年酒,当筵对众宾客言,人云将门无弱子,今观儿辈诚风水尾矣。余在座闻之,敢怒不敢言。先父时已弃武就文,在闽为候补道,不乐居官,归作田舍人矣,见余怒状,曰:“你向骄,不然,习易筋正合时矣。”余遂矢志从先父学易筋五周年,至二十二岁时,能抱考试武科三百斤石加三张刀共六百斤,在三丈径之场内,行二十周。以此知腰力有如此矣。又以三指捻香港仙士能摺,以此知指力又如此矣。然虽知力之暴长如此,究未明其所以然。于是先父将所然之法说明。然后知练力先要练气,力从气中生。余今年七十有五,皮肉幼滑不露筋骨,人或不信余之真实年岁,李子佩弦从余习此法,并志在广传此法,已为之作各式于后,以飨学者,又请余弁言,故为之略述原起如此。有人见余老且健,也问余养生术,余有《浪淘沙》一阕附录于下: 
    行橐懒攫钱,倦即高眠。冬吟白雪夏吟蝉。渡海登山无定着,随意车船。 
    旧岁古梅边,重结乡缘。田家小饮辄颓然。四百五十回轮甲子,莫问何年。 
    岭东梅县熊长卿序于上海南园 
   
    陈序 
    余十四岁开始学拳,凡武艺书籍莫不留心,初见《易筋经》,于其命名不无疑焉。以常识未充,未敢妄事论定,私心自忖,筋亦能易乎?阅古本《易筋经》,其意“易”字是改变之意,“筋”是肌肉,“经”是方法。总言之,是改变肌肉之方法。医家生理,谓人身细胞,七年一易,是否如此,尚待证实。 
    “易筋经”之练习,实为坐马用气运血,以“易筋经”三字统其名,未尝不可。余于一九二○年到广州,协助地方人士成立精武体育会,由陈铁笙之介识熊长卿先生,与谈武术数日不倦,其家人子女无不精修武术,曾为余言,彼练“易筋经”,能叠骨,余甚奇之,以匆匆旅人,未求进修。长卿以善武功,年八十余始卒,足证武术之于寿命有莫大关系焉。 
    一九五七年,余修武术发展史,遇精武老同志李佩弦君;相谈往事甚欢。彼出熊长卿先生《易筋经》本,是为长卿家传秘本,仅传于彼,邀余作序。因复忆三十七年往事,并知易筋经对于健康之妙用,尤其熊氏家传叠骨本,今佩弦既得其真传,一幸事也。李君服务精武数十年,足迹遍海内外,年五十余仍致力武化不懈,其编此书,旨在广传秘要,使此寿人寿世学术遍及于众,李君诚一新时代之武术专家也。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日陈公哲识于香港之健康村 
   
    李序 
    少林易筋经,坊间刊本殊多,尝见学者得斯法之一鳞半爪,亦获奇效。是篇乃熊家嫡传,与坊间印行者迥异,盖秘本也。鄙人丙子初春,赴沪舟次遇熊君长卿,畅谈武术,忽忆友人从游熊君,习易筋经,举而相询。熊君告余曰:余年逾古稀,而精神矍铄异常人,其致强之道,实赖易筋之功。当承示各法,数分钟内,果有特征。据谓久习此法,气力不期而自增至。彼曾以臂力指力示人。斯法之动作简单易学,第一级不费力,老弱咸宜。第二级宜于初发育之少年。第三级之练力法,数年纯功可臻力士地位。余以经验所得,常以斯法授同寅,其有患痼疾者练习数月,必收大效。因恐此道日久湮没,谨依熊氏面授家传方式,绘图说明,以供同好之研究,欲转弱为强延年益寿者,幸毋忽诸。 
    癸未季秋李佩弦序于羯磨草庐 
   
    练易筋之实效 
    吐纳术乃中国独有之技,是篇亦吐纳法门之一种。故练气者占多练体者较少。查各种气功本原多从佛家传出。佛家之气功则以印度康藏为著。大密宗气功有九接风宝瓶气拙火定等。惟习此法要有师承及长依师,万勿以一知半解妄自练习也。至易筋练气系属粗浅功夫而矣。然数载纯功,内脏必强,气力必增,则又令一般学者发生无限兴奋。余主持广州精武体育会时,曾有几位长者研究,其中有虚不受补者,有常见头冷者,有消化不良者,有胃病肺病者,只习第一级至四式,两月内竟次第收获良好转变。后来,人各一方,数载分散,忽有相值,但均觉精神饱满。询以经过,皆云藉练易筋法不断,故战胜一切病魔,易筋功效有如是之大。诚人类健康之保障,抑亦弱者之救星也。仅述一二俾资印证。 
    上海精武体育会李佩弦志 
   
    易筋经例言 
    (1)第一级八式,第五、第八两式,略有动作,余式无动作。 
    (2)第二级四式,一至三式均无动作,第四式动作另有说明。 
    (3)第三级二式,第一式无动作,第二式动作另有说明。 
   
    练易筋经注意事项 
    (甲)每式从九个呼吸起,至八十一呼吸止,呼吸宜慢宜长,忌急速。初学由九个呼吸起,练至纯熟无勉强,再加九个呼吸,循序渐进,切勿勉强。每一式练习完毕,略事休息,方可继续练别式。因为练深呼吸绝对不可牵强。如觉疲倦即须调息后乃再继续。 
    (乙)初学应由第一级第一式,从九个呼吸增至九九八十一呼吸,自觉无勉强,方可学第二式。惟初学往往因习一式觉枯燥无味,则又可习一至八式,行九个呼吸,逐渐增加,每式行九九八十一呼吸,但要逐渐增加,切忌急速。 
    (丙)呼吸须咬牙,舌舐上颚,口微开。咬牙作用系年老牙不脱。口微开乃助呼吸自然。舌舐上颚则增津液。 
    (丁)学习此法宜早、午、晚行之,至少每日行一次。练时需精神专一,肩下沉不挺胸。每式完毕,须缓行数步,略事休息。工作过劳不宜练习。因为无甚益处,但亦无损。总要自然,不要勉强。 
    (戊)运动时,凡握拳或按掌或上托或前推或左右撑掌等式,每一呼吸必加一紧。例如,握拳呼吸后,愈握愈紧直至九九呼吸完毕,乃放松。前推、上托、左右撑等式均同。 
    (已)第一级练习时,不必用力,务要纯任自然、久习则气力不期而自至。第二级一至四式,乃叠骨法,熊师曾演习此式,全身缩短五寸,据云童年苦练必能成功。各式呼吸须注意吸气下沉至丹田。 
    (庚)第三级第一式吞阴法,童年学习,数年纯功,方易成就。第二式全练指力、腰力。各式久练,有延年益寿、转弱为强之特效。 
    (辛)本编三级共十四式,各有不同之特点,人手一编虽可练习,但求收效迅速及易于明了,则须从师学习,注意口诀。 



1楼2006-09-18 22:52回复
    易筋经各级各式练法 
       
        第一级第一式(图一) 
        双足立定宽如肩阔,眼平视,牙咬紧,口微开,舌舐上颚,两手握拳,大拇指贴大腿,每呼吸完毕拳握紧,勿放松,愈握愈紧,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完毕,乃放松。行之数月手力自然增加。 
        注意: 
        肩要沉,胸勿挺,引气下沉丹田。 
        初练先做九次呼吸,两手即放松, 
        以后逐渐增加,总要自然不勉强。 
       
        第一级第二式(图二)双掌下按呼吸 
        双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视,牙咬紧,口微开,舌舐上颚,两手掌左右下按;每一呼吸完毕,双掌下按,左右手指翘起,掌愈按愈下,勿放松,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完毕,乃放松。此式亦增长手力腕力。 
        注意。沉肩,含胸,气沉丹田,掌下按时手指翘起。 
       
        第一级第三式(图三)双掌前推呼吸 
        双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视,牙咬紧,口微开,舌舐上颚,两掌前推,大拇指与食指尖相对成三角形,每一呼吸完毕,双掌向前推出,手指同时拗入,愈推愈前,愈拗愈入,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完毕,乃放松。此式长手力与指力。 
        注意:手臂微曲,气沉丹田,手指拗入。 
       
        第一级第三式(图三之二) (侧图) 
       
        第一级第四式(图四)左右托掌呼吸 
        双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视,牙咬紧,口微开,舌舐上颚,两手掌左右平伸,用意想有重物置于两掌之中,每一呼吸完毕,用意把掌上托,只用意两掌均不动,练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为止。此式增长臂力。 
        注意:沉肩、收胸、气沉丹田,双手伸乎勿下堕,此式增长臂力。 
       
        第一级第五式(图五)双掌开合呼吸 
        两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视,牙咬紧,口微开,舌舐上颚,两手合十当胸;两大拇指贴身,吸气时两手分开,呼气时两手再合,练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为止,此式使肺部一张一缩,对结核病有良好的效效能。 
        注意:沉肩,含胸,气纳丹田,两手开合时手指拗出,大拇指贴身,不离肘,不提起。见图五(之一)、图五(之二)。即合掌当胸,连续开合开至如图五(之一)为度。


    2楼2006-09-18 22:53
    回复
      第一级第六式(图六)左右撑掌呼吸 
          双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视,牙咬紧,口微开,舌舐上颚,两掌分左右撑开,掌心向外,手指向天,指尖拗向头部,每一呼吸,双掌撑开,如是连续八十一次呼吸,愈撑愈开,直至完毕,乃放松。此式增长臂力和腕力。 
          注意:沉肩,含胸,气沉丹田,指尖拗向头部。 
         
          第一级第七式(图七)双掌上撑呼吸 
          双足立定如前式,双手反掌向上撑,掌心朝天,大拇指与食指头相对成三角形,面向天;吸气时牙咬紧,呼气时口张开,手向上撑高,愈撑愈上,直至八十一次呼吸完毕乃止。此式去口臭气。 
          注意:气沉丹田,头上仰,眼看手背,胸腹不可凸出,手指拗落。 
         
          第一级第八式(图八)双手下垂呼吸 
          双足立定如前式,牙咬紧,身变曲至九十度角,两手徐徐下垂,身下弯时呼气,起立时吸气,两手愈垂愈下;呼吸如过于急速,起立时立定可再行一呼一吸,后乃下垂;如不觉疲劳,可连续八十一次呼吸乃止。 
          注意:沉肩收胸,气沉丹田,双手下垂时,两肩微微松动,手要放松,勿用力。此式对腹部脂肪过剩有特效,能减腹脂,收细腰围。如腹部脂肪过剩,每日习九九呼吸三次至五次,一月后可收大效。 
         
          第二级第一式(图九)弓步拗身呼吸(右) 
          右足向右踏开一步,成右弓步式,身体向右拗后,右掌置背后,左手成圆形置额前,掌心向外,眼看左脚踵;此式站成,牙咬紧,乃行一至八十一次呼吸。多习此式对腰痛有良好转变。 
          注意:此式乃右叠骨式,但非童年练习,必难成功。呼吸时全身均不动。第二级第一式弓步拗身呼吸(左)式与前式同,只左右拗身不同矣。 
         
          第二级第二式(图十)握拳上仰呼吸(右) 
          双足如前成右弓步,身躯挺直,右手握拳提高曲肘置头上,头上仰,眼看右手心,左手握拳垂下,拳心向后,牙咬紧,连续呼吸八十一次,乃放松。练颈部粗壮。 
          注意:此式呼吸时,全身不动,右手腕微曲收紧,头上仰,颈部紧张。第二级第二式握拳上仰呼吸(左)式与前式完全相同,只左右隅反可也。 
         
          第二级第三式;(图十一)上撑下垂呼吸(右) 
          双足如前成右弓步,身躯挺直,右掌向上撑,掌心朝天,指向头拗下,左掌下垂,指头向地,掌心向大腿,眼平视,牙咬紧,行八十一次呼吸乃放松。此式与第九式图有联系作用。 
          注意:此式呼吸时,全身不动,每一呼吸完毕须右手上撑,左手下垂,将两手拉长之意。 
         
          第二级第三式上撑下垂呼吸(左)式与上式完全相同,只左右隅反可也。


      3楼2006-09-18 22:53
      回复
        第二级第四式(图十二)下蹲起伏呼吸 
            双足尖贴地相距一尺二寸,两手叉腰,身体徐徐下蹲;当下蹲时,足踵离地,只用两足尖维持重心;眼平视,牙咬紧,下蹲标准至大腿水平为度,一起一伏至八十一次呼吸为止。久练步稳肾固,至老健步无衰颓态。 
            注意:全套易筋法只此式与第五、第十四式有动作。此式下蹲时呼气,起立时吸气。起时用足尖,立时足踵伏地,下蹲时足踵再离地。 
           
            第三级第一式(图十三)吞阴呼吸 
            双足贴地,约距离尺余,两手置背后,右手握拳,左手握右腕,身微蹲下,两膝稍曲, 
            眼平视,牙咬紧,舌舐上颚,连续行八十一次呼吸乃止。 
            此式童年久练必能成功。此式对肾部发展特强,成年人习之数月有不可思议之效果。此式以站桩步引气下沉至丹田,能疗一切痼疾。 
            注意:谷道提起,气沉丹田,肾囊收缩。 
           
            第三级第二式(图十四)俯仰呼吸 
            全身蹬直,足趾与手指贴地,一俯一仰连续行八十一次呼吸。重要点在手,手之运用须分三式:第一式先用掌贴地活动;俟纯熟后,第二式由掌变拳;俟纯熟后,没有勉强,再用第三式由拳变指。指亦分平指和立指:平指即指甲朝上;立指即指甲朝横,全用指尖贴地。 
            此式用指最难,但动作一俯一仰,由少增多,循序渐进,日久功深,则不觉其难。用指先以五指,逐渐减少至一大拇指,为达到最高峰目的。 
            无病之人习此式,行之数月,臂力、指力、腰力不期而自至,行之年余,则指力能摺铜钱。此式发展大胸筋、后膊筋、三角筋、两头筋,前后腕腿各部均有相当发展,动作宜慢。 
            注意,此动作,凡患肺病、心脏病,胃病者不宜练习。


        4楼2006-09-18 22:53
        回复
          • 218.56.109.*
          出售;家传<易筋经>原版书写武功秘籍;此书是绝传的武功秘籍.世上只此一本.不要错过了啊 .有意着QQ联系;565690318


          5楼2006-09-29 22:26
          回复
            • 121.62.9.*
            这个易经筋是我从少林拿的,最后发现少了一页就是你偷的


            6楼2007-02-22 21:03
            回复
              • 121.62.9.*
              伍氏还厉害!!


              7楼2007-02-22 21:06
              回复
                • 60.27.133.*
                DING


                8楼2007-06-20 20:09
                回复
                  第一级第一式要求不要用力,又要求越握越紧,那到底该怎么弄呢


                  10楼2008-06-02 19:04
                  收起回复
                    • 123.118.161.*
                    所谓熊式易筋经就是少林易筋经中的外壮神勇中的‘神力八段锦’改编而成


                    11楼2008-06-16 08:06
                    回复
                      • 210.13.87.*
                      简单地说,就是胸中不要憋气,不要鼓劲,做到两臂用力,拳上加劲,但胸中仿佛空落落


                      14楼2008-12-01 11:53
                      回复
                        • 123.113.86.*
                        怎么回事?


                        15楼2009-03-14 09:56
                        回复
                          • 218.86.97.*
                          我练了几年熊氏真传少林大易筋经,健身效果显著,力量大增。好功法。欢迎加入熊氏真传少林大易筋经QQ群:63447495


                          16楼2009-04-08 16:57
                          回复
                            • 114.86.84.*
                            请问握拳时,拇指是扣住其他四指,还是四指握住拇指啊?


                            17楼2010-02-09 2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