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薄伽梵吧 关注:117贴子:678
  • 12回复贴,共1

原来种姓制度是这么回事呀,好吧摩奴你赢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如整个世界在过去的700年间,因为不断增长的交流,变成越来越小的一个地球村,同样对于灵魂来说,变换宗教和阶级越来越有可能。这是自然的。
  比如说,2000年前,如果一个婆罗门死了,他的下一世出生于一个首陀罗家庭的机会只有百分之一。因为头脑储存了一生中所有的印象,所以灵魂投胎一般是由种姓、阶级体囘系所决定的。首陀罗是被禁止触摸的贱民。其它种姓的成员,甚至不允许首陀罗的影子落在自己身上,一旦发生了,立刻就要去洗澡。
  所以婆罗门和首陀罗被分离得相当远——一个巨大的鸿沟。死后,一个婆罗门的灵魂不可能会想到要出生于首陀罗家庭——因为头脑及其欲囘望(决定投胎方向)很反对跟首陀罗有染。所以,2000年前的灵魂不可能更换种姓。一直到马哈维亚的时代,这都是一个罕见的现像:一个人下一世会出生在与前一世不同的宗教环境里。每个宗教的路线都界限分明,像流淌在高高堤岸之间的河流。一个人的今生以及前世都生活在同一个宗教传统里。
  而现如今,在20世纪,这就不可能了。正如外在世界越来越自囘由、开放,人的内在世界同样越来越自囘由、开放。这就是个观念问题。现在,一个婆罗门与一个伊囘斯囘兰教徒坐在一起进餐,比从前自在多了,以后将会毫无问题。
  如果这种不自在没有减少,那就不是一个现代人。他的头脑观念还处于500年前。现代人不会根本不会有这种不自在。现在,甚至想起这种不自在,都是荒谬的。因此,为灵魂变换宗教和种姓的方便之门,已经变宽了。
  最近这500年,门变得越来越宽。因此,某些事情现在可以透露。如果我在前世已经走过几条道路,我现在谈论它们就较容易。因此,如果有一些来自西囘藏的探寻者问我一些问题,我能够指导他们。但我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只有在某些时候,在我的前世,已经知道了西囘藏的方法的价值,知道那里的氛围,并在其中生活过;否则不行。如果我说一些我没有体验过的东西,那只能是肤浅的,没有深度。
  我必须亲自体验过,以便能讲得透。
  如果我从未在清囘真寺里做过祈祷,那么我关于清囘真寺祈祷的谈论是没有很大帮助的。但如果我体验过,那么我就知道清囘真寺的祈祷和印度教的祈祷能有同样的效果。我并不因此就成为一个折衷主义者。我不会说它们之间没有不同,因为我认为印度教教徒和穆囘斯囘林必须成为一体。我这样说的原因是不同的:我知道手段不同,但目的相同。
  现在的情况变了。今后的百年内,灵魂间交换环境的事情会大量发生。正如外在世界的禁锢会解除,内在也是一样——以相同的比例。
  你可能会奇怪:那些在外在世界建立严格秩序的人,之所以这样做,竟然是为了维护内在灵性的发展和超越。
  因为这样的缘故,印度的种姓制度无法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来解释、理解。现在我们会觉得那些远古的婆罗门的做法是多么不公平,这些婆罗门一方面写出了伟大的《奥义书》,另一方面竟又对首陀罗这个最低的种姓如此不公平。这似乎是矛盾的。
  既不是说《奥义书》是错误的,也不是说《奥义书》不是那些给首陀罗套上枷锁的婆罗门写的。如果这些事是同一些婆罗门做的,那么一定有什么地方出错了。
  但事实上这些事的确是同一些婆罗门做的。你无法想象:就是同一个摩奴制定了确立种姓制度的《摩奴法典》,他同时又高瞻远瞩地详细描述了人类成为神圣的可能性。
  尼采曾经说过:地球上还没有哪个人能比摩奴聪明。但如果我们研究摩奴关于种姓的陈述,就会发现从未有人如此将人限定在这样严格的等级中。我们一直没能动摇这个人在5000年前一手建立的大厦。那个等级秩序甚至一直到今天还这么有影响力。
  今天,印度所有的法律,所有的权威,整个知囘识囘界,整个政界,都一起反对这个死于5000年前的人。但事实证明很难移开摩奴创立的这个体囘系。从Raja Ram Mohan Roy到甘地,这些近150年来的印度贤人一直与摩奴作斗争。这个摩奴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甘地他们在此人面前,显得很幼稚。



IP属地:安徽1楼2012-05-17 16:07回复
      摩奴之后的环境已经变了,但依然很难移动他。这个原因,是内在的,而且很深。
      基本的观念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个人在这一世一直做伊囘斯囘兰教的祈祷,那么摩奴就认为这个人在下一世还应该出生于伊囘斯囘兰教的家庭。如果每一次出生都更换一种传统,那么原来在3世内能完成的工作,就可能需要30世。如果传统在每一世更换,那么原来的链条就接不上了。一个人每次改变一条路,他就必须又从起点开始。他无法接上他的那个老传统。这样一来,他上一世所走的路就白走了,所做的工作就白做了。
      这就好像一个孩子在一所学校读一年级,6个月后他转校了,他又要从头开始,如果再转入第三所学校,他将再一次从头开始。那么他的学业何时才能完成?他将总是停留在一年级。
      所以,摩奴的观念就是一个人的下一世要出生在同样的传统中,以便能继续上一世的工作;这个观念是很有价值的。这就需要有非常严密、严格的秩序。
      如果允许一个婆罗门娶了一个首陀罗女子,并生儿育女,那为什么他就不能为自己的下一世找一个首陀罗母亲?没有理由反对他这样。
      因此,为了防止他有那样的出生,就必须禁止那样的婚姻。所以对婚姻有如此大的限制。如果这个限制松动了一丁点,整个体囘系就会被严重扰乱。
      扰乱已经发生,现在很难纠正了——不是难,简直是不可能。整个环境变了。现在我们必须找更好的方法,比摩奴更精细的方法。摩奴很聪明,但他的体制太野蛮了——一个野蛮的体制将被证明是对人不公平的。社会交往的限制是非常外在的,尽管他的目的是提炼内在。现在这已经不起作用了。迟早会被证明是在制造麻烦。就像是为社会套上一件紧身衣。
      现在我们必须在更好的层面上进行一些试验。就是说:我们要使宗教具有流动性、开放性。这样一来,如果有个人上一世属于伊囘斯囘兰教,而这一世又出生于印度教家庭,他现在就可以方便地进入伊囘斯囘兰教继续上一世的工作。
      伊囘斯囘兰教和印度教应该是可互换的。一个人的耳朵不应过于习惯于一种寺庙的钟声,有时需要有陌生感。印度教的寺庙和清囘真寺之间应该创造出一种内在的和谐。
      这不困难。今后,需要一种新的「宗教性」,不是一种新的「宗教」。摩奴的整个观念已经无用了。如果有人还在同样老的基础上试验,他会失败。葛吉夫尽了全力去那么做;克里须那姆提那样操劳了40年,但什么也没发生。
      环境已经全部改变了。在这种状况下,需要一种全新的思路、观念。这种新观念到现在还没有被试验过。这是一个新的宗教观念:所有的宗教本身都是对的。我们的视线落在目标上,强调要不断精进。一个人可能走在任何一条道路上,但所有的道路之间要有联系,让人可以方便地跨越。路与路之间不要太陌生,以致如果有人要想更换道路,必须又要从新路的入口开始。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他离开了一条路,他可以从路与路之间的连接处直接跨到另一条路上。
      终点目标总是联结着所有道路,但路与路的中途之间却一直没有连接。通过任何一条路抵达终点目标,并没有困难,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人不能持续走一条路。因为生活正变得越来越混乱,不论是内在还是外在。
      一个出生于、成长于印度教家庭的人,可能不得不在欧洲度过他的余生。一个出生在美国的人,可能会在印度的森林里度过一生。一个在伦敦长大的人,可能在越南度过余生。这些事情现在会很频繁。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环境每天都在变。这些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必须建造连接所有大路的小路。
      《可兰经》和《博伽梵歌》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可以建立一个链接。因此我想发展一个桑雅生的网络,他们将来自各种连结。这些桑雅生可以在清囘真寺做祈祷,也可以在教堂,在印度教寺庙做祈祷。他们会走在马哈维亚的道路,像佛陀那样静囘坐,甚至试验锡克教的方法,这样就形成了联系——一个活生生的含有各种连结的网络。所有人都一种宗教感——所有的宗教虽然分离,但仍是一体的。不是所有宗教是相同的,不可分割的;而是尽管它们是分开的,但就走向共同的目标而言,它们有着内在的和谐,是一体的。
      它们在这种意义上是一体的——引导人达到最终的超越。
      所以说,我的工作属于第三种类型。这种方法是从未有过的。也许在这个方向上,已有一些尝试,但都失败了。Ramakrishna(孟加拉国的开悟神秘家)曾做了些小的尝试,但他的方式还是很古老。200年他朝这个方向迈出了第一步。但他的努力失败了。Vivekananda(Ramakrishna的大弟子)也做过尝试,但完全带有印度教的色彩。
      那纳克(Nanak)也曾在500年前做过类似的努力,但也没有成功。那纳克收集了所有印度教和伊囘斯囘兰教圣人的教导。那纳克常常歌唱,而玛丹那(Mardana)在一边弹西塔琴(ТAMbura一种印度乐器)。他说,如果一个印度教徒在唱歌,那么应该有一个伊囘斯囘兰教徒弹坦布拉琴,这样可以使歌声和乐器成为一体。
      那纳克去麦加(Mecca),也到清囘真寺祈祷,但他所有整合这两个宗教的努力都失败了。潘达(Pantha),一个锡克教的新教派,就是根据他的收集(印度教和伊囘斯囘兰教的教义)创建的。还有些苏非派的圣人也试图连接这两个宗教,但都只是初步的,没有进一步发展。
      这个原因就是:时代和人类一直都还没有成熟。
      但是现在,时机成熟了,可以完成相当大的成就。
      因此我的方向是这个第三种类型。我既不想复兴传统,也不创造任何新的。但我重点强调的只是「精进」——不断地探索,不管在老路还是在新路。选择如何精进,这是你的自囘由。


    IP属地:安徽2楼2012-05-17 16:07
    回复
      书里看到的。。。


      IP属地:安徽3楼2012-05-17 16:08
      回复
        附录2:
          奥修在1984年的演讲片段(译自《Glimpses Of A Golden Childhood》第19章)
          (奥修在回忆童年:)
          步忽亚(Bhoora)也许对我外公来说,只是一个忠诚的仆人,但对我来说,他是一个朋友。大部分时间,我们在一起——在野地,在森林,在湖上,在每个地方。步忽亚就像一个影子一样跟随着我,没有打扰,随时准备帮忙,他有一颗伟大的心...如此贫穷,但又如此富有,混在一起。
          他从不邀请我到他的家里。有一次我问他:「步忽亚,为什么你从不邀请我去你的家?」
          他说:「我太穷了,虽然我想请你,但我的贫穷阻止了我。我不想让你看到我那个到处都很肮脏的房间。今生今世,我看是没有可能邀请你了。我已经彻底抛弃了那个念头。」
          他很穷。在那个村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贵囘族,一部分是穷人,在湖的另一边。步忽亚就住在那里。尽管我试了很多次要去他的家,但都没成功,因为他总是像影子一样跟着我。甚至在我要朝那个方向走之前,他就阻止了我。
          甚至我的马也听他的。
          每当马要往那个方向走的时候,步忽亚就会说:「不,不要去。」这匹马是从小由他带大的,他们彼此相通,马就停下来了。想要马去步忽亚的房子,或是去村子里的穷人区,都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从湖的另一边来看它,我所在的这一边是富人们,婆罗门和耆那教徒居住的地方,以及所有那些出生洁净的人。步忽亚是一个首陀罗,「首陀罗」这个词意味着:「出生不洁净的人」,「首陀罗」想要洁净自己,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摩奴的杰作,那正是我为什么谴责他,痛恨他的原因。我公开指责他,并想要全世界都知道这个人,摩奴,因为除非我们认识这样的人,我们将永远不可能免于他们。他们会不断地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影响我们。任何种族——即使在美国,如果你是一个黑人,那么你是一个「首陀罗」,是一个「黑鬼」,「贱民」。
          无论你是一个黑人或是白人,都需要知道摩奴的极其疯狂愚蠢的哲学,正是摩奴用一种很微妙的方式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可能还会引起第三次,最后的一次......一个真是很有影响力的人。
          甚至在戴尔.卡耐基写那本书——《如何赢得朋友并能影响他人》——之前,摩奴已经知道了这其中所有的秘密。事实上,人们很想知道卡耐基本人赢得了多少朋友,影响了多少人。
          他当然不能和马囘克囘思、弗洛伊德、圣雄甘地这样的人比。这些人全都不熟悉什么影响他人的科学。他们根本不需要知道,因为他们已经影响力了,并且深陷其中。
          我不认为还有哪个人对人类的影响能超过摩奴。甚至今天,无论你是否知道他的名字,他都影响着你。如果你认为你是优越的,仅仅因为你是白人或黑人,或者仅仅因为你是一个男人或女人,那么这正是摩奴在拉着绳子控制着你,摩奴必须被彻底地抛弃。


        IP属地:安徽4楼2012-05-17 16:10
        回复
          什么书?


          IP属地:山东5楼2012-05-17 16:32
          回复
            《无念,永生之花》


            IP属地:安徽6楼2012-05-17 16:45
            回复
              无聊到极致的耍嘴皮子


              8楼2012-05-19 16:17
              回复
                文人一贯嘴脸


                9楼2012-05-19 16:17
                回复
                  哼哼哼 请睁眼看世界 你见过富贵人有品质高尚的吗 岂不知只愿天下人负我 我不负天下人


                  12楼2012-06-01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