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月纵歌吧 关注:77贴子:4,064

【转载】关于宋朝的一些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IP属地:河北1楼2012-07-23 09:53回复
    暗云楼新作背景为宋朝,因此提供一些资料,希望能派上用场


    IP属地:河北2楼2012-07-23 09:54
    回复

      【关于女儿红】
      金生(白玉堂曾化名金懋叔)道:“既要吃,不怕花钱。吾告诉你,鲤鱼不过一斤的叫做“拐子”,过了一斤的才是鲤鱼。不独要活的,还要尾巴像那胭脂瓣儿相似,那才是新鲜的呢。你拿来,吾看。”又问:“酒是甚么酒?”小二道:“不过随便常行酒。”金生道:“不要那个。吾要喝陈年女贞陈绍。”
      其实在石老的原著中,五爷要喝的是女贞陈绍。女贞陈绍和女儿红都是属于绍兴黄酒。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绍兴酒。
      世界上三大古酒——黄酒、啤酒和葡萄酒,唯黄酒源于中国,且无出其右,世上独步。其实《水浒》中侠客壮士豪饮也曾多次提到“黄酒”。
      绍兴有酒可以追溯到春秋,但绍兴酒正式定名则是宋代的时候。而女儿红,中国晋代上虞人稽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物”,这个时候,名叫“女酒”而不是叫“女儿红”。
      绍兴酒原指出于绍兴之酒,主要指四个品种,即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
      绍兴酒也分花雕、女贞陈绍两种,陈绍又分竹叶青(佳者为陈竹青,次者为竹青)黄酒【还有一种竹叶青是汾酒,不是黄酒】。花雕为坛上绘红黑色“吉庆有余”、“富贵平安”的花样。
      加饭酒又称花雕酒。最先“花雕”特指陈年绍兴酒。古时绍兴有风俗,在女儿出生之后,封存坛装绍兴酒以备嫁妆,至女儿出嫁时,将封存绍兴酒取出,在坛面上塑雕上各种彩色花鸟图案,随稼而出,故名花雕(又称女儿酒)。后来人们将陈年绍兴酒专称“花雕”。 据知堂老人周作人考证,绍兴当地并无花雕之名。
      有人说,花雕,女儿红,状元红都是同一种酒(皆是绍兴黄酒),也有人指出,他们三者之间是不同情境下的命名。
      嫁女儿喝的是女儿红,又称花雕,但也有人认为,花雕乃“花凋”之意,女儿未出嫁前便已夭折所以将埋下的酒挖出来喝以此祭奠,称花雕。
      状元红则是儿子高中状元后才喝的酒,所以叫状元红。
      关于女贞陈绍这里有这么一个说法:黄酒中的佳品,叫作“花雕”。酒店里常常写着“女贞陈绍,远年花雕”八个大宇,以此来介绍这个绍兴名酒。在绍兴,有个乡风。即每当生了女孩子,在满月的时候,要按照习俗造酒。酒人坛将其埋入竹林中竹叶茂密的地方。待女儿长大行聘之际,再挖出酒坛作为妆彦。用雕花的坛子,饰以彩绸,叫做“花雕”。男方收到这一珍贵的礼物之后,打开坛盖,酒已呈糊状,又因年代久远,竹叶渗水,酒作竹叶青色,香气袭人,故又名之日“竹叶青”。以这陈年的老酒,兑上好黄酒,芳香四溢,用以敬客,借此表示女子的“贞节”,所以叫做“女贞陈绍”。 后来有人专门收买这种酒糊,制成好酒,就取名叫“花雕”,戌为绍酒中的上品了。
      


      IP属地:河北5楼2012-07-23 09:57
      回复
        饮酒的杯子有一定的讲究,也是古人评定一个人是否精通酒道的标准之一。
        羊脂白玉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
        翡翠杯——“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
        犀角杯——“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
        古藤杯——“这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气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饮先醉。饮这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饮百草酒则大增芳香之气。”
        青铜爵——“至于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
        夜光杯——“至于饮葡萄酒嘛,当然要用夜光杯了。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琉璃杯——“饮这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古瓷杯——“饮这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  


        IP属地:河北7楼2012-07-23 09:58
        回复
          转自鼠猫吧口支口支口牙的帖子。。。


          IP属地:河北10楼2012-07-23 10:02
          回复
            喵我喜欢!尤其是钱的那个!我总是闹不清楚宋朝时候一两银子一文钱大概折合人民币多少嗷嗷嗷!这导致我写烟罗的时候甄悦容啊慕容媛啊花钱买杀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该出多少钱!!(沈楼主!我出三百个施华洛维奇的顶级首饰请你去杀萧明初!……)(杨楼主!我出二十个宝玑顶级手表请你去杀刘太后!……)= =


            IP属地:浙江11楼2012-07-23 12:26
            收起回复
              不过其实宋朝是经常用“百钱”这个计量单位的,折合一下完全可以理解,差不多就是30元人民币。但是宋朝的百钱是不足的,唐朝时候百钱就是百钱,到了五代时期铜这种东西……柴荣都把佛像熔了做武器,哪里还有这么多铜铸钱啊……所以五代时期每百钱几乎就只有三四十文钱= =到赵匡胤时期还是各种战乱(终整个宋朝都在战乱= =),虽然太祖大人下令恢复到八十多为百钱,但是……咕哈哈那时候连行政命令都是赵匡胤赵普赵光义三个地方说了算何况这事呢……直到赵光义时期,下令以每七十七文钱为百钱,这才安定下来……所以没有那么乐观


              IP属地:浙江12楼2012-07-23 12:34
              回复
                甄悦容?是舒家小姐的新身份么?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7-23 15:42
                回复
                  襦袄有夹棉之分。“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之人服用。由于这种衣服体窄袖小,故称之为筩袖的襦(即筒袖)。“衫”为宋代男子穿用,外穿宽大的衫叫“凉衫”。色白的衫叫“白衫”。深紫料的衫叫“紫衫”。士大夫用衫有记载“紫衫非公服,特小衫也”。因此紫衫又为“窄衫”。《清明上河图》中,有头戴帷帽乘驴之女子也披"凉衫"。由于凉衫大多以淡紫色为主,故宋考宗时曾规定以凉衫为吊丧之服。另外"毛衫"、"?衫"是以羊毛和麻葛原料而取名。   “襕衫”,《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圆子生、州县生服之”。这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襕的男人长衫。   “裳”是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样。宋时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以黄裳。燕居之时不束带,待客之时以大带束之。   “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由于下摆无而背部却有中缝而称“直裰”。“鹤氅”有记载“又有大袖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是一种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裘衣,十分贵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着,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罗、锦、纻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着裤质地也十分讲究,以纱、罗、绢、绸、绮、绫为多,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平民劳作时着裤质地比较粗劣。   1975年从江苏金坛地区,出土了一座宋代儒生的墓葬,该墓墓主是一位八品以下官职的庶人子弟,太学士周?。由于葬者地位低下,出土的文物,从质量到数量均较为逊色。从古至今男性与女性在衣着储备上生前自然有别,但在死后更明显不同,这位儒生的陪葬品就具有这种男性特点。陪葬物中有单衫、夹衫、丝锦袍、短衣和无底的紬袜裤等,比较简单。衣物大多是合领、交领和圆领式样。


                  IP属地:河北15楼2012-07-23 18:56
                  回复
                    宋代胄甲——宋代的胄甲,大体继承晚唐五代的服式略有变化。北宋初年的铠甲,据《宋史·兵志》记载,有金装甲、连锁甲、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子铁甲、明光细网甲等多种铁甲;还有一种以皮革作甲片,上附薄铜或铁片制成的较轻便的软甲。《武经总要》是中国一部记述有关军事组织、制度、战略战术和武器制造等情况的重要军事著作,其中详细记载了北宋时期的铠甲样式及其制度。如头戴兜鍪,身穿甲衣,两袖缀有披膊,下配有护腿。本图为宋代铠甲穿戴展示图。


                    IP属地:河北16楼2012-07-23 18:57
                    回复
                      1.辣椒: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把辣
                      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于明代传入中国。性味辛,热。阴虚
                      火旺及患咳嗽、目疾者忌服 换言之,辣椒这种东西在北宋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更别说许多含有辣椒的菜色:诸如麻辣烫、水煮肉、水煮鱼、毛血旺等等。因
                      此……请表再让那两位品尝辣味菜肴了~那个时代这类食品还只存在于传说中……
                      2.活字印刷: 宋朝是雕版印刷事业的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
                      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
                      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直到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然而虽然北宋就有活字印刷,推广却不是在这个时候。
                      换言之,那个时候大部分书还是雕版印刷得来的。
                      3.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
                      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
                      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也就是说,宋朝那个时候,青花瓷是极其稀少且与后世
                      的青花瓷不甚相同的物种。因此家中装点,是很难找到诸如“青花瓷瓶”“青花
                      花瓶”之类的现在常见的古物的!
                      


                      IP属地:河北18楼2012-07-25 16:16
                      回复
                        果子: 在宋朝,果子和果指的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果”为现在广义上的水果,而“果子”指的却是点心之类的东西,所以茶余饭后,一写到“端上些果子”之类的句子,指的不是水果,而是饭后甜点,也就是糕点。
                        宋朝经济: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但事
                        实上,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
                        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32万贯。由此可见,宋的人其实是很有钱的
                        ,甚至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就算是盛唐也比不过。
                        宋朝的俸禄制度: 宋代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
                        、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大
                        多均以钱支付。还有谦人(仆役)、衣料(官员使唤之仆役,每人每年粮食折钱
                        3000文,绸绢每匹折钱一贯,布每匹350文,绵每两40文等)等等,不一一列举。
                        此外朝廷还时常给予赏赐。宋初基本沿袭后周之制,采用俸户制。太宗初年废俸
                        户制,本官月俸给1/3钱,2/3实物。初期俸禄较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首次大幅度加薪,仁宗嘉佑年间正式制定“禄令”,如规定宰相、枢密使月俸
                        料300贯,春、冬衣服各赐绫20匹、绢30匹、冬棉100两,每月禄粟各100石,谦人
                        衣粮各70人,每月薪(柴草)1200束,每年炭1600秤,盐7石等。元丰改制,调整
                        了官阶与俸禄,又有增加。
                        钱币换算:
                        一般的朝代,一两白银兑等于一贯铜钱,三百千(三百贯)就是300两银子。《宋
                        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
                        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
                        银子的购买力:宋朝,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
                        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
                        1344元)
                        具体算法是: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 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 ,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 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米的价格按现在的每斤约1.75元人民币计算(一般1.5元~2元 ,取中间值) 这也算回答了上面13里的一些东西
                        


                        IP属地:河北19楼2012-07-25 16:18
                        回复
                          酒: 宋朝的宫廷酒也叫内中酒,宫廷酒有:蒲中酒,苏合香酒,鹿头酒,
                          蔷薇露酒和流香酒,长春法酒……不过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关于常用的“女儿
                          红”“花雕”“竹叶青”之类的。事实上女儿红和花雕还有状元红都是同一种酒
                          ,也就是绍兴黄酒。因为各自典故不同,所以名称也不同。
                          


                          IP属地:河北20楼2012-07-25 16:18
                          回复
                            夫妻之间的“相公”和“娘子”之类,在唐宋两朝,是不合理的。
                            基本上,男子和女子打招呼,不管是否相识,一律可以称为“娘子”,年轻一点的可以称呼为“小娘子”。这里“娘子”并非老婆含义,各位可以大胆使用。在唐宋两代,只有粗人才会以为娘子单指自己妻子的。(江湖人士估计大多都是这般)相公也不建议使用,因为涉及官位。官人比较普遍,另外文人家庭多会称呼外子,官宦家则多称呼老爷。不过卢大嫂自然还是叫一声“当家的”。
                            至于郎君,由于年长的人也可以以此称呼小辈,所以视情况而定。基本比较开放的外族较普遍。


                            IP属地:河北21楼2012-07-25 16:19
                            收起回复
                              在宋代店铺已经可以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以经营,注意:市和坊是在这个时候打破的!
                              出现“瓦子”,也就是所谓的娱乐场所。虽然在当时也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益州富商已开始发行“交子”。这是世界最早的纸币!
                              宋还与辽夏金的边境地区设“榷场”进行双边贸易。(ps:我对辽夏很有怨念....)
                              还有还有,”商税“是政府的重要财源。


                              IP属地:河北22楼2012-07-25 16: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