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784贴子:320,185
  • 28回复贴,共1

从明清战争看,古代那些简单的数字计述完全是文人的一派胡言(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常说清军是以几万人的兵力打败了数以百万计的明朝军队与农民军.以此说明汉族的尚武精神之没落,实际上,他们都上了当时文人的大当了,文人们在写书时常常夸大其词,实际上远不是这回事,后世不察,把这些夸大之词写入书中,(清朝为了宣扬其武功也采用了这些说法,)仅举一例,左良玉部在李自成纵横中原时人称有三十万大军,后在武昌时号拥兵八十余万,在其死后,其子降清时仍称有二十三万大军,但清朝点检之下,连老弱家属在内总数十万挂零,其中精壮能战者仅二三万人.   多尔衮对此曾大加讥笑,说:什么数十万大军,尔等如有十万精锐,我朝怎能平定天下.但这并不妨碍清朝在《明史》中写下破明军数十万的纪录.   其实,明朝在建国初确有二百多万军队,是实行兵农合一的世兵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吏治败坏,己不堪使用,如嘉靖年间,一股倭寇侵掠到南京时,南京周围名义上有兵十二万人,实际上半数只是在兵册上有名字,其余半数也多是老弱残兵与未经训练之人,再如京城的禁军,在李自成围城时,兵册上有众十一万,但存者不足五六万,且十之六七为老弱病残.   大体到嘉靖未年时,明军己逐步转为雇佣兵制,这就使明军的可用之数大为减少,而且由于将领吃空额等因素,人数更少,如吴三桂军,在兵部按兵员八万发饷,但据其父说,实际仅三万多人(可能有所缩小),毛文龙军,按十万人发饷,被杀后清点,仅二万八千人.   而农民军则不同,其军常以千称万,虚张声势.号称一万,实际一千,如以朱仙镇之战时,文人说此时李自成有兵马八十余万,号百万,如家属与后勤人员在内恐怕要二百万了,而当时,中原赤地千里,如何能养活如许之多的人马.   以下是明清之际几次大战役的兵力对比,萨尔浒之战,清军六万人,明军有两种说法,一是连朝鲜军一共十一万,号称二十四万.一是明军八万八千多人加朝鲜军一万,但据朝鲜史书记载,此数恐还有水分,如刘铤军应为二万,但据朝鲜军观察:刘军兵不过万余.而一些无知文人又将明军号称之数当做实数,来了个号称的号称,说明军二十余万,号称四十七万.   辽沈之战,清军约十万人左右,明军十余万,但分驻沈阳与辽阳两地,一地最多时仅投入七万兵力.   广宁之战,清军如上,明军十四万,但王化贞调度失误,仅万余人的一次小战失利就弃守广宁.   宁远之战,清军五至六万人,号十三万(无知文人又来了个号称的号称,说清军十三万,号称二十万.)明军不足二万.   绵州之战,明军在十万人以上(史书称十三万),清军也大致如此.   朱仙镇之战,书上说明军十七万(其中左良玉军十二万),号称四十万,李自成军八十万,实际上,据考证,明军连后勤人员在内约六七万,李自成军其时能战者十三万,步兵十万,骑兵三万.除少数人马监视开封与守卫老营外,全部参战.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军不足十万(唐通八千,白广恩二万,李自成自将六万),清军十余万(据朝鲜人说:观此战,胡虏〔清军〕似倍于流寇〔闯军〕).吴三桂军五万,另有乡勇三万余人.可见,所谓李自成军入京后,腐化而丧失战斗力之说不确,其实,历史上吴有许多强悍之军胜利后在温柔乡中消磨了锐气,文恬武戏,但都是多年之后的事了.那有短短几十天就丧失了战斗力之事,有人或会举出李自成军军纪不佳,姑不论此事真假.但是,历史上有许多军纪不佳而战力很强的军队.如蒙元军队,二战时的苏军等.   潼关之战,清军分兵两路,北路阿济格率吴三桂部及宣大兵马约八万人,其中满蒙军估计约三四万人,南路多铎率数万满蒙军及孔有德军与山西,河北等地兵马约十万人左右,李自成军北路八万人由李过,高一功指挥,南路由李自成自率,约十余万人,不会超过十五万.时清廷在黄河以北除豪格率万余满汉兵马防卫南明,与北京的几千禁卫军外,所有的满蒙精兵均抽调一空.南明不趁机出兵攻清,反而联清反闯,失此良机,甚恨.


IP属地:四川1楼2012-08-27 15:09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1821561621


    IP属地:四川2楼2012-08-27 15:20
    回复
      曹操赤壁号称八十万,明明是说号称八十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直接说曹军八十万呢?还有韩信打赵国,赵军也是号称二十万,可也有那么多人直接说赵军二十万。


      3楼2012-08-27 17:06
      收起回复
        还有很多情况下,数字根本就是作为一种夸张的文学修辞手法在使用,即使一个准确的数字也不是实际上的确指,更多的是仅是虚指。这点近代以来许多的严肃学者已经指出了这个问题。


        4楼2012-08-27 19:02
        回复
          通病,陈大神的数据说了一切


          IP属地:四川5楼2012-08-28 00:56
          收起回复
            文人写文章多半带有感情因素,对于某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偏见,决定了他的感情取向。
            《三国演义》里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一些计策,根本不是发生在孔明身上的,但作者为了突出他的神通,没办法,只好把这些统统都放在了诸葛的身上


            7楼2012-08-28 12:16
            收起回复
              这么说彭城大战时,刘邦的大军应该也没有五十六万人了,应该也只是号称。


              8楼2012-09-05 08: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