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中初中部吧 关注:4,546贴子:179,292

会考已经过去了...初二的大家期末加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会考已经过去了...初二的大家期末加油!


IP属地:北京1楼2007-06-25 11:19回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加油!


    删除|2楼2007-06-25 12:01
    回复
      • 221.223.67.*
      gogogo


      3楼2007-06-25 18:17
      回复
        啦啦啦……
        更变态的东西在等待着我们的疯狂…


        4楼2007-06-25 20:46
        回复
          以下是部分精讲古文翻译...我照笔记打的..有错请指出...谢...


          IP属地:北京5楼2007-06-26 14:38
          回复
            21.与朱元思书
            没有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高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得可以看到千丈深的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争着向远处和高处发展,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树上的)蝉一声接一声不停的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接一声地提。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昼,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相互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IP属地:北京6楼2007-06-26 14:39
            回复
              24.送东阳马生序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我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借,亲手用笔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送还。天气特别寒冷时,砚池中的墨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时,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郊游,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的训斥,我的表情更为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但最终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隆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围盖在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用。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之中,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IP属地:北京7楼2007-06-26 14:39
              回复
                26.小石潭记
                从小石潭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一大片竹林,就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使我从心里爱上了这个地方。砍伐竹子,开出一条路,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一会儿呆呆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那里。
                坐在小石潭边上,四面被竹林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写下这里的情景里离开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IP属地:北京8楼2007-06-26 14:39
                回复
                  28.醉翁亭记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看上去又幽深又秀丽,树林茂盛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间飞淌下来,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山里的和尚智仙。为它命名的人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很少也总是醉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种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树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就是山间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在喊,后面的人在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玩。到溪水边上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就水香,野菜野味,混杂地摆放在面前的,是太守的酒宴。宴会上畅快地饮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与酒壶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白,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们跟从啊。树林的枝叶茂密成荫,是游人离开了,鸟儿在欢唱。然而鸟儿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的欧阳修。


                  IP属地:北京10楼2007-06-26 14:40
                  回复
                    祝大家期末考个好成绩!


                    IP属地:北京11楼2007-06-26 14:40
                    回复
                      好强!翻译得确实不错


                      12楼2007-06-26 15:55
                      回复
                        谢谢夸奖~
                        我们老师翻译的~我的笔记~


                        IP属地:北京13楼2007-06-26 18:03
                        回复
                          ?


                          IP属地:北京15楼2007-06-30 12:46
                          回复
                            会考都考得怎么样啊??


                            16楼2007-06-30 16: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