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吧 关注:25,928贴子:137,642
  • 0回复贴,共1

铜镜透光现象源于铸造缺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透光铜镜的产生(摘自《铜镜文化与图案》
透光是指铜镜背面的纹饰图案能从正面投射到屏幛上的现象。沈括《梦溪笔谈》载“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清代郑复光《镜镜痴》认为镜面切磨“终有凸凹之迹”,所谓透光是由镜面存在“曲率差异”不平造成的。早在隋末《古镜记》中就有“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对于铜镜透光现象的描述,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是宋代才开始重视的。
铸造锡铜合金的铜镜冷却时,背纹薄的地方先冷,厚的地方后冷,造成应力集中软硬不匀。为了得到硬度均匀的铜镜,要尽可能地降低冷却的速度,使薄厚不同的铜镜能大致一同地冷却,采取用热砂埋没和随炉冷却的方法。这无疑要增加制造工序、时间、材料、燃料……最低的要求是随范冷却才不至炸裂。尽管随范冷却不致使铜镜破裂,但也产生了存有铸造缺陷的铜镜。这种缺陷由于后期加工,软的地方打磨得多硬的地方打磨得少,薄的地方发生弹变加工时凹下,加工后又弹起凸出,而使镜背的凹凸图纹反映到镜面上。这种凹凸起伏裸视看不出来,而通过承光投射清晰地反映到墙幛上。这种千年前因铸造缺陷造成的所谓透光结果,充其量不过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巧合——巧合也神奇。


1楼2007-07-13 18: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