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联恩吧 关注:17贴子:47
  • 5回复贴,共1

太极拳者,缠法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4-27 08:27回复
    虚领顶劲,四头卷曲。似水流缠,绵绵不绝!


    2楼2013-04-27 08:28
    回复
      1、梢节领劲
      梢节领劲 能更好配合脚底下的变化转换 稍节能领着走 能粘得上 剩下的就全是脚底下的变化 梢节领劲 解决了脚下的变化 是致胜的关键 .
      梢节领劲,两头卷曲的诠释 1.太极拳是内开外合的立体浑圆运动。内开产生离心力,外合产生向心力。稍节领劲是内开离心力的延伸、膨胀;两头卷曲是外合向心力的含蓄、转换。
      2.走劲分走手、走腰、走步。稍节领劲递个延伸的走手,具有变劲、变向、变速之奥妙。两头卷曲於腰之走腰有“一松”之转换,这个转换是“一”不是“二”,即化发一体。稍节领劲,两头卷曲是太极拳之开合圆运动鞋的方法。裆走下弧之走步是太极拳虚实变化的方法。
      3.双手配合走手,需要通臂劲之技术。即含胸气贴背,产生的双手及背的手臂弓态。双腿脚配合走手,需要通胯劲之技术。即双膝内扣如环抱大树又抱不陇,所构成的双腿及胯的腿脚弓态。加上胸腹抽吸贴背构成的身弓,整体为具有呼吸弹力的三弓满月浑圆状态。
      稍节领劲,两头卷曲是太极拳开合立体圆运动的训练方法,稍领卷弹是太极拳实战佳效的奇妙心法。
      不懂稍节领劲变劲、变向、变速的几个关窍,就是假走手,是没有效果的。那么稍节领劲的几个关窍是什么呢?
      1.手指头贴向手指早,手心贴向手背,以此内贴劲横向递个缠丝,纵向节节分家,由轻到重,从手指头依次走到手指第一第二第三关节,再流向腕关节,肘关节,然后在肘关节乍住定位。此时五手指刚好走完一圈。此为粘手变劲。
      2.由肘关节乍住定位,劲再由重到轻,节节贯通,返向流到手指头。此为变向。
      3.手指头贴向手指早,内劲流到肘关节,是起到小圈变劲粘沾对方;肘关节流到手指头,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手指头所指的方向不同,是起到弧线变向的作用。小圈与弧线构成各种“6”和“9”的运动轨迹。
      4.稍节领劲的手圆自转,配合两头卷曲於腰的身圆公转,呼吸棚劲,开合互为转换,就是变速发力。


      3楼2013-04-27 08:28
      回复
        太极用四个字来描述就是:旋转虚实
        1、太极是肩胯围绕中拄松沉的旋转的运动。双手配合走手,需要通臂劲之技术。即含胸气贴背,产生的双手及背的手臂弓态。左右手虚实转换其枢纽在夹脊,即在夹脊穴吸贴而转换,是通背劲要领。内劲由左手梢节递个、乍肘、沉肩、贴背转到右手,则左手为轻,右手为重,反之亦然。在技击应用上是:内劲由指导手转换到打击手,指导手要轻,打击手要重。
        2、左右腿虚实转换其枢纽在尾闾,即在尾闾穴吸贴而转换,是通胯劲要领。这是沿着球内壁的转换。内劲由左脚梢节递个,扣膝、松胯、吸贴尾闾转到右脚,则左脚为虚,右脚为实,反之亦然。在技击应用上是:内劲由虚腿到实腿,实腿化力,虚腿踩地单重发力。
        3、双手臂弓态满月的旋转虚实与双腿弓态满月的旋转虚实,中间衔接是气沉丹田的一根无形中拄,腰胯围绕无形中拄的旋转,如磨转,磨心不转。磨心中拄一转就是扭腰,一扭腰就把腰练坏了。磨心中拄可以带领身躯前后左右平移,旋转交给围绕中拄转的肩胯四边。这就是盘架子的立如平准、转如车轮的要义。围绕中拄转动的内劲离心力与向心力,开合运劲如抽丝般细腻。旋转虚实有尺寸度精微。在技击应用上是:中拄的抽放平移配合内劲的球内滚珠,开合互为,化发一体。
        梢节五指的奥秘
        1、手之梢节十指是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交换的关窍,足之梢节十趾与涌泉穴是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换的关窍。足踝两旁照海穴、申脉穴是阴蹻脉与阳蹻脉交换的关窍;筑宾穴与金门穴是阴维脉与阳维脉交换的关窍。
        2、一个手指头的领劲缠丝,必然带动相应经脉的阴阳转换。虽然梢节一点点领劲,却能引起内劲翻天复地的变化。所以手指,足趾,涌泉穴,足后跟、足踝是太极内劲的关键之处。
        3、先体会单一手指的搬动缠丝,所引起相应经脉内劲的变化。再递个手指搬动缠丝,整合各个经脉内劲的变化,这就是浑圆内劲。这个浑圆内劲的外在运动自然就是具有前后,左右,上下的轨迹,自然能随心所欲牵领对方,自然能诸靠缠绕我皆依了。
        太极走手,
        分五手指找手腕内侧的阴面递个,
        与五手指找手腕外侧的阳面递个。
        一般只知道阴面递个,而阳面递个知道的人不多。走手是阳面递个与阴面递个配合的功夫。梢节领劲一般是阳面递个先延伸、膨胀产生小圈与滚动摩擦力,然后是阴面递个带出滑动的弧线与螺旋升降力,阳面递个的小圈与阴面递个的弧线构成各种“6”与“9”的轨迹。外在看好像是转动一次,实际上,是梢节递个转动了两次。只懂转动一次就领劲的,大多是没有效果的假走手。
        第一次阳面递个的转动是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等引动对方,借起对方力。第二次阴面递个的转动才能领劲对方走动。
        两头卷曲,一般只知道两个关节以上的弯曲,不知道两头空间延长线的弧线的相接。比如两手对话配合的运动,双手运动方向要在双手空间弧线延长线相接在一园面上,如此双手的轻重配合才有效果。不如此就是没有效果的假卷曲。
        两头卷曲是实体的卷曲与虚线的卷曲,协调配合的运动。
        阴阳递个,虚实卷曲才是梢节领劲,两头卷曲的完整内容。 另外,一般进攻主要是梢节领劲为主,防守主要是两头卷曲为主。
        张志俊老师讲述的太极绝技四大要点


        4楼2013-04-27 08:29
        回复
          一动先走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你凡是要运动先从手上走。先从手上走,走手的过程一定要做到肘定位,比方说:(示范)我这个要拿到这个部位,走,我不能这样拿,大臂的夹角改变了,就意味着你的肩关节的缝隙合死了,合死了就会产生堵,气遍周身不稍滞,对疏导的问题,疏导、疏通的问题,昨天,我大概讲了,连大禹治水都是疏而不堵,所以,我们不可以违背这个规矩,一定要努力过去,你在过去当中,能不能过去,这关节它怎么也强不过你,但是你这样练起来,对你劲路的通达,意气通达,乃至于你关节转动的灵活性,都会产生一种影响,使你的功夫上升的周期就会长。
          第二呢,当你的手在运动的时候,肘不能跟着运动,现在开始学习,练习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肩关节为园心,大臂整个大臂为半径的旋转,这种情况是占很多很多,在太极拳界的比例,可能会占到80——90%左右;第二是以肘为园心,小臂为半径的旋转,这种情况占的比较少,这种运动在昨天我举过例子,以肘为园心,小臂为半径。
          例如:打乒乓球用的是肘定位,小臂的旋转,包括反臂推挡,下面攻击,打篮球是以肘定位,手指领劲,使球走抛物线进入篮框。打排球在扣球的时候,尽管大臂扣的很长,在拦网的时候,只有稍节定位的小臂领劲,才可以把球拦的非常灵活,很快转向进入场地。所以这都是以肘为园心,包括我在昨天讲的,我们的跳舞专家杨丽萍她也是一节一节地动,不可以大臂带,以大臂带就不好看了。
          我们可以想一想:动物界猫科动物为什么能称霸世界(动物界),为什么呢?其中有一条,它就是节节贯穿。大家可以想一想,豹子跑的时候,它是这样跑的,它是一节一节的转动去跑。在澳大利亚有一种动物叫懒猴,也叫树猿,它在爬的时候,动的时候都是以大臂为中心的旋转,凡是以大臂为中心的旋转,给你的感觉它显得有些笨,你看见它就不灵活。为什么猫科动物动作非常好呢?它是节节贯穿、节节分家,只有节节贯穿、节节分家,那么你的动作就会灵活,速度和质量都会有。所以猫科动物为了登上动物世界的顶端,进行了多少万年的进化,它就会达到节节贯穿,当然也有其它的原因,例如:猫科动物为什么那么利害呀!(其中含有它的骨骼,体形等方面原因)因为猫科动物的膝盖,它在后边,人的膝盖是在前边,所以,人是两条腿直立行走。
          在搏击当中,你的特性就要膝盖在旋转,这种运动你不可能学猫科动物膝盖在后边运动,这是它的特性。把猫从二楼摔下,猫它不会摔死,把人从二楼摔下来,就保证会坏,为什么呢?因为猫是在中间腰翻转落地的,落地的时候它节节分家,它腰收缩,它一收缩会减轻这种震地,所以它的骨骼不会摔伤。人从二楼摔下来,脚一登地,骨折了、筋骨坏了、膝盖坏了、腰坏了等等毛病出来了,这些都是动物的特性。
          所以,节节分家一定要做到位肘定位肩部要放松,这样你才能够把你的劲从前运动到腰上。我们的下肢呢?上肢运动到腰上,下肢怎么办呢?下肢要五指抓地,涌泉穴(脚心的这个穴叫涌泉穴)要空,(示范)如果这个脚这样放下去呀,涌泉穴不空,这个脚就不会灵,脚要用脚趾去抓地,涌泉穴空。在练习过程中,很多人练拳脚不舒服,他磨脚跟或者脚尖,为什么会磨,那是因为它不舒服。它的髁关节的韧带不够长,严格地说是他的根腱韧带不够长,根腱不够长,他的转动就不灵了,他不舒服,这都是根腱韧带不够长。


          5楼2013-04-27 08:31
          回复
            所以在脚的运动中,要先把根腱韧带拉长。这种髁关节是人身体中最难练的一个关节,希望大家在练拳时注意这个关节。当你的根腱韧带拉长后,那么第二就是膝要定位,你的膝盖要定位,膝盖不能乱摆,不可以乱飘,跟浮云一样的飘,这个拳就形成了一个很散乱的。所有的拳如果你没根了,那么都是很危险的。因此你的膝一定要定位,膝定位以后,你才能真真正正地做到松胯。胯,这个词是中国人特有的名词,每个人到美国去,跟他们讲松胯,美国不知道胯是怎样翻译,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部位,我们通常说胯是一个部位,是大腿根这个地方,这个股骨与髋关节相接的部位,它并不是个具体的地位,就是指这个关节能够转动的就叫胯。所以这个胯呢,其实 包括股骨和髋关节接合的部位,这个部位呢?它要从外面向里包,里边是园,我们通常说的叫园裆,
            裆部容易犯的错误有几种:一是夹裆、一种是尖裆、一种是偏裆、一种是散裆、一种是荡裆。大概是这五大类毛病。偏裆一定是你的两个脚平行线(有问题)。今天下午我在讲课时间已经讲过,两个脚在站立,练拳当中要尽量做到平行线,平行线的意思就是两个脚趾要平行,不可以丁、不可以八、内扣,如果把它画为一条线,它的交叉点就会出现一个棱角,如果你的裆交叉线成锐角状,这种我们都把它叫尖裆,如果成钝角状,我们把它叫偏裆,有一个膝过于向里扣的,我们把它叫夹裆,两膝中间扣的,又形成角,若不形成角,没错误,不管形成是钝角,不是锐角,或者是直角,我们所这种裆都叫做架裆。
            膝盖不能扣好,前后飘浮,臀部在左右摇摆,我们把这个裆叫散裆。象打球千一样的飘浮,这在练拳中是不行的,在搏击当中,也是不行的,你的脚抓地、膝定位、胯放松、裆部园润。运行到一个中间部位叫腰,因此王宗岳在拳论上说的腰为主宰,以腰为轴,轴和轮子转动的速度是一样快的,但是运转的幅度没有轮子大,试想汽车的轴和轮子是转一样的圈。但是轮子转的幅度、距离就要比轴大。我们现在很多练拳的,其中包括我的学生练拳,我认为,轴转的有时比轮还大,所以说大家应该注意轴的事。


            6楼2013-04-27 0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