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stu吧 关注:159贴子:8,986
  • 0回复贴,共1

黄河科技学院: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然而,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加上过去沉淀下来的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就业群体,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作为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致力于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探索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自
1984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十余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本专科毕业生,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学院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竞争力十佳样本院校”等荣誉称号。
  日前,院长杨雪梅在《光明日报》刊发文章,详细介绍了学院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
  记者:黄河科技学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有何特色和创新?
  杨雪梅:民办高校更加需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区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区域内高校所提供的专门人才。作为培养一线建设人才的民办高校,更应树立服务地方建设的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机制优势,做好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黄河科技学院坚持“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应用性学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坚持“专、特、精”,即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开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无我有、人弱我强、人优我特的专业;质量立校,创出品牌,所培养的人才精确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记者:黄河科技学院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
  杨雪梅:黄河科技学院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重点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多年来,黄河科技学院扎扎实实做了几方面工作:一是注重德育,大力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身心素质、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认知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外实验及实训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是在教学中贯彻行业标准,重视学生基本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精神的培养。该院坚持本科学历教育学业标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充分满足了企业需求。
  记者:黄河科技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现,具体都包含哪些方面?
  杨雪梅:黄河科技学院多措并举,开展了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学院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6%以上,形成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开展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农村就业,正确处理个人追求和国家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转变就业方式,主动寻求突破。二是开辟多种渠道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校企联合优势,开展“订单式”教育,开拓就业实习基地,让学生未毕业先就业;形成“以校内两次大型双选会为主体、百场专场双选会为延伸、网上就业市场为载体、就业基地为依托”的就业市场体系;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帮助困难学生实现就业。
  (编转自《光明日报》(2013年05月29日 15
版)《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1楼2013-06-21 18: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