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翥吧 关注:13贴子:216
  • 7回复贴,共1

黄永年先生《碑刻学》讲义(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拓片
起源 中国讲书法,依靠石刻,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切,《隋书·经籍志》,梁有一字石经,三字石经,至少梁以前则有,梁在南方,石在北方,以前所拓,保存至梁时,马叔平先生发现,但没加以注意,谨慎一点,(魏晋)南北朝。
优劣《集王羲之字圣教序》,普通一元,宋拓五百元。三种情况:
一、碑刻尽管是石头,年代久远,石头自然损坏,《爨龙颜碑》便如此,另一碑却保存完好(宁案:指《爨宝子碑》);人为的破坏,在昭陵碑林特别明显,凡是人够不到的地方基本完整,下半部够得着的用铁器打坏,有一块碑,百姓受害不浅(指田地庄稼遭践踏),毁坏没有能力,出气而有。(宁谨案:方若《校碑随笔》“孔颖达碑”条:“昭陵碑旧拓多止上截”,但未说明原因; 2007年7月宁在河北保定莲池书院观唐苏灵芝书《田琬德政碑》便如此,原石立于易县,清末移立保定)还有其他原因,如嘉靖地震,许多碑断裂,《西岳华山碑》不存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火烧成石灰。天灾人祸种种原因,碑只会越来越坏,不会越来越好,字的保存亦随时代不同;


IP属地:广东1楼2013-08-06 12:58回复

    二、本身毁了,宋朝人发现的墓志基本上没有了,碑还有。解放前也是任意处置。仅存,孤本;希见之本。
    三、覆刻,翻刻,总有差别,原石拓本与翻本拓本差别不小。
    旧拓与新拓什么算旧拓,一般的书工划在清乾嘉以前,以后,主要太平天国以后。近拓、新拓,这是五十年代的划法。清初(国初),明拓本,元拓(偶尔用),宋拓(有时分南宋、北宋),五代不好确定,唐拓很少几个;确定不了亦可用旧拓的名称。同光及民国时代,近拓,新拓。过去的鉴别有夸大的毛病,《契苾明碑>,《校碑随笔》,与原拓本一样,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弄虚作假,玩黑老虎。唐拓,真正保险的就是在敦煌发现的几个。最有名的唐太宗《温泉铭》,行书,卷子裱装,前半坏了,原石临潼,早已毁了,有墨书一行,永徽几年。《金刚经》,柳公权写的,完全,是一个卷子。其它零零碎碎,伯希和,巴黎,罗振玉有珂罗版复印本。(宁案:唐欧阳询《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残拓剪裱本)其它号称唐拓,靠不住。假如真是唐时所为,损泐不少,肯定是以后之物。宋拓,多一点,与唐拓相对而言,主要是一些唐碑。个别收藏家爱好的如魏碑(不行),(要)社会大量流行。
    《集王书圣教序记》碑林,行书,宋代很流行,有院体(馆阁体)之称,至少有十几本。
    《九成宫醴泉铭》(欧)
    《温彦博碑》(欧)


    IP属地:广东2楼2013-08-06 12:58
    回复

      《多宝塔碑》(颜)
      《麓山寺碑》李邕,至少有5、6本。
      汉碑留下宋拓,极个别少数。
      南北朝魏碑,根本没有人写,只有收藏家注意,留下很少很少。
      明拓,抑明代近乎,抑时人好古?汉碑(孔庙)流传下来的一般是明拓,《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张猛龙》。《曹全碑》。《龙藏寺碑》。
      清拓:清初 包世臣、邓石如提倡写魏碑。《郑羲碑》,包世臣提
      初拓 倡,才有人重视,太平天国之前,都是挺旧挺旧
      乾嘉 的。《龙门二十品》也是此时拓本。
      《韩仁铭》,最早乾隆时拓本,初拓本,罗振玉手藏。《马鸣寺碑》、《敬史君碑》、《刁遵墓志》(北魏)、《刘懿墓志》(东魏,《北齐书》刘贵)、《韩仲良(闱)碑》(宁谨案:清乾隆元年赵希谦访得,黄先生藏有乾隆初拓本)、《樊兴碑》。《李思训碑》,蒲城,不稀罕,上有宋、明拓,以后近拓、新拓,不稀罕的东西。《李愍碑》,裴守贞书,字很好。
      鉴别:多几个字,少几个字。碑帖商“考据”,“空王可讬本”成为《多宝塔碑》的别称就是此缘故。汇总见于《校碑随笔》。其次,纸张。不太容易看,与印书纸张相适应。与纸的新旧有无关系,时代关系,保存情况,墨色,更没有准了。


      IP属地:广东3楼2013-08-06 12:59
      回复

        拓分椎拓、刷拓。椎拓分乌金拓、蝉翼拓,二者优劣难分,字口清晰。刷拓比较粗,偷工减料的办法。清代流行乌金拓,有墨的地方特别容易长霉,与雾没有关系。银乌、蓝、绿,容易长虫,都是近代的东西。没有缺的文物,缺了,普通小孩子买了写字的。
        作假:蜡填,总能识破;坏的地方不拓;缺字石补;新拓,石鼓清初刻本有五字,拓本用墨去描,行此法者甚多,初看无觉,侧面一看则破。最忌描述,本是旧拓,却要冒充宋拓,内行打折扣。
        孤本与稀见本原石不存,仅有一本,孤本;有数本,希见本。抛石机、街道、筑城、失火,原因甚多,利用碑石。
        《张玄志(张黑女)》(无锡秦家,原藏何绍基)、《永阳王萧敷志》(宋拓)、隋《启法寺碑》(宋拓孤本,临川李氏十宝、四宝之一)、《温泉铭》、《孟法师(静素)碑》(四宝之一)、魏栖梧《善才寺碑》(四宝之一)、《孔子庙堂碑》(四宝之一,三个本子拼起来,碑林、山东、原石)、薛稷《信行禅师碑》(三阶教祖师爷,何绍基藏,楩梓谷,不完整,前半部废话)、李邕《法华寺碑》(何绍基藏)、沈传师《罗池神庙碑》、柳公权《神策军碑》。
        明、清,甚至民国时原石才毁。明末出土,《常丑奴志》(字也很好),《王居士砖塔铭》(敬客书),《崔敬邕志》,《司马绍志》、《司马曋尽罚ㄓ蟹蹋濉对尽贰ⅰ都Х蛉酥尽罚ㄔ说匠V莞牵教旃被伲抖廊酥尽罚ɑ儆谏虾P〉痘崞鹨澹挛饔形笨痰模


        IP属地:广东4楼2013-08-06 12:59
        回复

          清末民初,《常孝繁志》、《元飏志》、《王夫人志》。
          近三十年,《王忠嗣碑》、《等慈寺碑》。
          原石刻本与覆刻本三种情况:
          ①仿刻充原刻骗人。《王居士砖塔铭》、《司马绍志》、《司马曋尽贰
          ②原石保存完好,目的与上者同。《汉礼器碑》、《张猛龙碑》冒充“冬温夏清”本。
          ③原石保存,刻了也并无上述意图。翻刻,《皇甫君碑》对付小学生的,大路货。《郑文公碑》,济南翻刻。《等慈寺碑》,原石表面不够平,花纹,翻刻本平滑。《龙门二十品》,翻刻。唐进士题名,明清历科,原刻,保存北京。《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韩素华题名,外文被破坏。
          影印本
          始于日本,最早不是弄书,而是影碑帖,小林忠治、董康《刘梦得文集》第一部,受此启发,有正书局(狄平子)、商务、中华,以后推广。大致分一下:
          (1)照片本。宋拓褚遂良《房玄龄碑》(原石在昭陵博物馆)。
          (2)珂罗版本。不会变颜色。日本博文堂,日本皮纸,裱好,锦,真像宋拓的样子。有正书局有好有坏,印在原道林纸上。商务比较认真。无锡秦家艺苑真赏社,量很大,质不如商务,泰山石刻,宋拓,保存纸最多。最不行的是中华,《永禅寺塔铭》,欧阳询。
          (3)石印本。刘若愚《酌中志》(宁谨案:大概是讲明代宫廷印书的掌故)。书、画都不适合,碑刻。又有金属版。
          (4)胶(版)印本。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铜版一般用来印书画。
          影印的底本是靠不住的,用影印的本子作假。


          IP属地:广东5楼2013-08-06 13:00
          回复

            装潢
            (一)整装
            (1)挂轴式。
            (2)折叠式。
            (3)四角粘,糊一层。
            (二)剪裱(装),又称蓑衣装。
            (1)单开。浅黄、绿、蓝、黑镶边,掏空更讲究,四边,有的也叫蝴蝶装。
            (2)旋风装,经折装。
            (3)方册装(线装)。
            (4)自力牌,(贴在旧书或本子上),极薄的浆糊,一用胶水统统完蛋。
            (三)不装,容易坏,老鼠先生坏得很。
            藏印题跋
            ①有作假,掏心,移花接木。②很好的东西,没有名家题跋。


            IP属地:广东6楼2013-08-06 13:00
            回复

              职官有一定史料价值,有的见于正史。劳经原《折冲府考》,利用虎符、墓志,罗振玉、谷霁光补考。《刘浚墓志》“选十学士,以公为诸儒最”;(宁谨案:十学士是荣誉称号,是高宗为太子时的文学侍从,如同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一样) “授公江佐(左)五州简募宣劳使”,《唐会要》诸使无有。
              地理大致分一下:
              一、 地名的变动与正史地理志的关系。
              二、 坊、里,第一手很可靠资料。坊、里也在经常改名称,宋敏求的缺点,只定一个,现在看到与某书矛盾,徐松后继出土者数千,可做补考。
              三、 葬在什么地方,白鹿原,唐长安郊区的地理,《文史》第四期。(宁谨案:武伯纶《唐长安郊区的研究》)


              IP属地:广东8楼2013-08-10 13:12
              回复

                其他
                《龙门造像》,姓名研究。龙门奉造释迦像、弥勒像,与敦煌有什么异同?真正的研究没有什么。
                《圭峰定慧禅师碑》,禅宗世系,与现在通行的有异同,是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碑阴刻四至,寺院的田亩,有一套严格的财产制度,寺院经济。
                从魏晋饵食金石,唐以后,宋以后,清比较少,吃硫磺,碑刻中有反映。《李虚中志》写得相当具体,见《韩愈文集》。
                《程修已志》,绘画史。
                旅游。古代石刻中保留甚多。雁塔题名,杭州灵隐寺飞来峰。
                唐代宦官。石刻,《李福光志》,唐与回纥基本友好,《新乐府阴山道》
                陈先生没有利用。(宁谨案: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李愍碑》,亲领军队打仗,正史中,玄宗中开始的,这是太宗时的事。
                与少数民族有关。《好大王碑》,《阙特勒碑》。
                《智城山碑》,韦敬辩,壮族史早期的史料,陈寿祺有考证,虽然边远,但属中央管辖,武周时的怪字全部照搬,文化联系之密切。
                《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可补《蛮书》之前的不足,东晋、刘宋。政治上倾向中央,使用中央的年号,尽量高攀,是向心力而不是离心力,与《刘怀民墓志》相距万里之遥,字体完全很相象,中原文化影响之广。这都是清朝人不太重视的。
                择本孤宋拓本,残,不全;旧拓,比新拓多几个字,几乎都有影印本。
                一般拓本。录文。《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有考证,录文并不可靠。《金石续编》、《昭陵碑录》(据后印本),没有拓本的时候用。
                通读
                宋以后散文多看一些;魏、晋、南北朝、隋唐,骈体文,体式,文气。


                IP属地:广东10楼2013-08-10 13: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