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江南外吧 关注:93贴子:302
  • 13回复贴,共1

【历史】中国古代皇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转自:古韵遗风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8-21 00:28回复
    窦猗房(汉文帝刘恒皇后)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名猗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西历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国,代王刘桓却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个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8-23 00:15
    回复
      王娡(汉景帝刘启皇后)孝景皇后王娡(?―前126年),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娡是槐里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父为槐里人王仲。  王娡的母亲叫臧儿,是原来的燕王臧荼的孙女。燕王臧荼是秦末汉初,群雄并起时候项羽册封的诸侯王,后被汉高祖刘邦击败杀死,可见,王娡也是名门之后。  后来臧儿嫁给槐里的王仲为妻,生一子名叫王信,还有两个女儿,长女王娡,次女王皃姁。后来王仲死了,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两子田蚡、田胜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8-23 00:17
      回复
        陈阿娇(汉武帝刘彻皇后)陈氏,大汉孝武陈皇后,是中国汉朝孝武帝刘彻的原配妻子,血缘上也是武帝的嫡亲姑表姐。陈氏小名阿娇,世人多喜称之为‘陈阿娇’。  陈氏是西汉帝室贵胄:汉文帝是她外公,汉孝文皇后窦氏是她外婆,汉景帝是她舅舅,汉武帝是她表弟兼丈夫。  陈阿娇的父亲是世袭堂邑侯陈午,乃汉朝开国功勋贵族之家;母亲是汉景帝刘启的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是当时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陈阿娇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宠爱。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8-23 00:29
        回复
          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皇后)卫子夫(?-前90年),名不详,字子夫。是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初封为夫人(夫人是仅次皇后的嫔妃,被封之时,窦太后尚在世),元朔元年(前128年)生下刘据,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征和三年(前90年),江充等人制造的巫蛊案牵连到太子,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自杀,卫子夫因牵扯在内、不能自明而自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8-23 22:30
          回复
            李妍(汉武帝刘彻皇后) 汉武帝热衷求神访仙,又好女色。他听信方士的妄说,嫌旧宫矮小,不足以迎神,同时也想使后宫可以容纳天下更多的佳丽。于是在太初元年修建了“建章宫”。建章宫周长三十里,里面可以容纳千门万户,内殿有十二个门,台阶都以美玉装饰。又用黄金铸了一只凤凰,放置在殿顶上。在宫北凿太液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象征海中的仙山。武帝因嫌宫殿在城外来往不便,就造了飞阁直通未央宫。又在长乐宫北建明光宫,未央宫北建桂宫,都筑复道相连。金玉珠玑为帘,墙壁上嵌着夜明珠,昼夜光明。选燕、赵美女两千人居住在其中。所选的良家子女,年纪都在十五至二十多岁,若年满三十便遣令出嫁。当时各宫的美女,共有一万八千人。幸运的女子几年之中有机会被进幸一次,大多数一生也未曾见过武帝一面。  武帝后宫佳丽虽多,但自从王夫人死后,却没有一个得到武帝专宠的。宫廷乐师李延年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他所做的曲子凡听到者都会莫名感动。李延年有一个妹妹,是个歌女,生得姿容秀媚,体态轻盈。李延年想把她进献给武帝为妃。但因为自己出身微贱,不便自言,于是请求平阳公主代为荐引。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8-23 22:39
            回复
                一天,武帝在宫中置酒,平阳公主也在座,李延年侍宴。待到酒酣,李延年起舞,唱自做的一首新歌,其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平日所接触的女子无可计数,不过就是有几分颜色的,在那么多美女之中也失去了光彩,更无一人能及王夫人。此时卫子夫年老,王夫人早死,武帝想再访求绝色佳人以慰床笫之欢,可是一直不能如愿。现在听到李延年歌词,触动了潜藏已久的心事,不禁叹息说:“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平阳公主在一边揣摩得知李延年歌中的寓意,于是趁势说:“陛下有所不知,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动,立命召李氏入宫。不久李延年将其妹引入。武帝一看,果然是沉鱼落雁、妙丽善舞。武帝遂纳李氏为妃。  由此李氏宠冠后宫,号为李夫人。不久怀孕,生下一个男婴,武帝封为昌邑王。自从武帝专宠李夫人,所有宫女无不羡慕嫉妒。  一天武帝去李夫人宫中,忽然觉得头痒,于是用李夫人的玉簪搔头。这件事传到后宫,人人想学李夫人的样子,头上都插了玉簪,一时长安玉价加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8-23 22:44
              回复
                  谁知月有阴晴圆缺,李夫人入宫只短短几年,却不幸染病在身,不久病入膏肓,直至卧床不起。武帝难过不已,亲自去看她。李夫人一见武帝到来,急忙以被覆面,口中说:“妾长久卧病,容貌已毁,不可复见陛下,愿以昌邑王及兄弟相托。”武帝说:“夫人病势已危,非药可以医治,何不让朕再见一面?”李夫人推辞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实不敢与陛下相见。”武帝说:“夫人不妨见我,我将加赐千金,并封拜你兄弟为官。”李夫人说:“封不封在帝,不在一见。”武帝又说一定要看她,并用手揭被子,李夫人转面向内,欷歔掩泣,任凭武帝再三呼唤,李夫人只是独自啜泣。武帝心里不悦,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这时李夫人的姊妹也入宫问病,见此情形,都很诧异。待武帝走后,她们责备李夫人:“你想托付兄弟,见一见陛下是很轻易的事,何苦违忤至于如此?”李夫人叹气说:“你们不知,我不见帝的原因,正是为了深托兄弟。我本出身微贱,他之所以眷恋我,只因平时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今天我病已将死,他若见我颜色与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恶,惟恐弃置不及,怎么会在我死去后照顾我的兄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8-23 22:46
                回复
                    几天后李夫人去世。事情的结局果然不出李夫人所料。李夫人拒见武帝,非但没有激怒他,反而激起他无限的痛苦,将李夫人用皇后礼安葬,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武帝思念李夫人之情日夕递增。  有一天武帝去了昆明池。昆明池在上林苑中,池中有豫章台、灵波殿及一条石刻的鲸鱼。石鲸长三丈,每到天上下雨的时候,石鲸首尾皆动。昆明池东西各立一个石人:一是牵牛,一是织女,做成天河的样子。时值秋日,武帝坐在舟中,见夕照西斜,凉风激水,景物使人凄凉。不禁触事怀人,想到李夫人生前的种种好处,于是自做新词一首,名《落叶哀蝉曲》,其词曰:“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武帝出来游昆明池,本为散闷解颐,谁知反添了许多新愁,于是回到延凉室中休息。他觉得很疲倦,睡眼之间,忽见一人袅袅走进。原来竟是李夫人,她手携一物,赠与武帝,并说:“这是蘅芜香。”武帝忽然惊觉,回忆刚才的梦境,历历如在眼前。又闻到一阵香气,芬芳经久不息。他记起李夫人梦中所赠的香,到处摸索却找不到。但是枕席衣襟,却不知怎么沾染了香气,因此改延凉室名为“遗芳梦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8-23 22:51
                  回复
                    看过啦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8-26 23:59
                    回复
                      赵钩弋(汉武帝刘彻妃)赵钩弋是集美丽、神秘、传奇和悲惨于一身的美女。作为西汉武帝的后妃,总是母以子贵,儿子被册立为太子,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安全也就有了保证,但赵钩弋是一个例外,她之所以被杀害,是因为准备册立她的儿子当太子。  据说赵钩弋的家乡在河间(河北省河间县),汉武帝在巡狩期间路过河间,有善于星相学的专家说,这里的天空祥云笼罩,一定有奇女子。于是汉武帝紧急派遣使者按照祥云的位置寻找这位奇女子,真的就找到了。把这个奇女子带到汉武帝面前一看,原来这个容貌极其美丽的女子是个残疾人,两只手都紧握拳头,打不开。汉武帝亲自出手掰这美女的拳头,奇迹出现了,那美女无人能打开的拳头伸开了。既然是仙苑奇葩,残疾又不治而愈,汉武帝自然是神魂颠倒,不假思索就把她带回长安,并得到宠幸,称她为“拳夫人”。再一考察她的出身和家庭成分,她父亲犯过罪,受到“宫刑”的处分,当过“中黄门”,死在长安,葬在雍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赵钩弋的名字,只说她姓赵,称呼她为赵钩弋是因为汉武帝册封她为“钩弋夫人”。I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9-18 23:47
                      收起回复
                          有人说,赵钩弋两手握拳可能因为小时患过小儿麻痹症,但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在成年时是不能自愈的。也有人说,这是个骗局,目的是引起汉武帝的兴趣,给他戴神圣的高帽子,这也十分牵强。上述记载是明晃晃记录在班固的《汉书》中的,而人们认为班固老夫子是不撒谎的。尽管如此,愚狐仍然认为这神秘色彩的记载纯粹是胡说八道。  不管历史上汉武帝是如何把赵钩弋纳到皇宫中来的,汉武帝对她如获至宝是真的,为她特地在长安城建筑专门的宫室,名“钩弋宫”,并改称“拳夫人”为“钩弋夫人”。老夫少妻,自然赵钩弋成了汉武帝的活宝。赵钩弋也真争气,在当年就怀了孕。所有女人都是怀孕十月就生的,偏偏赵钩弋却怀了十四个月后才生下一个男孩,命名刘弗陵。汉武帝老年得子,乐不可支,说:“听说唐尧帝在娘胎中怀孕十四个月才生。而今赵钩弋的儿子,也是怀孕十四个月,简直大巧妙了。”借这个典故,题名赵钩弋的宫门为“尧母门”。I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9-18 23:51
                        回复
                            公元前八八年,心怀杀机的七十高龄的汉武帝,带着天真烂漫的的娇妻赵钩弋前往甘泉宫避暑。有一天,他突然抓住了赵钩弋一个很小的过失,给了她严厉的处罚。那是什么过失?史书上没有记载,《汉书》上只记录了八个字:“从幸甘泉,有过见谴”。赵钩弋“见谴”后被监禁起来,《汉书》上说她被监禁后“忧死”。一个正当花季的少妇,即使所受的打击再大,也不会很快“忧死”,赵钩弋的死是个谜团。她是怎么死的姑且不研究,可悲的是,她到临死都不明白她的小小“过失”,怎么会受到如此严厉的处罚。现代人看起来是很清楚了,她的死因归结为:她太娇美,太年轻,她生的儿子将被立为皇太子,而他的老公快死了对她却不放心。  赵钩弋死后第二年,汉武帝正式册立八岁的刘弗陵为太子。册立太子的第二天,汉武帝驾崩,刘弗陵继承皇位,追封老娘赵钩弋为皇太后,追尊外祖赵父为顺成侯,发兵二万人扩建老娘的坟墓“云陵”。I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09-18 2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