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_摄像机...吧 关注:38贴子:176
  • 0回复贴,共1

婚庆拍摄(一)镜头语言的重要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拍婚庆的朋友来学习,
都提到一句话“要学真东西”。
那么一个问题产生了,什么是真东西呢?
大多数朋友都对“摄像机参数”、“PP值设定”大感兴趣。
但对“镜头语言”有点儿敬而远之。
为什么呢?
有的朋友说了,
拍婚庆就是跟拍,不需要那么多理论知识。
跟的住就行了。
实际上这种说法大有问题。
在电视拍摄中,无论是那种类型节目的拍摄。
都得用到镜头语言。
有的朋友说了,我拍婚庆就没有,拿着机器跟就得了。
但抱歉的说,你实际上还是用了镜头语言。
你拍的时候是不是要确定拍谁?
这是定主体,就是镜头语言。
拍的时候总得考虑下“人在画面中多大”吧?
这是选景别,也是镜头语言。
。。。。。。
也就是说镜头语言并不是一种专门的行为。
你在拍摄时的每个操作、选择。
其实都是镜头语言。
只不过你没有建立起镜头语言这个概念。
也就不会有意识的对画面进行控制。
画面拍的就会有问题。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镜头会说
这个镜头“张力很足”。
再看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很平”。
这都是镜头语言导致的。
而很多朋友也在运用一些镜头语言,
例如“从婚纱照拉开到全”、“从屋顶灯往下摇”。。。。。
但问题在于这样拍“只是觉的好看”。
而没有体系性的运用,
这种运用就有些“零散”、“无效”。
甚至有些时候还会产生“反作用”。
确切的说,如果不掌握镜头语言你根本就没法把事情交代清楚。
就用婚庆中常用的“跟”来举个例子。
如果你就是想一直“跟”下去,例如跟上10分钟。。。。。
很多朋友可能都做过N次尝试了,跟不住。
确切的说这样确实跟不住。
这个问题不是摄像机的事儿,也不是你的事儿。
出在了镜头运用方式上,就是没有10分钟的跟一说。
确实做不到。。。。。。
有的朋友问了,那该怎么办,不跟不行啊?
这就用到了镜头语言。
我们确实要表现“跟”。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一路跟下去”。
你可以设计分镜头,用几个不同景别的跟来表现“跟”。
不掌握镜头语言,确实给婚庆拍摄带来很大的问题。
前两天在一个“婚庆群”里看到一个讨论,很有意思。
一仁兄表示“很痛苦”。
三机位的现场仪式剪了一天了还没完。
怎么弄也不舒服。
还发了三张贴图,分别对应这三个机位。
我看了下,这三个机位的“轴线有问题”。
怪不得怎么剪都跳。。。。。
如果你想拍一个漂亮的活儿。
掌握镜头语言。
海达郝老师
2013.07.17


IP属地:北京1楼2013-08-22 19: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