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与草茵吧 关注:16贴子:803
  • 59回复贴,共1

这是一个音乐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转载的内容,也会有自己写的东西,走的是学院派路线(吾辈能力有限也只能走这个路线)。今晚时间略紧,先发些转载的吧。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10-27 22:39回复
    “伪绝对音感”本质上就是相对音感,首调思维中的参照音是移动的,而“伪绝对音感”的参照音是固定的,也就是A。
    既然是这样,那么除去A,从C开始的一个八度内的音就有C C# D Eb E F F# G G# Bb B。
    注意我升降号的选择,因为同音异名使得一个音高会存在两个称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音名的选择是根据该音相对于A的音程来选择的。
    A到C C# D Eb E F F# G G# Bb B的音程分别为:下行M6 下行m6 下行P5 下行A4 下行P4 下行M3 下行m3 下行M2 下行m2 上行m2 上行M2。
    在慢速情况下,既然一个八度内音与参照音的音程关系是唯一的,那么音程的听觉色彩就是判断音名的根据。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10-27 22:40
    收起回复
      指定和弦根音:就是在演奏该和弦是,不弹它本身的根音而根据标记弹奏。如C/G,表示演奏该和弦时把G音置于最低音。Dm/G表示演奏Dm时把G音置于最低音。也可以用On*表示同样意思,如F9OnD,实际演奏的是RE,FA,LA,DO,SOL。很明显,这种标记法可以用来表示和弦的转位。第三章 各级和弦的功能流行音乐中一般只讲大调的和弦而很少把小调单独作为一种调式重新定义和弦,因为流行音乐中关系大小调和弦共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用经典和声学解释会颠来倒去搞不清。下面我们用C大调来举例。基本和弦共7个:C,Dm,Em,F,G,Am,Bdim.分别是1,2,3,4,5,6,7级和弦。1,4,5称正三和弦,2,3,6称副三和弦。7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极为少用。1级和弦也称主和弦,4级和弦也下属和弦,5级和弦也称属和弦。接下来是每个和弦的属性,很重要哦!C,即1级和弦,是用来明确调性的。一般大调的歌曲都以它开始,也以它结束。不过在曲子的中间可以尽量少用主和弦,否则老是给人以终止感,乐曲的进行也会很硬。Dm,即2级和弦,是一个很柔和的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5级和弦之前。而5级和弦则自然要回到1级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2-5-1的进行。这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进行。Em,即3级和弦,也是一个十分柔和的和弦。音乐的进行中有了她马上就会变得柔美而略带忧伤。1-3-4的进行,也即在C大调中的C-Em-F是一个很常用的进行。乐曲中本来用1级和弦的地方有时可以考虑换成3级和弦,音乐立即就不强硬了。港台音乐中这种手法很常用。F,即4级和弦,大调中的又一正三和弦,属于骨干和弦之一。它十分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有一种一下子“飞”起来的感觉。我们听到的美国乡村乐和描写西部大草原和大峡谷的歌曲都使用4级和弦来表现。1级和弦后面跟4级与跟3级和弦是绝对不同的。G,即5级和弦,大调中的第三个正三和弦,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乐曲的终止感就是由5-1这样的进行产生的。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5-1终止的歌曲也很多,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5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Am,即6级和弦,一个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调了。歌曲肯定会变得忧郁,悲伤。如果6级和弦出现在大调中的某些部分,那它起到的就是连接不同和弦的作用。6级和弦象一座桥,它前面可以接几乎所有的和弦,后面也是如此。它可以是和弦的进行连贯,不呆板。1-6-4-5是极为常用的进行,事实上就用这四个和弦就可以写歌了。Bdim,即7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很少用。因为它是减三和弦,有一种向里收缩的紧张感,一般只在某些特定进行中使用,或是为了根音的流动而使用。在了解了上述和弦的属性之后,大家就可以尝试为歌曲配和弦了。不过这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能否配出基本正确的和弦不是寥寥文字可以教会的,也不是本教程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配置出更好更优美的和弦,我们不该停留在对与不对的层次上。就我个人经验而说,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你就向编曲大师跨出了关键一步:1,能在一遍内听出歌曲的基本调内和弦(即1,2,3,4,5,6,7级和弦)2,对歌曲常用的离调和弦比较敏感,一般也应当在1到2遍内分辨出其离调和弦。3,看乐谱上的和弦可以想象出其音响效果,如果别人演奏错误,能马上察觉。4,看一条单旋律,不用任何乐器,在心里能为它配和弦。我们现在的流行音乐体系是纯西方的,旋律与和声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对和声不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难以制作出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的。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10-27 22:43
      收起回复
        // 以上我们听了四首商调乐曲,分别表现了雄壮悲哀欢快和抒情的多种情绪。可以说商调是表现力非常丰富的调式。西方音乐中一般只有大小调两种,大调一般多表现雄壮快乐,小调一般多表现抒情或悲哀。而商调却是表现多样,可以说是全能调式,真是神奇得很。大调的呢,却数不出那么多来,而且大多数是进行曲:快乐的人们、热情者进行曲、祖国进行曲、伏尔加河小唱、你不要忘、列宁山、保卫和平、莫斯科-北京等等。可以说俄罗斯音乐的精华是以小调为主的。中古代西方称自然小调为爱奥利亚调式,中国古代则称其为羽调式。
        而且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古典音乐也以小调调式为主,比如老柴的名作第一钢琴协奏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等都是小调调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也都是小调调式。
        这说明蒙古对俄罗斯的统治在音乐文化方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蒙古音乐对中国的影响却小得多(毕竟蒙古仅仅统治中国九十多年,加上满清统治的200多年时间,而其中又有不少时间是蒙古人被汉文化所同化)。使俄罗斯音乐与欧洲其他民族的音乐有相当大的差别。反过来,现代的俄罗斯音乐对亚洲民族音乐也有些影响,比如朝鲜音乐本来受日本音乐影响,而现在却在很大程度上受俄罗斯音乐影响。而日本音乐在古代深受中国音乐影响。古代日本的音乐受中国古代音乐(雅乐)影响,因此也有商调式音乐。
        日本国歌《君之代》就是典型的商调式,而且是一种“旋律商调”,即上行音阶与下行音阶不同。钱仁康先生《世界国歌博览》一书中对此歌的调式做过精辟解析,在此我就不再重复了。古代西方音乐类似商调的调式叫做多利亚调式。大小调流行以后这些调式逐渐消失了。只有部分东欧民族还保留一些特殊的调式。比如巴尔干地区流行mi调式,就是古代佛里吉亚调式,按照中国古代乐理就是角调式。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10-27 22:59
        收起回复
          Demo,石头君是不是想学乐理和声的说...这个楼的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比较有用。不过只是部分。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10-28 16:56
          收起回复
            音值组合法:为了便于识谱,将音符按照节拍的结构特点来划分音群的记谱方法。
            1、以一拍为单位来组合,每小节有几拍就划分为几个音群,每一个音群用固定的符尾连起来。
            2、当遇到的音符不足单位拍时应用与其相邻的音符来补足单位拍,当遇到的音符大于单位拍时,只留足单位拍所需要的部分,其余的拆开留做下一拍使用。
            3、拆开的音符要在相邻的符头上划连线,拆开的音群不准划。
            4、一般来说,音值组合只需将音符或音群按照拍号的要求将单位拍彼此分开即可,但应尽量采用简化的原则,单位拍内相邻的符头上有连线的音符该合并的要合并,或前后颠倒位置。颠倒位置后,连线必须保留。
            5、以下四种情况单位拍不用彼此分开。
            ①包括全小节的音值,用一个音符记写。(仅限于单拍子和复拍子)②切分节奏
            ③三拍子中占两拍时值的音符不拆,并可按照二拍子进行组合。(只限于音符,休止符不能用)④附点节奏和前复附点。(不可使用后复附点)
            6、休止符音值组合法:
            ①因为休止符不能划连线,所以拆开的休止符只需要相邻书写即可,相邻的休止符单位拍内该合并的必须合并,相邻的休止符可以随意交换位置。
            ②休止符不能用切分的形式存在。
            ③只允许使用前附点休止。
            ④连音线中可以有休止符,但休止符(本身)不能写连音的形式。
            ⑤整小节休止除4/2 3/1 2/1拍整小节休止用二全休止以外,其它都用全休止。
            ⑥三拍子中占两拍时值的休止符必须拆开。
            ⑦当音群中有休止符时,只允许将休止符的两端音符的第一道符尾连在一起,以第二道符尾起断开,将休止符包在其中。
            7、连音的组合法:整小节、一个单位拍、半个单位拍都可以使用连音,单不允许跨小节使用连音,也不允许跨单位拍使用。
            8、当音群比较复杂时,即有三道或三道以上符尾的时候,第一道符尾仍然连在一起表示一个主音群,从第二道符尾起,按照半个单位拍设立分音群(附属音群)。
            9、当单位拍的时值小于四分音符时,单拍子允许用一个音群来表示,即整小节允许将第一道符尾连在一起,从第二道符尾开始,按照半个单位拍设立分音群。
            10、复拍子或混合拍子的组合法:
            ① 组成复拍子的单拍子应明显地彼此分开,各单拍子仍按照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组合。
            ② 与单拍子相同,可用一个音符表示整小节的时值,不能用一个音符表示的,可用连线表示。
            11、判定弱起的依据有以下两点
            ①一般来说,组合时应遵循“长强短弱”的原则,允许偶尔出现强拍比弱拍短的现象,但是,当大部分小节都出现“强短弱长”的现象,且节奏型基本相似,可判定为弱起。
            ②当连音不能放在整小节内使用的时候。
            12、音值组合法开始必须写拍号,结束时必须写终止线。(一头一尾)I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10-30 19:57
            收起回复
              逆势而行
              第一次听大卫·弗雷(David Fray)是在10年听他弹李斯特和舒伯特的唱片。当时这张碟评分不高,我感觉也有一些值得斟酌之处,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五星。评语是:“懂得隐藏锋芒的(英俊)年轻人,前途无量!”。当是时,他已经被穆蒂招为女婿两年。
              近期听了不少DG签约的年轻人唱片,着实感到疲倦:无非是靓女美男,个个都是技术派,演奏技巧都很高超,但深度基本欠缺,要么没个性,要么太有个性。我开始怀疑起DG签约年轻钢琴家的取向:不再有弹巴赫出色的年轻人,莫扎特也没有,甚至贝多芬都没有。大家都在弹肖邦、李斯特、拉赫马尼诺夫,或者斯特拉文斯基、斯克里亚宾……他们都或多或少有波里尼年轻时流金溢彩的影子,却不让人感觉他们会有波里尼老年时候的境界。在唱片中完全听不出他们的个人成长、特质、内涵的成份,每张唱片都无一刻意凸显着年轻演奏者们年轻形象、毫无破绽、纯净无暇的一个个音符——就像一瓶瓶纯净水,或者是意式快餐店的一块块批萨——流水线上漂亮的产品。
              当然,毫无疑问,我相信市场确实需要类似这样的的快餐式消费的年轻演奏家们。但是我还是期待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像康拉德·陶(Conrad Tao)这样会多种乐器,还会作曲的全才,大卫·弗雷这类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乍听上去略显少年老成的年轻人。
              大卫·弗雷最近一次与上海交响乐团演出的时候,我正在上交工作。我对他感兴趣不是一天两天,可是作为工作人员,总不能表现得像个花痴粉丝,所以未有围观之举。隐隐记得他似乎在下飞机的头天就来团里练琴了。在排练结束后(他的演出曲目是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他一个人在会议室练琴。而我的办公室就在会议室的楼下。我听着他练了一下午。他从巴赫开始,再弹了一些肖邦、莫扎特,然后又开始弹贝多芬。然后,他开始练半音:从最高音一直弹到最低音,半音半音之间以附点音型相连——从最高音到最低音,再从最低音到最高音,循环往复很多次,每个附点音型都大约是每分钟60的慢速。音色十分精致、细腻(这似乎也揭示了他具有同样特质的弹琴音色)。这是很简单的练习,但他还是不时停顿,在某几个音之间作反复,似乎是在调节钢琴手感的关系。我从没听过任何一个钢琴家是这么练琴的,十分好奇。多想下班后候在会议室门口,问问他的练习方式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和目的。很可惜的是,那日我一如往常的加班,他约在傍晚6点离开,我加班到夜晚。
              坐我对面的节目组同事说出了我的心声:“唉,为这种真正好好练琴的音乐家干活,才觉得有价值啊!”
              大卫·弗雷与上交排练片段视频
              弹好肖邦、李斯特、拉赫马尼诺夫其实往往并不很难。一定的天赋外加勤练,优秀的钢琴家多少都能弹得下来。弹完后大家就可以根据弹的速度、准度来测评演奏的好坏。但弹好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却需要勇气和积累。他们的作品在技巧上一般都不如前一组作曲家那么困难,但是怎样将这些作曲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弹出自己的特质,弹出一定的深度,还必须毫发误差、胸有成竹地演奏,却是很难的事情。大卫·弗雷在 这张 唱片中对舒伯特的演绎延续了他一贯不温不火、细腻精致的处理。他的触键,一如他的弹琴练习,简单,却表现力丰富。与大多数年轻演奏家不同的是,他想得很多:每一个音的处理、音与音的衔接、和弦与和弦的色彩变化……经由他的双手,整个作品变得更接近拥有逻辑和哲理。
              我们确实身处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很多人往往简单地以出演奏速度、唱片的速度、巡回演出的频率、曝光率这些“量”和“结果”来评定演奏家们的好坏。鲜少有人(哪怕是演奏家本人)关心一个作品中细节到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或是停下来,好好调整钢琴的手感这类“过程”。但却正是,也只是大卫·弗雷这样的“慢”才会让人驻足和流连。I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10-30 20:37
              收起回复
                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一本好书,史兰倩斯卡写的《指尖下的音乐》。码一段上来。。
                “...每日最好以四个八度弹奏所有的大小调音符、琶音及半音阶。记载这些练习及指法的书相当多,在此不再赘述。不过教师和学生可以另外从中设计出许多有乐趣的练习方法,比如:
                分手练习。
                双手以三度、六度、八度、十度练习。
                双手交叉练习。此方法在训练双手的独立性上,尤其有效。
                断音弹奏:以手指跳奏,以手腕跳奏,以手肘跳奏。
                一只手强,一只手弱。
                一只手圆滑奏,一只手以断音弹奏。
                以不同的重音练习。
                以节拍器慢速度到快速度做练习。”
                同时,所有小调都应该以和声小音阶及曲调小音阶做练习。属七和弦的琶音练习有利于增强第四指。......I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11-01 21:52
                收起回复
                  德派认为只练习八度即可,三度六度甚至琶音本质上是练耳,应该以曲式分析和正式练耳代替,使效率最大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1-01 22:30
                  收起回复
                    之前说的就是这本书。百花文艺出版社。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11-02 22:34
                    收起回复
                      说的史兰倩斯卡的是这本。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11-02 22: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