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婚吧 关注:530贴子:1,564
  • 6回复贴,共1
汉服婚礼,意指身着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以《仪礼·士昏礼》为原型举行的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和礼仪认知的汉民族传统婚礼。


1楼2014-02-25 15:35回复
    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的生命,而礼仪则是一切文明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曾经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礼仪文化灿烂夺目,别具一格。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婚姻关系,《周易》说:有天地然后才会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才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才有夫妇,有了夫妇才有父子,有了父子才有君臣,有了君臣才有上下。也就是说,所有的人伦关系,都是要从男女夫妇这一对关系开始的。所以,古人认为,婚姻是“人伦之基”,是伦理关系的基础,是万物之始,是理之根本。婚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冠 / 筓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婚礼一如黄昏时满天的晚霞,宁静深远。先秦时期的婚礼不大肆举乐,不过分庆贺,很简朴干净,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新郎新娘都穿着端庄的玄纁色礼服。天地相合,夫妻结发。从此后生死相依,从此后家族延续……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巨大变化,要完全回归到先秦的婚礼是不可能的。但是,适当吸取古代婚礼中的合理内核,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婚礼,则是很有必要的,也完全可以做到。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先秦浑厚、两汉大气、两晋风流、六朝风采、唐风倾国、宋明流韵。每一时期的婚礼仪式和习俗既一脉相承,又各有韵味。而现代人复原传统汉民族婚礼,则大致将其归纳为以先秦两汉为代表的周制婚礼、以魏晋唐为代表的唐制婚礼和以宋明时期为代表的明制婚礼周制婚礼秉承周代仪制,身着周制婚服(玄端),古典幽雅、庄重肃穆;唐制沿袭周礼,气势宏达;由于当时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整体形式上也比较活泼。明制婚礼则承袭明代礼仪,身着明制婚服,女着凤冠霞帔,华美多姿。


    2楼2014-02-25 15:37
    回复
      周制
      周制婚礼仪式包括醮子、亲迎、妇至成礼、见舅姑等程序,由赞者、司仪、执事等数人主持整个婚礼仪式。周制婚礼不举乐,不庆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1]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 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周制基本仪程
      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这是经典的六礼结构,但后世时有增简。增则多在“六礼”环节的基础上添加副仪节及杂俗,如催妆、送妆、铺房等;简则多简并了几项正婚前的礼仪,如宋代朱子撰《家礼》,因时俗将六礼并为“纳采”“纳币”“亲迎”三仪。
      婚礼结构: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完整的婚礼仪节
      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
      婚后礼(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
      三书:后世谈婚论嫁,“六礼”常常和“三书”一起搭配出现,“三书”非周制昏礼的内
      容:
      聘书:即订亲之书,男女双方缔造。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信(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周制婚礼服
      那时候的婚礼还叫做昏礼,取“黄昏举礼之义”。没有奢侈的聘礼,没有铺张的排场,也没有喧闹的筵席。昏礼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那时候的昏礼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 这类繁杂的玩意儿,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而后携手入洞房。次日拜见舅姑,三月后告见家庙。从此,新妇正式融入夫家家族。那时候的昏服也不是现在人们误解的大红一片,而是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色彩)。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着远去的女儿;夫家也三日不举乐,安慰着思念双亲的新娘……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映照出一个久违的文明气息——那是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周礼婚制崇尚典雅端庄,有着浓郁的神圣感觉和象征意义,故此,直到宋代的时候,品官以上的婚礼不论是舆服还是婚仪都严格遵循周制。昏服的色彩循“玄纁制度”,取天地间最高贵的色彩为之。


      3楼2014-02-25 15:45
      回复
        明制
        明制婚礼基本仪程
        明制婚礼仪程主要有:纳采至亲迎,拜天地入洞房,喜宴,次日拜父母等特点:上午举礼,喧闹奢侈,大规模喜宴,挑盖头(有说为满族习俗),闹洞房(契丹习俗),着汉服。
        明制婚礼服士婚,若穿深衣,妇则对应地服真红褙子、红罗裙,假鬓花钿;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明朝九品官服是青绿色,文官补子为鹌鹑,武官补子为海马。注:是海中的马,不是我们熟悉的海洋小动物海马。),妇则着凤冠霞帔或花钗,真红大袖衣或圆领女蟒服(同夫级别)、大红褶裙。


        5楼2014-02-25 15:59
        回复
          到底是汉服吧还是汉婚吧


          11楼2015-03-06 19: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