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吧 关注:18,152贴子:67,896

易筋经秘要讲座之一 主讲人:杨海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易筋经其实最重要的内壮在呼吸,和揉法上,易筋经有静式和动式两种练法,静式就是一个动作不动,慢慢调息,凝神,动式就是在一动中,导引牵动筋骨,两种的前提都是拨伸,都能易筋。
周版易筋经我看过内江的一位老人练过的,周版其实是动式和静式的结合,静式的练法就是靠时间,动式更累人些,动式长功快,静式入骨快。
周版的静式我简单的讲讲,比如周版的正身图二十七式,第一式环拱正立式,其实这式是调身调息调神的准备式,外形要求我就不讲了。他其中就讲到调息之气,一志凝神,气出三口,这气出三口就是关健。这三口气就是关健,呼吸的要领是什么,细匀绵长,慢慢的呼慢慢的吸,如果能把一口气练到可以慢到三分钟及以上,那呼吸功夫就成了。第一式的要点在于,慢慢的呼吸和凝神,很多朋友无视这一点,注重外形去了,内壮是什么,身体和精神的高度结合,这式,书上讲明了吐浊纳新的而设。呼吸也有顺序和方法,此式而言大家认为是先呼还是先吸,先呼后吸,浊气不出,清气何入。此式完后再慢慢入后式。
静式的练法就是要用时间来累积,静式练好了,气血入骨。
凝神,何为凝,其实神聚不散是为凝,这才是凝的本质,关健在于一个不散上。以前我师爷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面壁。面壁站韦陀一式,妙处各人去慢慢体会。我师爷当年身体不好,是富家子,打架着了脑振荡,天天头痛,就靠站这个站好的。
我老师讲面壁之时,心头无碍,身体无阻,缓慢行功,时时凝神,这就是口诀,关健在于神聚而不散,不分神,呼吸缓慢而均,不断,心息合一,身神一体。
另外我觉得现在很多朋友的练法也有问题,凝神的关键就神志若一,什么是若一就是不要东想西想的,一心一意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凝神也有个过程,凝神是最不好练的,如果神散了,就意识上放松一下,再慢慢凝集就是,所以讲先面壁,就面对壁站,啷个都不想,,不用那么复杂,不要守这里守那里,这样你的神就散了,眼睛看到一个东西,看到就看到,能看到半个小时以上就可以慢慢入门了,如果想这个丹田那个丹田的就是落了下乘了,而且易筋经本来就不啷个讲丹田。


1楼2014-02-25 16:08回复
    我讲讲为什么大家的认识有错误,,比如现在很多朋友,一练易筋经,就是十几个动作一下就学完了,,这是第一错,第二错,人为的把易筋经复杂化,人为的加了什么经脉,什么丹田,那个动作走那条经,这些的东西,把一个简单的易筋经搞的太复杂了,经脉学说是明朝以后才有的东西,而易筋经是不讲这个的,易筋经讲的筋络。
    我先讲讲第一错,很多朋友在学习易筋经时,喜欢把动作一下子就学完,再练习,其实这已经走偏了方向。
    我师爷只练第一式,面壁三年,天天三个时辰以上,三年只练了这一式,以前我不明白是为什么,现在明白了,这个是求的质呀。把易筋经的所有要求在第一式里都能做到了,后面只是动作的变化而已,,如果要求达不到,做再多的次数都是做的无用功。
    而且易筋经有一个很大的关口,叫皮软关,,就是皮劳这一关,身体的筋骨在转换时,肌肉会很酸痛无力,这一关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就达不到易筋的作用,很多朋友练的易筋经完全就是在走过程,没有质量,基本的皮软都没有。各位朋友,身上不酸不痛,就把筋骨易换了吗,不可能的事。
    再说第二错,比如有人刚才问我,守那个丹田,其实这个已经走偏方向了,这是第二错,很多朋友都是自学的,都是自已对文字的理解,而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且人之患,好为人师,自已的理解不一定正确又广而传之,人云也云,必定是越练方向越偏,越练越不明白。
    易筋经是古代智者的智慧结晶,大道至简,他的练习,来源于导引术,所以他并没有经脉,丹田,这一类的说法,他只讲气血,通过练习,调到全身气血平衡,气血平了,自然身体的阴阳就平衡,,阴平阳秘自然百病少生。
    有句话讲的很好,柔弱胜刚强,筋柔骨顺百病消,柔弱的的东西总是有生命力的,僵硬就是死亡的前咒,易筋的本质在于内壮外勇,内壮,是指五脏之气血充足,功能强大,外勇是指身体得到五脏之气,身体强大,力量充盈。
    易筋经每一式练到怎样算达标?老实讲,老师给我讲的时侯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古时侯的教学,全在师父的感觉,师父觉得你这一式练的差不多了就教下一式,我也是这样学的。
    但是我觉得至少有两个要求要达到,第一,时间够不够,比如第一式,教我北派练法的老师,他至少能站两个小时。第二,要求达没达到,比如你能不能做到真正的凝神一志,意识上的要求,外形上的要求,这两个要求是至少的,真正的做到凝神了,练功的状态都看的出来,可以进入一种很深的练功状态。我现在基本上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影响。
    揉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内壮主是要靠呼吸,揉法也有一部分作用,但是内壮外壮不能分开来看,内壮了自然外体也壮。揉法有掌指揉法,器具揉法两种,易筋经的高级功夫里还有采日精月化的练法。我们以前就是先拳揉再用河里的小石头揉再用专门的器具揉,揉了以后,身上真的会起一层厚厚的东西,就在皮下,在皮肤和肌肉之间,一层像增生的东西一样,这个就是胎膜。
    怎么用拳揉?一手成拳顺着人身的走向在骨缝关节肌肉之间按揉.,用拳的突出点去揉。我练易筋经最明显的是,我的胸骨柄比正常人要长很多,师父讲这个叫护心镜,,是易筋经上身的一个外在表现,和胎膜一样,是一个外在表现。揉的力度随你而定,先轻后重,关健是要把力量透下扶持,透下去。
    再讲一下,我看了一下网上很多周版的朋友练的半身图一式好像都练的不太对,很多朋友都站成马步去了,易筋经的马步和一般的马步是不一样的,易筋经的马步要挂指,就是踮脚尖,把身体的力点和重心挂在大指上,易筋经的马步绝对不是四平大马,这些都是老师不轻易讲的东西。
    关于挂指没过度过程,基本要求,从起式就是要挂指,直到结束。力点在大指上,重心在其外一个地方。这个说难也难,只要把窍门讲给你听了,马上就可以做,而且人人都可以做的起,这个不讲了。
    最后我再讲讲易筋经的外形的要求吧,易筋经的外形主要在于两个字上,拧,转,讲外形吧,先讲拧,何为拧,螺为柠,就是身体要层层叠加,,力量也要层层叠加,何为转,果为转,,就像早上大家洗脸时拧洗脸巾一样,慢慢去体会,这些要求和内家拳的要求是一样的。比如周版的纽身图,在书上看起是个马步,其实不是的,这是个专门的步型,至少在网上我没有看到有正确的,这个步型是通肾的,我老师讲的,肾不好的人,练这个可以强肾,在于一个扭字,这个下次有机会再讲了。
    我再讲一个悄悄话,其实周版也好,十二式也好,都是一个东西,我认真的研究了周版,发现周版是十二式要求的一个细化,把十二式的一些要求距体化,精细化。我已经可以把周版按易筋经的要求完整的整理出来了,其实大家不用练太多,周版就是十二式的细化版,,先从立身图练起,每一个图就是一个层次,练不同的东西。无所谓合适,适合你自身情况的就是最合适的,把周版的图练完身体基本可以无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2楼2014-02-25 16:09
    收起回复
      支持苍茫兄发帖。


      IP属地:北京3楼2014-02-25 19:26
      回复
        楼主的确实修之人,我也练过周版的一两年吧,现在在练习揉法,目前是第一个月,就功效与简单实用方面来讲,内壮的揉法入门是最好的,也最不容易出偏差的。只是现在条件难备,得自己揉,但就算这样,也比练把式的合理得多,安全得多。


        IP属地:广东4楼2014-02-25 19:42
        收起回复
          您好,请问,内壮中“其腹两旁,筋皆腾起,各宽寸余,用气努之,硬如木片,是其验也。两筋之间,自心至脐,软而有陷”,“其腹两旁的筋,具体指的啥哪个位置呀?能否上一个您自己的图片给俺们看看呢?


          IP属地:广东5楼2014-02-26 18:39
          回复
            受教了,谢谢


            IP属地:广东6楼2014-02-26 19:23
            回复
              请问这个有视频链接吗?


              IP属地:广东7楼2014-02-27 18:07
              回复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4NTM0NDYw.html,才有两个动作


                8楼2014-02-27 23:09
                收起回复
                  正在练,感谢分享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2-28 00:27
                  回复
                    mark


                    10楼2014-03-08 22:16
                    回复
                      好想学啊,强身健体……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3-09 06:59
                      回复
                        好想学呀。。内修心,外强身。。。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3-09 07:40
                        回复
                          看帖就知道楼主是有修养的人。
                          先感谢楼主的讲解!!!
                          愚人有问:易筋经一定要揉吗?没有条件,不为人理解,怎么办?
                          所谓炼形为气,气化为真,炼形应该不是最终的目的。


                          14楼2014-03-27 18:39
                          回复
                            杨老师好,谢谢楼主发扬奉献:我是练国体版易筋经,练习数月(坚持的不好)相比较太极拳(练数年)从身体的舒适和体质上看,易筋经的确进步快。看过论坛老师高手云集,收获很大,目前对“九鬼拔马刀式”理解:拧,转,是像螺纹一样层层(或节节)拔转吗?


                            15楼2014-04-15 15:58
                            回复
                              感觉有些动作要求跟内家拳相似,也许这验证了古时武术借鉴了易经筋之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4-17 0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