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周吧 关注:824贴子:143,155
  • 5回复贴,共1

长山县称谓之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俊卿 主编
周村原属长山县二区,长山乃长白山之简称,长白山因长寿白兔公隐居于此而得名,它又是汉武帝封禅祭祀之地,是为泰山副岳肃然山。
《史记》上说的这个肃然山就是现在的长白山。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指出:“长白山,古之肃然山也。”当然,这个说法也有争议,顾炎武等人就曾经提出过不同说法。他在《山东考古录》中说:《史记》记载“帝以乙卯封泰山,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明日,即丙辰也。本日下山,本日行礼,必在三五十里之内,不当远至长白山也。今泰安州东关往北七十里,地名王许保。其北有山,碑云:“古宿岩山”,恐即肃然山也。王渔洋在《长白山录》中也坚持了基本相同的观点。
但是莱芜的宿岩山一直没有被称为泰山副岳。倒是长白山与梁父山一直被称做泰山副岳,约定俗成,流传很广。而且还有更有力的证据为《五岳真形图》中汉武帝不仅多次封禅泰山,而且还正式确立了五岳制度,并命名了五岳的副岳,出现了《五岳真形图》,用符号来代表五岳。现在,北岳恒山的朝殿崇灵门外,还有一座《五岳真形图》石碑,刻有代表五岳的图案和副岳的相关情况。这实际上是长白山作为“泰山副岳”的比较权威的证据。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
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第六十一福地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二零一一兔年谈白免,今揭开长寿白兔公之谜底。话说长白山华北大平原自燕山山脉南来所遇第一座高峰,它雄踞泰沂山区与华北平原交界处,巍峨高耸,直接霄汉。正因它从东海之滨及北部平原边缘拔地而起,气势非凡,又山石黑色,类泰山石,古来被称为泰山之副岳。山东长白山绵延数十里,虽系鲁中山地余脉然高峻异常,海拔不输博山鲁山许多凌绝顶峰。又因近逼平原,与周边形成巨大的相对海拔落差,故更是显得伟大了。
长白山一带属古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区,著名的龙山文化发现地龙山就在长白山西麓。山东长白山晋代以前已见于史册,为古之名山之一,晋葛洪的著作中写道:“长白,泰山之副岳”,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鱼子沟水,南出长白山柳泉口。”晋道士葛洪最先注意到它,将其列为修行之名山,唐司马子微又把它列为洞天福地第六十一。
不过据传最早在山中修炼成仙的,是道家神仙之一的白兔子。白兔子与赤松子是彭祖二大弟子。赤松子道成在江西庐山修行,白兔子则来山东长白山作为根据地。白兔子跟彭祖学习导引吐纳之术,回长白后自己又刻苦修炼,平时出游则乘一白色玉兔飞来飞去,故人称为白兔公。导引吐纳之术是古人锻炼身体益寿延年的方法,彭祖活了八百多岁,相传就是靠着吐纳术。白兔公也是长寿之人,世称长寿白兔公,道家以仙名山,即称长白山为长寿白兔公山,后简称长白山。长白山之黄山峰下旧有兔柴遗址,并塑有白兔子铜像,有明朝末年尚书董其昌撰写之碑文。史载这里就是白兔子修炼的地点。


1楼2014-03-25 09:42回复
    长白山脉东部凤山在周村市南,古称於陵,秦朝于此设於陵县,
    汉王莽改称乌陆, 此后至西晋又称於陵县,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于此侨置安阳、武强、广川、长乐、平原、博平、清河等小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改武强县为长山县,县治移入今山东邹平县长山镇,隶淄州。大业三年,隶齐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隶邹州。八年(625年)邹州废,长山县改隶淄州。
    相传白兔公为彭祖之弟子。彭祖的弟子为青衣乌公、黑穴公、秀眉公、白兔公子、离娄公、太足君、高丘子、不肯来。
    翃 hóng 虫飞。作人名用字。唐有王翃、韩翃。见《旧唐书》本传
    韩翃
    韩翃,(754年前后在世),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送别郑明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楼2014-03-25 09:55
    回复
      译文 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春天的长安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散。在寒食节这一天,皇宫花园里,春风轻拂着柳枝。到了晚上,汉朝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烛。点燃蜡烛的青烟飘入王侯贵族的家。
      简析 此诗含蓄而有情韵。前二句描绘出京城落花飞舞、杨柳摇曳的暮春景色,写花用一“飞”字,写柳用一“斜”字,均极为工巧传神。后二句写出寒食日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颇有意趣。
      韩翃的七绝名篇《寒食》,一千多年来传诵不衰,几乎所有的唐诗选本都没有遗漏它,尤其是《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二书的广泛传播,使这首诗获得了童叟皆知的知名度。


      3楼2014-03-25 09:55
      回复
        齐己,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人。约生于唐魏宗咸通元年,父母早逝,家境贫寒,剃度出家后先居峒庆寺,后栖衡山东林寺。他性格酷爱山水,曾遍游终南、华山及江南诸名胜。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晚年自号衡岳沙门。齐己善作诗,颈有瘤,人戏称为“诗囊”。该书标举格法,分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三格,皆系之以诗,其中“六诗”、“六义”为传统命题,但在表述上,不以敍述性文字下定义,而纯举诗例以明之。“四十门”论作诗题材,其余论作诗方法,均为齐己之新说。此书的“势”最引人注目。《蔡宽夫诗话》云:““唐末五代,僧流以诗自名者,多好妄立格法,取前人诗句为例,议论锋出,甚有‘狮子跳掷’、‘毒龙顾尾’等势,览之使人拊掌不已。”可见其“势”论在晚唐五代诗格中也是颇具代表性的。《风骚旨格》对以后诗格影响颇大。《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赠刘五经
        往年长白山,发愤忍饥寒。
        扫叶雪霜湿,读书唇齿干。
        群经通讲解,八十尚轻安。
        今日江南寺,相逢话世难。
        酬九经者
        九经三史学,穷妙又穷微。
        长白山初出,青云路欲飞。
        江僧酬雪句,沙鹤识麻衣。
        家在黄河北,南来偶未归。
        《毛诗》是唐代“九经”之一,仍然是官学和私学进行诗歌教育
        之主要内容。国子监校正九经,刻板印卖。九经


        4楼2014-03-25 09:57
        回复
          卜算子 长白山中作
          年代:【元】 作者:【刘敏中 】
          长白汝来前,问汝何年有。
          只自云间偃蹇高,不肯轻低首。
          我即是中庵,汝作中庵友。
          怪得朝来爽气多,浮动杯中酒。
          宣和殿画水仙鸲鹆图
          年代:【元】作者:【王冕】
          玉宇琼楼天窅窅,春融紫禁烟花绕。
          龙光摇动五色云,忽觉青蒲生野草。
          河图埋没龙马藏,上林桑谷一夜长。
          丹穴岂是无凤凰?鸲鹆乃来天子堂。
          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
          长白山下风萧萧,吹暗沙尘塞天地。
          宫中仙子罗衣垂,露倾金盏愁欲悲。
          绿烟不开花梦冷,此时颜色非曩时。
          转首桑田变沧海,景物凄凉画图在。
          江南江北不相知,展卷令人空感慨。
          泛舟大明湖
          年代:【元】 作者:【元好问】
          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
          山从阳丘西来青一弯,天公掷下半玉环。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
          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风与秋露。
          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
          晚晴一赋画不成,枉著风标夸白鹭。
          我时骖鸾追散仙,但见金支翠蕤相后先。
          眼花耳热不称意,高唱吴歌叩两舷。
          唤取樊川摇醉笔,风流聊与付他年。
          题长白山居图
          年代:【明】 作者:【宋濂】
          满地云林称隐居,燕泥污我读残书。
          五更风急鸟声散,时有隔花来卖鱼。


          5楼2014-03-25 09:59
          回复
            研究很详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2-17 0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