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吧 关注:9,740贴子:90,460
  • 11回复贴,共1

路遥《人生》的“续集”到底有多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


1楼2014-04-20 20:38回复
    哪有?若有就是平凡的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4-20 21:30
    回复
      为什么要续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4-20 23:43
      回复
        1、于运河的电影《人生》续集
        《人生》改编成的同名电影热播之时,一位叫于运河的青年农民认为电影中的“高加林”的命运太悲惨了。他提出要拍摄《人生》续集,要让“高加林”从跌倒的黄土地上重新爬起来,要让他办乡镇企业、要让他堂堂正正地闯到城市里生活,而且日子比谁的也不差……据说,于运河当年把他的想法一股脑地告诉路遥的时候,路遥的回答是这样的:我创作小说的使命已经结束,以后的再创造、再加工是读者的事情,我无权干涉。于运河折腾了一阵子,自己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自己筹资请导演拍摄。高加林和刘巧珍她妹结婚了,成了个跑运输的汽车专业户——农民变成老板了。但电影版的《人生》续集花了40万没拍成。又写出个新剧本,名叫《乡下人》,主人公原型是他自己。


        4楼2014-04-21 08:36
        回复
          2、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电影“新人生”
          为了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我想唱支八十年代路遥写的小说'人生'续集的歌.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高加林在城里下岗,到家乡山里承包了一片经济林,带动山里人富起来,并把路汽路修到了村里,刘巧珍初中没读完的丈夫开山修路十年前就牺牲了,高加林与巧珍合伙又承包了新经济林,并发展山珍菌类上市和出口,山里人更富了.高加林的原妻县人武部长的女儿,九十年代到了美国再也没回来,她们的女儿在美国读完大学就一人回国了,在省城外贸公司工作,为家乡农林山珍出口出力,三年前高加林与前妻正式离婚,高加林并在五年前辅导巧珍儿子上了重点农林大学,毕业后,在家乡高加林自费建的一个林业产品开发研究站,为山里人共同富裕工作.因高加林与前妻离后,就与巧珍结合,两年前在山里研究站苗圃房里诞生了一个爱的结晶-女儿,他她把女儿名字起叫高速露,想家乡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又好又快发展........
          当年在高加林与刘巧珍分手的黄昏结尾的耕地的老大叔说的话变了,他最近老抱着高速露对村里人们说:回归了,回归了,因为城里人一到周末都跑咱山里来农家乐,有的城里娃都爱到咱山村找媳妇了.........和谐了,咱农民也有尊严了......


          5楼2014-04-21 08:39
          回复
            4、凡川《人生》续集——长篇小说《乾坤湾》故事故事梗概
            凡川缩写
            高加林被县上清退以后,把铺盖卷让三星捎回高家村,只身来到黄河乾坤湾,叩问苍天,叩问大地,自己的命运为何这么坎坷。想起为生计操劳的父母,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在黄河边上耍性子,于是振作起精神,回到了高家村。
            德顺老汉听说加林被清退,来到大队书记高明楼家,让高明楼善待加林。这两天,他把放牛地点选在村口,等加林回来,想说几句安慰的话。
            加林听了德顺爷爷的话,跪倒在地,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我的亲人哪!”
            加林喊的亲人就是刘巧珍。巧珍听说加林被清退,在加林回村的前一天,就回到了娘家。她到大姐家,要大姐求高明楼,让加林再去教书。在娘家门上等了整整一天,不见加林回来。临近黄昏,她胡乱地翻了几件衣服,来到小河边,一边洗衣服,一边望着加林家,一边唱着加林哥最喜欢听的“上河里鸭子下河里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的信天游,歌声飘荡在黑黢黢的河槽里。
            第二天,巧珍端了一老碗鸡蛋,来到加林家,安慰加林哥。两人默默地待了很长时间……
            高明楼安排高加林去放牛。高加林一边放牛,一边学画画。
            他帮巧玲办板报,在全公社小学板报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给马店小学赢得了荣誉。因此,他被抽调到公社帮助绘制已经过时的“批林批孔”大型宣传漫画。
            高加林来到南沙石水库尽义务,分配到文艺宣传队,拉胡胡,吹笛子,弹三弦他样样都会,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自从高明楼的儿子顶替高加林教学以后,高明楼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加林。高明楼三番五次到公社做工作,让加林再去教书。鉴于加林的突出表现,公社党委决定,高加林继续回马店小学任教,而且当上了代校长。
            高加林擅自做主给马店小学学生免了报名费、课本费,因家庭困难退学的学生又重返校园,学校的入学率马上提高。可他因给文教专干交不上所欠的费用而一时陷入困境。刘巧珍让马拴给加林送五十块钱,马拴不乐意,两人吵了一架后,马拴才勉强答应去送钱。马拴把五十元钱交给加林,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加林把自家的钱拿出来,高明楼、刘立本也拿出钱来,替学校垫付开支。
            巧珍发现巧玲对加林产生了好感,便去做父亲的工作。刘立本原来对加林恨之入骨,扬言加林要跟巧珍好,他要打断加林的腿。加林在县上工作后,他的态度有所转变,没想到,高加林变成了陈世美,卖了良心,害得巧珍差点寻了无常,被迫才嫁给了她并不喜欢的马拴。高加林被县上打发回来,刘立本感到很庆幸,没想到老天终于睁眼,把高家的鼻圪痂从县上打发回来了。
            临近年关,高加林帮巧玲家打扫卫生,引起了刘立本的警惕。刘立本想,这小子不晓得又唱的哪出戏。他还提醒巧玲不要跟那小子走得太近。
            刘立本的“拈香拜识”王石匠经常来他家吃喝借宿。王石匠看见刘立本买了一头老黄牛,便起了歹念,趁二月二村里人打火上山祭天地的机会,偷走了刘立本家的老黄牛。
            加林和巧玲在寨子山回村的路上,遇见王石匠吆着一头老黄牛走在通往清平湾的路上。巧玲问王石匠,为何黑天半夜赶路。王石匠说,他要在天明之前赶到清平湾集市,有一笔好买卖正等着他。
            回到村里,高加林听说刘立本家的老黄牛丢了,马上意识到,偷牛贼肯定就是那个王石匠。
            高加林和几个民兵撵到龙王庙山的半山腰,王石匠弃牛而逃。加林追到龙王庙山顶寻找。神像背后扔出来一块石头,砸在了加林的腿上。加林不顾疼痛,抓住了偷牛贼王石匠。
            爱钱如命的刘立本怎么也想不通,他认识的拈香拜识,却偷了他。他记恨的高加林,为了逮偷牛贼,挨了一石头。他改变了对加林的看法。
            巧珍在父亲跟前提出巧玲和加林的婚事。父亲自责道,那时候,由于他的干涉,你俩才没走到一起,肯定是加林记恨他。现在,只要巧玲同意,他没意见。
            经过巧珍的撮合,巧玲和加林决定订婚。巧珍忙里忙外,帮娘家人张罗订婚宴席。宴席散了以后,巧珍在回马店村的路上哭了一路,加林成了她的妹夫,她要把他从心里彻底忘掉,不能再提及以前的事了。
            加林带领同学们,通过养猪、种菜、种树、刨药材等勤工俭学活动,还清了高明楼、刘立本的欠款。加林给巧珍还钱,巧珍说,这五十块钱本来就是你的,当时说好是我替你保管着。加林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马拴骑着摩托车带着巧珍,到高家村参加加林和巧玲的婚礼。转过一个山峁,一辆大卡车迎面驶来,摩托车赶紧躲避,不料驶下了高崖。马拴和巧珍摔在了河滩上,昏迷不醒。
            高家村的人听说巧珍出了车祸,撂下饸饹锅,赶往出事现场。高加林从河滩上背起巧珍,几个人抬着马拴,来到公路边,挡住一辆大型拖拉机,向县医院奔去。
            经医生检查生命体征,巧珍大脑受伤,昏迷不醒,生命危在旦夕。马拴已经死亡,送进了太平间。
            经过几天的救治,巧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医生断言,巧珍很可能变成了植物人,从此将在床上度过余生。
            高加林一边教学,一边跑到县医院照顾巧珍。他的精神感动了马店小学的学生。高年级学生主动加入照顾巧珍的行列。他们知道,在学校最困难的时候,巧珍阿姨曾经帮助过学校。
            在高加林的领导下,马店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引起了上级的重视。省教育厅、地区教育局领导到马店小学来检查,高加林汇报了学校教学工作。省教育厅厅长对马店小学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称之为“加林现象”或“加林效应”,并决定到县医院看望曾经帮助过学校的刘巧珍。高加林感动的流下了热泪。
            刘立本老俩口跑到娘娘庙上祈祷,请神神保佑,巧珍早日苏醒。
            经过加林、巧玲和同学们在巧珍耳边不停地呼唤和精心地护理。除夕晚上,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巧珍奇迹般的苏醒。
            苏醒的巧珍一反常态,在加林跟前撒起娇来,让加林和巧玲感到很吃惊、很困惑、也很尴尬。他俩猜测,巧珍的神经大概出了问题。
            加林和巧玲领着巧珍在地区医院进行复查,专家得出结论:大脑记忆部位部分损伤,导致近事遗忘。巧珍忘掉的恰恰是她和马拴一起生活的那段经历,记忆停留在她和加林的热恋时期。
            黄亚萍回南京工作以后,还深深爱着高加林。她到处托人,替加林找工作,终于将接收单位的介绍信寄给加林,让加林来南京发展。
            巧珍十分需要加林,巧玲深深地爱着加林,亚萍的情感世界不能没有加林。三个人都付出了真挚的情感代价,高加林被牢牢拴在了三颗爱情原子弹的引信上,丝毫动弹不得,稍有不慎,就会带来毁灭性的连环灾难。他再一次被掷于人生的“乾坤湾”。
            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07:45初稿
            2011年5月7日星期六 16:54修改


            7楼2014-04-21 08:47
            回复
              6、【乡土文学】《人生》续 接续路遥前辈的《人生》连载
              前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前辈创作的优秀中篇小说《人生》,真实地反映了八十年代初期偏远城乡的实际状况,他笔下的人物生动,语言朴实,故事精彩,情感真挚,非常贴近当时的生活。这部以黄土高原为故事背景的优秀名篇,深受广大读者朋友们的青睐和好评。路遥前辈在故事的创作中,虽没有刻意颂扬善美,也没有刻意批判丑恶,可他通过故事的细节、人物、语言、表情、事例的细致描写,把故事中的反正人物及当时社会现象中的美丑和阴阳面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了广大读者朋友们的眼前,对故事中的美丑善恶,读者朋友们会自有公论。
              《人生》故事的最后一章,路遥前辈用不是结局做了《人生》故事的结尾,他讲述的人生故事看似结束了,实际上他在故事的结尾留下了悬念,埋下了伏笔,给广大读者朋友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路遥前辈没再续写《人生》故事,可能是他有意把这个机会留给了喜爱他的读者朋友,他可能在等待着喜爱《人生》这部作品的读者,能本着认真谨慎的态度,将《人生》故事继续讲述下去,让本故事中主人翁的人生更加精彩。路遥前辈笔下《人生》故事的结束,正是该故事中主人翁高加林人生的重新开始。
              本人是路遥前辈的忠实读者,今斗胆将《人生》故事作了延续,就算是在下对路遥前辈的热爱、敬仰和怀念吧。殷切期望《人生》故事续集能够得到广大读者朋友们的指导、批评、与关注。
              初稿于一九九零年三月 修改于二零一三年五月
              http://club.history.sina.com.cn/viewthread.php?extra=page%3D2&page=1&tid=5792727&bsh_bid=390610408


              9楼2014-04-21 13:00
              回复
                路遥对他的读者太“残忍”了,让很多看《人生》的读者看完后久久无法释怀,对小说主人公的结局引发无限感慨与牵挂。


                IP属地:湖南10楼2014-04-25 09:54
                回复
                  路遥说过,人生已经完结,如果非要续写的话,那么就和作品无关了


                  IP属地:印尼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04-29 08:36
                  回复
                    人生续集--“乾坤湾”,那里有卖?


                    IP属地:广西13楼2022-10-19 21: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