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083贴子:602,323

【国学】论语讲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


IP属地:上海1楼2014-06-22 13:30回复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注释:
    我们处在一个物质及其发达的时候,满足物欲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好吃,好玩,好欲,好色,确少有人好学。
    好学者当知学中之乐。


    IP属地:上海2楼2014-06-22 13:31
    回复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注释:
      做人要圆滑,很多人这样讲。其实是种谬误。
      圆滑者常巧言而饰其真心,令色以和其恶相。
      现时代,利益二字当头,人们常奔流在繁忙的工作和利益争斗中,巧言令色而预谋其利害。
      殊不知,但谋小利而失其大利,久而久之,仁心渐无。
      其实做人实当圆融,圆则圆满,面面俱到而不失其仁心;融则通达包容,世间各类人等皆可融而和之,此实则为真人。


      IP属地:上海3楼2014-06-22 13:31
      回复
        已阅
        --我坐在天台上时光短促又漫长 风从我的耳边流过带来整个世界的声音 风中 有人弹唱 有人舞蹈 有人相爱。


        IP属地:广东5楼2014-06-22 13:37
        回复
          第二篇为政篇,节选。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注释:
          思无邪,道体本纯而无邪。当代之人,多取邪而为正,正邪颠倒。
          有志之士在此浊世,当有出淤泥而不染之大有为决心。


          IP属地:上海6楼2014-06-22 13:42
          回复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孔子说:“用行政法令去引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仪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注释:
            当代超级大国美国,可谓政令刑法用及之国,法令繁复,完善,确实可以控制百姓犯法,短期内强大国家。但孔子一语道破,人的身体行为可用政法控制,而人心难控。此所以道德礼仪诚不能荒废。国之久治,当治人心。人心不治,科技便如无制猛虎,结果可想而知。


            IP属地:上海8楼2014-06-22 13:58
            回复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可立义;四十岁没有了疑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言随耳音对我皆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行为皆合于正道。”
              注释:
              此文实则玄妙非常。当代翻译和诠释多有谬误。最大的谬误来自于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实非很多人理解的,三十岁要成家立业。
              孔子十五岁,已知人之渺小,宇宙万有之玄妙,君子之志当在学,当在进取,而非为世俗之利益荒废一声。
              三十而立,此立,当是立义之意,义的意思是理,做人之道理,善恶正邪之理,此理孔子三十已立于心中。
              四十不惑,外界的一切现象都可判断其义理之源,因知其因,故而无惑。
              五十,知天命,愿感天应命与道化合。
              六十,耳顺而不动心,任凭世界风云起,我自真心一镜平。
              七十,念念行行皆合于大道,可谓超凡入圣已。


              IP属地:上海9楼2014-06-22 14:16
              回复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注释:
                此言放在当代,实有大意义。孝不仅仅在于赡养,更在一个敬字。可敬父母之人,上可敬师长,下可爱子弟,此理放大,可敬家族,可敬国家,乃至一世界之众生。


                IP属地:上海10楼2014-06-22 14:23
                回复
                  呵呵~!


                  IP属地:北京11楼2014-06-22 14:38
                  回复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
                    注释:
                    器具,有不同形状,也有其具体不同的用途。再大的器皿其容量也是有限度的。
                    君子不器,君子应谦虚谨慎,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无所附,不要给自己附带上任何框架条件,更应该有包容海量的胸襟。


                    IP属地:上海12楼2014-06-22 14:54
                    回复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实行了,后面的事情,从之”
                      注释:
                      从之,并不完全是指要说出来,而是先做了,后面的事情随缘而生但不造作。努力精进,不是简单的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的,万事万物的成立都在与行。诚心精进而行小可行人道尽人事,大可动山川大地,泣魑魅神鬼。君子欲有所为,当笃行其道,切勿空谈。


                      IP属地:上海14楼2014-06-22 15:12
                      回复
                        原文: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注释:
                        此文放在今日尚有大意义。治国实则为治人,人治则国治。为政当举直措枉。官员正直清廉,自然百姓归心,官员贪污腐败无正无德无礼,民心自然思变。
                        为政者正直无私,不求自利,但求百姓利益,自然百业可兴,盛世可为。为政者自私自利,不顾百姓死活,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IP属地:上海15楼2014-06-22 15:21
                        回复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的,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知道!”
                          注释:
                          迷信就是在没有全面了解事实的情况下,盲目相信。迷信不仅仅是存在于宗教,存在于文学论述中,乃至于在当今科学界内,也普遍存在着。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知道就是知道。而今时人多以我为尊,可仅凭臆想或是片面的所谓事实和观点,得出所谓的定论或结论。这种情况也反复出现在历史中,就像几十年前被完全否定的市场经济,和极力鼓吹的计划经济一样,结果如何呢?
                          你所了解的不一定就是事实的全部,你所不了解不知道的不代表就一定不存在。学人当放下自我,努力精进去了解宇宙万有之玄妙,而不应落于夸夸其谈中而变得妄自尊大了。


                          IP属地:上海16楼2014-06-22 16:39
                          回复
                            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一世为三十年)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注释: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此理放在国家层面同样成立。有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万事变易,由复轮回。如今中华得明主良臣,终临盛世之机。望国人可享一世太平。但终因体制所限,二十年后之国运犹未可知。


                            IP属地:上海17楼2014-06-22 16:52
                            回复
                              不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6-22 16: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