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吧 关注:9,913贴子:74,067

温暖人心的布里斯班之旅——参观昆士兰海事博物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奋进号镇楼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8-11 10:31回复
    前排!


    IP属地:美国2楼2014-08-11 10:34
    回复
      该馆的镇馆之宝——河级护卫舰(frigate)一艘,走近了发现这么个小船都觉得好大,不过婆没啥兴趣。。。这个战舰在布里斯班老干船坞内,远处就是布里斯班河河道了。婆纪念完毕,果断转身向有三层楼的展览厅走去。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楼2014-08-11 10:36
      回复
        展厅入口坡道处的大炮。
        远处是开放日的小盆与,澳洲小盆与都好高。注意到这个铁炮背部的纹章了吧,似乎和书里说的铁炮一般没有纹章不同。。。
        这个名字的拼写真是。。。是cannon?还是要写carronade?婆只能隐约认为这是受后卡隆时代那些康格里夫炮等半长不长的炮的名字影响吧。。。不过这个显然是加农炮呀
        炮口。
        炮尾,英国的炮车都是不带底板的,只有一个用于搁楔形木的窄板,如图所示。
        侧面的环用来布置把大炮推出炮门用滑轮组,当然也可以用于左右移动了。
        后面的环上布置的一套滑轮组,用于防止背风舷的大炮在后座回来后还没来得及装填就滑向炮门。
        上面的环用于起吊。换炮呀,维修呀,使用。
        炮尾的标尺难道是俯仰用的?婆不知道。
        终于发现是24磅炮,不小。。。
        木楔上的抠槽,第一次发现这种细节。
        侧板上的阶梯是撬杠的支点,撬起炮身,放置木楔,以为俯仰。
        遍布各处的圆头打钉和其垫圈。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14-08-11 11:00
        回复
          火门,按说1810年的应该有隧发器,现在不知道哪里去了。。。
          用于穿过粗壮制退索的粗壮尾环。
          各种加强环,趁热套上去的。
          铁炮纹章,应该不多见,或者说明这时铸造技术更加先进了。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14-08-11 11:05
          回复
            怎么前后一样粗啊


            IP属地:湖北7楼2014-08-11 11:57
            收起回复
              展厅入口处的星座号巡航舰(USS Constellation)。
              1794年经国会批准,1797年于巴尔迪摩下水,1798年夏天成功海试,被赞为“美国赛马”(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
              此船建于1794~1797年间,但是其舰艏或许不是初建时的样子,因为虽然那时节的巡航舰已经领先战列舰10~15年采用了前方不带艏隔壁竖立型艏(walled-up bow),但框架状首和首饰像都还在的。
              另外可见斜桁最外段总是绑在中段右舷。
              稍早些的宪法号首还很古代。
              上面星座号首可见三段的首斜桁,和伸向下方的竖撑,及稳定斜桁、斜桁帆桁(已不挂帆)、竖撑用的各种纵向缆索,一如下图。
              从这里还可以看出,该模型体现的必须是19世纪初期以后的状态。因为可以看出,实际上已经没有一根连续的首斜桁帆桁,而是两根并非水平的水平撑杆(spreader),用于在其外端,张外段斜桁的稳定索(guys),这种变化在1797年的拿破仑战争时期是没有的,那时虽然首斜桁横帆已被首三角帆完全代替,横帆桁只用于张“guys”,但尚是一根桁,所以还需要各种控桁的索具,甚是麻烦,所以在19世纪初期,逐渐被图中这样的取代,具体时间婆不敢妄言,但1810年代是没见过的,1830年以后似乎可以多见,到了鸦片战争时似乎是标配了。
              而且其艏也体现出19世纪的简洁风格,与1830年以后的木头战列舰艏类似了,那种雕花的木头框架已经基本废弃了。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8楼2014-08-11 12:06
              收起回复
                话说这个模型做的细节太少。。。
                舯部叠放的小艇,主桅杆前后的主、辅货舱盖。后部两个货舱盖间似乎是绞盘。用起来不舒服。。。各种天窗。
                两舷两大条白色的婆猜是代表盖上防雨布的两列收纳在船帮的吊铺?
                好像又仅仅是涂成白色的船帮。
                话说美国这种黑白装后来似乎被英法借鉴了呢。
                船钟简单地挂在主桅杆上。后面货舱后面像是回旋小炮。
                后桅杆前,舵轮可耻的不见了。。。只剩下其支架,令人哀叹。。。
                似乎也是从美国开始流行的艉部吊艇架。
                帆桁前面的绳为十九十几初的又一新发明——“jackstay”,婆没找到老先生们的翻译,就先叫挂帆绳吧,本来帆是直接挂在桁上的,但是帆像窗帘一样挂上,会漏风,风从一个个系帆的小绳间吹过。现在将帆挂在桁前面的这条绳上,避免了漏风问题。
                帆桁后面的绳子应该是水手踏足的脚绳——但是位置太不准确,应该是松垮的垂下来。
                图中可见前桅桁转桁索是引到主桅后面的挽缆桩。
                主帆桁的固定装置似乎是万向铰,这种装置代替百折环和简易绳套是必然的,但又不像婆见过的图示。有待研究。
                不设置翼帆。
                主桅中帆转桁索(向后直接引到甲板,体现了美国个简单直接)有向前、上方设置的辅转桁索,很不寻常——上图及往前数第五图(含上图)中可见这个种帆桁的转桁索由于直接引到甲板,向下的分力明显多过水平的,一定不好用,为了平衡辅助,只好再搞一个向上、更水平些的前向辅助转桁索。这种情况一般用于沉重的主帆桁,这样用于中帆,婆还没见过。
                上帆桁吊索只一根,偏于左舷。
                本图可见主桅中帆转桁索大角度直接拉向甲板。。桅斜桁就不吐槽了,
                总是使一个制作尚可,但缺少维护的作品。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9楼2014-08-11 12:57
                收起回复
                  运茶飞剪船的竞赛。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前,飞剪船是中国茶运的最快速承运者。每年的第一批茶,能买个好价格,船员提成也高——于是出现了运茶竞赛,最著名的是图中1866年5月28日福州驶出的那批飞剪船,其中最富盛名的头两名是图中的“ARIEL”和“TAEPING”。两船你追我赶,知道出航98天后才相互看不到对方。9月5日,A船已到英伦近海叫做Cornwall的地方,发现T船在后面,很开心。两船于是在英吉利海峡里又展开竞速,翌日晨,A船先到达Dungeness接到引水员,准备进入泰晤士河——不过T船应该也没过后——后来蒸汽拖船托着两船起头并进,但是T船拖船似乎马力强劲些,它领先20分钟入港停靠。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14-08-11 13:28
                  回复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3楼2014-08-11 13:33
                    回复
                      使经度计算成为可能的准确海上钟表,放在一个陀螺仪中保持稳定,减少其受颠簸的影响。
                      这种表由约翰哈里森1759年发明,立刻做了两个,一个随库克船长发现了澳洲,一个后来在倒霉的本特号上。展出的这个不知道。钟侧经度的原理——拿六分仪先可以找到船所在位置太阳最高的时刻,与事先一直稳定在格林尼治时间的钟对照——知道经度。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4楼2014-08-11 13:41
                      回复
                        六分仪侧太阳高度。
                        实物。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5楼2014-08-11 13:43
                        回复
                          这个并不是用来夜观天象的。下面是罗盘,上面是陀螺仪,陀螺仪上有一根小尺,一头是竖立的如蛇信子的分叉,图中略可看出。这个装置用于量取海上参照物,如礁石、海岸的方位和距离。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6楼2014-08-11 13:45
                          回复
                            这楼回答@非常不用谢童鞋的问题。
                            太阳王号艏可见竖立的艏隔壁(beakhead bulkhead),与舷侧的船壳板不连贯,后面也没有肋骨支撑,十分脆弱。
                            瓦尔米艏部没有隔壁,从下到上跟两舷一样高。这就是“walled-up bow”——取消艏隔壁,从下到上都用肋骨铺成实在的厚舷墙,使艏部不再脆弱。是19世纪的改进。
                            万向接头就跟现代一样。
                            使桁可在水平、垂直面内绕桅杆转动。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7楼2014-08-11 23:52
                            回复

                              一堆画盘
                              第二个是本特号(Bounty)


                              IP属地:山东18楼2014-08-13 15: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