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man吧 关注:32贴子:1,206

【多图】设计史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若无特殊说明,贴中内容均来自百度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8-17 20:55回复
    拉斯科洞窟壁画
    韦泽尔峡谷包括147个旧石器时代的史前遗址和25个内有壁画的洞穴。这里无论是从民族学、人类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都非常令人感兴趣,因为这里的壁画,特别是1940年发现的拉斯科洞岩壁画,对研究人类史前艺术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壁画中的打猎场面有约100种动物形象,描绘细致,色彩丰富,栩栩如生。 1979年韦泽尔峡谷洞穴群与史前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符号
    拉斯科洞窟崖壁画给人的印象是线条粗犷、气势磅礴、动态强烈,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静态恰好形成对比。画面已经初显构图意识,比如:前洞的六只大牛,组成圆圈,朝一个方向奔跑;一匹马跌落阱陷的画也是如此。此外,符号也被大量使用,如一种被理解为陷阱的符号(法国哥摩洞窟也有许多符号,其中以房屋形的符号最为引人瞩目,而且往往画在动物的身上)。
    画面
    拉斯科洞窟崖壁画还曾使法国的现代画家亨利·马蒂斯赞不绝口,庆幸自己的所作与原始人的画迹有相通之处。
    在拉斯科洞里一个井状坑底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画着一著名的人类古老场景:一头野牛正冲向一个鸟人,鸟人附近有一只鸟站立在枝头,野牛身上则已被一枝矛剌穿,腹下流出大量的肠子,但还在拼命地挣扎,向人冲去。图中的人物很值得注意,其形态被图案化了,长着鸟头或是戴着鸟冠,右手握着顶端呈钩状的工具,可能是矛棒或标枪,双手各生长着四个指头,脚下还残留着矛棒的断片,和野牛组合在一起,似乎受了伤的样子。该鸟人有人认为是伪装成动物的猎人,有人认为是巫师正在为祈求狩猎的丰收施行巫术。猎人伪装成动物以便狩猎时接近猎物的作法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有使用,如鄂伦春族戴的狍头帽。学者们认为该画可能是在表现某种观念,或者有某种纪念性目的。类似的画例不仅在其它洞窟岩画中可以找到,稍后时代的非洲岩画中也可以找到。
    “中国马”
    拉斯科洞窟壁画的马中,最令人嘱目的是所谓的“中国马”,其因形体颇似中国的蒙古马种而得名。画中的马正处于怀孕期,这与祈求增殖的观念有关;马的造型轮廓分明,线条流畅,比例造当;制作时巧妙地利用岩石的高低变化而与雕画结合,尽管是采用单色平涂,却取得了立体效果,有一定的体积感;在色彩的处理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大面积的马身着明亮的黄色,马鬃涂黑色,形成明快的对比。就艺术上的成就而论,把该画列为杰作应是没有异议的;并应想到原始艺术家是在粗笨的打制石器、简陋的油脂燃烧物照明的条件下完成该画的!
    游泳的鹿群
    洞穴艺术家们用有色的土和石头研磨成粉末状,然后用水调剂成液态或膏状的颜料,少见地用红色、黄色和更多的黑色点染出鹿群的轮廓。


    IP属地:上海2楼2014-08-17 21:25
    回复
      威伦道夫小雕像
      出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威伦道夫。约作于公元前1.5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之间,旧石器时代晚期。该作品是举世闻名的女性神雕塑,被人们称为“原始的维纳斯”,又叫“母神雕像”。女神的面部、手脚等细节表现较为粗糙,头部仅刻有卷曲的头发,而手臂则被忽略。女神的乳房、臀部等女性特征形象较为夸张突出,一般认为该作品具有类似巫术般的祈求生殖的目的。作品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文名: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英文名:Venus of Willendorf
      出土:奥地利维也纳
      规 格:高11厘米
      材 料:石灰石
      存藏处: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介绍:
      雕像的头部被卷发所覆盖,面目五官不清,细弱的双臂下垂被双乳排挤在两侧。硕大的乳房从胸前垂挂对称式地压在腹部,粗壮的大腿向下逐渐变细连接小腿,足部省略。这种造型很可能是作为神灵偶然,插在松软土地上以供崇拜。
      原始艺术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特征。是符合原始人的理想追求与生殖崇拜。


      IP属地:上海3楼2014-08-17 21:27
      回复
        汉穆拉比法典碑
        "法典碑"上半部用浮雕形象表现了这位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法典的场景,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君权神授意识。下半部是用楔形文字铭刻出的法典全文,计49栏、282条,8000余字,包括诉讼、租佃、赔偿、借贷、继承、处罚等。法典的内容宗旨贯穿着铲除邪恶、弘扬道德的思想。为世界各国人民以法治国,立下了最早最正规的标本。
        汉穆拉比是不朽的,正如这块法典碑是不朽的一样。这件写实性极强的青铜铸像(公元前2300年)刻画的是伊拉克历史上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铸像虽有所破损,但透过严谨的结构造型和肯定的细节线条,仍能感受到他作为领袖人物的坚定和智慧。萨尔贡一世很类似中国的秦始皇,他不仅在四千三百多年前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阿卡德王朝,而且还兴修水利、统一度量衡、对外通商、发展经济,为后来更加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IP属地:上海4楼2014-08-17 21:30
        回复
          萨尓贡王头像
          公元前3000年代末
          未找到详细资料


          IP属地:上海6楼2014-08-17 21:38
          回复
            人首翼兽像
            亚述王宫门洞口两侧和塔楼转角上的石板上雕刻。
            像正面为圆雕,可看到牛两条前腿和人头的正面;像侧面为浮雕,有牛的四条腿和人头侧面像。从两面看各有完整的形象。虽然实际上总共雕刻了五条腿,但看上去却没有荒谬的感觉。它们既是不同雕刻形式的巧妙结合,又体现了建筑雕塑要考虑具体观赏条件这一重要原则。
            人首翼牛像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象征健壮,可能和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联系,通过喜特人和腓尼基人传来。


            IP属地:上海7楼2014-08-17 21:43
            回复
              受伤的母狮
              《受伤的母狮》(浮雕,大理石,通高约168厘米,公元前的650年左右, 尼尼微出土,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藏) 这是亚述帝国时期最精彩的浮雕,是描纶亚述帝国国王巴尼帕狩猎场面的一部分。
              身中三箭的母狮,满身鲜血淋漓,后半身已经瘫痪在地,似乎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 但它仍撑起结实的前脚,昂首吼,既痛苦,又不甘心就此倒下去,形象极其悲壮。它突出地体现了亚述帝国的艺术家善于细致入微地刻画形象的高度艺术才能。同时,从这受伤的母狮的形象上,也体现了亚述人顽强、刚毅的性格。


              IP属地:上海8楼2014-08-17 21:46
              回复
                村长站像与书记官坐像
                第五王朝时期作品,找不到详细资料


                IP属地:上海9楼2014-08-18 10:48
                回复
                  蛇王的墓碑
                  摘自vr.theatre.ntu.edu.tw
                  这块宏伟的蛇王碑被发现在德杰特王[Djet]的陵墓外面。这块石碑是一件平面浮雕,上方刻了一只鹰鸟,以侧面站立,代表保护王室的神;下方长方形的空间中有一些柱子,象徵国王的宫殿;柱子上端有一条蛇,代表王朝的国王。这个浮雕造型非常简化,已经有了象形文字的雏形。目前这一杰作被保存在巴黎罗浮宫博物馆中。


                  IP属地:上海10楼2014-08-18 10:51
                  回复
                    纳费提提王后像
                    纳费提提王后半身像距今约3300年,1912年在埃及出土,现存放在德国柏林阿尔泰博物馆。这尊雕像以精确的对称线条和姣好面容蜚声海外。
                    它于1912年被柏林考古学家博尔夏特在一间公元前1340年左右的手工作坊遗址中发现。头像的左眼没有完成,表明这个头像是用来做模具的。这个精美的奈费尔提蒂女王头像,头戴高高的蓝色王冠,王冠上有一条黄金宝石饰带。作为埃及王室象征的圣蛇盘绕在王冠的前额。头像的右眼用薄水晶石做成,在水晶石中镶着一块人造黑宝石。
                    有“尼罗河美女”美名的古代埃及“纳费提提王后半身像”雕刻时可能经雕塑家美化,与王后实际容貌有出入。德国图像科学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胡佩茨与同事研究发现,这尊高50厘米的半身像内部包含一个由不同厚度灰泥层层包裹的灰岩岩心,上面雕刻有另一张脸。相比雕像“外层”的精致面庞,“内层”脸部颧骨并不突出,鼻梁上有细小缺陷,鼻翼两侧还有延伸向下的法令纹。
                    研究人员据此推断,为让王后相貌更符合当时“完美女性”标准,雕塑家可能对“外层”面庞进行美化,修复了法令纹和鼻梁缺陷。
                    “这尊雕像可能由王后的丈夫、埃及法老阿克赫纳登授意制作,让雕像按照他的想法成为纳费提提的象征,”胡佩茨在研究报告中说。
                    这份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放射学》刊物上。


                    IP属地:上海11楼2014-08-18 10:55
                    回复
                      18王朝 法老黄金面具
                      公元前14世纪时的埃及法老图特卡蒙死后所戴面具,发现于他 的陵墓中。他的木乃伊发掘出来的时候,头部罩着一个黄金面具,这使他成为当代所知最著名的埃及法老,面具与真人的面庞大小相称,恰好罩在他的脸上。面具由金箔制成,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神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神为保护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冥神奥西里斯。


                      IP属地:上海12楼2014-08-18 11:04
                      回复
                        彩陶器具
                        米诺斯早期的陶瓷制品以线状的螺旋、三角、曲线、十字、鱼骨纹等为特征。到中期,自然主义的设计,如鱼、乌贼、鸟和百合的图案则变得普遍。到迈诺安晚期,花和动物依然是主要的特征,但是增强了变化性。在诺索斯周围的地区通常体现出“宫殿风格”,特征为对自然形状的几何抽象以及单色的绘画。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迈锡尼艺术与后期米诺斯艺术十分相似。


                        IP属地:上海13楼2014-08-18 11:09
                        回复
                          瓦菲奥金杯


                          IP属地:上海15楼2014-08-18 11:36
                          回复
                            狮子门
                            迈锡尼的卫城建于群山环绕的高岗上,现在只留下卫城的主要入口——狮子门。门的实用价值离不开墙的构造。狮子门的两侧都是坚固的石墙,左侧专门延伸出的突出部分与右侧的城墙相平行,在城的入口处形成了一片狭小的空间,这意味着一切来犯之敌都将在狮子门下被反包围。历经三千多年的风霜,如今的迈锡尼城只剩下残垣断壁了。稳固的狮子门同样残缺不全,但其粗陋的外表下掩藏不住当年工匠们的精巧设计:两根稳健的石柱承载着同样笨重而略成弓形的石制横梁,横梁上面是巨石砌成的拱门,当中恰好嵌入一块三角形巨石,底部的凹弧使其在迈锡尼的城门上稳稳当当地立了三十多个世纪。狮子门的精华和灵魂就在这个三角形巨石上。巨石的正面是一组浮雕:两只对称的狮子一左一右以前足踏立在祭坛上,中间立着一根颇似后来的多立克式样的柱子,狮子的头部和柱子的顶端已被破坏。其中,狮子象征武力,即城市的守卫者。人们也据此推测,迈锡尼文明来自小美索布达米亚和埃及,因为希腊半岛没有狮子。立在祭坛上的柱子是该城的宗教信仰,事实上是一种自然崇拜,即对树的崇拜。而树意味着家族、血缘,因而至少在迈锡尼时代,家族观念和血缘文化还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后来的希腊文明,可以说就是开始于崭断这条血缘的自然之链。
                            狮子门建于公元前1350~1300年。该门由独石建成门柱,门宽3.5米、高3.5米,可供骑兵和战车通过。门上过梁是块巨石,中央厚约90cm,重达20吨,中间比两头厚,在巨石的门楣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叠涩券,用以减少门楣的承重力,中间镶着一块三角形的石板,三角形叠涩券中嵌入一块雕着双狮的三角形的石板浮雕。双狮刻工精细传神,狮子门因此而得名。狮子中间的一根柱子是宫殿的象征,它像克里特主宫的柱子一样是上粗下细。这一对雄狮,狮的前爪搭在祭台上,形成双狮拱卫之状,威风凛凛地向下俯视着进入城门的人。门口的阶梯也用整块的岩石铺成,上面还残留有战争的轮辙。虽然迈锡尼城堡已成废墟,但这个庄严肃穆的城门,历经3000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巍然屹立,威风不减当年。进入城门就可看到城堡内的建筑以当年迈锡尼国王的皇宫为主体并设有圣火祭坛、国王的珍宝室、多座竖坑式墓穴和蜂窝式墓葬群。在荷马史诗中,它是一座“黄金遍地”“建筑巍峨”“通衢纵横”的名城。像狮子门这样的城门在当时是流行的。


                            IP属地:上海16楼2014-08-18 11:38
                            回复
                              红像式 黑像式
                              古希腊瓶画,是希腊陶器上的装饰画,依附于陶器而得以流传下来,代表了希腊绘画风貌。其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风格多样,技艺精湛,装饰性很强,艺术水平极高,在希腊美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希腊陶器主要有盛酒的瓶、罐(大)和饮酒的杯、碗(小)两大类,瓶罐装饰画多绘于腹部,画面展开近似方形 ;杯碗装饰画又分内外,内部的装饰画呈圆形画面,外部的呈环形。曾出现过东方风格、黑绘制风格和红绘制风格等。东方风格主要是受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艺术风格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多纹样的色彩来区分的绘画样式。
                              古希腊瓶画有三种式样。早期的是黑像式,即在白底子上把用线条勾画的形象涂上黑色,像剪影那样。后期叫红像式,即与黑式相反,背景填黑釉而形像留空白(空白处为陶器的红色表面,故称之红像式)。以后又发展到使用白描的瓶画。这些瓶画造型简练优美,结构严谨,本身就是一幅幅素描杰作。


                              IP属地:上海17楼2014-08-19 0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