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云吧 关注:247贴子:2,269
  • 7回复贴,共1

戚芳吧也有吧主了,大家快去拜访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主快去拜访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9-12 07:58回复
    补记:
    关于武侠小说,想说的话题很多。
    或将继有“二辩”“三辩”,请俟以他日。
    “创作成就有高低,文学形式无高下” 这话还是有问题的,说得太绝对,须稍作修正:
    在某种情况下,文学形式的选择,对创作成就仍是大有影响的。
    我说的是篇幅。刨除了“篇幅”的因素,“创作成就有高低,文学形式无高下”一言才可以成立。
    从作品的篇幅,最可以见出作者驾驭题材、人物的气魄腕力,岂可轻忽哉?
    理想意义上最好的多幕剧,其成就必然高于最好的独幕剧。
    理想意义上最好的长诗,其成就必然高于最好的短诗。《浮士德》是歌德最好的长诗(诗剧),再过五百年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长诗。《一切的峰顶》是歌德也是文学史上最好的短诗。但《浮士德》成就明显远高于《一切的峰顶》。
    理想意义上最好的长篇小说,其成就必然高于最好的短篇小说。《红楼》高出《聊斋》,不止一头。
    要评定世界十大小说家,我不认为应该给专写短篇的作者留出哪怕一个位置。
    老舍、钱钟书都不很佩服鲁迅的小说才能,出于同一原因:鲁迅无长篇。20世纪40年代,老舍对徐訏讲过,他认为鲁迅“只有杂感可称首屈一指。小说则‘气派太小’”。1979年钱钟书访美,也曾对水晶说起:“鲁迅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但是他只适宜写 ‘短气’的篇章,不适宜写‘长气’的,像是阿Q便显得太长了,应当加以修剪才好。”
    老、钱二氏因鲁迅无长篇而怀疑其小说才能,很正常,很合理。可惜,老舍《骆驼》、钱钟书《围城》也够不上理想意义上最好的长篇小说,不因其“长”便足超越《呐喊》。
    可能,沈从文《边城》、鲁迅《呐喊》确为新文化运动以来“纯文学”中成就最高的小说(集),这同时显示着近百年“纯文学”长篇小说创作的整体失败,决定着现代“纯文学”的小说创作成就有限,不容高估。
    对作品之篇幅,只能笼统而言。要说越长越好,百万字长篇成就必然高于五十万字的,那就不是我的本意了。
    附录:答网友:
    【一】 网友:
    文章太多类比,太多举例,少了分析,比如,你喜欢《鹿鼎记》,它好在哪里,举出一二三点,比这种写法更有说服力。
    刘答:


    2楼2014-10-05 16:06
    回复
      文学欣赏不是数学试题,完全是“主观”的,你我他,各有各的“主观”。
      我写出的“它好在哪里”,只能是我个人感受,可能对少数人“有说服力”,要说服多数人,试图改变多数人的“常识”,我可没那么狂妄不堪。
      金圣叹说出了水浒好在哪里,他的时代有几个人被说服了?此后二百年,又何曾改变大家的“常识”?
      我对此文的要求甚低,只试图在从逻辑上证明:武侠小说也可以写出经典。
      至于其它,非所计也。
      正文中,我早坦率承认自己的无能:
      “我并无——如网友所期待的——‘证明金庸小说是经典’的企图。 盍敢不自量力至此!证明金庸小说已是经典,我做不到,也没有哪个人可以做到。”
      写出金庸小说“好在哪里”,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一个时代的“常识”,但仍自有其长远价值,却又非您想的那样简单,好像写那么数百上千字,“举出一二三点”,就可以。
      我谈《笑傲江湖》,写了三十万字。一点点分析“它好在哪里”,当然,也谈了它的不足,坏在哪里。自觉写得很认真,很用心,至于是否有“说服力”,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写得全没道理,未必不能说服人;写得大有道理,未必能说服更多人。
      由它去罢!
      【二】


      3楼2014-10-05 16:07
      回复
        一部小说是不是“纯文学”,我看到可以从作者的动机去分析。
          比如金庸,个人认为前期的一些小说在创作时还是有一些“取悦”读者的意向的,因此这部分恐怕有“俗”的成分。
        刘答:
          我只信陈寅恪先生讲的一点;“无自由之思想,即无优美之文学”。其它商业性啊,试图取悦读者啊,只要不太过份,对文学的伤害很小,甚至,完全无害。
          想想莎士比亚的剧本,没有商业性?不是在取悦观众?
        里边那么多荤话,哈哈。
        【三】
        网友:
        当年的俗是指当年读书人里的俗,现在的俗是指现在普通大众里的俗。
        刘答:
          古今不同,就是识字率高了。
          现在的“普通大众”就是古代的“读书人”。
          您不会以为:几百年前的读书人都觉得《水浒》很俗,反倒是当时的普通大众早看出了《水浒》很雅很纯?
          


        4楼2014-10-05 16:08
        回复
          【四】
          网友:
          老刘你写这个文章就是抬高这种“砖家”了,何必搭理这种蠢人?
          刘答:
            写过几篇驳文,都不是为反驳而驳,
          只以此为发端,畅说俺自己的看法。
          【五】
          网友:
          武侠小说不必超越武侠小说才能伟大。
          金庸自称写故事的,这是自信的表现。
          骨子里不自信,所以总是要超越。
          远远超出了武侠小说范畴的武侠小说才好,
          不超出就不好。
          推论是:武侠小说不好。


          5楼2014-10-05 16:08
          回复
            刘答:
            “不落窠臼”,总是相对更好些。
            所有“窠臼”都不太好,非独武侠小说为然。
            想超越未必超越,不想超越未必不超越。
            写到最好,必然超越;未能超越,终非最好。
            【六】
            网友:
            “民间文学”和“俗文学”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宋词从冯延巳李煜到晏殊欧阳修,草创之际就已经是文豪们的兴趣了,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的精华演化成纯文学。
            刘答:
            “民间文学”和“俗文学”确实是两个概念。
              但所有起自“民间”的文化,最初都被认为“俗”,没有例外。
              词的发展历程,我多少也知道些,所以写道:【宋词源于民间文学,出身“俗”门。】
            自觉表达完全没有问题。
              假设:几个朝代之后,武侠小说竟然“雅”“纯”起来了,推究历史,它们照样【出身“俗”门】啊。
            崇祯皇帝的“家庭出身”,不能只算到朱元璋,好像他们家自古就做皇帝似的。
            按:张大春语出《亲爱的风流人物》


            6楼2014-10-05 16:08
            回复
              金庸小说冷笑话系列:岳灵珊:“既然你已经自宫了,为什么当初要娶我?”林平之:“那个年代结婚能分房子呀。”岳灵珊:“那你现在为什么又要和我离婚?”林平之:“要拆迁了嘛,咱俩离婚就能多弄一套安置房……”


              7楼2014-10-19 18:29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6-05-10 0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