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古玉吧 关注:4,269贴子:10,443
  • 1回复贴,共1

祥云轩:战国谷纹的制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谷纹的博大含义
战汉古玉上的谷纹司空见惯,但其意义却非同一般。
易经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古玉上的谷纹往往与云纹同时出现,就是体现万物化育、生机勃勃、生生不息之意。战汉玉器上的纹饰总体体现的主题,就是这种博大的宏意奥旨。而所有以谷物发芽诠释谷纹之说,虽不能说不对,但其含意无论如何也体现不出中华玉文化博大精深的精髓所在。
古人对谷纹异常重视,为刻琢微小的立体谷纹,倾注了世世代代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精力。因此,作为承继古玉文化的我们应该足够地关注并研究谷纹。
看看玉器的器型和纹饰,跟出土玉器的形式或样式一样,就认定是真品。这种皮毛式的浮浅鉴定,实在害人不浅。即使再看看玉质,或看看沁色,也无济于事。因为俄料与和田玉几近相同,一般人肉眼很难区分;近年来辨别利用天然皮色人做高仿古沁已经成为横在人们(包括专家)面前的一道难关。在攻下这道难关之前,最直接有效的鉴定古玉的方法,就是明了并掌握古玉上的工法。
研究战国谷纹的制法和刀工特征,不仅对于准确断代、区分汉代玉器十分重要,而且对于准确鉴定或区分仿战汉赝品尤其重要。可以说,准确把握战国谷纹的特征,是鉴定或区分饰有谷纹玉器真伪的有效方法之一。
谷纹制作的基本工序
我们从出土饰有谷纹的战汉玉璧上的刀磨痕迹中,发现制作谷纹之前的几道工序:
首先,在圆形玉板上定形外缘和孔缘,在内外边缘的内侧刻琢线圈,孔部线圈之内为孔缘棱,外部线圈之外为外缘棱;线内外的圈面,战国时多为平面,或凹面,或饰短斜线,战国晚期和汉代多为坡棱,棱外高内低,因为内侧的玉面上要减地饰纹。
然后,在线圈之内的玉面上均等画出六方延续的六边形的格子。
然后,加深、强化、砣磨每个延长六边形的边所连成的直线,六条直线的沟槽相交所留下的部分,就是制作谷纹所需要的六面椎体。这个六面椎体,可以作为粟纹留在玉面上。用手抚摸感到扎手,这就是战国玉器的一种感觉的特征。如果把六面体稍加磨圆,就成为小圆凸状,小则是粟纹,大则是乳钉纹。
最后,在磨圆的乳钉纹的周围砣琢沟槽,就形成近似发芽状的谷纹。
战国谷纹的核心特征(此文原创 欢迎转载 剽窃必纠)
可以说,准确把握战国谷纹的特征,是鉴定或区分饰有谷纹玉器真伪的有效方法之一。
战国谷纹,间距疏朗,谷粒漫圆,底部圆阔,芽须宽深。芽须的不同状态表明时期和地域的区别,早期芽须短,晚期芽须长,成熟期芽须的尾巴细长,有的甩弯,有的方圆。谷粒和砣线规矩,规范,规整。
目前国内尚未有人关注战国谷纹的具体特征:祥云轩在此首先发表战国谷纹的核心特征,供藏友们参考:
战国谷纹的特征不在于外形的样式或特征,而在于围绕谷粒从下至上的刀砣工的特征,即战国谷纹的砣工特征,就是战国谷纹的核心特征。
1.谷粒的最上端,即最后砣具所留下的痕迹为上旋、上削的状态。
2.谷粒身上的沟面为斜坡状,与一面坡砣工相似。
3.坡面上有砣具旋转留下的放射状痕棱。
4..谷粒中下部的砣线之沟较深较宽。
5.谷粒底部周围向谷粒身上绕行(运作)的砣痕,距离短,起伏前行,具备古砣痕特征。
6.砣沟、沟面上具有丝缕状砣磨痕迹。
战国晚期谷纹的砣痕显示,开始追求细窄线条,但仍运用砣具。
仿战国谷纹,一般都不是砣工,而是当代细刀具所为,沟细无砣痕,有砣迹而无章法。沟面细腻无痕或有刻意的刀划痕,无古砣工痕迹与韵致。


IP属地:山东1楼2014-10-21 13:11回复
    学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21 2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