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古玉吧 关注:4,269贴子:10,443
  • 0回复贴,共1

文浩说玉:石皮杂质仿沁色辩真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起仿古玉材质。明代的高濂在他的著作《遵生八笺》中说,近日,吴中工巧,模拟汉宋螭殃钩环,用苍黄、杂色、边皮、葱玉或带淡墨色玉,如式琢成,伪乱故制,每得高值。说明仿古玉器由来已久了,而且在高濂的著作中说的清清楚楚,其实,现在的邳州仿古玉器有些玉料的特征,和明代时期用来仿古的材料,几乎是一模一样,这种仿古玉器的特征是不做旧,专门挑选一些有古旧特征的玉料,用天然的玉料风化和沁色代替古玉器的风化沁色特征,一般没有经验的人看,几乎是和真品的特征是一模一样的,沁色也是自然的,过度有序的,深浅交替的,风化和是自然的,有的还有解理现象,难怪,这样的方法伪制的仿古玉器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旧可以迷惑很多人,现在的古玉器仿古也不过在这个方面也不过是延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方法而已。




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玉器因为是用材质较差的材料做成的,一般来说成品玉器会夹杂着很多的瑕疵,有时候大规模的地方看不到玉质,被一些石皮和杂质所覆盖,而收藏者往往以为是出土的古玉器的沁色,时候因为历尽沧桑才会显得漫漶不清,而有失察觉,其实要看出这样玉器的破绽是不不难的,你只要细心就可以做到,一般来说,这样的仿古玉器最大的缺点就是,有杂质的和石皮的地方貌似古旧,而没有杂质和石皮的露玉处却往往很新,代表比较明显。而真正的战国汉代玉器的沁色是因为精美的玉器历经沧海桑田的侵入腐蚀,整体古旧特征明显,并且依旧可以在露玉处观察到精美的玉质,所以,这样的玉器要精心比对。





IP属地:山东1楼2014-10-21 13: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