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吧 关注:3,027贴子:111,628
  • 1回复贴,共1

激发厌离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06 21:32回复
    被深深触动的事物激发厌离心(samvega)的直观者,体验到精力与勇气的释放。这促使他打破胆怯的犹豫以及刻板的生活与思考。如果持续保持厌离心,将能获得解脱所需要的热诚与坚持。因此古德曾说:
    这个世界即是我们活动的领域,
    蕴藏着圣道的开展与
    破除自满骄矜的诸多事物,
    因深受触动心灵的诸事所激励,
    激励之后,睿智地奋斗、向前!
    若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周遭环境充满着激励人心的事物,若平常未能觉察,那是因为习惯使我们的见解迟钝,使心变得不敏锐的缘故。
    对佛陀的教义也是如此。初次接触教义时,接收到强有力的理智与情感激发,但这激发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新鲜与驱策力。对治方法是,借由周遭的丰富生活,永远以新的变化来说明四圣谛,持续更新对自己的激励。直观甚至能为每天最平常的经验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真正的本性穿破习惯的昏暗而显现,并用清新的音声叙说。它可能正是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的景象:在街角看到的乞丐、哭泣的孩童或生病的朋友……。这些景象重新震撼我们,使我们思考并激发厌离心,而毫不迟疑地踏上导向苦灭的道路。
    我们都知道,悉达多太子在幻想世界里长期与世隔绝后驱车游行王城,初次遇见老、病、死的美丽故事。这古老故事很可能是历史事实,因为我们知道普通的事件常在许多伟人生命中获得一种象征的意义,并引出不凡的结果。伟大的心在看似平凡之处发现其意义,并赋予那一刹那深远的效用。即使不去争论那古老故事是否属实,我们依旧可以合理相信:年轻的王子确实亲眼见过老人、病人和死人。然而,就像大部分时间的我们一样,那些情境早先可能未曾深深触动悉达多。他的生命被父王以世袭惯例安排,过着备受呵护、与世间隔离而无丝毫快乐的皇室生活,因此无法感受。唯有当种种安逸习惯所建立的黄金牢笼被破除了,他才能受到“苦”真相强烈的冲击,如同初次遇见一般。如此才得激发厌离心进而引导他出家,稳健地迈向觉悟之路。
    心愈能清晰、深刻地回应极平凡相所显现的苦谛,便愈毋需重复这个教训,轮回的时间将更为缩短。唤醒我们反应的清楚觉察,来自于纯然专注所赐予无偏的直观;而深刻的体验则 来自于智慧的反思或正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06 2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