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文化公社吧 关注:85贴子:18,512

你知道那些事儿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读书会上,知道有《明朝那些事儿》,我本不常读书,在吧友的诱惑之下,也想知道那些事儿。有心的吧友佳佳特意网购了一套书籍,并亲自送到我处,让我启封新书。此时,我不得不读了也。为了报答友情,从今天起,每逢上班时间,我必将读书笔记向众位吧友汇报。(为了这边公社人喜旺一点,故在此亦同时发此贴 )


1楼2014-12-01 14:17回复
    大凡皇帝出生,都有一个神话故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1328年某个夜晚,朱元璋诞生,只见满屋红光闪烁,邻居以为是失火了,都起来扑救,原来是天子下凡。
    凡是改朝换代,必定是前朝的执政出了许多问题,所谓官逼民反不会是没有原因的。元朝的统治也是如此,仅六十余年,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强盛的马背上的民族,只会打天下,而不会去管天下的皇帝老子,没有将民生事业搞上去,所以会有民反的结果。


    2楼2014-12-01 14:19
    回复
      元至正四年(1344)到来了,年初就有两大国伤:一为黄河堤毁,河水泛滥;一为淮河沿岸遭遇百年不遇的瘟疫和旱灾。朱元璋一家更是遭到灭顶之灾,四月初六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大哥长子饿死,廿二母亲饿死。一月之中先后死了四个亲人,甚至连一丁点的地皮都没有,不能埋葬亲人的尸体,其痛已经到了极点。为了生活,只好选择出家做了和尚。


      3楼2014-12-01 14:20
      收起回复
        在寺庙里,同样受到大和尚的欺侮,干得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吃得是最差的甚至不如猪狗的食,甚管如此,主管还是要派他外出化缘,名为化缘,实则讨饭,且象他这样没有靠山的下等僧人,只能到最贫穷的地方去化缘。此时,为了活命,就不能有尊严了。他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在他游历的三年中,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结识了许多有抱负的英雄豪杰(实际上乞丐伴)。当他再次回到曾经待了三年的皇觉寺后,已经不是先前被人吆五喝六的少年僧人啦,现在,他收拾包裹,踏上回家的路,也许我还会回来的,朱重八(他的小名)正是这样想的。


        4楼2014-12-01 14:20
        收起回复
          来了先占一楼看看明朝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01 16:29
          回复
            感谢居士吐其精华。


            6楼2014-12-01 17:31
            收起回复
              嗯,这书很好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2-01 22:57
              收起回复
                赞一个,多高多大的树就有多深多长的根。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12-02 08:28
                收起回复
                  听的最多的就是牛尾巴的故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2-02 09:00
                  收起回复
                    带着 24个亲信,无处可奔,正在转悠的时刻,听说在定远附近的一个山寨,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队,正缺少一个寨主,朱元璋过去一打听,原来那副将正是当年讨饭时的哥们,两人一说就合。其实朱是被那人忽悠了,过了三天,朱派人去问军权转让一事时,那人说还要考虑考虑。朱就设了一个小小计谋,请那人过来吃饭,包还吃成,自己倒成了粽子啦。就这样,朱元璋白捡了第一桶金。正在举步维艰时,来了一个白面书生,献计攻打滁州,此人就是日后为朱元璋所重用的谋士李善长。不久 ,被同党排挤的岳父来了,老上级孙德崖(岳父的死对头)也来了,小小县城,一下子来了几十万人,吃喝拉撒都成了问题。期间,孙被郭捉住,而朱又被孙的手下捉住,为了救女婿,郭不得不将仇人放掉,换回女婿。一月后,气死啦。于是,郭的这支十万余人的部队,顺理成章的归朱元璋统帅啦。


                    11楼2014-12-02 10:39
                    回复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康。背靠钟山,面环长江之水,曾经六朝古都的南京,也是朱元璋开始霸业的首选。在大将常遇春的力挺下,攻克南京,可周边全是虎狼,虎视眈眈。张士诚、张明鉴、陈友谅、八思尔不花(元将)。其中,主要对手是张士诚和陈友谅,他们俩的实力都大大好于朱元璋,朱要在玩游戏的间隙中生存壮大,也是十分不易的事,最终,一定是朱元璋打败了所有邻居,奠定了霸王基业,此间,离不一个重要谋士---刘基(青田人)。


                      12楼2014-12-02 11:01
                      回复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14楼2014-12-02 12:26
                        回复
                          在扫除两大对手时,造就了一个人,也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在陈友谅攻打洪都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后在朱元璋的援助下,消灭了陈友谅。可是,在封赏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职位,于是,长期的不满,导致他后来投敌张士诚,事败露,被 朱元璋关压致死,后来,封他年仅8岁的儿子为王,也算对其侄子的一种安慰。
                          前期的朱元璋疑心重,但不好杀生。克城无多杀,苟得地,无民何益。
                          张士诚很有骨气,临死前,朱元璋用和蔼的语气劝其投降,却得到这样的答复: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4-12-02 15:13
                          收起回复
                            留个爪,证明我来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2-02 20:17
                            收起回复
                              在扫除南方障碍后,朱元璋才真正开始复仇行动,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直捣元朝统治中心。已经骄纵无束惯性所使的蒙古人,轻敌之心严重。因此,不经一战,皇帝老儿早就带着他的老婆妻妾金银财宝还有大臣们,逃回老家去了。后来,又经过几次较量,元大将王保保终无回天之力,到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


                              17楼2014-12-03 1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