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吧 关注:52贴子:5,422
  • 0回复贴,共1

用更大决心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过近20年对大气污染的持续治理,北京对治理规律有所认识。第一,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与本地污染排放、区域气象地域条件、区域传输密切相关,三者缺一不可。第二,从组分上看,机动车污染占主要地位,其次是燃煤、工业生产等。来源的明确为我们有针对性的治理指明了方向。虽然目前的空气质量状况距国家新标准和广大市民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但需要认识到,这些成果是建立在经济总量翻了7倍,机动车保有量突破560万辆,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114万的背景下。各种大气污染物在总量上不增反降,取得显著成绩。
  相关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证明了北京市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方向和政策是正确的,需要继续坚定不移实施相关行动计划。
  未来,我们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第一,除二氧化硫外,其他几项主要污染物的增长尚未到平台期。第二,按照相关规划,我们要把发达国家经历半个世纪治理达成的成果压缩到五年内完成。第三,随着一系列钢铁、水泥、焦化、有色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搬迁、减产与关停退出,北京在工业污染严控增量和淘汰存量方面的潜力挖掘殆尽,未来的重点将放在小型无组织的排放源方面。同时,在机动车污染控制上,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在一定程度上,环保工作还处于“曲高和寡”的状态。谈论起来都觉得很重要,但政策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层层阻力。公众环境意识虽然已经觉醒,但尚不成熟,公众环境参与还处于发展过程中。
  建议:第一,北京空气污染的治理需要周边省市的协作,施行区域联防联控。作为北京的近邻,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水泥、玻璃等生产中心,它的经济转型亟须国家政策支持。第二,在全民参与问题上,应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及干部教育体系中。第三,国家在出台经济政策时,不能一刀切,可根据当地实际,先行先试。第四,加快对环保产业的培育。目前很多环保技术还仅存在于概念中或仅限于小规模应用,尚缺乏适用于工程应用或大规模应用的成熟技术手段,希望加快环保产业的培育,将环保技术实实在在利用起来。
  (来源:人民政协报)


1楼2014-12-18 10: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