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丁吧 关注:7,309,990贴子:125,396,701
  • 12回复贴,共1

台式机电源选购经验 篇二:测试篇(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右镇楼
注意本帖转自 什么值得买 原作者 卖一手 本人只是搬运工 小白一只 所以问题不要问我三克油
台式机电源选购经验 篇一:品牌、代工及选购点 ( 转帖)http://tieba.baidu.com/p/3569403691?see_lz=1




台式机电源选购经验 篇二:测试篇(转)
一、基本项目
二、进阶项目
前篇介绍了市售(JD售)主要品牌和代工关系,主观地给了具体型号推荐,也引起不少朋友的询问:某个没提到的电源怎么样?两个价格接近的产品,差别在哪儿?本篇介绍从主流到非主流的电源性能测试方法,向需要了解一款开关电源的性能特点、优势项目、劣势项目、并希望结合自身使用需求选趁手电源的朋友提供弹药。本文除举例外,不再推荐具体产品。
除了学霸和学渣,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偏科,绝大部分电源也是这样,有的稳压较强但纹波不行,有的效率奇高但对电压波动反应慢半拍,有的各项指标都不错但过流过载保护不灵……学会看测试、了解性能特点才知道一个产品是否在我们重视的地方强悍、缺点是否可以忽略。
说到评测,应该都不陌生,而且楼主知道,为了节约时间、多看一些评测,不少同学会直接翻到尾页看结论——显卡类评测这样很高效,大致浏览分数就有个大概印象。可电源评测不一样,电源测试的大部分篇幅都是放图表、数字,比如电压波动5%,评测员可以说“接近超标”,也可以说“高于预期”,横竖一张嘴。楼主希望赏脸读完本文的朋友能习惯于看一手测试数据,而非评测员二次加工后的总结,楼主自己有时候只看数据、不看最后一页。
如何看待评测数字?如产品A的测试项目电压偏移1.56%,产品B是1.63%,是否同价选A不选B?以亲身经历举例,楼主工作用的ISO和ASTM国际测试标准有r和R的概念。R(Reproductivity,再现性)是同一样本在不同实验室设备下的测试结果误差,r(repeatability,重复性)是同一样本在同一实验室同一设备下的反复测试结果误差。R&r各有一个容忍误差范围,且同一指标的不同测试方法的R&r范围也不同。套到电源测试上,不同设备、不同送测样品、测试方法、测量点、人为误差等都会造成结果差异,因此对于靠得住的评测,不用过分纠结细小的性能差异,否则就舍本逐末了。
何为靠得住的评测?以楼主个人阅历推荐:国内ITOCP,PCPOP,国外JonnyGuru,Techpowerup(即Thelab.gr,希腊文翻译成英文,有手机app),HardOCP。这些是楼主常去的地方,所以不好写没去过的。再次强调:看数据比看结论靠谱,尤其一些媒体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编辑写结论的时候不得不含蓄些——理解万岁,但要自行判断。搜索引擎输入“型号+评测站点”试几次就能找到想要的国内的评测(没办法,直接输“型号+评测”会先找到一大堆只有拆解的假评测),输入“型号 review”(全英文)就能找到外站评测。


电源的用户大致分四类:安心用的普通用户,玩家,高玩烧友,MOD大师。第四类就不说了,自己家都有电子负载机、手改电源的大师。对于前三种用户,普通用户关注基本项目,高玩烧友额外关注进阶项目,一般玩家根据个人需求有选择的看进阶项目吧。对于一些非主流、很难找到媒体测试的高级项目,多数是大师追求极限和完美才测试,寥寥几笔带过、稍微围观一下即可。先看楼主整理的测试表格项目一览:

绿色是大多数评测都会设计的项目,橙色是部分评测涉及的项目(有的这家测、有的那家测),所以有时候需要查阅不同评测。至于某些所谓评测,随便测一下左上角第一项就下结论的,直接无视即可。接下来楼主逐一介绍这些项目测什么、怎么测、如何判断数字是好是坏。不清楚+12V/+5V/+3.3V意思的朋友请参考前一篇经验的功率计算章节。+5VSb和-12V后文提到相关测试时再简介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5-02-06 09:34回复
    你好,科普大师!插楼,最爱!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2-06 09:43
    回复
      2、偏负载稳压(交叉负载测试)


      交叉负载稳压测试是不少电源的死点,这是当前各阶段电源的设计结构决定的,主要涉及的区域是后端(二次侧近输出端)的设计方案,简单地讲在这个环节的测试中 DC/DC是学霸,双路磁放大是优等生,单路磁放大是中等生和差生,具体道理留给第三篇《用料篇》介绍。注意方案的差别只是“是否更容易达到性能指标”,而非“好的方案一定指标好”,如果厂商死命用料缩水,好方案效果不好也是可能的。


      测交叉负载稳压并非吃饱了撑着,而是更贴近实际使用的各种情况。
      ·待机:全轻载


      ·玩家开大型单机游戏全特效,CPU和显卡重载:典型的+12V重载,其他各路轻载的不对称情形。


      ·挂多个仓库盘、开FTP共享、读写量极大时:典型的+5V重载,+12V轻载


      ·各种复杂使用情形
      参考两种电源设计规范:Intel ATX12V 2.3版SSI EPS12V 2.92版,各评测室可根据电源的铭牌标注选择参考负载点。有的评测室会原封不动测试所有点(包括全轻载和全重载的均衡负载),有的会考虑实际使用状况精简以提高测试效率。有的电源没标注符合哪个设计规范,负责的评测室会根据电源输出瓦数,以较为严格的标准进行测试。
      *IntelATX12V 2.3电源设计规范(2007年发布),从第19页起Table13是涉及到电源设计的电流最低配额,什么TDP的CPU需要这一路+12V至少提供多大电流。Table14提供市电输入上下限,其中230V市电的范围为180V-265V,所以那些200V-240V的“特供版”不合规范。Table15明确规定各路电压偏移值不超过5%(和标称电压比)。Table16是动态负载逐级加电流规范。Table17提供很多评测室不测的+5VSb转换效率。Table18是各路纹波限值。3.1.1过流保护、3.1.2电压上升沿测试、3.1.3低电压保护、3.2.8电压输出时序、3.2.9保持时间、3.3.1 PG信号、3.5.1过压保护、3.5.2短路保护等后面都会提到,可惜目前还没有那家评测室能完整的把规范要求项目全部测试。特别便宜的山寨电源根本无法达到标准,尤其是各种保护不全甚至没有保护,用着可能不出事,出事就是大事。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下方链接(全英文)formfactors


      *测试者一般会参考规范,但不一定按照规范加负载,比较严格的测试者只测试不对称的几个点,而且会人为加大不平衡,参考电源的稳压能力,下面只介绍玩家堂和TECHPOWERUP两个评测室的评测标准。


      玩家堂严格按照规范设置测量点,并且对未标规范的电源通通予以较严格的一档测试。以玩家堂对安钛克VP350P测试为例,介绍下如何看交叉负载。VP350P是VP450P的小弟,但二者完全没有血缘关系,VP450P是全汉做的,VP350P是隔壁王叔叔台达做的,VP350P和EA380D结构类似,实测性能也比VP450P强。

      老规矩,先看铭牌,这是双路+12V电源,每路18A,即单路最大216W,+12V联合功率336W,+5V 18A,+3.3V 20A,+5V/+3.3V联合功率135W。该电源声明符合INTEL ATX12V 2.3标准,因此玩家堂设置350W交叉负载表如下:

      横轴为12V负载(功率/瓦),纵轴为+5V/3.3V负载(功率/瓦)。ABCD是这个电源比较难过的测试点,因为该电源的后端稳压结构(单路磁放大)决定+12V和+5V是由一个电感稳压,+3.3V独立一个电感稳压——通俗点讲,+12V和+5V相互影响,+12V负载上升时+5V容易滑落,反之亦反是。A点+12V几乎空载(1.2W)、稳压困难很大,D是+12V满载、+5V/+3.3V低载,C是+12V轻载、+5V/+3.3V重载,B相对温和。然后分别考察+12V,+5V,+3.3V的成绩。

      +3.3V独立一个电感调压,毫无压力(偏移2%内)。


      两路+12V表现相仿,ABCD四个点稳压略弱,但也只是刚超过3%,距离规范5%及格线还有距离。

      +5V整体优秀,控制在2%内,D点轻载时偏移4%内。

      测试成绩表格如上。玩家堂还提供了每个测试的电流分配表和测试结果柱形图,这里就不粘贴了。
      需要指出,交叉负载不同于均衡负载,对大多数电源、尤其是磁放大电源稳压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在考核这种结构交叉负载稳压成绩时,可适当放宽1%(5%及格线不能动)。VP350P是小功率电源,在这个功率段单路磁放大稳压性能还不错,加上台达的底子,因此性能还蛮好(可以去搜索500W以上的廉价单路磁放大电源测试,交叉负载通常惨不忍睹)。随着功率的增大,这个结构的稳压能力越来越差(一般超过500W、预算不吃紧就不用选这个结构),所以大家可以回过头看前一篇经验的末尾部分:到大功率段(650W以上)几乎就看不到单路磁放大的电源了(市售肯定有,但达不到楼主筛选要求)
      和玩家堂相比,TECHPOWERUP的测试简单粗暴的多,而且加入+5VSb。以海韵G550为例,只手动测两个负载点(其余把负载机开自动模式),楼主整理如下:

      测+5V/+3.3V时直接拉满100W,+12V几乎空载。测+12V时也直接拉满540W,+5V/+3.3V各负载1A。具体成绩就不贴了,这个电源的结构轻松过交叉负载测试,且TECHPOWERUP采用面积表示的图表,而且是1%一档,一眼就看得出来性能如何。TECHPOWERUP的这两个负载点够极限了吧,可是和某些大牛的要求比还是小巫见大巫,高级组楼主会略微介绍大牛如何在交叉负载中折磨电源的。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15-02-06 09:56
      回复
        3、各路均衡负载纹波(噪声)


        纹波是很重要的性能指标,从电脑电源供电到主板给CPU供电都离不开“纹波(噪声)抑制”。
        电脑用的是直流电,市电是交流电,电源作用就是把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因此不可避免输出会有交流部分,在示波器上就是类似水波纹的形状。通俗地讲,电源设计的目标之一是控制电压,纹波就是不可控的忽高忽低的部分,对电子元件带来不利影响(比如脆弱的机械硬盘)。为什么在纹波后加(噪声)呢?以音频设备为例,低能量的小幅纹波不足以推动音箱纸盆、耳机听筒,就会产生嗡嗡的杂音
        抑制纹波的简单办法是在低压端增加滤波电容,大家知道电容具有去耦功能。直流、交流两种信号混在一起相互影响叫“耦合”,剔除相互影响即“去耦”,所以在电源MOD中,更换、增加低压输出端的滤波电容可抑制纹波。反过来讲,厂商为了平衡成本,会在这方面要求比较宽松的IntelATX12V 2.3规范内省这部分电容成本,导致低端型号在均衡负载下纹波合格,但不好看。


        IntelATX12V 2.3规范要求:纹波测量为相对值,即波峰-波谷(p-p),单位毫伏(mV);用绝对值测量也可以,但比较少见。+12V/-12V不超过120mV,+5V/+3.3V/+5VSb分别不超过50mV。优秀电源在均衡负载中+12V纹波抑制在40mV内,其他路在20mV内。一般电源也能分别抑制在80mV和30mV。入门电源直奔压线去了。下图是台达代工的安钛克VP350P示波器上纹波的样子(纹波项是这个电源相对的短板):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7楼2015-02-06 09:57
        回复
          二、进阶项目篇
          9、各路均衡负载稳压(10%/80%
          测试方法同基本项目篇第一项,只是增加了低功率(10%)和典型重载(80%,有的评测室用75%)的测量,具体不赘述。
          10、偏负载纹波


          即交叉负载下纹波表现,同样越低越好,作为额外考察项目,具体不赘述。
          11、PG信号
          PG即“Power Good”,在Intel规范里叫“PWR_OK”。规范里原话是这么说的:该信号应保持高电平状态以告知(主板)+12V/+5V/+3.3V输出正常(偏移不超过5%)且电源储能完毕、能保证持续的功率、合规的功率输出。反之,当这几路信号的任何一路电压跌落超限后,或主要功率输出切断,该信号应转为低电平状态。一句话归纳就是:开机时通知主板“我很好”,电压突降或断电时通知主板“我不行了”。

          以上是Intel规范里的各项时序,时序混乱的表现在前一篇经验里有提。
          PG信号是很重要的参数,体现在DIY的外部表现要么是电源和主板兼容性问题,要么是开机反复重启。遗憾的是包括玩家堂、TECHPOWERUP在内的不少可靠的评测室都不测试该项目,所以相关评测比较难找。一般测试PG信号有两个步骤,一旦测试必测第一个,不一定测第二个:
          T3:各路电压稳定后100-500毫秒内电源能否发出PWR_OK信号(高电平)。
          ·在持续负载中降低输入电压,超过阈值后PWR_OK信号是否消失(低电平)。
          2、超载能力


          不同于过载保护,这里的超载能力指一定程度超负荷的持续负载。根据评测室测试标准可自行调整,比如玩家堂各项测试会测试到100%-120%,TECHPOWERUP测到100%-110%。超载能力不仅仅指电源持续运行,而且要保证各项性能指标仍然合规,反应一个产品在用料上的余量。
          人们都说电源不要顶满功率用,最好留20%-30%功率余量,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可是如果厂商在设计时就考虑了一定超载,何须用户“买了500W电源却只敢长期用在350W-400W”?优秀电源在这点上毫不含糊,至于大量合格电源,厂商巴不得300W标400W,超载能力基本不用奢望 。
          13、保持时间


          还是根据Intel规范,前面PG信号提到的T5,指“从突然掉电起到PWR_OK信号消失的时间”,不低于16毫秒。
          TECHPOWERUP有保持时间测试,在他家的测试中很多其他表现良好到优异的电源都挂了,比如海韵G550,后来海韵做了第二版G550 V2,该项合格。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5-02-06 10:06
          回复
            三、高级项目
            这部分的测试极为稀少,多是大师、达人们自行设定的极限测试,有多极限?看完了前面的才能GET到POINT 。我们来看看。
            18、-12V空载稳压、纹波。
            首先-12V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负电压”,是相对值。不好理解的话想一下温度,零下10摄氏度相对零摄氏度是负温度,相对“绝对零度”是正温度。具体请搜索“负电压”,有详细解释。
            目前电脑设备-12V应用很少,因此主要评测站都不测了,电源由于规范在,所以仍然保留这一路——这都不阻挡达人测。Intel ATX12V 2.3规定的-12V电压波动范围是10%,纹波120mV,具体测试方法和前面的一样。
            19、极偏负载测试
            测试方法和普通单路交叉测试没区别,变态的是加电流:不测的全部空载,要测的按额定输出电流的110%-120%加!
            20、静态运行功耗
            测试电源能不能用的简单方法是把24Pin供电接头的PS_ON和任意地线(GND)短接,通电则风扇开始运转——这个方法相信不少玩家都干过。既然运转就有功耗,那么,测!
            21、极限低压转换效率
            现在大家都知道根据P=UI,为了维持输出功率P,随着输入电压U的降低,通过元件的电流I增加,对用料要求更高。以标称200-240V的电源为例,测试输入电压190V或更低(不触发低压保护),看转换效率。
            22、电压适应能力
            即在标称的电压范围两端增大电压输入范围,均衡负载加到近满载,测试全套项目(输出电压、纹波、PG信号)。以标称100-240V主动PFC电源举例,就是逐级加90-250V,80-260V……
            全文完。
            后记:本篇和SMZDM的主流文章格格不入,说是经验,其实更像非官方电源评测说明书——介绍消费类产品却不推荐具体产品,可以想象评论里一定有非议。不过,好比家里新买一台操作复杂的家电,看懂了说明书后再操作同类产品,不管什么牌子应该都能直接上手。所以我仍然这样写了,这样发布了,希望对于有需要的朋友,本文是一把钥匙,对你有所帮助。


            IP属地:山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5-02-06 10:13
            回复
              楼主,你说这些真看不懂,你就给我们推荐市面电源哪些可以买??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2-06 10:14
              收起回复
                基本上看不懂……只知道看12V供电判断功率……
                求教下,12V供电两路各20A,但是为何下面标的功耗是432W?不是480W么?


                IP属地:湖南14楼2015-02-06 10:36
                回复
                  涨姿势的帖子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5-02-06 1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