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砂网吧 关注:2,534贴子:130,299

[ 转载 ] 俞国良 传炉真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艺人创作时的心态非常重要,“无求”就是大求,而“有求”反而是难求。此话怎讲?古人做壶时,心情散淡,不像我们今天的艺人,壶还没做好,就想着要去评奖,去拍卖,去炒作。那种急吼吼的样子,那种肤浅与浮躁,全部暴露在壶上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3-04 01:37回复
    时隔17年,另一位民国制壶名手俞国良,以一件极具中国气派的四方红大传炉壶,获得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
    传炉壶,世人称其为紫砂壶中的稀世珍品。今天的紫砂艺人说到制作难度大的壶,总是异口同声地说传炉壶。而俞国良的传炉壶仿佛天成。该壶精选泥质最好的大红泥制作(可惜,这样的大红泥已经绝迹)。烧成的火候也堪称极佳;色泽朱红、肌理滋润、端庄大器、光彩鉴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3-04 01:38
    回复
      俞国良生于无锡锡山乡下。没有资料表明他师从何人,但他成名很早。有记载的1900年,俞国良26岁,正是英姿勃发的年龄,两广总督端方居然大驾请他造壶。端方何许人也?此公乃满洲正白旗人,在晚清政坛上占有重要位置。史料称他是中国第一个农工商总局的“局长”,他曾领衔奏请停止科举考试,废除了流行1300年的科举制度;他举办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大型商品展销会;他创办了中国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他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幼儿园;他还建立了各类大、中、小学200多所;他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1000多人。他收藏有《红楼梦》原稿早期手抄本。他在国内首先使用照相机,他还最早在国内放映电影。可是没有人知道,他还是个超级紫砂壶迷。他家里藏有明清诸家的紫砂精品上百件。他请俞国良造壶,当非偶然。俞国良的紫砂传器古意盎然且气度非凡。在当时资讯并不发达的社会,俞国良的名字传到一个朝廷重臣耳中,非常不易。但不知情的人为俞国良捏把汗,其实,俞国良早就见过世面,更年轻的时候,他就受聘于苏州大儒吴大徵家制壶。吴大徵(1835-1902)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别号白云山樵等。官至湖南巡抚。平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为晚清著名金石考古学家。吴大徵喜欢把紫砂艺人请到家中制壶,俞国良并不是第一个。俞国良在吴大徵家见过的“世面”为他日后闯荡江湖奠定了基础。试想,一个紫砂艺人居然被那样显赫的达官贵人请至家中,不说鲤鱼跳龙门,至少也是身价倍增吧。其实未必,那端方是个清廉之官,囊中虽不羞涩,然而从来计较着开源节流。工钱不会少他一文,但出手肯定不会一掷千金;吴大徵也一样,为官时两袖清风,请俞国良来家制壶时,已经辞官多时,虽然家底颇殷,但布衣肚量,充其量让俞国良吃饱穿暖而已,给些工钱也是有限的。要说收获,俞国良首先得到的是眼界的开阔,其次是心理的满足,至于江湖上的虚名,多了也就麻木了,旧时的名人哪像今天,题个字,剪个彩,开个讲坛,都可以拿厚厚的红包,从而富得流油。俞国良日后的清贫生活表明,他年轻时口袋里并无积攒多少银两。
      俞国良为端方造壶,还有一段佳话。端方非常喜欢俞壶,因为他也参与设计了某些壶样,如果壶底打上他的印章,那应该不算“侵权”,而且,官大人参与制壶,是多大的一桩美事!俞国良造壶,本来就是为了让端方大人高兴,于是,只要端方中意的壶,壶底和壶把反面,便都分别打上了端方的雅号与别号:“陶斋”、“宝华盦”之类。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3-04 01:40
      回复
        俞国良的传世之作“红大传炉壶”,应该是他成名之后的作品。从器型上看,俞国良制作此壶时,气度安详,心态沉静,那种淡定的神韵贯穿全壶。而技艺层面上的东西,反而是退而其次的了。艺人创作时的心态非常重要,“无求”就是大求,而“有求”反而是难求。此话怎讲?古人做壶时,心情散淡,不像我们今天的艺人,壶还没做好,就想着要去评奖,去拍卖,去炒作。那种急吼吼的样子,那种肤浅与浮躁,全部暴露在壶上了。古人不是这样的,他悠笃笃地做壶,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生活虽然清苦,但每一天的日子像天上的流云一样舒展,一点也没有那些名利的困扰。俞国良的时代兵荒马乱,艺人的地位非常边缘,俞国良是个明白人,中年之后,他已经把自己后半生的路途看得非常清楚,既然靠做壶不能发财,那壶多做又何益?还不如做得少些,做得好些。红大传炉壶,正是这样的产物。它就是俞国良自己的缩影,从容,恬淡,舒展,洒脱。说最高的技巧就是无技巧,那并不是真的不要技巧,而是大技若无,大艺不雕。那种境界,一般艺人何能企及?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3-04 01:41
        回复
          俞国良还有一件值得称道的代表作品“梅花周盘壶”。此壶构思巧妙,为六瓣梅花形状,壶体的线面交待非常清楚,细部刻画周到而传神。整个壶型,确有一种冰清玉洁的韵味。这件作品获得了“江苏全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这是一项非常高的荣誉,旧时评奖,少而难得,简直是百年一遇。俞国良很看重这个奖,特镌长形楷书章,以表纪念。这一年是民国25年,俞国良已经63岁。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3-04 01:43
          回复
            在最后留给家人的一份清单上,俞国良一笔不苟抄录了他留存于世的60件壶艺作品。那是他全部智慧与才情的见证。中国近代紫砂史应该感谢这位只活了65岁的紫砂巨匠,他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全部融入了那一把把带有生命温度的紫砂壶里。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3-04 01:46
            回复
              欣赏好壶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3-04 06:38
              收起回复
                好壶!漂亮!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3-04 09:31
                收起回复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忧定,神贻气静。 尘垢不沾,俗相不染。虚空宁谧,混然无物。
                  (宦吩季孛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3-04 17:02
                  收起回复
                    助攻--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陶冶情操。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03-05 00:39
                    收起回复
                      赏美图观美壶学知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3-05 14:28
                      收起回复
                        助攻--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陶冶情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5-03-05 15:19
                        收起回复
                          漂亮,学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3-05 21:21
                          收起回复
                            好壶,漂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3-06 05:15
                            收起回复
                              漂亮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3-06 06: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