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禅吧 关注:106贴子:842
  • 4回复贴,共1
生命力
  耕云先生 著述
  尽管人的价值有正负之别,但每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其对时空的影响,则是恒成正比的,而且其影响力的大或小,又与其生命力的强或弱,保持著直接的关系。
  谈到生命力,依我个人修学佛法的心得来说,器世间的一切,都是生命之流的差别相,尽管是因缘有别,现象非一,它仍然是相殊体同的。缩小范围,就人来说,也都是来源有自,绝非孤立的、突然的。倘使为人而忘本,坚持自我中心,竟然与万殊一本的法界对立,其生命的相对藐小,价值的微不足道,应是无可置疑的。抑又岂有生命的光辉、热力辐射可言?正像是一座台灯,如果坚持自我孤立,而不接通电源,其存在的价值或意义,便是‘不足观也已’的了。
  瑜珈派的学者,也有部分的类似观点,和一套获致与真如‘联合’或‘相应’的方法,只是稍嫌机械著相,而且始终摆不脱术士的气质与自我中心。姑且不说这些,但不论启发或自发,一个蕞尔藐躬的生命,欲期其一如核能的放射——澈底的、无保留的发挥出其生命的最大潜力或价值,便不可以自小其器。
  儒家的大人君子们,藉其‘悲天悯人’、‘己饥己溺’的‘民胞物与’挚情发抒,‘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雄毅,肯定了‘道不远人’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意义,根本端正了人们自渎、自贱的颓废观念,那便是:人创造著神,而非是神创造出人!
  佛法岂便同此?肤浅地说,学佛法,贵能单刀直入,澈底斩断命根——粉碎自我意识以及由此派生之一切纠缠,期由如真而实证真如,从而饱和并充分地发挥出对众生的情感浸润力,理智转注力,道德同化力,行为影响力,生活向导力,精神感召力,人格感染力,而以尽虚空界为生命之磁场,以至永恒。此外而言生命力,尽是有生无命,有气无力,统名虚伪不实。


IP属地:广东1楼2015-05-07 11:09回复
    学佛法,贵能单刀直入,澈底斩断命根——粉碎自我意识以及由此派生之一切纠缠,期由如真而实证真如,从而饱和并充分地发挥出对众生的情感浸润力,理智转注力,道德同化力,行为影响力,生活向导力,精神感召力,人格感染力,而以尽虚空界为生命之磁场,以至永恒。


    IP属地:广东2楼2015-05-07 11:10
    回复
      单打独斗的竞技运动最锻炼生命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6-04 15:35
      收起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8-05 1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