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岐的部屋吧 关注:43贴子:22,986

(我比P7吊)舰N背景故事(神TM脑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咳咳,最近某7作大死说没背景故事结果瞎编了一个把脸丢国外去了。那么我就来脑洞一个背景故事好了,正好可以当我同人的背景嘛~




1楼2015-06-17 11:32回复
    先更第一发
    1800年,罗马。
    3月14日,新任教皇庇护七世(Pius VII)为被法国驱逐出教皇国的前任教皇报仇,决心大力改革,尤其是发展一只强大的海军。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名叫亚历山大·斯卡兰塔(AlessandroScarlatta)的画家发明了一种能使人浮在水面上的鞋子。教皇知道后认为这可能就是一只强大教皇国海军的基石,便派人请他来展示这种装置。
    4月5日,由于没有人敢实验一个无名画家的发明,最后只好让画家的女儿茱莉亚(Julia Scarlatta)来当小白鼠。茱莉亚以前就练习过水行鞋,所以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航行表演。庇护七世对这种鞋子赞赏有加,但同时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反对者认为这种鞋子并不能创造战斗力,因为它缺乏速度、武器等,更本无法与风帆舰对抗。教皇却不以为然,他命令亚历山大继续工作,解决这些提出来的问题。亚历山大接受了这个任务,他与茱莉亚共同思考,设计了一套可行的装备,这套装备为茱莉亚增加了置于后背、用于固定一个小风帆的装置;武器方面,茱莉亚选择了稳定性好的弩,她将弩箭上绑上炸药,一次能携带8发。他们将这些消息告知了教皇,后者决定于5月27日进行演示。
    5月27日,茱莉亚带着这些装备来到指定海域,她将挑战一艘风帆战列舰。战斗开始茱莉亚就机敏地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并试图避开对方的侧舷,幸运的是风向正好朝着那个方向。水兵这时才意识到他们的目标太过于渺小,主炮完全没有卵用,他们将船的航向改成与茱莉亚相同,并在这个过程中试射了几发,无一命中。就这样,茱莉亚在接近到一定距离之后,上好弩箭,点上火,一箭射中船尾并在那里炸开了一个口子。就这样,茱莉亚赢得了测试的胜利。
    5月28日,教皇召集大量人员就这个装置的可用性作出评估。会议一开始就呈现激烈的局势。
    反对派认为这装置对风力的依赖太强,动力没有保障。就这一点亚历山大发誓会尽快开发出一种能持续供能的装置。
    反对派接着说这种装置不应该有女的来用,男的能携带更对弹药。没等亚历山大回应,从教廷的另一侧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没有必要携带那么多弹药。过多的弹药会造成使用之后重量减轻,而浮力相同,这种情况下会使士兵难以平衡;其次重量过大使速度下降,在本来就要依靠人力的情况下这无疑对士兵的战斗力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位发言者就是教皇国海军的新任司令米开朗基罗·得尔·美第奇(Michelangelo De' Medici)。
    反对派稍稍内部交流了一会,继续发问:就像大家所知道的,这些士兵没有续航能力,作战范围太小。米开朗基罗想了一会,说道:“这个很好解决。将风帆战列舰的炮都下了,换上滑道,需要补给时就通过滑道把东西滑给她们;船体外围加装锁链与水行装置相连,行军的时候就把锁链锁上,让风帆舰带着她们行动,要执行任务就把锁链解开。”
    反对派哑口无言,只好回到动力那一条继续游说。最终,教廷以近67%的支持继续发展这项技术。


    2楼2015-06-17 11:33
    收起回复
      精了?惊了!
      法海军对这场失败感到很不可思议,拿破仑下令立马研究这群新式海上力量。他深知现在的力量无法与英国一战,所以在听说了这些强力的舰娘之后,他认为这是击败英国的捷径。然而因为战事不如意,法海军不得不在特拉法加与英国一战,而这一战就彻底摧毁了法海军的剩余力量。迫于其他战线的压力,法国与教皇国达成停战协议——法国将放弃图斯卡纳,同时米开朗基罗的美第奇家族重新成为图斯卡纳的主人。
      让我们先脱离一下舰娘,因为舰娘在接下来的历史里并没有什么卵用,然而这段历史却会影响舰娘的发展,所以我还是说了吧。
      在脱离了意大利这个泥潭之后,法军开始在其他线开始逆转局势,并于1806年和其他国家达成停战协议。法国这时又打起了图斯卡纳甚至教皇国自身的主意,由于先于其他国家停战且获得了利益,教皇国很大几率不会得到任何帮助。于是拿破仑看准时机,撕毁了停战协议再次与教皇国开战。教皇国再次使出了坚壁清野的战术。法军可以在意大利肆虐,但就是无法攻破意大利人的要塞和城市,同时其他憎恨法国的国家也开始回复元气,重整军力,准备与法国再战。这一次,教皇国开出了整个帕尔玛地区的条件,一开始法国拒绝了,但是等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奥地利加入之后,他们可以走意大利北部直击法军背腹——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接受了这个条件,但是有一个附加条款——不得允许反法同盟走帕尔玛。教皇接受了这个条件,这使得反法同盟很不爽,他们辛辛苦苦在前线跟法国拼个你死我活什么都没得到,有些还丢了不少,结果这个教皇什么都没干就拿了两片大领土。于是两西西里王国在获得其余反法同盟的同意之后,即使被教皇国拒绝,也强行借道教皇国,准备追击撤退法军。结果就是与教皇国的一场战争。跟法国刚正面非常难,但是欺负欺负两西西里人还是很简单的,两个月后战争就结束了,意大利建国已经近在咫尺,现在就只剩萨丁尼亚岛以及北部地区了还在外国人手上。
      但是对于盟友的失败,反法同盟很不高兴,也正是因此,奥地利对教皇国宣战,准备从北部直击罗马。教皇国立马向拿破仑求援,只要法国出兵支援,教皇国将归还帕尔玛,同时任何由法军占领的北部地区都将属于法国。拿破仑知道教皇在借他的手来对付奥地利,既然他已经与奥地利交战,又有胜利的把握,他便同意了这个协议。1806年12月底,边境线上的法军加上合并进来的教皇国军开始向维也纳进军。2个月后,维也纳沦陷,奥地利退出战争,法国收获帕尔玛和大部分北部地区,而教皇国则获得了威尼斯及其周边一片的领土。


      4楼2015-06-23 11:37
      收起回复
        发张图你们好理解这些文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注:威尼托(Veneto)应该可以翻译成维内托...吧?


        6楼2015-06-24 16:22
        回复
          前面又发现问题了
          第四更里面1809年开始的是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
          这里先更着,我应该会做一个整合版的
          这次战争之后,法国成了最后一个在意大利地区占有领土的国家,它的卫星国拿破仑意大利几乎占据了整个北部地区,而法国本身则拥有利古里亚,这自然而然让法国意识到自己毫无疑问会是教皇国的下一个目标。拿破仑议会内部就这个问题出现了分歧,部分认为应该放弃领土,与教皇国合作;另一部分则认为应在下一场战争中摧毁教皇国。拿破仑对于领土,以及最重要的舰娘科技的渴望,使他希望能击败教皇国这个硬骨头。然而,拿破仑意大利的人并不这么想。在上一次战争中,他们见到了法国人抛弃他们的时刻,以及教皇国军队为他们作战的风景,这些已经深深影响了维内托省的人民,他们再一宣传,拿破仑意大利的大部分人民都站在了教皇国这一边,甚至一些高层贵族也秘密倒戈了。结果当拿破仑在1812准备进攻教皇国的命令一传到拿破仑意大利,他们就将消息泄密给了教皇国。教皇国的对策是在法军开到前线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然后在这一次战役中彻底摧毁法军。双方加紧步伐为此战做准备,时间就这样逼近开战日。
          1812年5月16日,法军开进拿破仑意大利直逼边境线,虽然大多数法国人乐观地认为他们能在一月内占领罗马、结束战争,但拿破仑并不这么认为,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到:“当我踏上意大利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战败的准备。”他的预感的确应验了。三百万教皇国军早在拿破仑意大利的人民指引下秘密在皮尔蒙特、维内托和利古里亚布下由南至北四道埋伏;同时部署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和图斯卡纳的军队也做好了正面交锋的准备;以防前线不测,后方城市、要塞都开始囤积粮食补给一类,作好长期围城的准备;由于这次战争的准备时间不足,所以对于直布罗陀的防御只能放弃了。
          5月17日,法军越过边境线,还没开始推进便遭到了教皇国军的正面攻击,双方摆好阵势正准备交火的时候,法军的背后突然出现了另一只教皇国军,在这种背腹受敌的情况下,法军被迅速瓦解,成小股集团开始回撤,随后便遭到了第二伏击线的进攻,以此类推,五百万法军在4天之后便被瓦解,只有150000人活着回到了法国,而教皇国并没有追击的想法,在收复了最后一片意大利领土之后,军队就开始进行防御工作了。这场战争便这样,以教皇国大胜、收复所有意大利地区领土草草结束了。
          这场战败对双方都有着巨大影响,法国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这直接导致法国的盟友和被占领的地区开始更激烈的反抗运动,并在10月开始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而教皇国这边则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在战争结束两天之后的5月23日,教皇在圣彼得大教堂前宣布意大利教皇国(Status Pontificius Italianus/SPI)正式成立,SPI并没有参与反法同盟。
          随着法国在莱比锡战败,越来越多的原法国卫星国加入了反法同盟,法国战况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教皇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庇护拿破仑。于是在拿破仑无力回天的时候,他接受了庇护,来到了教皇国,这当然为了后来的战争埋下了引线。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5-06-29 18:43
          回复
            我看这已经不是舰娘同人,而是historical fiction了
            其实让拿破仑接受庇护他一开始是不愿意的。毕竟他驱逐了前任教皇,又两次向教皇国宣战,所以当他得知他收到了庇护的时候,他很震惊,不过随后他就会出了教皇的意——现在法国这位众矢之的跪了,矛头很快就会转向在近几年迅速强大起来的SPI,现在的反法同盟到时候就是反意同盟了,尤其是奥地利,它原来拥有半片意大利北部地区,现在都在SPI手里。这样一想的话教皇的庇护就很符合双方的利益了。但是拿破仑有一点很不满意,SPI完全可以出兵来救法国,但是他们没有,于是在见到教皇之后,他问了这个问题。教皇给了一个让他比较满意的答复:SPI现在的重点是强化对奥地利防御,在上一次与奥地利的战争中,双方的实力差距还是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教皇担心正面交锋的损失可能会达到不可接受的情况;另外一点就是除了意大利人的长途行军存在问题外,他们对法国的地形也不熟悉,担心他们可能会遭到伏击。拿破仑随后便在SPI军队里担任训练官,教授他的用兵之道。
            正如教皇所预测的那样,在波旁王朝重新执政之后不久的1815年6月,奥地利和法国率先对SPI宣战。在意奥边境的战斗在一开始就呈现向SPI倒的局势,意军一举击溃奥军的进攻并迫使他们进入防守,就在奥地利担心意军会大举北上的时候,意军却出乎意料地也开始了防守。就在反意同盟试图理解情况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拿破仑回到了巴黎。随着他一起进入巴黎的是一只由1000精锐SPI士兵组成的部队,他们在进城的同一天就抓捕了在城内的波旁人,这样拿破仑再一次坐回了王位。拿破仑的声望让很多人都愿意再次追随他,其结果就是法国不仅退出了反意同盟还开始帮助SPI。当然这也造成了一些麻烦:英国、俄国、普鲁士等一开始并不反意的国家都纷纷站到了奥地利这边,实际上这些麻烦比起法国同盟更具威胁,然而教皇和拿破仑并不这么认为。英国的确有威胁,但是仅仅是海上的威胁,意法同盟海上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地中海,也就是“意大利的游泳池”,英国更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俄国参战就更扯了——他们跟前线隔了十万八千里,光是把兵派到前线就够他们喝一壶得了,还打个毛线的仗;这两位就是卖个人情的。唯一比较有麻烦的就是普鲁士,不过法国对普鲁士,SPI对奥地利这样一对一打的话,胜利是不在话下的。8月3、4日,意军分别开进布达佩斯、维也纳,另一路军队也开始进入普鲁士;法国在占领荷兰之后,早就开始在普鲁士境内肆虐。最后在9月1日,双方签订和平协议——法国占领法兰德斯地区,奥地利放弃对意大利地区的领土要求。第一次反意同盟战争结束。


            10楼2015-06-30 18:39
            收起回复
              嚼铝 前排


              IP属地:江苏12楼2015-07-01 16:55
              收起回复
                不错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7-01 17:07
                收起回复
                  还有一只太shy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7-01 20:05
                  收起回复
                    创作陷入僵局了
                    我想问一下,你们觉得带上舰装的舰娘是普通人体型还是战舰体型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影响本文的走向


                    15楼2015-07-02 15:07
                    收起回复
                      (*°ω°*)ノ"我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7-12 22:32
                      回复
                        和平再一次降临欧洲,大多数人都希望这个和平能够持续下去。这个希望并没有实现。虽然在几十年内不会有像1840战争那样的规模,不过神罗派的分裂却导致冲突经常发生。幸运的是,意法派这边并没有什么战火。
                        1865年1月1日,就在欧洲正全民欢庆新年的时候,热那亚的舰娘科技开发部正在激烈辩论,他们的话题是怎样将一台小型化的燃气机装在舰娘身上来提供动力。这个议题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舰娘支撑这个重量。一派认为解决方案是减轻装备重量,包括这台燃气机;另一派则主张强化舰娘自身的力量来硬抗,这两派各不同意对方的想法,最后他们自己向上级提交申请,准备新立一个部门,又是一番激烈辩论之后,上级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新建立一个部门——强化部。
                        这个部门比较特殊,以至于后来大家都叫它“黑科技部”,它一开始还专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强身健体之路,不过没过多久他们就下设了一个局——生物及化学研究局,这就是一系类怪事的开端。有路过这儿的居民报告说在夜晚看到有蓝色的火焰在局里面一闪而过;有人听到晚上奇怪的嘶嘶声;还有人说自己在附近观察了一整天,连个人影都没看到,说那里面肯定是闹鬼了,总之,各种怪事,层出不穷。那么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蓝火只不过是燃烧实验的结果,嘶嘶声则是某根管道裂了放气的声音,至于连个人影都没有,那是因为那天他们碰巧都在密闭实验室里连续做了几天的实验而已。不过这里的确出现了一些称得上“黑科技”的东西。
                        1876年,生化局正在研究一种微生物,这种微生物非常特别,从来没有被发现过,他们是从一艘俄国来的货船上发现的。为了更好的了解这种微生物的性质,研究人员不得不到它们生长的地方,也就是北极圈里面。9年内他们进行了12次探索,均一无所获.在1886年,开发部通知,如果这次再找不到东西,他们就将失去预算,终结这个项目。于是这次,他们下定决心要找到这种微生物。他们找到了。这种微生物生存在一座非常靠近北极的岛屿上,一般情况下没有船会来到这里,至于那艘商船上为什么会沾上这种微生物,他们也无法解释。不过对于研究者而言,这些破事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发现了一种超越他们理解的存在——妖精(fairy)。
                        这种缩小版的人类几乎布满了整个岛屿的北半部分,一座小山(对他们而言是大山)阻断了他们向南的路线,这倒帮助他们一直隐秘地生活在这里。这些个小家伙对人类的来到表现地很吃惊,不过由于研究人员没有任何敌对行为(看傻了),小家伙们渐渐放下武装,开始试图与他们交流。研究人员将这份消息传给了总部,总部一看:“发现新人类。”吓了一跳,认为这是他们管不了,就近传给了最近才上任的教皇庇护八世(Pius VIII)。这个教皇以慈悲为怀,憎恨战争,当即下令不得伤害他们,一切研究、实验必须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于是生化局的人就以和平的态度与妖精打起了交道。
                        妖精拥有一套和人类社会几乎相同的社会及政治体制;他们的语言听起来并不是非常难以理解,一名接触过古罗马拉丁语的研究员表示两者听、写起来非常相近,很有可能是拉丁语系的;从对周边环境以及食物的研究中,生化局认为这种奇异微生物很有可能是导致他们现在形态的原因。综合上面的结论,生化局大胆猜测,妖精实际上是古罗马时代流浪到这附近,然后再迁移过来的人类,然后吃了带有这种微生物的食物,导致他们变成现在的样子。他们自身保存有关于这一段历史的文献,不过翻译需要一些时间。就在他们无聊等待的时候,一个无意间的发现,确定了舰娘的巨大发展——他们看到一座工厂。


                        18楼2015-07-14 16:49
                        收起回复
                          日本的部分不会写啊
                          我大学只修过西方史


                          21楼2015-07-19 16: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