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吧 关注:6,684贴子:91,672

【山有扶苏】勿复相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喜欢公子,总觉得他短暂的一生不应该沉寂在历史的长河里......
常想著替他写点什麼,......
终於动笔,可想起吧里多的是对历史研究甚深者,美少女诚惶诚恐......
历史故事文大方向当然跟著历史走,但历史上对公子的记载实在太少,
容我自己增加一些人物与情节,务求给公子一个完整的面貌,
文笔不佳之处,还请包容是幸。
这是自制图,取材自网路与本吧某贴,若有侵犯请告知


1楼2015-06-30 23:08回复
    很是期盼,百度一下秦直道,会有一些收获的。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5-06-30 23:31
    回复
      围观!(*☻-☻*)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7-01 07:49
      回复
        加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7-01 08:54
        回复
          本文从扶苏公子自刎后写起,倒叙其一生,
          这文是现写,并没有存文,也许一天、也许两天才能更一次,
          每一次也无法太多,
          敬请见谅。
          或许积个几天再看也是个办法喔!


          5楼2015-07-01 23:16
          收起回复
            然而天下纷乱已久,举国上下诸事繁杂无度,人民久经战乱,良田荒芜,生活是苦不堪言。
            且关东六国距离远近个不同,治理上的问题亟待解决。
            始皇地亲眼见封建遗毒之害,排除众大臣复行封建的建议,听取李斯的意见,
            实行郡县制以根绝诸侯国乱源。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六国遗民作乱,始皇帝下令收集天下的兵器,聚集到咸阳,
            将之熔化后铸成大钟及十二个铜人。
            接著他又让六国富豪迁至咸阳定居,一来可繁荣咸阳,一来也能控制其行动。
            为了消除地方割据,他还下令拆除六国所建造的城廓及堤防。
            为了统一黔首思想以利统治,他推行书同文制度,统一文字,强行教化之。
            为了稳定经济,他又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不过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一向重农抑商,
            商人的地位是不高的,以农为本才是富国利民之策,需要徭役时,商人往往是首选。
            为了南征北伐之大计,除了移民戍边,还令蒙恬率军北防,修筑长城。
            明令车同轨,以咸阳为中心兴建数条驰道,连接原六国的都城。
            为运送征讨岭南的军需而兴建灵渠等。
            而后始皇帝不惜重资,人力,令其建造许多豪华宫室,
            其中,以阿房宫最是奢华,骊山始皇陵的工程最为庞大。
            种种举措是护民耶?利民乎?亦或是扰民?历史的天空下,始皇帝的功过诚难定论也。


            7楼2015-07-01 23:25
            回复
              大秦朝以武立国,扶苏身为皇子,自幼所受的教育除了诸子百家的学问之外,便是习武,
              因此他本就武勇、善战,在上郡期间,凡事总是身先士卒,
              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边防将领自叹不如。
              兼之扶苏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早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始皇帝清楚知道,唯有扶苏能在他之后让大秦国祚昌盛。
              然而始皇帝百密却有一疏,他没料到区区一个中车府令赵高竟然胆大包天,
              在自己死后一手遮天,秘不发丧,扣住遗诏与传国玉玺,
              窜改召回大公子扶苏的诏书,还指责扶苏不忠不孝,逼他自我了断。
              扶苏接到诏书已经猜到是怎麼回事,但他无力回天,悲愤交集,
              终於不顾蒙恬的反对挥剑自刎,
              一代明日之星就此殒落。
              一时天地同泣,众星皆没。


              9楼2015-07-01 23:28
              回复
                扶苏本非寿终正寝,阴司无列册可考,因此并无鬼差锁魂摄魄,
                兼之扶苏死不得其所,冤气不散,
                一缕英魂竟在咸阳城周围飘荡盘桓,不肯离去。
                天地苍茫,扶苏却无所适从,
                想起自己实非不忠不孝之辈,不能让父皇这般误会於他,
                於是扶苏下定决心,欲回皇宫找父皇辩白申冤。
                偌大的皇宫,东南西北各有宫门,却因守卫皇室的神差护法阻挡,他竟不得其门而入,
                如此飘荡在皇城外已有数日。
                扶苏正自悲嗟,哀叹自己身为皇子,竟然这般凄苦,有家归不得,
                一时间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这时,扶苏眼前忽地一亮,前方一道白光直射而来,
                白光尽处有个人款款走来。待那人走近了点,扶苏定睛一看,竟是一光头少年。
                那少年站定之后,双手合十,打了个揖,接著他说,
                「公子,您请随我来。」
                这少年说完,不由分说拉著他的手便欲往白光尽处走去,
                扶苏先是一脸错愕,但稍一迟疑之后,也就决心跟著他去。
                再不济约莫就像现在这样无处可归罢了,这处境还能再坏吗?
                ……..待续………..


                10楼2015-07-01 23:29
                回复
                  加油吧。期待中。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5-07-02 01:34
                  回复
                    第一章 【叹英魂兮】
                    (1)幻境
                    「公子,您请随我来。」
                    说完,扶苏被他拉著走进白光里。
                    不多久,白光消失,他们到了一处广大荒烟之地,举目尽是黄沙。
                    扶苏不解,咸阳城做为首都,自来繁华异常,
                    自他父皇统一天下十一载,不停的扩建已使咸阳更胜已往,
                    即便周围其他城市亦是热闹非凡,车水马龙,
                    除了边关地区,扶苏并没有见过这样荒凉的地方。
                    不知自己此刻究竟是在何处?
                    不容他迟疑,那少年拉著他的手持续往前走。
                    扶苏跟上脚步,却不由得打量起这少年,不知他是何方神圣,
                    不只光著颗头,脚上还踩著怪异的布履。
                    他身上穿的布袍不论质料或样式都从所未见,
                    细想那其他六国之中也并无哪一国人民做此打扮,莫非这人来自塞外异族?
                    但见他眉眼也不深遂,脸部线条柔和,却并不似那北方剽悍民族的模样。
                    这少年究竟是何人?
                    扶苏还在胡思乱想之际,眼前景致忽然一变,
                    一阵花香混著青草味扑鼻而至,霎时间周围竟然春暖花开,鸟叫莺啼,
                    他虽未曾随始皇帝巡行江南,但总有所耳闻,
                    莫非此刻竟是置身春雨江南?
                    一回首,那荒无人烟的大漠景象竟已无迹可循!
                    扶苏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疑惑,他小心翼翼的问,
                    「敢问……这位小兄弟,你要带我往哪儿去?
                    咱们现在究竟在哪儿?还有, 你.....你是哪位……?我……我该怎麼称呼你?……」
                    「小僧法名无语,公子的诸多问题请恕小僧无法多说,一会儿见到师父时再请您亲自问他,好吗?」
                    「见师父?这是为何?你所说的师父是何人?」
                    「公子莫急,小僧这就领你前去,其他的师父自会跟你说明。」
                    「那,就有劳小兄弟了。」扶苏心里还有疑问,但他没有再问。
                    「不敢,公子这边请。」
                    无语低著头在前领路,扶苏跟随在他身后。


                    12楼2015-07-03 20:43
                    回复
                      哦,游仙体的文章,扶苏应该有一片净土,可以安抚高贵孤独的灵魂。就像观音大士的瓶中露,救苦救难的,可以苏醒万物的,只是可惜,还没临凡,就以干涸。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5-07-03 22:35
                      回复
                        加油,写的不错。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5-07-03 22:36
                        回复
                          也不知是不是如你所言,称作游仙体,因为后面会不太一样……就……看下去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7-03 22:47
                          回复

                            (2)竹林
                            扶苏往无语消失的方向走上数丈,眼前云雾逐渐消失,直至豁然开朗,
                            不见了山头溪壑,没了奇树异草,却是一座与阿房宫极为相似的殿宇矗立眼前。
                            虽然彼时阿房宫尚未建成,但飞檐红瓦,雕梁画栋却已有几分样了。
                            屋前一对沉重的大铜门虚掩著,
                            高大的铜门上浮雕著燕雀衔环的花样,看上去气派非凡,
                            扶苏心里想,莫非这儿竟是仙宫?
                            当初始皇帝执意要建阿房宫,耗尽人力物力,扶苏是极度反对的。
                            在他以为,大秦朝初建,万事待举,实在没必要为了区区一个宫室如此虚耗国力,
                            可他父皇好大喜功,不只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还骂了他一顿,更使他对阿房宫不存好感。
                            可此地殿宇辉煌更胜阿房宫,但他却不觉得厌恶,甚至感到熟悉与亲切,
                            不禁有些期待能进到里面一窥堂奥。
                            扶苏正自期盼,无语却已出现在他身边,无语催促道,
                            「公子,就快见到师父了,咱们快走吧!」
                            「喔!」
                            无语领著扶苏继续往前走,绕过了那殿宇往屋后而去。
                            「原来不是要进那大屋?」
                            扶苏不免一阵小失落,回头看了那大屋一眼,遂又回神跟紧无语的脚步。
                            才走不上几步,就在那华丽大屋后方不远处,出现了一座绿色竹管搭建的小屋。
                            这样的竹屋怎会在这儿?一奢一俭,似乎颇为不搭。
                            境随念转,扶苏偶一回头,果然已不见大屋的踪影,代之的是满满一片青翠的竹林。


                            18楼2015-07-06 12:49
                            回复
                              「呼!」
                              扶苏已经习於这里之每一奇妙景象皆可能瞬息万变,
                              不就是仙境嘛!他倒也不以为意。
                              令人惊讶的是这片竹林里的竹子个头特大,
                              一人环上手臂差可圈满一周,竹叶大似扁舟,著实令人称奇。
                              竹林里并无明显路径,铺地尽是厚厚一层竹叶,
                              扶苏跟在无语身后踩著竹叶向前却不闻声响。
                              不知走了多久,忽现一平坦之处,一组竹制桌椅似已等著来客。
                              桌上置些竹制器皿,虽觉精巧,扶苏倒是从所未见。
                              扶苏本是个性恬淡之人,平日生活简朴,从不追求物欲。
                              此处的布置如此朴实无华,令他眼睛一亮。
                              这样悠闲的氛围,精巧却不奢华的器物,在在皆是扶苏平日所喜,
                              他心中不免激动,虽不知无语口中的师父是谁,可这人竟对他这般了解!
                              不知不觉,扶苏对这位尚未谋面的师父已存了好感。
                              无语这会儿又不见踪影了,可扶苏已不紧张,必要时他定会出现,无须多虑。
                              四下无人,扶苏倒也自在,他拉开竹椅轻轻坐了下来。
                              竹林静谧、清凉,扶苏闭起双目,感受竹叶迎著风沙沙的声响,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张开眼睛。
                              眼前有一竹根雕就的,相当别致的壶,壶嘴正冒著热气,
                              这壶里装的不知是什麼,扶苏也不客气,拿起壶来在一天然竹节里倒了个满,
                              当竹节靠近鼻尖,一股清冽的竹香令他惊喜,这味儿他虽未曾闻过,但绝不是酒!
                              他迫不急待啜了一口,琥珀色的汤水一入喉,
                              温润的甘冽与清新的喉韵便冲击著他的味觉,一会儿更觉神清气爽。
                              那是一种扶苏从未尝过的饮品,虽不知所饮者何,但却令他啧啧称奇,再三回味,
                              对於这位师父的种种安排,扶苏此时充塞著满心的感动与好奇。


                              19楼2015-07-06 1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