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星镇吧 关注:4贴子:83
  • 1回复贴,共1
在北京的一场活动裏,台上的大萤幕正在放映一小段录影,其中有一段林夕的访问。林夕一亮相,台下立刻耸动起来,甚至有人尖叫“林夕呀!”
这个场面让我想起从前和他做同事的那段日子。林夕不常上班,他用不著。林夕也不开手机,因为他不需要。要是哪一天下午,他睡醒了,词也暂时写完了,心情甚好,决定回来巡视一下,公司裏头就会为他酝酿出一股奇特的紧张气氛。通常是由他走进大门那一刻开始。从保安到各级员工都要奔相走告,然后有人打电话告诉我:“夕爷返嚟啦!”无论正在干甚麼,我都要暂时放下,和大家说一声:“夕爷返嚟啦!”而且人人都明白都谅解,任由我丢下会议不管直奔上楼。跑到他那一层,每一个人都会抬头跟我说:“夕爷喺房度。”一进门,就能看见许多人围著他,其中几个是公司裏的资深创作组长,他们轮流负责为他出去买下午茶餐。而我们的夕爷,则一边吸著烟(这裏是全公司除了老大姐办公室以外唯一可以吸烟的房间),一边检阅桌上堆积如山的信件,然后慢条斯理地打开下头准备好的茶餐,看一看,闻一闻,偶而留句评语:“我还是不吃了。”
在我的记忆裏,这些片段总是和《大红灯笼高高挂》裏头的某种场面混杂在一起,那种山西财阀从外地回到自己的山庄,一路上红灯点起,沿路还不断有人高喊“老爷回来啦”的场面。我们一大堆人等著见林夕,谁要是有幸能和他说上两句,他的房门还真该挂上盏大灯庆贺一下。千万不要误会,夕爷绝对不是肚满肠肥的大老爷,他很瘦,简直是太瘦了。他说话的语气很温和,总是在一段话与另一段话之间稍作停顿,就和他写的文章一样,休止符用得比较多。他对人和善,不怎麼见他动气。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大家就是喜欢用一种对待老爷的方法来对待他,在他的态度配合下,就会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感。
北京的朋友说,林夕去他们那裏演讲兼签名售书的时候,会场裏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任何作者要是遇上这光景,都会加快手腕运动的速度,把自己变成签字机,务求以最短的时间清理最多的读者。可林夕不这样,他竟然唤人祭出砚台笔墨侍候,坚持要用毛笔来为读者签名留言。於是几百人列队翘首以待,心急如焚又不好出声催促。林夕身边的工作人员则满头大汗,拼命磨墨,但怎麼磨都赶不上读者的热情如火,墨池一下子就干了。现实所迫,他们试探性地问:“不如换用现成的墨汁吧!”再后来,连林夕都觉得不对劲,这麼签恐怕得在现场留宿一晚,才勉强地拿出一支科学毛笔。朋友忆述,当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唯独夕爷脸上不免有一丝惋惜的神色。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7-21 21:49回复
    梁文道 转载于新浪博客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5-07-21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