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电脑吧 关注:1,419,073贴子:22,227,773

点了什么黑科技树?A家R9 Nano规格放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太平洋


IP属地:陕西1楼2015-08-28 10:53回复
    终于到27号了!今天是什么日子?没错,今天就是AMD正式发布R9 Nano的日子!其实我们昨天也已经有了关于规格的相关报道,不过消息源依旧是论坛上的曝光,终于AMD正式发布的PPT我们也拿到了!不说了!赶紧来看看R9 Nano最详细的细节吧!

      AMD自己怎么看R9 Nano?最强劲的ITX显卡!同时具备ITX的尺寸和旗舰级显卡的性能。


    IP属地:陕西2楼2015-08-28 10:54
    收起回复


        性能方面相对于上一代旗舰R9 290X提升30%,并且为全规格的Fiji核心,4096流处理器威力十足。

        在性能提升的前提下,功耗反而有所下降,比290X省电30%,辅助供电接口只需一个8pin。


        规格方面昨天我们已经提过,与FURY X相比只是核心的频率有了极小的下调,其他规格全部一致,但是功耗方面却足足下降了100W(AMD你究竟点了什么黑科技树???小编想破了头都想不明白啊!!)其他特性方面也继承了FURY X的规格。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5-08-28 10:54
      回复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散热方面,175W虽然已经已经很出色了,但是ITX尺寸的散热器是否能够应付呢?AMD给出的成绩是比R9 290X(公版)温度低20度,核心的目标温度在75度左右。(怎么看都是R9 290X太热了...)

          散热器的内部结构也有介绍,整体来看非常紧凑,底座为均热板+双热管导热,供电部分还有独立的热管和鳍片,因为没有背板,散热器地步还有用以支撑的金属骨架,剩下的散热器空间则全部是大面积的鳍片和风扇的空间。

          散热器的外观跟FURY X同一风格,依旧是铝制骨架+金属改版的设计,接口方面也是3DP+HDMI的全数字输出规格。


        IP属地:陕西4楼2015-08-28 10:55
        回复

          下方高能!实际性能对比!

            AMD官方PPT中的成绩对比,对象比较特殊,是一款Mini GTX970(其实也只有一个型号,请自行百度),可以看到成绩上面全面超越了GTX970,幅度达到30%。不过测试项目很多都是A卡传统的优势项目,但是30%的幅度还是相当大,超越GTX970已成定局。


            外媒还自行做了另外的几个测试,GTX970 Mini全面不敌,但最值得关注的是每瓦帧率这一项,0.22对0.12优势实在明显,当然平衡了游戏选择方面导致的误差应该会稍微小一点,但是很有可能还是R9 Nano更胜一筹。


          IP属地:陕西5楼2015-08-28 10:55
          回复


            这张图最能代表R9 Nano的最终意义——SFF(小型化)
              总结:AMD R9 Nano虽然是整个Fiji核心系列产品中性能最弱的一款,但是从其规格和实际表现来看却是最重要的一款,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直追对手的能效比表现。这一点也意味着AMD终于在显卡最核心的两个竞争力上面达到了与对手同一水平。对了,最后还要提一下价格,目前国外曝光给出来的数字是650美元,算上汇率和税费国内售价很可能在4300-4500元左右,考虑到Nano是一种一步到位的ITX平台高性能图形解决方案的话,这个价位对于土豪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IP属地:陕西6楼2015-08-28 10:55
            回复
              。水完手工。。


              IP属地:陕西7楼2015-08-28 10:56
              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8-28 10:57
                回复
                  而且这次R9 Nano搭载的还是全规格的Fiji核心,但是与此同时却拥有超越ITX级的身材和令人诧异的功耗表现!在正式发布的今天,蓝宝石科技也第一时间将这款产品送到了我们的评测室,(大力感谢!)由于9月10日才正式上市,所以今天我们现在这里对产品进行初步的赏析。

                  AMD官方宣传PPT分析

                  故意把产品图弄那么小是为了显得显卡小么?

                  AMD Radeon R9 Nano 图片 评测 论坛 报价
                    完整的Fiji核心规格,需要注意的是核心代号其实改变了,不是FURY X的Fiji XT、也不是FURY没X的Fiji,而是全新的Fiji LP。(LP=Low Power,低功耗),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在制程和规格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R9 NANO能够实现足足100W的功耗下降!(FURY X/FURY的热功耗均为275W,这一点其实还有疑问,小编也会在后续测试中专门针对这一疑问进行测试!)

                  首先外形尺寸,R9 NANO的长度只有15cm,比ITX主板的17cm还短,足足比上一代R9 290X短40%,一只手完全可以托住!

                    性能方面AMD表示相对于上一代旗舰R9 290X提升30%,并且为全规格的Fiji核心,4096流处理器威力十足。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散热方面,毕竟是全规格的Fiji核心,ITX尺寸的散热器是否能够应付呢?AMD给出的成绩是比R9 290X(公版)温度低20度,核心的目标温度在75度左右。(怎么看都是R9 290X太热了...)


                  IP属地:陕西9楼2015-08-28 10:59
                  回复


                      在性能提升的前提下,功耗反而有所下降,比290X省电30%,辅助供电接口只需一个8pin。

                      虽然散热压力不小,但是R9 NANO一点也不吵!满载下仅42dBA,比上一代R9 290X的涡轮风扇低足足16分贝!

                      散热器的外观跟FURY X同一风格,依旧是铝制骨架+金属改版的设计,接口方面也是3DP+HDMI的全数字输出规格。

                      散热器的内部结构也有介绍,整体来看非常紧凑,底座为均热板+双热管导热,供电部分还有独立的热管和鳍片,因为没有背板,散热器地步还有用以支撑的金属骨架,剩下的散热器空间则全部是大面积的鳍片和风扇的空间。

                      这一张可以说是R9 NANO的最大特点,能效比的大幅提升,2倍的提升真不是开玩笑的!

                      ITX尺寸平台性能的大幅提升,这样的尺寸既可以拥有全面的旗舰级!(我才不告诉你这个是英特尔平台!)


                      机箱大小的进化,R9 NANO标志着主机小型化的里程碑进展!


                    IP属地:陕西10楼2015-08-28 11:00
                    回复



                        AMD官方PPT中的成绩对比,对象比较特殊,是一款Mini GTX970(其实也只有一个型号,请自行百度),可以看到成绩上面全面超越了GTX970,幅度达到30%。不过测试项目很多都是A卡传统的优势项目,但是30%的幅度还是相当大,超越GTX970已成定局。

                      毫无疑问!R9 NANO就是现在最强力的ITX显卡!(因为比ITX还短所以官方用了MINI ITX...)


                      IP属地:陕西11楼2015-08-28 11:00
                      回复
                        前排观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8-28 11:01
                        回复

                          第一手产品外观拆解赏析!


                          首先看看实物的正反面,背部有相当多的电子元件,考虑到ITX的尺寸可以说是必然的。

                          和普通易拉罐可乐的尺寸对比,这下大家可以直观感受了!

                          IO接口部分采用3个DisplayPort+1个HDMI,全数字化输出方案。

                          开拆!爆ju时间到!


                          IP属地:陕西13楼2015-08-28 11:01
                          回复

                            \

                            补充PCB背部的特写,这一堆钽电容应该是供电部分的。

                            散热模块和PCB正式分离


                            继续拆!散热器金属底板,主要用来保护PCB,供电部分的散热模块也集成在上面。


                            拆下散热主体,均热板+双扁热管设计,大面积铝制鳍片

                            相对比较简洁的风扇和散热器外壳


                            IP属地:陕西14楼2015-08-28 11:02
                            回复


                              相对比较简洁的风扇和散热器外壳

                              PCB正面照,虽然紧凑但是得益于HBM电子元件数量并不多!

                              全规格Fiji LP核心特写

                              供电部分采用4+1相设计,第一看到供电能够这么贴近核心!

                              官方的S/N序号和名称贴纸


                              IP属地:陕西15楼2015-08-28 1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