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贫公益吧 关注:46贴子:86
  • 0回复贴,共1

如何提高地贫儿的抵抗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年之中,常有那么两三次会染上疾病,经常性的反复发烧感冒,原凶就是地贫儿的抵抗力!反复感染影响到患者身身血色素的起伏,常常揪痛家长的心,所以地贫儿的日常护理,做父母的更要比其它正常的孩子多关爱一些。
总 则:
  儿童在出生后6个月到6岁之间是免疫力低下期,3岁之前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减少,而自身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抗病能力较差,这个时候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容易受到感染而导致发烧、咳嗽或是其他疾病。通常每年要患5~6次感冒,且容易并发肺炎。对于易受传染的麻疹、百日咳等病,宝宝要按时注射疫苗。3岁以上孩子体内免疫血清的抗体浓度已接近成人,但每年仍要患3~5次感冒。 宝宝体内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明显增强,到8岁后,整个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已基本和成人相当。
  如您的孩子每个月都要出现“感冒”发烧等现象,并且病程较长,那极有可能是免疫力低下。这样的孩子需要提高免疫。
免疫力提高有以下几种方法:
1、饮食提高免疫力。只有均衡的摄取营养才能很好的提高免疫力。是提高的根本。
2、药物提高。有些药物可以迅速的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常见的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有胸腺肽、丙球蛋白等,常用丙种球蛋白,它分为静脉和口服两种。静脉用的必须在医生下达医嘱后执行。口服免疫球蛋白则可放宽选用,目前产品一般都是从牛初乳中提炼来的,具有母乳中所含免疫球蛋白同样的功效。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含免疫球蛋白的口服制品,有乳制品类的,具有食品口感,易被接受,但免疫球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另一种是类似药品制剂形式的,含免疫球蛋白数量较多,如斯奇康、转移因子、胸腺肽、核酪、左旋米唑、黄芪、冬虫夏草等。这类方法的弊端是容易产生依赖,不利于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只有孩子的身体患有某些严重疾病的时候使用才合适。要使用也要在医生检查确诊疾病的情况下使用。丙种球蛋白主要用途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3、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免疫力低下的孩子一般到秋冬更容易感冒发烧。主要是身体对冷空气无法适应。有一种方法叫做冷锻炼,就是让孩子通过循序渐进的接触冷空气而达到提高免疫力的目的的。
  建议平时不要给孩子大量用药,当孩子发烧时,不要急于退烧。一般适当的发烧,有助于孩子锻炼身体的免疫力,儿童的忍耐力比大人好,采用物理退烧较稳妥,体温高过38度时我们在用退烧药也不迟,但要注意地贫儿慎用的解热退烧药。
详 细:
1.让宝贝适当运动和锻炼
可让宝贝从小进行“三浴”锻炼,即空气浴、阳光浴和水浴,这样可大大增高宝贝的免疫力。如果宝贝太小,在他还不会主动锻炼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他做做被动操;大一些的宝贝,应该每天带到户外做体操、小跑步、跳绳、玩游戏等活动。多带小朋友去公园稍快一些的散步,可以得到适当运动,而且室外的氧气充足,有利于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2. 完成计划免疫程序
按时带宝贝到所属地段医院或保健所注射各种疫苗。妈咪应当为宝贝保留每次疫苗注射的记录,以备宝贝进入幼儿园后,把记录交由幼儿园保健医生管理,作为宝贝在幼儿园期间进行统一疫苗注射时的备注。地贫儿童可以按免疫计划进行疫苗免疫,一些容易引起低烧的疫苗,多喝水,多观察。不按计划免疫,可能会带来更大身体侵害!
3. 生活上不必过分呵护宝贝
现在的妈咪经常对宝贝呵护得太精细了。家里夏天有空调,使宝贝失去了出汗的机会;冬天里生怕宝贝冷,不让去户外接触冷空气,由此,宝贝的免疫系统不接受冷热刺激,不能对自然变化应激而变。应该带宝贝到大自然接受阳光、空气和水,增强体质和抗病力。但要注意宝贝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不能湿了又干,垫一块小毛巾是个好主意!
4. 尽量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
污染物包括进入室内的大气污染物、人体自身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如粉尘、皮屑、棉絮;来自宠物的污染、建材装饰材料、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妆品、杀虫剂、喷香剂、清洁剂等。家居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侵害宝贝,家里定时打开门窗换气。每天至少两次。周未前可以放些醋在家消消毒,迎候孩子回家。
5. 科学合理、全面均衡的饮食,给宝贝提供充足的营养
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宝贝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先决条件,也是增强免疫力的根本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家庭和环境卫生,有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来提高儿童免疫力外,更需要均衡的营养搭配。首先,要尽量坚持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各种辅食,1岁以后注意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注意食物多样化,从饮食着手提高免疫力
  科学合理的饮食,全面均衡的营养能帮助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抵御疾病的入侵,维护孩子机体的健康。那么,哪些营养素能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呢? 一句话就是多喝水,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及水果,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
(1)、水。人体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不是硬梆梆的骨头,而是柔软的水。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于体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补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陈代谢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
(2)、蛋白质:免疫力的主动力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元素。身体如果严重缺乏蛋白质,会促使淋巴球的数量减少,造成免疫机能严重下降。因此,多摄取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肉类、蛋类、乳制品,丰富的动物蛋白质内含的球蛋白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
(3)、维生素A:提高免疫细胞数量
  维A和细胞的完整性有关,能够帮助细胞对抗氧化,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A,会使得胸腺及脾脏的体积缩小,相对的,免疫细胞的活力也会随着降低。因此,摄取足够的维生素A,就能够增进免疫细胞的活力,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
(4)、维生素C:有效的抗氧化物 维生素E:自由基的克星
  维C有增加白血球吞噬细菌的能力,以及增强胸腺及淋巴球的能力,帮助人体增加抵抗含量及提升血液中干扰素的含量,是有效的抗氧化物,可抵抗破坏性分子,是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之一,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柑橘、生西红柿、青椒、草莓、卷心菜、土豆中。
维生素E是自由基的克星,同时也可促进抗体产生,从对抗病毒的观点来看,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强免疫细胞的作用。抗氧化物有提升免疫力及抗病毒的功能,从而达到抗菌杀菌的作用,以预防多种感染性疾病。抗氧化物主要有类胡萝卜素、儿茶素、异黄酮、番茄红素、葡萄籽、叶黄素等,比如大蒜、绿茶、番茄等食物。多进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维持视力,但缺乏时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橄榄油、亚麻油、蛋黄、生菜、辣椒、牛奶、小麦面包、白菜、花生等食物中。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莴笋叶及柑橘皮中含量也很丰富,几乎所有绿叶蔬菜中都有维生素E;奶类、蛋类和鱼肝油等也有一定含量的维生素E;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品,水果及其他非绿叶蔬菜维生素E的含量则很少。煮熟的西红柿含有较多维生素E,可多配食。
(5)、补充微量元素提高酶活性
  缺锌的小朋友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落后,伤口愈合延迟,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可引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平时饮食中多摄取含锌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蚝豉、豆类和花生等
(6)、B族维生素:影响抗体产生,补充造血物质
  B族维生素与体内的抗体、白血球产生有关,缺乏B族维生素会影响到淋巴球的数量及抗体的产生,而且也会造成胸腺的萎缩。B族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肉类、绿叶蔬菜、全谷类等食物当中,因此免疫力较弱的人,可以多摄取这一类的食物,来增强免疫力。维生素B具有帮助人体抵御寒冷的作用(2-4度),杀菌抗病毒乳制品是维生素B2的最佳来源,特别是在各种不同的奶酪、酸奶中,维生素B2的含量更高。不喜欢乳制品的孩子可多吃点鸡蛋、水果、绿叶蔬菜、豆类、坚果、动物内脏、禽类、全麦面包和谷类等。地贫儿必要时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叶酸制剂以维护造血需要。
(7)、黄绿时蔬水果
  家长在蔬菜的选择上最好做到深浅色蔬菜搭配:1.51~21。儿童蔬菜量:1~2岁,65~100克/日;3~6岁,150~200克/日。儿童每天吃一只鸡蛋。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饮食的信条,也适合推广到幼儿身上。纤维质可预防便秘,提供肠道通畅良好的吸收环境。水果的果寡糖帮助肠道益菌生长,就像在小肠大肠铺一层免疫地毯一般。宝宝若不喜欢蔬菜,可以将它剁碎,混合谷类或肉类做成丸子、饺子或馄饨,就容易接受了。苹果含铁不少,但持续吃一两周,有利于排除地贫儿常患的胆结石。
(8)、菇类
多吃菇类,因为它能预防及改善许多心血管系统的富贵病,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菇类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及对抗癌症,还含有丰富维生素B群,能疏解压力,带来好心情。
(9)、糙米、薏仁
五谷类是人类的主食,在婴儿添加副食品时,首先要尝试的是米粉、麦粉。断乳之后,替代食物也是谷类。全谷类含胚芽和多糖,维生素B和E都丰富,这些抗氧化剂能增强免疫力,加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10)、.蕃茄
蕃茄可说是活力食品,含有多种抗氧化强效因子,如蕃茄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与E,可保护视力,保护细胞不受伤害,还能修补已经受损的细胞。生吃蕃茄或稍微烹煮都好,加入少量橄榄油,能溶解更多蕃茄红素,效果更佳。
(11)、优酪乳
婴幼儿正值身体快速增长及脑神经发育期,对蛋白质及钙质的需求量相当高。所以乳类制品为婴幼儿期最佳的营养来源。优酪乳是乳制品中,可以兼顾营养与改善肠道环境的饮品,很适合幼儿期的需要,幼儿则要到满一岁以后才能喝。
小贴士:
若想提升宝宝的免疫力,请拒绝给宝宝吃高脂、高糖、膨化、腌制、辛辣、烘烤油炸的精致化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维他命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此外,不要让宝宝偏食而导致营养失调。小孩子只要不是吃的太多、不积食就很少生病,慢慢免疫力就会提高了!但是也要注意营养充分,不能营养不足,营养不足的孩子容易生病!均衡、优质的营养,才能造就宝宝优质的免疫力,轻轻松松远离病菌。
如何通过饮食来提高免疫力、远离感冒?
为实现这个目标,近日,美国MSNBC新闻网向大家介绍了9种食物。
  酸奶:益生菌保护肠道。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护肠道,避免致病细菌的产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进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长。可以抑制铁的吸收。
  红薯:增强皮肤抵抗力。皮肤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员,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维生素A在结缔皮肤组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补充维生素A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食物中获取β胡萝卜素,红薯是获得这种营养的最快途径,它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且热量低。缺点是铁质稍多。
  茶:抗细菌防流感。哈佛大学的免疫学者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喝五杯红茶的人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的人的10倍,这种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同时,还可以减轻食物中毒、伤口感染、脚气甚至是肺结核和疟疾的症状。当然,喝绿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可以抑制铁,应在饭前饮用。
  鸡汤:美味的感冒药。鸡肉在烹饪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半胱氨酸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乙酰半胱氨酸非常相似,有盐分的鸡汤可以减轻痰多的症状,因为它与咳嗽药的成分很像。炖鸡汤时加些洋葱和大蒜,可让效果更显著。铁比猪牛羊更少。
  牛肉:补锌增强免疫力。锌在饮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白血球的生长,进而帮助人体防范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即使是轻微缺锌,也会增加患传染病的风险。牛肉是人体补充锌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冬季,适当进补牛肉,既耐寒又预防流感。地贫可以少量食用。
  蘑菇:促进白血球抗感染。长久以来,人们就把蘑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现在,研究人员们找到了这样做的理由:吃蘑菇可以促进白血球的产生和活动,让它们更具防范性。
  鱼和贝类:补硒防病毒。英国专家研究指出,补充足够的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数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1-23 12: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