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吧 关注:171,127贴子:3,923,430

得病两年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借鉴,请对号入座!(目前已好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关于惊恐和焦虑发作:焦虑惊恐忧郁来临,那只是感觉,一时被扩大的感觉,不抗拒不逃避,接受它们,与它们友好相处,一会就过去了。晕就晕,怕就怕,肯定死不了。你所有的负面情绪感觉,都是神经敏感大脑疲劳造成的,暂时现象,是自己过分扩大了感觉,不可当真。一旦神经恢复,你又回到真实的自我。情绪之后,别纠结它们为什么出现,怎么还出现,我怎么还不好?过去就过去了,纠结只会消耗脑中的化学物质,形成恶性循环不利恢复。恐惧是幼儿期就形成了,也许找不出记忆来,但它肯定存在过,只有后期的分析,重整。恐惧渐渐没了,就剩下记忆,而记忆迟早会消失的。强烈推荐《精神焦虑症的自救》,必须了解神经症的原因,消除无谓的恐惧和担心。


IP属地:安徽1楼2016-01-05 16:04回复
    3、关于认知疗法,切断强迫思维:改变错误认知,不要形成强迫思维。各种疑病或胡思乱想都是敏感神经引起的,本就是错误的认知,容易形成强迫思维,见到什么都产生同样的联想。利用认知疗法,一一推理排除它们,给自己一个强有力的说法说服自己,纠正那个错误认知。下次再出现时,就直接切断,不要长期纠结成为强迫思维,看见什么就联想什么的念头,继而惊慌不安,恶性循环。告诉自己“不可能,不会的!”


    IP属地:安徽3楼2016-01-05 16:05
    收起回复
      4、怕死?可你凭什么会死呢?
      焦虑者都会怕死,可你为什么会死呢?只因为一种情绪就去死?!荒唐,不值得,也不会那么做。各种念头只是另一个自我,潜意识的错误担心,不是真正的你。连花枝上的小刺你都会避开,怎么会忍心伤害自己或他人呢?
      死亡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可怕,死去的人灵魂都去了另一个世界,大家最终会团聚。可现在活着,就要好好享受活在这个世界的一切。


      IP属地:安徽4楼2016-01-05 16:06
      收起回复
        5、关于内疚羞愧感:
        焦虑者无所不想,陈年往事都拿出来内疚害怕羞愧自责。不必内疚羞愧自己的一些错误,不必自我批判。你要想到,如果犯错就要死掉,那地球上都没人了,每个人都犯过错。
        给自己一个理由,忘记那些不愉快。一味地纠结各种症状或事情,那是自虐,不对的。“痛并快乐”就是自虐,强迫性地重复痛苦,预测未来就觉得悲观。要放弃批判自己,不能这样想。
        如果听到一些坏消息,最好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惊讶和感受,哪怕说一声“哎呀,那是挺糟糕的!”,都比憋在心里去恐惧猜疑强。说出来,似乎也就把恐惧担心给解放出来了。


        IP属地:安徽5楼2016-01-05 16:07
        收起回复
          6、关于森田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无论生病还是做人,顺其自然最好。那么多胡思乱想,那么多各种身体症状,都是一时。习惯它们,适应它们,也许几年内时不时还闹腾一下,就象地震后的余震,没什么好奇怪的。一定要顺其自然,正常生活。不良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缺陷,要慢慢纠正。
          焦虑康复就像推动一辆汽车,刚开始你怎么推也推不动的,然后慢慢的,它有了一丝丝松动,慢慢的,车轮子越滚越快,最后它甚至可以飞奔起来了!


          IP属地:安徽6楼2016-01-05 16:08
          收起回复
            7、只有真正“拿起”,才能“放下”。
            心理咨询就是帮人们经历痛苦过程,问题不是被解决,而是深入接触整个的内心世界,允许它存在。心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某个症状并非痛苦本身,而是处在整个系统中某种失衡的位置,表现为“凸显”的痛苦。
            比如头痛造访时,去静静观察体会它,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感受,不抗拒它们,承认允许疼痛的存在,最终会发现它慢慢变得模糊,出现频率变少,直至消失不见。不计过往,不畏将来!


            IP属地:安徽7楼2016-01-05 16:08
            回复
              不真实感怎么破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1-05 16:14
              收起回复
                8、关于服药与断药:
                心理医师不开药,旨在心理疏导;精神科医生一般开药,西药见效快。抗焦虑药物是镇定神经的,抗抑郁药物是提升信心的,对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可以通用,服药半年以上才能稳固效果。起初会有副作用,恶心难受等,坚持吃一两周会淡的。服用抗抑郁药时间需要久些,一般一年后看情况逐渐减量停药,减量越慢对身体伤害越小。突然断药、自行断药都是不允许的,容易复发。
                如果实在难以忍受痛苦那就服药,有捷径走何必那么痛苦?但服药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也有神经系统损害无法修复而长期服药的人,药物正确的话并无多大副作用。
                至于中药,可以同时服用,调解身体阴阳平衡,补气补血,补肝补肾,没有坏处的。中医旨在调养,从病因治起,所以效果慢,也是辅助作用,关键还是靠自己心理调节。


                IP属地:安徽9楼2016-01-05 16:21
                收起回复
                  9、关于焦虑中的失眠:
                  焦虑大多由于熬夜造成的,失眠是症状之一。失眠很痛苦,越着急越睡不着,难以静心,特别是焦虑症爆发的初期,晚上睡三四个小时是常有的,有时整夜都难入睡。换个思路,如果是白天,大家都想赖床。那么夜里也当作白天赖床一样躺着,或者看看书听听音乐,不要想太多,非要逼迫自己入睡。
                  睡眠好自然恢复好,不好未必就加重焦虑,相反因失眠而着急才是加重病情。听窗外的声音,听自己的鼻息,专注于听觉,渐渐地,你自然就睡着了,这需要练习。还可以睡前听听催眠的电台播音,或者想象美好的事物。


                  IP属地:安徽10楼2016-01-05 16:22
                  收起回复
                    12、关于焦虑者的完美个性:
                    追求完美,凡事取得别人的认可,这也是一种强迫性的要求。就是因为太认真了,完美了,所以无形中给自己很多压力和焦虑。
                    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和批评,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要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提高自尊自信,打扮自己,夸奖自己,过得舒心就好。改掉认真,非黑即白的观念。
                    丢丑了,搞砸了又怎样,自嘲一番,日子继续过。改变自己内敛,委屈,老好人的性格。有什么事憋屈了,必须及时发泄。哭也好,骂也好,怎么舒服怎么来。
                    从小到大害羞内敛,说话做事都顾忌对方感受,,怕给他人带来负担,自我约束为“善良贤惠老好人”,渐渐禁锢了本质该有的任性、调皮、叛逆等,变得毫无个性,必须改变。


                    IP属地:安徽13楼2016-01-05 16:29
                    收起回复
                      15、关于生命的意义,和孤独感、不真实感:
                      多听《心经》,没事可以塞个耳机时时听,未必入心入耳,但佛经的唱诵与大脑电波频率相吻合,能静心。
                      日常生活中不妨这么感叹:我从生命里走过,无挂碍,什么都不带来也不带走,如果这么淡定从容,那就没有焦虑。我品尝过酸甜苦辣和痛苦,生命值得。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你来过这世界,留下了痕迹。
                      至于不真实感:焦虑者有时会有找不到家的迷茫,和不真实感。由它去,不要深入去琢磨,一定要找出答案,或者恐慌。因为神经疲惫损害的时候,不可能有真实答案的,即使有,也是不正确的,消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想那些人生大道理。一旦恢复,就没有那些无谓的猜想和疑惑,你就是积极的、乐观的。
                      至于孤独感,想想你痛苦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关心你,从小到大那么多人关心爱护过你,有什么可担心的。活着,就要好好活着!


                      IP属地:安徽16楼2016-01-05 16:37
                      收起回复
                        16、“焦虑,抑郁,那就在里面多呆会儿!”
                        心理辅导和精神医生的疗法不同,一个是用药物,一个是心理,分别代表不同领域。只有经历各种痛苦,你才领悟“顺其自然”。
                        所有的情绪是潜意识造成的,是另一个自我,你只要静静观察它。就像一杯开水,你希望它尽快冷下来,在旁边跺脚,生气,忧郁都没用,只有静静等待,它的热气慢慢升腾,自然就变凉了。哭就狠狠哭,忧郁就任自己忧郁,焦虑就任它存在,不能紧张着急给自己添加负担。
                        焦虑和抑郁、强迫是相关联的,同时存在,但焦虑症不会转化为抑郁症,只是抑郁情绪而已。有时候,“忧郁感”是因为神经变强大了,能应对负面情绪了,但同时它也很疲惫啊,一直在斗争操心排解。不在意,它一会也就过去了,千万别当真。


                        IP属地:安徽17楼2016-01-05 16:38
                        收起回复
                          haotie


                          IP属地:河南19楼2016-01-05 17:04
                          回复
                            如果你有类似的症状和心理,你可以参考一下,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康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1-05 17:49
                            收起回复
                              顶!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6-01-05 18: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