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唐吧 关注:2,280贴子:9,933
  • 14回复贴,共1

【孙唐】在我左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老仍命:“八戒、沙僧牵龙马,理行囊,行者在我左右。”又向太宗道:“主公欲将真经传流天下,需当誊录副本,方可布散。原本还当珍藏,不可轻亵。”
——《西游记》末回
师徒五人证得金身之后,除了在如来座下听经之外,其余时间皆是清闲自在。那孙悟空虽已成佛,然秉性不改,见了诸天仙佛时,投合的就勾肩搭背,交情泛泛的也就躬躬身,从来不管等级尊卑。如来知道了,也只是含笑道:“这猴儿……”也不介怀。
不过,孙悟空对旃檀功德佛唐僧却是不同。唐僧因为不习惯这种清闲生活,就请求佛祖答应自己下凡译经。如来自是答应了。悟空听得这番对话,就也请求佛祖,想与师父同去。佛祖笑道:“你师父下凡译经,自有人服侍,你不在灵山听经,却要跟随你师父,这是为何?”
“佛祖,弟子在西行的路途中常常服侍师父,熟悉他的生活习惯和性子,换成别人,俺老孙怕服侍不好,倘若饿着了,瘦削了,不舒服了,佛祖,你忍心吗?”
“你这猴子,还是这等油嘴滑舌,罢了罢了,你去吧!”佛祖挥手笑道。
悟空没有驾筋斗云,而是和唐僧一起腾云而去,须臾之间,便至长安,奏请了唐王,唐王欢喜不尽。
自此,悟空就陪伴唐僧在长安大慈恩寺译经。译经是个苦差事,要达到形神兼备、明白流畅、文辞典雅,需要下很大功夫。唐僧日日辛苦于浩繁卷籍之间,悟空看了心疼不已,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他知道,那是师父心之所向,译出经典,普照人间,他的师父纵使呕心沥血,亦无怨,无悔。
悟空只有每天用心侍奉师父,为他分忧解劳。
这天是元宵节,夜晚,师徒幻化成两个凡人,在长安街上游玩,唐僧化作一个青衫书生,悟空化作一个白衣书生,一个儒雅淳和,一个空灵俊逸,两人携手,在街道上缓缓而行,看上去和谐得紧。
街上一派繁华景象,无数花灯铺排开来,说不尽那光摇玉户雪做宫、目迷五色现风流。
“师父,你看那盏花灯!”悟空喜喜欢欢地说。
唐僧看去,那盏灯上绘着他们师徒几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不禁微微一笑,原来,他们的故事,世人都已经知道了,只不知,人们又能从中参悟多少呢?
唐僧正想着,就见悟空已经买下了那盏花灯,献宝似的递给自己,他接过来,轻轻拍了拍悟空的头,笑道:“你这猴儿,还是这么心急,前面或可有更好的花灯,亦未可知。”“那就继续买呗!”悟空笑呵呵道。“那么多花灯,你手里拿得下么?”唐僧道。他还想说什么,悟空就道,师父啊,你又想说,出家人不可有贪著之心,徒儿知道了,师父,走吧!
唐僧轻轻笑着,摇了摇头,心想,这猴头,怎么越来越像自己肚里的蛔虫了。
灵山上,大雷音寺里,如来讲经完毕,众佛菩萨正待散去,只见,阿难、迦叶从众中出,跪拜如来,道:“弟子有一事奏知世尊。”如来道:“何事?汝等可说来。”阿难道:“弟子听闻下凡译经的旃檀功德佛与孙悟空日日同行同止,同修同息,这般过于亲密的关系,致使众天神佛疑猜议论。”迦叶接着说:“那孙悟空虽已成佛,然性情依旧桀骜不驯,这般关系,恐有一日对旃檀功德佛生出不虞。”
听得此言,众佛菩萨皆止步,静待如来回答。
这时,宝殿上,盘龙柱上,小白龙飞身而下,化作人形,对阿难、迦叶怒目而视,说道:“你们俩一派胡言!皆因当日取经文时,我大师兄说了你们几句,你们就假公济私,借刀杀人,诋毁于他!我大师兄是金子心肝,银子肺腑,忠肝义胆,情深意重,对师父尤其如此,但那何曾是私情,只因师父救他脱离五行山之难,他又是天地生成,无个父母,年深日久,对师父心生眷恋,把他当做父母。”
阿难还想说什么,佛祖一挥手,道:“阿难,不必多言,我以慧眼观得,那悟空生来不晓情意,因它是仙石所化。但他心性纯真烂漫,但有所感,便自生心,是心也,至纯至真,是名非心,可任之由之,何以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悟空者,悟得心空。”听了此言,众皆顶礼而退。
此时,唐僧下凡译经已经颇有些年月,大功告成之后,唐僧和悟空去了花果山,自此,安稳自在,岁月静好。


1楼2016-02-19 17:07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2-19 20:10
    收起回复
      加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2-20 18:01
      收起回复
        文笔大写的赞!孙唐逛街甜到爆惹!!!楼楼加油加油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2-23 0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