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的崛起吧 关注:215贴子:40,131
  • 16回复贴,共1
波诡云谲浊水深
博通今古未曾闻
跛脚焉能行大道
簸箕沙尽始淘金




IP属地:江西1楼2016-06-03 00:08回复
    略说这件事对大唐朝的影响……


    IP属地:江西2楼2016-06-03 00:10
    回复
      经济:
      改开击破封闭僵化之铁幕,扭转无休止争斗,从之前民不聊生的恶zheng中闯出来,大力解放生产力,国民经济蓬勃发展。
      这件事后,反派趁机破坏,尤其民营经济,全唐朝无数商户或收监或出逃或破产。连“平大帝文选”两度提到的一位卖瓜子的商人也被捕。
      民营绝望而外资失望,当年改开初期一穷二白,巧妇难为无米炊,境外海外唐人以及各国外资技术人才进入,为改开经济发展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次也大量撤走。
      唐朝经济极度受伤,死气沉沉。反派更妄图重返闭关锁国的老路、死路、绝路。


      IP属地:江西4楼2016-06-03 00:19
      回复
        文化教育科技:
        改开后,文教科事业得到宽松发展环境,时代人才如雨后春笋,优秀作品如五月鲜花。
        这件事后,反派借题发挥大做文章,无数人才受到清算。比如当晚同情翰林而着丧服播报的大唐新闻主持人,节目后立即消失。很多人才不得不避走。
        反派更将黑手伸向翰林,倒行逆施,以喜脑为目的之教育模式变本加厉。影响深远,独立人格字游思想受到打压,只许歌功颂德跪舔胡拍,不许善意批评合理建议,以至于培养了一大批“五文奴才”。后果恶劣,给社会群体造成混乱,给百姓认识制造矛盾,多少年改反对立水火不容,给改开事业横加阻力。


        IP属地:江西5楼2016-06-03 00:23
        回复
          军事:
          一方面,竟然把刀枪对准手无寸铁的百姓,唐军形象一落千丈。
          一方面,本来改开后唐军力量大增,既摆脱思想束缚,又引进先进技术,以反击交趾练兵强身,以精简百万裁军瘦身,而这次事情后唐军又一度与世隔绝闭门造车。


          IP属地:江西7楼2016-06-03 00:27
          回复
            外交:
            改开使唐朝从孤立弃儿总算重回世界之林,开放姿态全球欢迎,对外交往与日俱增,天下交流日益紧密。
            却因这件事,被国际各种制裁,毕竟震鸭翰林拿不出手。
            比如军售,本来开放后,大唐已经可以购买诸强武器引进诸强军技,这次被禁多年不解,理由堂而皇之无法反驳:我们卖武器给你们难道是用来对付百姓的吗?


            IP属地:江西8楼2016-06-03 00:28
            回复


              IP属地:江西11楼2016-06-03 00:51
              回复
                简评几位主要当事人……


                IP属地:江西12楼2016-06-03 23:59
                回复
                  平大帝:
                  平大帝以其开阔眼界,包容心态,与时俱进的精神,随机应变的智慧,在大部分实权元老或明或暗的反对和或软或硬的阻挠下,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是将大唐朝从弯路带上正道,硬是将大唐朝从废墟建起高楼,改开大业,居功至伟。
                  即使国际间,较中立的人士和媒体,对平大帝也是评价颇高。
                  然而这件事的处理令他有所减分,说重些是污点,说轻些是瑕疵。


                  IP属地:江西13楼2016-06-04 00:35
                  回复
                    光帝:
                    这件事起初的导火线,是他的突然离世。一生名符其实任劳任怨的光帝,当时在百姓和翰林中的口碑甚佳,因为同情他的不公正待遇,以及种种原因,群情激愤,酿成此事,却被反派利用,愈演愈烈,不可收拾。
                    而他直到死,头上还扣着两年前反派阴谋强加的帽子。直到近三十年后,敢于担当的唐朝近帝才顶住反派强大压力,高规格纪念光帝百年诞辰,高度评价,为其正名


                    IP属地:江西14楼2016-06-04 00:37
                    回复
                      鸟丞相:
                      机关算尽却人算不如天算,欺上瞒下,忽上扇下,跳上蹿下,他如此“劳苦功高”,未能接位。这件事如果找一个最大责任人,非他莫属。
                      但人心难测,他到晚年,却支持近帝深改,比如其公子任晋抚,为近帝肃扫反派中坚之一的晋人帮立下大功。他是良心发现,还是欲求自保?


                      IP属地:江西16楼2016-06-04 00:42
                      回复
                        昆太尉:
                        必须补充一个,这件事绕不开他,因为清场的正是他们兄弟的势力。
                        昆太尉和平大帝平辈,除了平大帝,在叶太师等人故去后,唐军指挥权就算他们兄弟最大。因此私心作怪,他极力排斥平大帝传位他人。这是当时一个奇怪现象,元老们即使反对平大帝改开,但是却在平大帝准备传位时积极挽留,甚至阴谋迫害既定接位人。因为他们害怕新帝会启用新人,老人就会失去权势而边缘化,在平大帝和年轻改派之间,宁愿选择前者。这在昆太尉身上尤为明显,出于这种心理,倒光帝和这次倒真帝,他都下了大力气。而在清场时,他们并没有避免流血,他们需要流血达到阴谋目的,他们没有把弓箭抬高一寸。甚至唐朝传说,当时为了制造事端,反派驱赶死囚挑衅百姓,然后借机震鸭;甚至唐朝传说,反派为了让唐军对百姓下得了手,以大城市户口为饵,只要发射就能兑现。借来百姓翰林血,欲染朝堂朱紫冠……
                        这件事后,平大帝毕竟斗争经验丰富,受蒙蔽时能够尽快清醒,即使处于非常被动,也将昆太尉疏远出国是讨论核心区,并在姜帝接位搭配时,将亲信清上将进入七人团,开始取代昆兄弟在唐军的地位。半生戎马,却以百姓为敌最后一战,悲哀复悲哀。


                        IP属地:江西19楼2016-06-04 14:22
                        回复
                          三十年来是与非
                          闲谈只剩酒一杯
                          杯弓蛇影一饮尽
                          影逝不留愁与悲


                          IP属地:江西20楼2016-06-04 14: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