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吧 关注:21,328贴子:85,884

正说明代凤阳府定远县老人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徽省定远县地方志录,如下:


1楼2016-06-12 12:31回复
    上文内容之一:
    张溶川联云:“东指老人仓,百世口诛,历事五朝长乐老;西寻侯国迹,千秋齿冷,素餐万户曲阳侯”。
    老人仓,在定远县城东南三十里许,又名长乐镇,是唐末五代时长乐老冯道的粮仓所在地,今名仓镇。
    冯首,字可道,唐代瀛州景城(今湖北景县。注:实为河北景县)人,唐末为幽州掾。后历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共十君。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视丧君亡国,不以为意。自号长乐老,封瀛王。尝作《长乐老自叙》,陈已履历以为荣,为后世所鄙。


    3楼2016-06-12 12:38
    收起回复
      张溶川: 溶川(一九一五年— ),安徽定远人。教师。


      4楼2016-06-12 12:39
      收起回复
        长乐老:即冯道,五代时,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辽的大臣。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
        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6楼2016-06-12 12:45
        回复
          瀛州: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于赵都军城(河北河间市)置瀛州,辖河间、高阳、章武三郡。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瀛州为河间郡,郡治河间县即今河间市。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郡复称瀛州。天宝四年(745年)又罢瀛州恢复河间郡。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复称瀛州。


          7楼2016-06-12 12:47
          回复
            冯道传-白话译文:


            9楼2016-06-12 12:50
            收起回复
              定远人张溶川等知道老人仓一点信息,错误说成是唐朝末年人物冯道的粮仓所在地,今名仓镇。


              12楼2016-06-12 13:01
              收起回复
                唐胜宗(1335—1390),濠州人(家谱记载〈立谱于1403年后〉 ,明代南京凤阳府定远县凤停乡毛城村离城三十里马桥渡人),即老人仓(今仓镇)马桥河边。明朝开国军事将领。
                注:据《明开国勋臣的墓道碑》记载:《东川侯胡海墓志》:东川侯臣:胡海,世凤阳(府)定远县毛城村人 !胡海墓位于本县城南偏东15公里的胜利乡(今属张桥镇)胡村河旁。
                据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县高鹤编纂的(定远)县志记载:凤停乡(辖三里),包括今桑涧、棠店、仓镇等集镇村庄。
                作者,明代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七:延安侯唐胜宗直隶(南京)濠州(凤阳府)(定远县)毛城人。


                14楼2016-06-12 13:09
                收起回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
                  洪武二十三年八月十六日乙亥,遣老人往府所直隶淮安等十二属州县收籴备荒粮储,凡钞三十八万一百四十九锭。
                  注:遣老人往府所直隶淮安等十二属州县收籴(dí)备荒粮储:
                  府:淮安府为明,清两代的一个行政建制。明朝初年,设淮安府直隶南京。
                  淮安府,明、清江苏省的行政区。
                  直隶:明朝时期(洪武元年1368年至1402年)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后改称京师,永乐初年复改南京。在今南京市),以应天府等府为直隶。
                  淮安:古名:清河、清江浦、淮阴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据家谱考证,明延安侯唐胜宗三兄弟家乡:今安徽省定远县仓镇马桥渡。仓镇原名老人仓!
                  老人仓:备荒粮仓!
                  收籴( dí ):收购粮食。
                  凡:总共。
                  钞:明洪武八年(1375),印造、发行大明通行宝钞。
                  遣老人往府所直隶淮安等十二属州县收籴(dí)备荒粮储:派老人到南京淮安府等十二属州县收购备荒粮食。


                  29楼2016-06-16 08:59
                  收起回复
                    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农历八月十六日乙亥,唐胜宗在回京途经淮阴时,无辜被杀!
                    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唐胜宗从云南回南京,从地理位置上判断不可能经过淮阴 。


                    30楼2016-06-16 09:01
                    收起回复
                      据《湖南长沙、永州三庙唐氏族谱》、《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记载:
                      应该是:老人仓,在定远县城东南三十里许,是明延安侯唐胜宗粮仓、备荒粮仓!今名仓镇。


                      31楼2016-06-16 09:02
                      回复
                        根据以上资料得知:
                        应该是:唐胜宗洪武二十三年五月二十日从云南被召回南京,以当地人身份被选择为主持修建定远县老人仓(备荒粮仓)、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农历八月十六日乙亥,受命带钱同所在定远县老人仓的当地老人到淮阴收购备荒粮食,无辜被杀!


                        32楼2016-06-16 09:03
                        回复
                          查明代广德县长乐乡位置:


                          36楼2017-01-01 08:23
                          回复
                            《广德县历史各朝代的行政区划》:
                            时间:2008-09-05 05:46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安史 点击: 1572 次
                              元代以前广德行政区划情况,仅据宋人真德秀于嘉定八年(1215)在《申省乞再拨广德军赈米状》中称:广德县辖9乡,余无考。
                            据明嘉靖十五年(1563)《广德州志》记载:州治(今桃州镇)共划14坊:州署东为松关、宝华、朝岳、兴仁、仁德5坊,州署南为文明、状元2坊,州署西为忠节、升平、玉溪、秀远、庙前、朝斗6坊,州署北为兴福坊。
                            全州下设9个乡,68个都,240个里。其乡、都 名列于下:
                            广德乡:旌孝都、湖南四都、湖南五都、湖南六部、新政都、团安都。
                            灵佑乡:水西都、原丰都、双孝都、章墓八都、章墓九都、南泉十都、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十四都。
                            张恩乡:月塘都、梅干都、石上都、木东都、木西都。
                            康政乡:五十都、五十一都、五十三都、五十四都、茆林都、辛丰都、青白都、七干都。
                            长乐乡: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二十五都、二十六都、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
                            善政乡:青坛都、三十八都、三十九都、四十都、唐上都、舍东都、花盛都、安福都。
                            天宝乡:合下都、四孝都、东孝都、三十五都、三十六都、三十七都、湖忠都。
                            原昌乡:十五都、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
                            升平乡:归仁都、尚德都、平村都、长溪都、朱村都、诸姑都、安忠都。
                            清代,乡、都、里仍沿明制。清初,都下设保,与里并行。里的作用重在征赋,保的作用则重在维持治安。
                            康熙三十七年(1698)州守李国相在《重修福星桥记》中称:阖州设399保。
                            乾隆五十七年《广德州志》载:“州为坊十有六,为保四百二十有一。”其坊、保名称分列于下:
                            东城6坊:仁德、朝岳、兴仁、宝华、松关、迎春。
                            南城3坊:状元、升平、儒林。
                            西城6坊:忠节、永兴、孝子、秀园、崇德、朝斗。
                            北城1坊:兴福。


                            37楼2017-01-01 08:28
                            收起回复
                              《广德县》:
                              行政区划区划历史
                              据明嘉靖十五年(1563)《广德州志》记载:州治(今桃州镇)共划14坊:州署东为松关、宝华、朝岳、兴仁、仁德5坊,州署南为文明、状元2坊,州署西为忠节、升平、玉溪、秀远、庙前、朝斗6坊,州署北为兴福坊。全州下设9个乡,68个都,240个里。
                              清代,乡、都、里仍沿明制。清初,都下设保,与里并行。里的作用重在征赋,保的作用则重在维持治安。
                              康熙三十七年(1698)州守李国相在《重修福星桥记》中称:阖州设399保。
                              民国元年(1912)废州为县,广德县设9区:城一区、东二区、东三区、南四区、南五区、西六区、西七区、北八区、北九区、区下设保或坊,保、坊下有甲。全县共有200余保,余皆不详。民国22年10月,广德县保甲编组告竣,次年元月经覆查核准:全县共设9个区,35个联保,294个保,3203个甲。24年底,全县改设5个区,35个联保,290个保,3180个甲。26年4月,全县设5区,38联保,288保。28年8月,又调整为5区,16乡1镇,181保,1961甲。同年11月,又增设景贤镇。29年1月裁撤第一区署,所辖乡镇改为直属县政府,同时将二、三、四、五区名称冠以地名。


                              38楼2017-01-01 0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