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才计划吧 关注:39贴子:85
  • 17回复贴,共1

香港优才计划关于行业(专业)你不知道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很多办理优才的朋友加我询问,自己的行业对申请香港优才计划有没有优势,能有多少的成功率。还有些担心自己的行业
不是热门的行业不是香港急需的人才,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等等。
的确这种担忧不无道理,确实也很少人能准确分析出优才计划中每个行业人才的通过率。回答的问题大都用的是“看包装”、“都有机会”等模棱两可的字眼。
这问题涉及领域太广,在此我提供一个分析思路,并不代表全部:
1.热门行业。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物流航运中心,信息交互中枢,电影、音乐等娱乐业高度发达的地区。
显而易见以下行业人才需求量肯定是最大的:金融行业、航运物流业、IT、媒体业。
2.衰落行业。因为众所周知的内部和外部原因,香港的零售业和旅游业近年来遭受寒冬。这也表示香港的零售业和旅游业正急需转型升级。很明显,市场依然以内地市场为主。那么一个熟悉内地市场消费习惯,并拥有大量渠道资源的内地人才对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政府导向。香港以前被内地嘲笑为文化沙漠。其实不然,相对自由的审查制度,和多文化的交汇使得文化与艺术在这片土壤上自由生长。只不过较快的节奏,密集的人口,发达的商业和娱乐业让人认为它是一个浮躁和肤浅的社会。试问一个浮躁肤浅的文化沙漠怎能有干净的街道,文明的市民呢?扯远了...
香港政府对于文体产业一向是大力支持。对作家、艺术家和运动员的支持也是有目共睹。所以这方面的只要是人才,只要是申请了的成功率会很高。
4.储备人才。例如一些研究工作者。这一类人才属于稀缺资源。不论你的岗位是否是香港急需,港府都乐意把此类人才争取过来。
再次强调我仅提供一个思路,未包含所有行业。根据这个思路把自己的专业代入,找到自己的定为。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行业之间是可以互相关联和转换的,是灵活的。香港这个零重工业的城市,可以通过一个石油行业的优才。做好行业细分与定为,才是王道。
每年1000个优才名额,通过300来人,远远未满。怎么就断定说自己的行业可能性低,怕只怕不够优秀,或者方向不对罢了。
申请优才计划需要的是谨慎与严谨,却不是妄自菲薄。
继续往下看,独家发表不断更!!


IP属地:广东1楼2017-01-10 11:10回复
    优才的事欢迎你问,来~



    IP属地:广东2楼2017-01-10 11:19
    回复
      香港优才计划通过后是否要留在香港工作?
      原则上是要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初衷就是引进人才入港定居和工作,人才为香港提供生产力,香港为人才提供福利和便利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行为。
      不过这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但是七年之后,港府会根据你的表现来判定是否批准永久身份了。
      港府给予了申请者一定的离港自由,没有明确规定申请者在香港居住的时间。但是建议一年有90天以上,以便顺利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IP属地:广东3楼2017-01-10 11:19
      收起回复
        留学生、海归派申请香港优才计划有优势吗?
        留学生如果读的是国际认可的著名院校可以加30分,具体可参考QS排名。
        海归派如果有不少于两年的海外工作经验可加15分。如果以上两个都占了可以加45分,这可是很大的优势。
        QS排名,看看自己的大学是否在列。By the way~国内的:北、清、交、复 ;香港的:港大、中大、科大也包括在内!!


        IP属地:广东4楼2017-01-10 11:20
        收起回复
          申请香港优才计划的未来计划书怎么写最好?
          优才计划核心在于引进优质人才来港工作。所以申请人要从香港现时政策出发对所在的行业进行深挖和细分。结合自身最大的优势,突出自己最大的亮点。
          政策方向每年都会有调整,多留意香港实时进行分析,结合香港本土文化和社会现状来入手。
          写出的计划要严谨且符合逻辑。申请人要多了解自己所处行业或职业近期在香港的发展情况,迎合香港的发展所需。
          如果你能熟悉评审官员的偏好就更好。
          一句话总结:熟悉政策,了解考官,准确定位,展现优势,畅想未来。
          500字的字数限制,自身行业分析和成就、赴港发展计划两部分的比例要分配好。


          IP属地:广东5楼2017-01-10 11:22
          回复
            楼主是优才顾问,也可代办~


            IP属地:广东7楼2017-01-10 11:24
            回复
              申请香港优才计划的学历有什么要求?
              一般来说,最低要求申请人有学士学位。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当然所获得的学位必须是要入境处认可才行。至于学历低于本科的,
              也是有另外的途径申请通过的。


              IP属地:广东9楼2017-01-10 11:27
              回复
                香港优才计划通过后家属可以获得香港身份吗?
                当申请人通过优才计划获得香港身份证后,其配偶和子女都会一并获得香港身份证。但父母除外。


                IP属地:广东10楼2017-01-10 11:27
                回复
                  公务员,编制人员可以申请香港优才计划吗?
                  答案是可以的。除非你的旅行证件(护照,通行证)被组织保管。


                  IP属地:广东12楼2017-01-10 11:29
                  回复
                    什么人有资格申请香港优才计划?
                    一般来说优秀企业家、行业里杰出工作者或资深专家、有特殊专长的人才通过概率会比较大。但是怎样才算优秀、资深和特殊这个没有明确的限定。
                    申请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年龄必须在18岁或以上;
                    B、申请人必须证明其个人资产净值能独立负担其本人及受养人居港期间的生活和住宿,不需依赖公共援助;
                    C、在香港或其他地方,申请人没有任何刑事罪行记录或不良入境记录;
                    D、申请人须具备良好中文或英文的书写及口语能力(中文口语指普通话或粤语);
                    E、申请人必须具备良好文科,一般要求为具备由认可大学或高等教育院校颁授的大学学位。在特殊情况下,能附以证明文件的良好技术资历、可证明的专业能力及/或经验及成就的文件。


                    IP属地:广东13楼2017-01-10 11:29
                    回复
                      没有本科学历可以申请香港优才计划吗?
                      可以,如果申请人拥有全国性认可的职业资格,此资格可充当本科学士学位来计分,即学历分与本科学位同等分.职业资格如:律师,会计师,工程师.此资格一定是全国权威机构发的,省市机构发的,不符合。


                      IP属地:广东14楼2017-01-10 11:31
                      回复
                        有任何提问可以在相应层回复


                        IP属地:广东15楼2017-01-10 11:34
                        回复
                          据中新社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司注册处8日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2016年新成立的本地公司总数为144883家。
                          数据还显示,香港根据《公司条例》注册的本地公司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年底,总数达1341223家,较2015年年底增加了52557家。
                          此外,2016年在香港设立营业地点并根据《公司条例》注册的非香港公司共有874家,与2015年的894家比较,轻微下跌2.24%。截至2016年年底,注册非香港公司的总数达9983家,与一年前同期比较,跌幅为0.46%。
                          香港特区政府公司注册处处长钟丽玲介绍,在过往一年,该处继续推出方便营商的措施,于2016年5月在移动平台推出了全面的公司查册移动版服务,市民可随时随地使用智能手机及移动装置,进行所有类型的公司查册。
                          据介绍,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香港在“开办企业”方面的国际排名升至第三位。


                          IP属地:广东16楼2017-01-13 08:35
                          回复
                            你好,目前還有做諮詢工作嗎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3-04-11 1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