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子婴吧 关注:3,779贴子:290,926

万俟卨弹劾岳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都认为,岳飞要抗金,秦桧反对抗金,以“莫须有”之罪把岳飞抓入监狱,判了他死罪。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查阅了大量史料,事实与之恰恰相反。
本人以万俟卨弹劾岳飞之奏文说起。
绍兴十一年秋七月壬子(公元1141年8月),万俟卨向朝廷上疏说:“枢密副使岳飞,建议朝廷放弃淮西、淮东之地,专门守住长江以南的土地;并且,岳飞掌握朝廷的重兵十万人马,在绍兴十一年没有横一根草去拦截金军,现在又放出议论要朝廷放弃淮西与淮东,使整个朝廷受到震动。这行为是配不上做大臣行为的开始。“
赵构发话说:“山阳(淮安)是战略要地,有了淮安则可保护淮东,无淮安,通州与泰州就不能守住,金贼一来,直接奔向苏州与常州,这根本岂不援?前不久派张俊、岳飞往山阳安排战略防守措施,二人登城巡视后,岳飞竟然说:‘楚州(淮安)守不住的,为什么还要修建城池?’大概是岳飞感觉士兵们修城辛苦,不愿意修了,岳飞想借此来获得士兵的欢心。这个人说出这等话,我不信任他了。”秦桧说话了:“岳飞对人说出这样的话,恐怕大家还不知道了。”
当时,张俊与岳飞都在镇江。万俟卨又向朝廷上奏:“今年(1141年)春天,金兵大举进犯淮西,张俊军队全部出动,与金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朝廷严诏催促岳飞来支援,岳飞借故稽留,稍微进军到舒州与蘄州,然而不进军了。又固执地要朝廷放弃山阳(淮安),导致大家议论纷纷,所幸的是张俊阻止了岳飞的议论,这议论纷纷的情况才得以控制。”
朝廷当时没有理会万俊卨的弹劾,于是御史何铸、罗汝楫交叉弹劾,并把弹劾的文章交给岳飞一份,岳飞挡不住压力,提出了辞职要求。
(绍兴十一年)八月甲戌,也就是公元1141年九月,岳飞被免除了枢密副使的职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18 17:29回复
    附原文:
    绍兴十一年四月壬辰韩世忠张俊并枢宻使岳飞枢宻副使
    绍兴十一年八月甲戌岳飞罢枢宻副使依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
    先是右谏议大夫万俟卨论枢密副使岳飞议弃两淮地专守大江以南且飞提重兵十余万无横草之劳倡言弃两淮以动朝廷此不臣之渐也七月癸丑宰执奏事上曰山阳要地屏蔽淮东无山阳则通㤗不能固贼来径趣苏常岂不揺动其事甚明比遣张俊岳飞徃彼措置战守二人登城行视飞于众中倡言楚不可守城安用修盖将士戍山阳厌乆欲弃而之他飞意在附下以要誉故其言如此朕何頼焉桧曰飞对人之言乃至是中外未之知也时枢宻使张俊副使岳飞皆在镇江府而右谏议大夫万俟卨等论飞罪以为今春敌骑犯淮西张俊全师遇敌趣飞来援而飞故稽严诏略至舒蕲而不进比与俊按兵淮上又执偏见欲弃山阳不守致喧外议所幸俊止其言纷纭遂定于是飞上章丐罢甲戍以为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飞旣罢而俊独留镇江为备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19 08:22
    回复
      真的假的啊?帖子有实事求是,把你那些垃圾假的历史发到吧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2-19 09:05
      收起回复
        明明是诬陷的东西,只提诬陷之词,不提前言后语,自然无法分辨。
        就比如说楼主说的这个,当时张俊和岳飞奉命巡视韩世忠旧部,张俊见楚州城墙破旧,就说应该好好维修。岳飞说与其强化防守,不如考虑进攻,以攻代守。岳飞的意思是打出去,楚州成了后方,自然不需要考虑防守了!明明是主张以进攻收复失地,结果却被歪曲成了放弃领土不守楚州!这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当时的一些大臣各有目的,现在的人却故意只截取对自己有利的内容说,古今呼应,倒也有趣!


        IP属地:吉林11楼2017-02-20 14:21
        收起回复
          御札号 御札全文 备注
          73 据探报,虏人自寿春府遣兵渡淮,已在庐州界上,张俊、刘锜等见合力措置掩杀。卿可星夜前来江州,乘机照应,出其前后,使贼腹背受敌,不能支梧。投机之会,正在今日。以卿忠勇,志吞此贼,当即就道。付此亲札,卿宜体悉 一月十日。
          高宗令诸帅合兵淮西迎击金军。十九日刘锜率部援淮西。二十九日高宗再发此札催岳飞星夜出师。
          74 比以金贼侵犯淮西,已在庐州,张俊、杨沂中、刘锜见并力与贼相拒。已亲札喻卿,乘此机会,提兵合击,必成大功,副卿素志。卿可星夜倍道来江州,或从蕲、黄绕出其后,腹背击贼。机会在此,朝夕须报,再遣亲札,想宜体悉 。
          张俊等在前线御敌,岳飞上“合诸帅兵破敌”奏章,兵马未动。高宗又催岳飞星夜出师。
          75 虏犯淮西,与张俊和州相拒。已遣亲札,趣卿倍道前来,合力击贼,早夜以俟。卿忠智冠世,今日之举,社稷所系,贵在神速,少缓恐失机会也。再遣手札,卿当深悉。
          七日 张俊、杨沂中、刘锜等合力破敌。时至二月七日,岳部未动。高宗第三次催其倍道前去。
          76 虏寇聚于淮西,张俊、杨沂中、刘锜已于和州巢县下寨,与贼相拒。韩世忠出兵濠上。卿宜倍道,共乘机会。前所发亲札,卿得之,必已就道。今遣张去为往喻朕意,卿更须兼程,无诒后时之悔。谅卿忠智出于天性,不俟多训也。
          高宗以为岳部已出师,实未动。高宗遣张去为到岳部督促,第四次催其兼程进发。
          77 昨得卿奏,欲合诸帅兵破敌,备见忠谊许国之意,嘉叹不已。今虏犯淮西,张俊、杨沂中、刘锜已并力与贼相拒。卿若乘此机会,亟提兵会合,必成大功。以朕所见,若卿兵自薪、黄境出其后,腹背击贼,似为良策。卿更审度,兵贵神速,不可失机会也。再遣亲札,想宜体悉。
          高宗第五次催岳飞出师。岳珂称二月九日才收到“星夜前来江州”御札。但岳飞未“星夜”进发,向高宗报告择定十一日出师。
          78 比屡遣手札,并面谕属官,仍遣中使趣卿提兵前来,共破虏贼。谅卿忠愤许国之心,必当力践所言,以摅素志。今据归正人备说,金贼桀黥头首皆在淮西。朕度破敌成功,非卿不可。若一举奏功,庶朕去年宥密之诏,不为虚言。况朕素以社稷之计,倚重于卿,今机会在此,晓夕以伫出师之报。再遣此札,卿宜体悉。
          十五日。 二月九日,关师古复取巣县。高宗屡遣手札,并遣中使催促,岳部终于二月十一日出师。军情紧急,高宗加紧催促。
          79 屡发手诏,及毛敦书、张去为继往喻旨,朝夕需卿出师之报。览二月四日奏,备悉卿意,然事有轻重,今江、浙驻跸,贼马近在淮西,势所当先。兼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锜、李显忠等皆已与贼对垒,卿须亲提劲兵,星夜前来蕲、黄,径趋寿春,出其贼后,合力剿除凶渠,则天下定矣。想卿闻此,即便就道。再遣亲札,宜深体悉。
          二月十三日张守忠败金军于金椒县。十四日刘锜出清徯邀击金军;王德、张子善会兵取含山县。岳部在参战途中。高宗盼岳部“出师之报”,继续加紧催促。
          80 得卿奏,欲躬亲前去薪、黄州,相度形势利害,贵得不拘于九江。以卿天资忠义,乃心王室,谅惟蚤夜筹画,必思有以济国家之急。若得卿出蕲、黄,径捣寿春,与韩世忠、张俊相应,大事何患不济。中兴基业,在此一举。览奏不胜嘉叹。再遣亲札,卿宜体悉。
          十七日未时。 二月十五日崔皋败金军于舒城县。刘锜、杨沂中、张俊、王德等相继赶到柘皋,准备围歼金军。岳部在参战途中。
          81 得卿九日奏,已择定十一日起发,往蕲、黄、舒州界。闻卿见苦寒嗽,乃能勉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览奏再三,嘉叹无斁。以卿素志殄虏,常苦诸军难合。今兀术与诸头领尽在庐州,接连南侵。张俊、杨沂中、刘锜等共力攻破其营,退却百里之外。韩世忠已至濠上,出锐师要其归路。刘光世悉其兵力,委李显忠、吴锡、张琦等夺回老小、孽畜。若得卿出自舒州,与韩世忠、张俊等相应,可望如卿素志。惟贵神速,恐彼已为遁计,一失机会,徒有后时之悔。江西漕臣至江州,与王良存应副钱粮,已如所请,委赵伯牛,以伯牛旧尝守官湖外,与卿一军相谙妥也。春深,寒暄不常,卿宜慎疾,以济国事。付此亲札,卿须体悉。
          十九日二更。 二月十八日,刘锜、杨沂中、王德等会兵在柘皋大败金军。岳部未能按高宗部署及时提兵赶到实施合围,贻误战机,让金军安全脱险,痛失围歼金军的极好机会。
          82 闻虏人已过寿春,卿可与张俊会合,率杨沂中、刘锜共往克复。得之,则尽行平荡,使贼不得停迹,以除后患,则卿此来不为徒行也。有所措置,开具奏来。
          一日。 二月二十日张俊收复庐州。二月二十三日岳部到舒州。三月一日高宗命岳飞赴庐州与张俊会合。
          83 韩世忠奏,已提亲兵自濠往寿春府,卿可约与相见,从长措置。虏人若未全退,或已退复来接战,即当乘其既败,痛与剿戮,使知惩畏;若已退不复来,即寿春、顺昌皆可平荡静尽,免其后来之害。以卿体国之意,必协心共济,不致二三也。遣此亲札,谅宜深悉。
          高宗诏示岳飞往寿春府与韩世忠相约,从长远筹谋抗金事宜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2-20 21:03
          回复
            宋朝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怕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2-21 00:00
            收起回复
              上边有位老兄发了一系列高宗发给岳飞的手札,好事啊!来,咱来谈一谈淮西。
              先说点常识性的东西,
              (1)出兵日期和接到命令的日期是不一样的,稽期三日为迟。接到命令后三天内出兵都不算晚,超过三天才算罪过。而岳飞2月9日接到命令,2月11日出兵,这无论如何也没超过3天吧?
              (2)当然,你要是坚持认为岳飞不在接到命令的当日出兵就是问题......兄台你还是去玩游戏吧!岳飞所部以十万计,不可能都走吧?不可能十万人驻扎在一起吧?谁走谁留,谁是前锋谁是后卫,在哪汇合,你以为是单机游戏啊?鼠标一点就完事?安排行军路线,安排部队行军顺序,通知沿路地方官员,通知分散在各地的部队出发,这都不需要时间?就算岳飞一切计划和物资都提前做好准备了,他通知各部队各自的任务不需要时间?那年月没电台啊大哥!
              (3)任务下达时间和接收人接受任务时间是不同的,那年月没电台,只能靠马力通知。而高宗和鄂州的通信,大约是10天。证据就是①岳飞2月9日接到命令,往前推10天,是1月29日,这和御札1月29日又发了一遍相符。
              ②编号81的御札说明了是19日接到岳飞9日的奏折,也是10天。可见这个日期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下边是正文:


              IP属地:吉林16楼2017-02-22 14:52
              收起回复
                编号73的御札很有趣,这是命令岳飞出兵江州(今九江)的命令。但有趣的是,这道命令原样发了两次。1月29日又发了一次,而岳飞出兵日期就有两种说法,(1).如果按1月10日计算......这还计算个毛啊!岳飞活该被弄死,1月10日的出兵命令你2月11日出兵?你不死谁死?
                (2)如果依据1月29日的那道命令,那岳飞出兵就不算迟。那么,到底按那个日期为准呢?我们往下看。
                编号74的御札,其出兵路线就有了变动,岳飞可以去江州,走内线与张俊刘錡杨沂中等部队会合;也可以出蕲、黄,走外线抄金军后路,和张俊等人前后夹击金军。
                到了编号75的御札里,仍是催促岳飞尽快前来的意思。这倒是不意外,但是老兄下边的七日战报,用张俊等部队的战斗对比岳飞,这就比较尴尬了,看起来似乎岳飞没人家积极啊!是不是觉得这是不援淮西的证据之一了?
                来,让我们看二月四日高宗给杨沂中的御札:“张俊初二日发火头,初三日起发前去和州。卿可星夜蹉程前去会合,不可时刻住滞有误国事。具知委奏。四日申时,付沂中。御押。”
                再有,张俊自己的《乞阵亡人推恩状》里也说:“自二月四日,由釆石渡江,措置收复和州”。也就是说,直到二月四日,他才从建康附近的采石渡江。这与1月29日再发御札命诸军出动的说法基本相符。
                老兄,我想请问一句,张俊当时的负责哪个战区?淮西宣抚司吧(看好了,淮西,淮西之战的淮西)?杨沂中呢?直接驻扎在行在附近吧?我想请问,就驻扎在战场附近的张俊二月初二才出兵,驻扎在行在附近的杨沂中出兵二月六日才出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九:己巳,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以殿前司兵三万人发行在),那这个出兵日期到底是按那一天算的呢?
                如果是按1月10日算,那这两位是怎么回事?他们要疯啊?接到命令比岳飞早(张俊负责淮西,杨沂中就是驻扎在行在附近,都比岳飞近得多),却这么晚出兵?岳飞行动迟缓,他们这算什么?找死吗?
                所以说,情况已经很明确了,诸大将所接命令,确实是1月29日那道命令(不包括刘錡,他1月16日就出兵了,比张俊岳飞杨沂中韩世忠都早)。至于1月10日为什么没有后续了,这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如果只有岳飞出兵迟缓,这可以说是岳飞的罪过,但除刘錡外的诸位将领都没动,连驻扎在行在附近的杨沂中都没动,那很明显就是朝廷的布置出了问题。


                IP属地:吉林17楼2017-02-22 14:52
                收起回复
                  岳飞11日出兵,那么他距离拓皋战场有多远?我在地图上大概量了一下,直线距离在三百公里以上。然而,岳飞是绝不可能走直线的,他叫岳飞,但不是真的会飞!
                  岳飞的行军路线,是从鄂州(今武昌)出发,经黄州(今黄冈),蕲州(今蕲春),到舒城(今潜山县)。然而,光是这段道,其直线距离就已经在240公里以上,实际上,此地山水相隔,属于太行山的一部分,又有长江及众多支流。实际路途,我不敢说,毕竟我没有实地调查过。但我说肯定超过240公里,这总没问题吧?
                  然而,舒城到拓皋战场(今巢湖),其直线距离约170公里,也就是说,岳飞部队走了超过240公里,后,距离战场还有170公里以上(原因同上,山水相隔,不可能走直线)。
                  好了,请问,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数以万计的大军,怎么做到在8日内行军410公里以上?(注意,我取得都是直线最小值,实际路途当比410公里长的多,500甚至600公里都有可能。)山水相隔,道路难行,有一段还是敌占区(庐州一度为敌人占领,到了二十日才收复),指责岳飞行军迟缓?从古到今那支部队这么牛逼?能8天行军4、500公里?


                  IP属地:吉林18楼2017-02-22 14:52
                  收起回复
                    【图片】先看一下岳大将军的行军,从三月初4发舒州到三月十二次定远县,闻金兵退,还屯舒州。240公里的路,走了8到9天,我们知道岳飞援淮来的是8000精锐骑兵。8000骑兵走了8.5天,总共240公里,平均一天30公里好像不到。
                    这个说他缓于救濠,应该是不冤枉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2-22 17:22
                    回复
                      总有一些岳粉再说鄂州,蕲州黄州和庐州隔着大别山,不能在地图上画直线,凭空飞过去。又说临安到鄂州的急脚递需要十天,特意参考了《元丰九域志》及《太平寰宇记》将临安至鄂州的当时官路里程标记了一下。【图片】上图中,里程数均为宋时里数,换成现代的里要乘以0.95,换成公里0.475。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2-22 17:24
                      回复
                        由图可以看出:
                        临安经安吉,广德,宣州,池州,江州,蕲州,黄州到鄂州2047里(宋单位),按急脚递的速度,日行400里(宋单位),当可五日最迟六日之内送到。
                        临安经歙州,宣州,池州,江州,蕲州,黄州到鄂州为2079里(宋单位),按急脚递的速度,日行400里(宋单位),在五六日亦可到达。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2-22 17:25
                        回复
                          鄂州至舒州,由图可见,里程数为778宋里,换成公里数为369公里。
                          鄂州到庐州的距离为1138宋里,约合540公里。
                          庐州到濠州的距离为690宋里,约合330公里左右。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2-22 17:26
                          回复
                            【图片】先看一下岳大将军的行军,从三月初4发舒州到三月十二次定远县,闻金兵退,还屯舒州。240公里的路,走了8到9天,我们知道岳飞援淮来的是8000精锐骑兵。8000骑兵走了8.5天,总共240公里,平均一天30公里好像不到。
                            这个说他缓于救濠,应该是不冤枉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2-22 17: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