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骨吧 关注:19,816贴子:55,299
  • 0回复贴,共1

入坑没多久,借大神的东西吹吹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入坑没多久,但可以说饱受辛酸,带着对驼骨的执着,自己买了些机器开始做手工!倒中间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才发现手工不易!本来想发帖回回血的,发现应该效果不好, 那就先吹吹牛!步入正题吧!入坑之前看了一些大神的帖子,比如鸡总,三生石...做驼骨也有一点点时间了,谈谈这些时间对驼骨的认识,有些是借鉴大神的观点,有些是个人的看法,也许不一定对! 希望吧里大神可以帮忙纠正,也可以让小弟多学习点驼骨的知识!谈驼骨的话首先可以分为三步,第一原料,第二工艺(个人工艺不咋滴 自己做的是小学生作品),第三,盘玩!好吧,吹牛开始! 1原料,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驼骨做珠子一般用的是小腿骨,小腿壁稍微厚一些,可以出尺寸大一些的珠子,原料,分为新料老料,新料老料具体的划分目前小弟也是模棱两可!有的说一年以上的料子算老料,其他的算新料,也有的觉得按驼骨的润度,成色划分!(按成色划分的话,也有一些特别的方式可以加速骨头成色老化!这里就不细说了)新料(鲜料)和老料的区别,个人觉得,鲜料和老料的区别可以从两个方式说(其他的方面也有,暂时还没了解到),一个是润度,一个是色泽!老料比新料润,(老料油脂渗透充足,鲜料不完全渗透)!所以老料看上去要比新料舒服!新料做出来的珠子有种缺乏油脂的感觉!第二是颜色,老料血色沉淀变化时间久,说到这里,也有点小疑问,到底是氧化的变化,还是什么变化!老料血颜色偏暗,时间久的老料开始趋现棕色,鲜料血色比较亮,而且鲜料白料多(这里的白料和老白料区别很大)有一种白色和血色混杂在一起的感觉!(图片后面补上)颜色看上去很不舒服!可以说颜色有点偏丑,也许是个人审美能力不行 !当然这是我发现的一小部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三生石大师关于血料的帖子,个人而言是比较赞成三生石大师的观点的,骨髓里面本就有血,所以一般一点血都没有的料子真的比较少,白带血,三花,血透,跟随油脂渗透!油脂渗透慢慢变透,血色也慢慢形成!至于满血的驼骨,至少本人目前还没有开到过这样的料子,可能是料子开的少。还没有遇见,也可能没有这样的! 那再说说染色的驼骨,驼骨染色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短短的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变化,这个的话,小弟自己也深有体会。坏了几百颗珠子!再说说棕眼,驼骨有粽眼其实很正常的,百分之六十甚至以上的驼骨都是带粽的!驼骨可以大致划分为无粽,微粽 小粽(这中间还有一部分一般就是说带粽) 大粽!当然不同的人划分的不一样的!棕眼可以分为先天的和后天的,先天带粽的这个就是鲜料(刚宰杀出来的驼骨)开出来就有的!这里也有点问题就是驼骨的棕眼,后天是只会多不会少吗? 第二就是后天的棕眼,包括养料过程形成的,手工过程出现的,盘玩形成的!有人会问手工做成珠子的过程也有吗?这个是有的,这个要看你的工艺技巧的,也是很多前辈摸索出来的经验!成珠的过程不行的话也会出现棕眼的!这个盘玩出现的,大家可以看看鸡总的帖子!里面比较详细!驼骨后期都会出现棕眼,甚至出现裂痕的!包浆裹实有粽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密度方面无粽的密度比有粽的高,少粽大于多粽,白料大于透料,老白最高!如何在养料的过程中减少棕眼的出现,目前也是在摸索过程中!棕眼的出现和骨质有很大的关联,油脂的渗透也和骨质有密切的联系,老白料,油脂渗透就不是那么明显,料子变透的过程也有快有慢!这次就先写这么多了,没什么实质内容!下次拿些图片和大家分享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17 23: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