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虎吧 关注:4,641贴子:111,536
  • 2回复贴,共1

三四十年前的黔灵公园动物园,为全国繁殖了所有的圈养华南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聂讲故事 | 三四十年前的黔灵公园动物园,为全国繁殖了所有的圈养华南虎
2017-05-04 聂俊 贵阳晚报

黔灵山公园里的动物园经过30多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造,面貌大为改变,近年来引进和繁殖的7只老虎入住专门的猛兽园,看着这些年轻活跃的猛虎,动物园主任张玲莉十分感伤——这些虎,都不是华南虎。30多年前,这个动物园,曾经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华南虎繁殖基地,为全国多家动物园输送了30多只华南虎种虎。到90年代中期,这里的最后一只华南虎病逝。
2010年,贵阳扎佐野生动物园从上海引进了一只华南虎,这只华南虎,就是当年黔灵公园动物园输送出去的华南虎的后代。
黔灵山动物园的动物数量,仅及30多年前的一半,曾经创造了辉煌的黔灵公园动物园,为啥衰落了?
▼图一:双重交配法成功后,媒体纷纷报道。这是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照片,岳正中(右一)和饲养员们给三只幼虎体检。

一只华南虎 换回一车皮野物
讲述人:杨再淳,男,1942年生,原黔灵公园动物园主任
70年代是动物园最辉煌的时候,那时整个动物园有将近100种野生动物,很多都是用我们人工繁殖的华南虎交换来的。因为那时候,是黔灵公园动物园华南虎繁殖的高峰期,那时,公园三里湾招待所高朋满座,每天要接待两到三家外地动物园负责人,都是前来洽谈华南虎交换的。
1981年,我和同事去东北各家动物园“讨债”。最后一站,到了黑龙江最东面的佳木斯动物园,因为得到过黔灵公园的一只雄华南虎,动物园的头头见我们这个大债主来了,爽快地说:“我们园里有啥多的动物,你们尽管挑!”结果我们满载而归:马鹿、“四不像”(麋鹿)、狍子、豆雁、猞猁、芦鸭等20多种动物,足足装了一个火车皮!
伺候老虎,就当它是大猫
我是1963年进动物园的,第二年就后开始养食肉动物。虎崽就和猫一样,可以和人亲昵,成年后就有隔阂了,不可能让人接近。但圈养的老虎,其实是怕人的,只要不让它感觉到威胁没事。所以我们进虎笼打扫卫生时,先得查看老虎的状态,当然不能在它饿的时候进去。如果它鼻子发出呼呼的声音,说明它信任你。这样才能进去。近距离接触时,最要紧的,是不要直视老虎的眼睛,这对它来说是严重的威胁和挑衅。若无其事地做你的事就是了,不要突然做大动作,或者大喊大叫,这会惹大祸的。
圈养的华南虎很容易生病,所以管理员除了每天及时打扫卫生和消毒,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观察老虎的粪便,如果出现异样,就得及时诊治,耽误两天就老虎就会没救了。在繁殖过程中,最大麻烦,是两只华南虎发情期不一样。我们想到了一个“土方法”:找一些发芽的麦子,拌入发情期较晚的一只虎的饲料中喂食,可以达到催情的作用。
第一批人工繁殖的华南虎威风凛凛、体格健壮、好动、食量大,此后繁殖的几批体型越来越小,大多有凹背、矮脚等畸形,而且不好动、饮食差、繁殖能力下降,甚至对异性不感兴趣。我们知道,这是近亲繁殖后基因退化的结果,需要找新的老虎个体来作为新鲜血液!
1974年,我参加了贵州省野生动物考察队,到了梵净山、雷公山等地寻找黔金丝猴、华南虎等珍惜野生动物,但始终没有发现华南虎的踪迹。
▼图二:当时,贵州画报以一个篇幅做了专题报道。

从"虎医生"到动物疫病专家
讲述人:乐正中,男,1940年出生,原黔灵公园动物园兽医,贵州著名的动物病原学专家。
60年代初,我从贵州农学院兽医专业毕业后,先做了10多年教师。1974年,我调进黔灵公园动物园做了兽医。没想到,这里成了我事业的起点。
当时,动物园的华南虎经过10多年人工繁育,出现了近亲交配带来的体质下降等问题,有的明显凹背、矮脚,甚至不孕不育。我经过5年的研究,采用了“双重交配法”,来提高母虎受孕率,1979年9月,“二母虎”顺利产下3崽,其中雌虎“黔灵”于1980年送往重庆动物园,雄虎“敏敏”于1985年送往安徽动物园,雄虎“黔黔”留园——这是黔灵公园人工繁殖的最后3只虎!
这项成果,获得1980年贵州科学大会奖励。当年,新华社、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和贵州日报、贵州画报均进行了报道。
到1983年,黔灵公园动物园仅剩下6只华南虎。1992年转移出去两只,余下的4只,不久也先后因年老病死。以贵州野生华南虎为种源进行人工繁育的这支华南虎谱系,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全国最早的人工繁育华南虎的基地贵阳黔灵公园消失了。
1984年,已经调到省农业厅的我,总结了动物园繁养华南虎的成果和经验,撰写了一篇论文《贵州华南虎及华南虎人工饲养、繁殖》,不客气地说,这是是世界上最为详尽的华南虎分布和人工养殖论文,其中的《黔灵公园动物园华南虎谱系》,详细记录了黔灵公园收进和繁殖的43只华南虎的去向。
说起当年养虎事,乐正中遗憾地说:“如果六几年不把5只野生老虎慷慨地送给省外,黔灵山的华南虎可以繁殖到21世纪!”
▼图三:70年代中期,杨再淳将一只病逝的华南虎制作成了标本。这是当时他跟虎标本的合影。


IP属地:重庆1楼2017-05-30 16:47回复
    相关链接
    黔灵公园华南虎退化原因——所有虎崽一个爹!
    1957年,贵阳动物园从河滨公园搬到了黔灵公园。当时园内只有十来只猴子和几只孔雀。为了增加品种,扩大规模,黔灵公园开始在省内各地收购动物。
    此时正值野生华南虎遭到大肆捕杀的时期,人们将成年虎杀死后,把捕捉到的虎崽拿出来售卖,黔灵公园成了最好的买家。原黔灵公园动物园主任的杨再淳称,曾经有一个农民带了两只华南虎崽,脖子上系了绳子,像猫一样牵着,从清镇赶到贵阳,卖给动物园。
    到1963年,黔灵公园动物园从省内的铜仁、威宁、毕节、清镇和长顺等地共收购了野生华南虎10只。
    ▼图四:这张猎人们合影,是1974年杨再淳(左一)参加贵州野生动物考察队时拍的。最显眼的,是他和三个猎人以左跨步摆了造型,其中两人的腰上系着满满的猎枪子弹。一只小黄狗也是他们的成员。

    这些野生虎,成为黔灵公园人工繁殖华南虎的种源。但动物园先后将5只野生华南虎送往外省市,仅有仅留1公4雌5只华南虎作为种虎,1974年,又有2只母虎被送往外省。由此种下了以后种群退化的恶果。
    仅存的这只公虎是1958年从清镇收购的,被称为“清镇虎”,黔灵公园动物园人工繁殖的所有华南虎均属于它的后代。
    1963年,黔灵公园率先在全世界首次通过人工繁育华南虎获得成功,到1979年共繁殖24胎,产仔61只,成活30多只,此间黔灵公园一共输出了33只华南虎(含野生虎6只)到北京、上海、大连、鞍山、哈尔滨、重庆、安徽等14个动物园,有的还送往朝鲜、苏丹等。
    到上世纪80年代,黔灵公园的华南虎再未繁殖,最后一头华南虎也于90年代中期病逝。目前,我国各个动物园的华南虎大都是黔灵公园华南虎的后裔。1984年,全国华南虎研究会作出决定,在重庆、贵阳、上海等地建立华南虎繁殖种群基地。黔灵公园未争取到具体资金扶持,就此退出了华南虎繁育领域。
    ▼图五:这是岳正中编写的黔灵公园动物园华南虎谱系局部。

    聂俊 / 文
    本文转自微信号“老聂讲故事”↓↓↓

    新闻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496076581&ver=1&signature=a3RN1ga5rD6q-GF2xxFaH0MbElwNbuIUooSL7m1yQSZP9qYYaWFIK4UfMM5YGUZQuS4mwOh-49xd-RBgPWpZ*lDhXvyX7AsplVDSh6-V-KJWabtnQn3rXPHXwyBM*W4IDyXdTTpXRv8jBzi1h2rh-gEUTP4IM88PmkupV9idz1U=


    IP属地:重庆2楼2017-05-30 16:4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31 1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