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3,673贴子:9,970,188

《红楼梦考证》漏洞百出,胡适从不认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王华东

关于胡适,很多人知道,在五四运动前后,他和陈独秀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他提倡白话文,打破了读书人必须用文言文写作的传统,大大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后来陈独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胡适走文化研究的道路,带领青年学者整理国故,研究国学。他是新红学的创始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胡适认定乾隆朝敦诚敦敏的朋友,一个叫曹雪芹的旗人是《红楼梦》的作者,提出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红楼梦》是曹家自传。他带动了一批学者深入研究,形成了“新红学”的流派。可是,他的论点矛盾重重,越研究问题越多,似乎进入了死胡同。然而,从许多文章和著述都反映出,胡适到老都不肯改变,一直坚持自己的论点。
钟云霄女士写了一本著作《揭秘红楼梦背后的历史玄机》。她的观点,《红楼梦》的作者是明朝宗室后人,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石涛。我看到书中引述了俞平伯先生的话:“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本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又说:“千秋功罪,难以辞达。”钟云霄感叹说:“俞平伯先生是个值得尊敬的红学家,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学者,并不是他的所有见解都是正确的,而是在发现自己不正确、有偏颇的地方能勇于改正。”我也有同感,说自己“有罪”,真要勇气。俞先生虽然是针对“重新评价后四十回”说的,可“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的伪续”,正是胡适考证出的重要论点之一。早就有人拿材料证明,程高刊印之前就有120回本,不可能是高鹗所续。可谁见了胡适认错?
胡适另一个重要论点是认为贾府与甄府都是曹雪芹家的影子,康熙南巡接驾4次的只有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家,贾政即曹頫,贾宝玉即曹雪芹。可当时顾颉刚先生就写信告诉他,曹寅接驾5次,不是4次。胡适就不再说4次了,在此后的《红楼梦考证》改定稿中写作“4次以上”,但不明说5次,也不公开纠错,以至于至今仍有很多人一直误以为曹寅接驾4次,并把它放到自己的论文之中,当做曹雪芹作者论的重要依据。
至于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的结论,大家都知道,胡适是根据杨钟羲先生在《雪桥诗话》中的一句话“雪芹为楝亭通政孙”,而杨钟羲的根据是《四松堂集》再版前一张贴笺上的一句话:“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原版无此贴笺)可是经推算曹雪芹不可能生于曹寅去世之前,胡适自己也知道这是错误之说,可他还是认定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这种任意取舍的考证手法实在不可取,后患无穷!

刘梦溪在《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文中说:“胡适的考证,遗留下许多疑点……胡适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是对的,但怎么知道是曹頫的儿子?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曹颙的儿子?胡适没有回答。关于雪芹的卒年,胡适始主甲申,后改主壬午,到底哪个对?至于生年,胡适说‘大约生于康熙末叶’,即公元1715至1720之间。然而根据呢?还有,雪芹是什么时间从南京来到北京的?到北京以后做了什么?上过学吗?跟敦诚、敦敏那样熟悉,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死的时候在北京西郊?何时、什么原因促使曹雪芹要到北京西郊去住?西郊范围甚大,曹雪芹具体住在哪里?新妇是谁?何时结的婚?等等,等等。问题成串、成堆,都需要给予解答。”“当然受资料的限制,胡适不可能一一求得答案。……这些问题现在也没有全部解决,甚至大部分都没有解决……”刘梦溪先生提出那么多问题,可见胡适缺乏根据就下结论,不过是以猜想立论!
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发表的《石头记索隐》中,认为《石头记》是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书中本事在于“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胡适批评蔡先生的索隐是一种很牵强的附会,是“猜笨谜”。蔡先生在《〈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中肯定了胡适提出的需要考证《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但不赞同胡适的“自传说”,指出自己对《红楼梦》中情节与人物的索隐是必要的,且有一定的原则与根据,决不是“猜笨谜”。此后蔡先生忙于其他事务退出了这场争论,但始终保留了自己的观点。1926年,蔡先生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赞同“自传说”,并说:“此类考据,本不易即有定论,各尊所闻以待读者之继续研求,方以多岐为贵,不取苟同也。”胡适对老师的观点有触动吗,有回应吗?他仍然将作者坐实曹雪芹,把时代坐实在乾隆朝!难道他没有想过曹雪芹有可能是一个化名吗?当时小说不入流,《金瓶梅》作者化名兰陵笑笑生,现在我们并不否认其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红楼梦》中列举了几个书名几个作者,为何要死死坐实曹雪芹呢,在文字狱盛行时期可能署真名吗?实际上曹氏家谱也查不到曹雪芹其人。后来俞平伯先生说,“要说猜笨谜,大家都在猜笨谜”。他这是针对胡适的吗?

台湾潘重规教授(1907-2003)提出了《红楼梦》成书于明末清初,是明朝遗民文人的血泪之作。他在《红楼血泪史》一书中说“四十年前,我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提出许多问题。认为《红楼梦》的作者不可能是曹雪芹,曾在台湾发表论文,向胡先生质疑,却始终得不到胡先生的答复。”“我提出质疑后,胡先生一直不曾作答。”“胡先生事忙,又远在国外,虽据杂志社的主编人说胡先生曾经看过了我的拙稿,却一年多没给我答复。现在胡先生回国,预定的讲学已经讲毕了,人事应酬也该比较轻松了。如果胡先生肯把我的反证的错误一一指明出来,我想,这便是绝好的一次‘治学方法’的实验。”但是,潘先生等来的是失望!胡先生对不同观点的应对,就是不回应!他会教训别人应该怎么做,可自己不认错,顶多在给别人的信中,流露自己的否定态度。潘先生在书中说:“胡适之先生从美国寄给张哲生先生一封信,批驳我的《民族血泪铸成的〈红楼梦〉》一文。我读过后,除了知道胡先生不赞同我的论点外,还知道胡先生对他三十年前的新见解三十年后加以再确定!并且是无更动、无修正、无补充地再确定。”胡适曾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说:“我的许多结论也许有错误的,也许有今后发见新证据后即需改正的。”几十年后,我们看到的却是胡适不认错的态度!

刘梦溪先生说:“从今天的眼光和已经掌握的红学知识来看,胡适的《红楼梦》考证错误是很多的。例如他说脂砚斋就是那位爱吃胭脂的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甲戌本‘是海内最古的《石头记》抄本’,曹雪芹在乾隆甲戌年写的《石头记》初稿本,止有甲戌本现存的十六回,即第一至第八回、第十三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回。这样的一类看法,明显地不能成立。还有说曹雪芹是曹頫的儿子,《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所续等等,也是缺乏根据的论断。”又说:胡适“对版本的考证,错误则比较多,虽据有两部《石头记》 钞本,却未作精深的研究。”“甲戌本《石头记》1927年为胡适购得,直到1961 年始影印流布,藏胡适手中达三十四年之久,……”刘梦溪的说法是权威的说法,胡适对《石头记》未作精深的研究就乱下结论。胡适的错误自己不说,人家也会说,瞒是瞒不住的。
白盾、汪大白的《红楼争鸣二百年》一书中有一节的标题是“胡适考证:红学新纪元”。这一节介绍胡适的考证时有这样一段话:“胡适推定:‘大概石头与空空道人等名目都是曹雪芹假托的缘起,故当时的人都认为是曹雪芹做的。’”这是他的“假定”,再根据这个假定来“求证”。
胡适的“假定”本身就建立在“大概”“推定”的基础上的,用这样的“假定”去求证。这种方法颇像错误的破案方法:根据疑点把某人“假定”为罪犯,然后审出口供,甚至不惜屈打成招。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说得很好:“我在这篇文章里,处处想撇开一切先入的成见;处处存一个搜求证据的目的;处处尊重证据,让证据作向导,引我到相当的结论上去。”而实际上呢,他还是先入为主地“推定”作者是曹雪芹,然后找到一个同名同姓的曹雪芹作为证据,作出了他的结论,结果许多问题至今解释不通。台湾律师出身的杜世杰考证《红楼梦》作者就特别强调必须用证据说话,并从文本中找出根据再做结论。他在《红楼梦考释》中说到:“读红楼而不知《红楼梦》蓄意诋侮贾府,此人之学识可知也。读红楼知《红楼梦》蓄意诋侮贾府,而仍鼓吹贾府即曹府,则其人之观念可疑也。若说一个扒灰养小叔子的淫蒸通报家族,其子孙竟凑在一起,花十多年的功夫,研究、制造、批评、修改一部揭发家丑、辱骂自己,而又不使人看懂的书,也算是今古奇观了!果真如此,则不仅作者无聊,观者也无益,《红楼梦》亦难称奇书。”这是对胡适的“曹雪芹自叙说”的尖锐批驳。我看,放在曹雪芹身上,他也不愿意承认是他的“自叙”,可是没有办法,已经屈打成招、含冤百年了。不仅如此,曹雪芹的名字也增加不少:曹霑、曹沽(加雨字头)、曹天佑、芹圃、芹溪、梦阮,一股脑强加在曹雪芹头上。书中的“曹雪芹”如果有灵,那也要像石兄在大荒山那样“日夜悲号”了。
胡适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虽然有成就,但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文化界说他是个有贡献也有缺失的人。在对《红楼梦》的考证方面,他的缺失是明显的,受到许多指责,而且有许多不靠谱的问题寻根究源到他那里。他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在红学问题上得出的错误结论,完全把红学引入了歧途,却又固执己见,缺乏认错的勇气。
俞平伯先生晚年沉痛地说:“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即讲的愈多,《红楼梦》愈显其坏,其结果变成‘断烂朝报’一如前人之评春秋经。笔者躬逢其盛,参与其役,谬种流传,贻误后生,十分悲愧,必须忏悔。”胡适哪里有俞先生这样的气魄!
现在主流红学的专家们是如何看待红坛的问题呢?有的红学家早已看出考证红学这条路走不通了,面对的是众多解不开的死结,于是鼓励争鸣,找出新材料。我看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王湜华先生说:“索隐《红楼梦》决不是简单的猜笨谜。事事都去对号入座,当然会出偏差,也确实没这必要,而重大关键之处被索引出来,确是十分精辟的。再说考证派的考证,贾府的个个人物都想与曹家对上,岂不也十分的笨!如真的都能对上,那还叫小说吗?所以考证派也往往会钻牛角尖,与猜笨谜也无太大的区别。”又说“在清代乾隆以前的文网文字狱,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可怕程度,诸多极为一般的小事,一不小心就可能误入文网,更何况吊明揭清这样敏感的问题呢!”中国红学会秘书长艺术学博士孙伟科先生说:“红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当代红学研究水平,与时代不相适应,现在的研究不是多了,而是很少。有人说索隐派声名狼藉没有价值,但是他们打开了红楼梦的历史年代、政治环境。”著名老红学家和版本收藏家杜春耕先生说;“许多人,对索隐派不相信,局部的索隐是有道理的。”红学家对索隐派的部分肯定是红坛的可喜变化,同时对索隐派、考证派的坐实某人,对号入座的做法都取否定态度。但仍有不少人迷信胡适的错误理论,又懒于研究新观点,陷入曹家沟转不出来。我相信,在“百家争鸣”的良好气氛下,红学现存的死结一定能不断解开。
———————————————————
校对: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IP属地:天津1楼2017-08-11 23:00回复
    学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11 23:22
    收起回复
      清朝包衣写不出如此血泪史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8-12 01:21
      收起回复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8-12 13:40
        收起回复
          现在已经有人说红楼梦是明末之人所作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7-08-12 21:06
          收起回复
            我到觉得俞平伯够狠!临死都要搞臭胡适,文人的嫉妒心简直是可怕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8-13 07:40
            回复
              无法超越就搞臭他,说出”有罪”这种话太没有文人的骨气与傲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8-13 07:45
              收起回复
                明末是诗人、思想家爆发期,是中国文学最辉煌时期?那唐宋是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8-13 07:55
                收起回复
                  你比胡适如何?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8-13 08:53
                  收起回复
                    不是说真实作者可能是吴梅村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8-13 08:59
                    收起回复
                      有一点不同意,我看红楼梦,感觉字里行间作者是在缅怀自己的家人。因为对于贾政这一支,贾母、林黛玉、贾宝玉、贾政都是正面人物。比如金钏死时,贾政自己说,我们家素来善待下人怎么会有人跳井,急命叫琏二爷。其他几个更不必说的,宝玉的大善,黛玉的大才,贾母的睿智慈善。包括近亲薛宝钗,史湘云等一干女子,虽然对于所有人的缺点并不掩饰,甚至有的带有批判但绝无贬义。真正有大过节大问题的所谓宁府,贾赦等人才是贬损的。因此我想红楼梦就是一部家族史完全合理。而且我能感觉到作者深沉的怀念之情。所以后面几十回原作者肯定不会让史湘云落于烟花之地,妙玉更不可能被掳走,那真是后续人故意要恶心原作者给原著泼脏水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8-19 16:32
                      回复
                        请君三尺剑 烽火城头沥肝胆
                        借君三十年 繁花万里好江山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8-20 00: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