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香吧 关注:9,140贴子:120,781
偶翻贴吧,见@尘海泛舟子 兄去年所写的《观炉杂语》及《围炉野话》被挖将出来。舟子兄见识广博,文采斐然,所收铜炉亦精致弘正,不禁叹为观止。
听其所言“玩香几年,对于炉倾注的感情居然远远大于香。”大有同感,想近年来对铜炉制作工艺颇为迷恋,加之曾有机会向铜炉匠人讨教。便有了换个角度,写一写铜炉制法及偷工减料方法的想法,权当班门弄斧,狗尾续貂的笑谈罢了。
另有言在先:首先,我不做也不卖香炉,所以不要问我有什么推荐;其次,疯言疯语,如果触犯了哪方神明的利益,也请见谅;最后,所写也只是自己的猜想薄见,不一定正确,请辩证听之。
(南博的石熏炉镇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25 04:22回复
    1.铜料
    宣德炉铜料的成分《宣德图谱》中是有记载的,这本书一开头就很有意思,吕震他们给皇上写奏章奏明制炉所需物品,皇上说你们这也太铺长了给我减点料,皇上的面子不能不给啊,于是就又上了一份奏章说明各个料都有各自的作用,装模作样的咬牙减了一些料,同时大臣也要有面子啊,又加了些无关紧要的料,如此种种便一团和气了。
    书中记载,制宣德用到了铜金银锡等贵金属,现在好多高端炉也是这么宣传的,马未都先生还曾喜气洋洋的写过文章,说自己低价收了个宣德炉,按密度计算里面有多少多少黄金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9-25 04:24
    回复
      不过有个疑点在于,书中记载的赤金六百四十两和白银两千八百八十两,都是用于做皮壳的,说白了就是铜料里面没有加金银。就算全加进去,在三万一千六百八十斤铜的对比下,也成九牛一毛了。
      那么铜料里加了啥金属呢,加了六百四十斤锡,和铜相比大概也就是100:2的样子。最主要还是加的铅,共有一万三千六百斤,大概占了整个铜料的30%,铅的密度本来就比铜大,都快赶上银了,宣德炉密度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25 04:26
      回复
        毁完三观之后有人就要问了,料这么不值钱,是不是有损皇家风范啊,我也是这么想的,甚至怀疑书中记载的真实性。不过某友曾给出一个解释,当时造宣德炉可能本来就不是为了铺张浪费,而是因为之前的瓷炉太容易碎了,并且皇家高要求瓷炉的造价和铜炉也差不了多少(即使现在也是),所以当年造宣德炉完全是为了勤俭节约。
        (图为南博镇馆之宝之一的瓷香炉)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25 04:28
        收起回复
          现在的铜炉的料,除了几家制炉名家号称是自配的古方含贵金属铜合金,大通货都是黄铜紫铜了,还折腾出一种“精铜”料,说含有20%的贵金属,大概是为了向名家炉靠拢吧,真假莫辨。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9-25 04:29
          回复
            一般相同的炉子,精铜比紫铜贵一倍,紫铜比黄铜贵一倍,精铜说加了什么贵金属,成本不明不好妄加评论,但紫铜和黄铜却是很有意思。
            紫铜和黄铜除了用料不同,其它工艺也就是人工成本是相同的,这样从紫铜黄铜的差价上看,一个一公斤的炉子最多也就相差50块了,为什么现实差这么多呢,曾问过工厂,得到解释,紫铜熔点高,废品率高,是不是真的呢,只能呵呵着相信了,其实我更愿意相信是工厂的赚钱编造的理由。
            (图中香炉为黄铜,异兽为紫铜,大小悬殊价格居然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25 04:34
            回复
              还有些小作坊,用的黄铜是回收铜,吸铁石都能吸上去,普通烧烧香篆也就作罢了,唯恐空熏时加热炉子,使有毒杂质汞溢出,毒性真不是开玩笑的。
              至于铜料十二炼的问题,个人认为现在的电解铜是不需要的,反正你炼来炼去纯度还是99.99%,曾见某制炉名家的儿子撰文辩解,其实有偷换概念之嫌,把加入辅料制作铜料合金的过程曲解成了炼铜的过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9-25 04:35
              收起回复
                2.铜坯
                有了铜料不管你是黄铜紫铜还是精铜,肯定是要铸成炉子才能用的,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失蜡法,工业上属于消失模铸造的一种。
                一般商家宣传失蜡法的时候,都说什么一种古老的技术,吹的天花乱坠,给人一种这种技术很难很复杂的错觉。实际上,失蜡法不过是众多铸造技术的一种,现代工业也常用,人工成本确实比别的铸造法高,但是并没什么保密点,随便找本铸造技术的教科书,上面都会写的一清二白。
                (图为滴胶复制的异兽,其制作步骤和失蜡法第一部制作蜡模的步骤基本一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25 04:38
                收起回复
                  那么制铜坯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在原模。说白了就是难在器形的设计,并且越简单的炉子越难设计,往往从冲耳炉的两个耳或者三个足就能看出设计炉子的人的功底,其间辨别细节多多,等有空可能可以开个帖子慢慢讲。
                  (图为淘宝上随便找的冲耳炉照片,第一款是巧生炉,明显看到线条圆润许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9-25 04:41
                  收起回复
                    原模一但做出来,复制那就是批量生产的事了,所以常见名家千辛万苦做出一新器形的炉子要价5000,不用多久市面上马上出现仿制炉,细节确实差,但是便宜啊,500一只,不少人人趋之若鹜。虽知不是很恰当,不过我也无耻的买过几只,毕竟学生党能掏500都已经咬牙切齿了。
                    (第二款香炉是仿制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9-25 04:45
                    收起回复
                      器形设计是铜炉的灵魂之一,不少大厂店,除了复制复制名家炉,也想创新创新,就把这个炉脚和那个炉耳揉拨揉拨,创个新炉子,可惜一般美学功底不厚,经常在比例上出问题,要么大头儿子要么小头爸爸。事实上,部分名家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比例会协调很多。
                      此外不懂审美,胡乱改动的人也大有人在。一般是面向外行的低仿,比如冲耳炉的那个乳足,顾名思义下面肯定是乳滴状,结果偏偏有人仿成了平头乳。最后多方打听,原来是把浇筑的水口放在了三足上,这样有利于在浇筑过程中排气,降低废品率。不过这种炉子实在是只能呵呵了。
                      (图为某款神奇的平乳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9-25 04:48
                      收起回复
                        此外低仿还有一个致命缺点,往往为了偷工减料,把炉身做的特薄,标准的冲耳炉的炉内是不应该看见乳足的凹陷的,这些低仿到是一看一个准。不过你完全看凹陷评判也没用,有少数“聪明人”直接用水泥调胶把下面抹平了,还能增加重量。
                        除了失蜡法另外还见过两种偷工减料的小聪明做法,一曰“车制”,一曰“压铸”。一个体型怪异,一个炉壁及薄,皆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及下品。
                        (图中都是压铸香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9-25 04:48
                        回复
                          3.皮色
                          器形可以仿制,铜料可以偷工减料,不过这个皮色,那就真是保密配方了。其实铜炉的灵魂就在于皮色,不是现在已经鲜有人在意这一点了。据说陈巧生已经把宣德炉的皮色复原了40来种,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有节目曾经采访过陈巧生制炉,做的皮色是大红袍,这一步号称是保密配方,不过一个个原料到是看的清清楚楚,还保个什么密。个人看来,和古方印泥成分类似,朱砂艾绒蓖麻油是少不了的,巧生炉的皮色据说是靠分子扩散慢慢渗透进铜炉里的,如果真是这样也真佩服其耐心,也难怪巧生炉是珠光宝气。
                          (图为陈巧生制作大红袍场面,旁边可以看到“秘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9-25 04:50
                          回复
                            仿制炉肯定是不会耐心等的,所以除了名家炉之外,做皮色基本都是用的一种近代兴起的技术,叫热着色,先讲铜炉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喷洒化学试剂发生反应,表面就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有色分子层,颜色自然就有了。哦对了,仿制炉紫铜基本是不做皮色的,只抛光打蜡,黄铜太难看了所以做成紫铜色。
                            热着色的配方也是保密的,据说一个配方得要上万元,不过个人老觉得是欺负老实的劳动人民,因为化学原理知道了自然就会调药水了。热着色也分成三个流派这里就不详谈了。
                            (图为论文中查到的一组配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9-25 04:53
                            回复
                              一般热着色最后都要打一层蜡,所以看起来会亮蹭蹭的反光不像名家炉那样宝光内敛,要是烧个炭更惨不忍睹,不信可以试一试。
                              (图为烧炭前后的两个香炉对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9-25 04: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