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吧 关注:776,441贴子:2,737,225
  • 13回复贴,共1

哲学论文《有图有真相:地球母亲一一宇宙的宠儿,万幸之幸的生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哲学论文《有图有真相:地球母亲一一宇宙的宠儿,万幸之幸的生灵之母,可能是宇宙的唯一》为什么在“国观”引爆大量关注,并且至今无人能有证据反驳
地球母亲是宇宙万幸之幸的生命奇迹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飞越式发展,使我们人类对宇宙空间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而且对太阳系的那些大型天体进行绕行、观测、着陆。各国的航天飞行器带来了无数图片资料、参数数据。
人类航天飞行除了让我们认识那未知的世界,还有一个极其重大的使命,那就是寻找地外生命,我们找到了吗?专家们从化石中找到一些类似菌类的化石物质,至今无法确定那就是最原始的生命。
当我们人类的探测器从地球以千万公里为计量单位来到一个个臣大的星球时,看到了什么? 那是一个个死寂而恐怖的世界,存在着的是如同炼狱般的环境,即就是有最原始的生命,也无法走向进化。
随着我们对宇宙观测技术设备的发展,我们又对太阳系外进行着执着探索,据称己找到了十多颗类地星球,最近的4.2光年,最远的达1000多光年,这是怎样的天文距离,这是怎样的遥远,事实上人类飞行器能否走出太阳系都是个未知,而这样的星球真就能孕育生命吗?
我的人类、宗教领袖们、政治家们!请来看看我们及万物的生灵孕育之母地球,是多么的幸运!这是孕育生命生灵的幸运!
1.有太阳这样一个发热发光的恒星,不是太大、不是太小,发出的光热到地球正好;
2.与太阳的距离正好,不远也不近;
3.正好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
4.有固体地表层
5.有正好的大气层;
6.又正好的大气压;
7.有正好比例的氧气;
8. 有大气臭氧层;
9.有超级大量的地表水,而且水所形成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0.有恰到好处正好的地球直径;
11.有恰到好处正好的地球地表温度;
12.有恰到好处正好的地球引力;
13.有磁场;
14.有土壤,而土壤下面有砂石层,从而形成自然的水净化体系;
15.有月球这样一个独有的卫星或伴星;
16.更让人惊奇的是,在地球母亲数十亿年的生命历程中,她身上却少有被陨石撞击,对此我们可以看一看近在咫尺的月球,被砸得千疮百孔,布满环形山。而其它固体星球同样如此。要知道这些大型陨石的撞击,只要一次就有可能终止地球生命的孕育进程,而我们的地球却只受到个别小型撞击,没有受到大型撞击,这是怎样的神奇!!这是怎样的幸运!!!!!
以上每一个“正好”如果缺失,我们这样的生命可能就无法存在或无法传递。
以上这些每一个“正好”都是自然形成的,在自然中,每一个星球中出现这样的每一个“正好”的自然机率可能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可见,那些所谓的类地星球孕育生命的机率是多大,即就是具备这亿万难一的机率,还需要有生命来源和过程的奇迹。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06 19:12回复
    国观多粗人,知识面不作,而这里多为天之娇子,望能参与辨论!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0-06 20:07
    回复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06 20:25
      回复
        看一看万幸之幸的生灵之母,与月球近在咫尺,而月球却被陨石砸的千疮百孔,有人说是因为地球有大气层保护,陨石会被烧小烧掉的,但请看看月球上的那些大型坑,那样大的陨石地球大气层根本烧不了,如果砸到地球上将是不可想家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0-06 20:36
        回复
          我们的母亲,万幸之幸的生灵之母,我们人类可曾爱护她?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06 20:40
          回复
            3颗宜居星球:虽有生命希望,然而危机重重
              更重要的是,在新发现的4颗行星中,竟然有3颗行星位于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宜居带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发姑娘区”(Goldilocks Zone)。按照我们目前对于生命的理解,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要求。所以一颗行星既不能距离恒星太近,也不能距离恒星太远——太近,行星表面就会太热;太远,行星表面又太冷——都无法产生液态水存在的条件。当然,对于不同大小和温度的恒星而言,宜居带的位置和宽度会又差别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0-06 20:59
            回复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金星、地球和火星位于宜居带中。和业已50亿岁的太阳相比,TRAPPIST-1系统中心的恒星TRAPPIST年龄只有5亿年,尺寸要比太阳小很多,直径只有太阳的1/10,仅比木星稍微大一点点(图5)。与此同时,它的温度也很低,表面温度大约为2550开尔文,所对应的亮度只有太阳的1/2000。由此我们不难想见,它的宜居带也比太阳系里的宜居带更加靠近中心恒星。
                在这七兄弟当中,1e、1f 和1g三颗行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图6)。尽管中心恒星的亮度相比太阳而言十分微弱,但因为它们距离恒星很近,所以接收到的中心辐射也不算弱——1e接收到的光和地球所接收的太阳光差不多,1f上的光和火星上的相似。
                
                图5:TRAPPIST系统和木星卫星大小比较图。
                
                图6:绿色区域代表宜居带。
                
                图7:1f上的想象图。
                
                图8:1e上的想象图。
                地球究竟是不是宇宙中孤独的生命载体?这是天文学家们一直以来在努力解答的问题,也是人类寻找宜居星球的初衷。尽管单从距离的角度判断,这几个行星都比较适合于生命的发展,但是生命是否真正存在,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
                至少对于1e、1f和1g三颗宜居行星而言,生命存在并不乐观。这主要因为它们距离中心恒星比较近,很有可能已经被潮汐锁定——就像月球总是把自己的正面对着地球一样——这些行星有可能总是以固定某一面对着中心恒星,这对于生命的发展是很不友好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0-06 21:06
              回复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0-06 21:10
                回复
                  让人无限痛心的是,我们人类作为地球的宠儿、主人对如此美丽的地球母亲,是如何对待的,负责了吗,我们在恩将仇报、在暴珍天物,难道不是吗?!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0-06 21:55
                  回复
                    20世纪结束的那一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展望新世纪的工作时,地为2000年开列了一份濒危物种的“红色名单”,这不能不对迎接新世纪的人们提出了一个信号。名单指出,地球上大约有11046种动植物面临永久性从地球上消失的危险。在这份名单中,印尼、印度、巴西和中国被列入哺乳类和鸟类最受威胁的国家。红名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人类必须反思。
                    >1987年6月6日,最后一只黑海雀死去后,这种南美洲特有的雀科鸣鸟就此灭绝——在地球上永远永远地消失了。中国镰翅鸡于2000年灭绝,渡渡鸟于1980年灭绝,袋狼于1936年灭绝。地球上已有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高鼻羚羊
                    、普氏野马、台湾云豹等物种不复存在了。直观告诉我们,天上的老鹰没有了,大雁也不再排成人字或者一字了,许多东西都只能残留在童年时的印象中,它们永远地不存在了。动物学家对英国进行了调查,结论是在1970年至1982年间,58种蝴蝶数量遽减了71%,201种鸟类的数量减少了54%。1254种英国原生植物在40年里减少了约28%。
                      科学家无不忧心忡忡地指出,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一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和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导致物种灭绝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破坏性活动中留下的后果。生态学家通常用3个指标来评估物种灭绝速度:自然环境的面积、物种的密度和物种消亡的数目。例如被称为“进化动力室”的热带雨林,它包含了地球上大约70%的物种。联合国统计认为热带雨林每年以0.5%的速度减少,而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每年遭到破坏的热带雨林最大可能达到2%。按照这个速度,到21世纪中叶世界热带雨林的面积很可能只剩下目前的5%,生态多样性将可能遭受巨大的破坏。
                    另一种因素则是商业利益导致的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破坏。目前全球野生动物非法走私的规模仅次于军火、毒品。1只训练有素的猎隼价值5000~20000美元;1只鹦鹉约值4000~40000美元;1株大烛台仙人掌竟可达7000美元。这一切的货币规模至少达到60多亿美元。物种间紧密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进一步的凄凉情景,“食物链”就是其中之一。历史已经告诉人们,在18和19世纪毛皮交易商为了取得海獭的獭皮,在太平洋中大量捕杀海獭。于是,海獭的主要食物海胆大量繁殖,海藻急剧下降,而海藻则是鱼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于是又导致了鱼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产量的减少,最终的后果是渔民生活的进一步窘迫。
                      我们又不得不无奈地看到了我们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受到损害的不仅仅是动、植物,而且也包括人类。
                      从1988年肆虐数月之久的巴西亚马逊森林大火,到中国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欧洲大陆的狂风暴雨和席卷中美洲地区的“米奇”飓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99年10月12日,纽约联合国人口钟指针无情地越过了世界人口60亿大关,人口计速器显示了当前世界人口以每秒钟4~5人的速度急剧递增。人口的急剧膨胀,已使地球不堪承受。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年约有1500万人口因空气污染引起各种疾病而难以生存。由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地球温室效应愈演愈列,已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水资源枯竭、水荒严重。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水污染日益剧增,发展中国家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不能享用洁净水。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森林、土地面积锐减,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垦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已使许多地区的沃土贫瘠化、碱化、沙化和退化。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农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化遭受破坏,热带雨林每年以14.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发展中国家每年死于水和空气污染所引发疾病的人数在500万至600万之间。这些疾病包括腹泻、疟疾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如果疟疾在30年前就得到根治,那么非洲国内生产总值或许会增加1000亿美元。科学家预测,地球的气温到21世纪末有可能平均升高1.4~5.8℃,这将使南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将被海水吞没而变成“海底城市”。气候变暖还会引发洪水和干旱,大批农民因无法生存而要迁移到其他地区定居,从而引发移民危机。地球变暖还将使大片亚马逊森林毁灭,许多山林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头。因为失去亚马逊森林,地球将会加速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0-06 21:55
                    回复
                      地球母亲己到到非常危险的地步,我们人类可曾负责,爱护她?珍惜她?如此好的环境不保护,却在数亿、数十亿光年距离找生命!这是怎样的思维?!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0-06 22:03
                      回复
                        当你看这贴的时候,多么希望你不是那无关的过客!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0-06 22:27
                        回复
                          根之不存,毛将焉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07 06:39
                          回复
                            望每一人不是麻木的过客,望参加讨论!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0-10 2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