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型吧 关注:326,918贴子:6,946,535

NOT A JAG!!! ——MAZDA MX-R0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为日本最早的以原型车在勒芒参赛的厂商,马自达曾经与Sigma Automotive(著名的SARD就是于85年独立出的赛车性能部门)以引擎供应商的身份参加了1973勒芒。SIGMA在72年用从欧洲购入的GRD-S72赛车作为蓝本上自行开发了SIGMA MC73与GC73用于参加富士GC(富士Grand Champion,算是日本曾经元老级的赛事),也在73年用MC73顺道的参加了勒芒的角逐,赛车则采用了马自达的引擎12A。也就是当年在赛场上正面肛KPGC10的RX-3的引擎。可惜这头炮并不是特别的响,由生泽彻/鮒子田宽/Patrick Dal Bo 组成的队伍并没有为马自达收获什么可喜的成绩,在排位14位发车后30分钟便因为离合器的故障早早退赛。
在这头炮之后,马自达也积极投入于各个耐力赛事,也开始积极挑战勒芒。于是,1983年马自达参加了C组比赛,参赛的是马自达717C,引擎和IMSA的RX-7使用的同一款引擎,13B双转子引擎,虽然转子在赛场上和当时各大厂比起来还是在打酱油,但是717c的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很激进,最总马自达的60号与61号夺得C jr组别的冠亚军,总成绩第12和18,最高完成302圈。
在勒芒的赛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马自达终于在1991年修成正果。1991年的勒芒被认为是梅塞德斯.奔驰与捷豹的争霸,马自达却爆了一个大冷门,55号787B在1991年各路强敌的围攻中拿下了冠军。

92赛季的SWC迎来了巨大的规则改动。FIA为了挽回F1赛车运动头牌的新规则以3.5L的NA引擎限制为基础,以此诱导主流制造商从其他运动车赛事中回到F1。1990及1991赛季,3.5L引擎的赛车与现存的C组赛车并驾齐驱,但从1992赛季开始,只允许新C组参赛。而在此投入巨资的标致的优势开始统治了整个赛季。FISA(FIA)对SWC规则的激进的改动成功地把多数厂商逼回F1,92年的SWC也可以说是迫于在此项目砸入太多钱的标致的下行压力才举行的。纵观1992赛季,规则改变带来的影响开始凸显,由于参赛积极性每况愈下,赛历也从原来的十场比赛缩减到了六场。赛季最后一场的Magny Cours赛道上仅有8台赛车出现在起跑线上:三台Peugeot,两台丰田,两台Spice和一台Mazda。1993年世界运动车锦标赛取消的消息宣布时,丝毫没有令人感到意外。FIA成功的用规则扼杀了大受欢迎的运动车锦标赛,以保证F1位于赛车运动的顶峰。他们吸引更多制造商转向方程式的策略也起到效果,之后Mercedes-Benz和Peugeot都成为了引擎供应商,99年一役之后丰田也加入其中。92年SWC马自达只投入了一台MX-R01,只有勒芒是两台的阵势。

马自达的耐力赛场在家门口也有一部分,也就是JSPC(All Japan Sports Prototype Championship)。马自达全年也是投入了一台MX-R01。由于新C组的出炉,JSPC在92年也迎来了SWC式的规则改动,但是为了确保参赛车的数量,作为主办方的JAF(JAPAN AUTOMOBILE FEDERATION)采用了新C与老C混跑的形式分出了两个组别,日产则是带来了史上最变态的R92CP。
新C组的代表则是丰田的TS010与马自达的MX-R01。时间回到1991,在1991勒芒中拿下了冠军的MAZDA SPEED凭借着满腔热情开始着手准备92赛季,新的规则代表马自达无法在新的赛季继续使用他们引以为豪的转子引擎参与竞争。(好吧,其实转子也不是很快,马自达参加系列耐力赛只是为了向公众打出转子可靠的广告,93年的WSC消亡后的新规定允许转子回归)就在马自达为了SWC新赛季发愁的时候,他们找上了英国的名门TWR(Tom Walkinshow Racing)。经过一番游说,新车就以91赛季捷豹的C1组火星车XJR-14为基础开始改进。

失去了转子这一选项的马自达则在外购的英国引擎制造商JUDD的GV10引擎上进行改造的3.5NA的V10,代号则是MV10。变速箱则是TWR的6MT。轮胎方面在SWC是米其林,JSPC的比赛中则是邓禄普的。轮圈则来自SPEEDLINE,而不是之前的Rays。赛车整备质量为750 kg,达到规则要求的最低质量。总共制造了5台,全部都由马自达保管。尾翼有高下压力和低阻的版本,一年下来也有不少修改和升级,低阻版本的使用则十分少见。设计上基本沿袭了xjr14,巨大的双层尾翼占据了车尾,当时尾翼极后的安装位置与最低点使得尾翼还可以顺便照顾到从扩散器出来的气流。创意至极的设计也给车手带来了新的考验。首先,赛车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车门,整个驾驶舱被压缩的十分扁平,车体设计的十分平顺,同时又为了给驾驶舱两边偏后的散热器创造空间,车手只能通过可移动的侧窗进出驾驶室。变速杆安置在狭小的右舵驾驶室靠近车门的地方,驾驶者不得不使用右手换挡。设计者认为更低成本的联接装置可以更直接地操作变速箱, 马自达则是重新布置在了中央。


1楼2017-10-14 17:29回复
    003号就是驰骋于JSPC赛场的赛车了,定番的车手为従野孝司/ 寺田陽次郎 /Maurizio Sandro Sala(图15)
    最终战的美弥站也有小小的空套改进。


    战绩如下
    4月12日 鈴鹿500km 排位:8位/正赛:7位
    5月3日 富士1000km 排位:6位/:退赛
    7月26日 富士500miles 排位:6位/正赛:8位
    9月13日 sugo500km 排位:6位/正赛:退赛
    10月4日 富士1000km 排位:9位:正赛:7位
    11月1日 美祢500km 排位:8位/正赛:9位
    现保存于马自达不知道在哪的仓库...
    这台车当初在Efini的山口门店展示,Efini撤销后被马自达回收。14年的WEC富士6小时分站时马自达在赛场旁搭了一个棚展览了这台赛车(看前脸的邓禄普,而不是米其林)


    5楼2017-10-14 17:41
    回复
      说回剩下的两台底盘004与005。
      这两台车根据我的统计应该只有参与92年勒芒的终极角逐,004是身披RENOWN涂装的5号车,而005则是KAJIMA涂装的6号车。
      92年长时间的雨战为比赛增添了更多的不可预测性,真正参赛的28台赛车有一半没有完赛。
      这场比赛成为了丰田与标致的大斗法,TS010与905 EVO 1B斗得你死我活。最终的斗法则是标致的胜利,丰田第一次收获了亚军,第三也被标致包揽。
      马自达阵营的最好成绩则是第4,来自由Volker Weidler /Johnny Herbert /Bertrand Gachot 驾驶 5号车。这个车手阵容则是91年在勒芒拿下冠军的原班人马。
      正赛336圈的成绩与来自TRUST RACING TEAM(大家可能更熟悉旗下的改装部件部门Greddy)的92c-V相同,以微小的优势赢下比赛,可惜与领奖台无缘。




      6号车则是两位日籍的马自达著名车手从野孝司和寺田阳次郎,正赛在124圈在雨中spin冲出赛道,最终退赛...(车还是被保存了下来)6号车正赛的时候则是用了比较稀奇的低阻版本的尾翼,考证到目前好像就这一次有启用过这个版本。

      看来6号车曾经在排位赛用了更高的高下压力的尾翼


      7楼2017-10-14 17:48
      回复








        8楼2017-10-14 17:50
        回复
          和曾经同在勒芒战斗的老乡丰田、日产比起来马自达确实是一个小厂,但是这个从广岛废墟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车厂夺下了日本或者说亚洲的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勒芒总冠军(日本的车队是有在04年与95年夺下总冠军),同时也是非活塞引擎的初次胜利,这足以被世人永远的铭记。
          勒芒24小时耐力赛,在23小时59分59秒你都有被逆转的可能性。不看到在车前舞动的方格旗,你永远无法预见命运的女神会对谁微笑,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起经历了去年丰田的3分钟,从中岛的一句“I have no power ”到保时捷TR里的“Push !Push!”。在终点线Jani的2号车从Ford chicaen出弯,完全停止下来的TS050的车窗上映射出的是一台黑白相间的保时捷919疾走的姿态。丰田的冠军梦再次破灭...
          这就是Motorsport,虽然已经隔了一届的勒芒,但还是让我对丰田精彩的23小时56分钟39秒的健斗献上敬意!


          9楼2017-10-14 18:08
          回复
            突然发现刚刚R92CP的图上传成zxT了emmm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10-14 18:35
            回复
              我以为我进了原型车吧好帖,不知道吧务会不会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0-14 18:40
              回复
                919助阵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0-14 18:43
                回复
                  mx r01我记得是吹气扩散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14 18:57
                  收起回复
                    车模拍得漂亮,不过这帖那么多字还是发topgear或原型车吧好了,这边估计没什么人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0-14 19:14
                    收起回复
                      插楼被删了 再来顶一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0-14 19:15
                      回复
                        这种干货知识贴必须连顶带收藏,可惜这吧基本只认识超跑豪车大宽体。。。


                        IP属地:江苏17楼2017-10-14 19:23
                        回复
                          再送两页书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10-14 19:27
                          收起回复
                            这里补一张mv10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7-10-14 21:13
                            回复
                              ig的?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10-14 23:35
                              收起回复